莫小米
鐵明是誰?
鐵明出生于20世紀初的上海。他自幼學習成績優(yōu)異,25歲任國民政府上海農(nóng)產(chǎn)物檢查所課長,主要負責進口化肥的檢驗。
當時中國的化肥產(chǎn)量很低,基本上依賴英、美等國進口。一些英國奸商便將劣質(zhì)化肥以次充好,賣給中國。
鐵明精通法律和外語,智斗奸商屢屢獲勝,卻遭腐敗當局與奸商的聯(lián)手排擠。他憤而辭職,回老家當了一名中學教師。
1938年,鐵明考取了研究生,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在牛津,他結(jié)識了《東西方文明》的作者史寶廷。英國人史寶廷對中國歷史有很深的研究,二人無話不談。
談及中國受日本侵略者的踐踏,很多大學的藏書損失過半,鐵明向史寶廷說出了心中的想法:能不能將中國留英學生的舊書籍收集起來,捐贈給國內(nèi)的大學以解燃眉之急。
史寶廷十分支持,但擔憂留學生數(shù)量有限,募集到的書太少。他說:“你應該發(fā)起募捐,籌集捐款作為購買資金。你籌集到多少英鎊,我就追加多少英鎊。”這是當時英國人的一種挑戰(zhàn)習慣,旨在幫助自己的朋友。
于是英倫城市的街頭,出現(xiàn)了一位著裝樸素、身形消瘦的中國青年。他用飽含激情的聲音演講,引得路人紛紛解囊。
通過幾家書店和輪船公司的無私援助,這批書從海路輾轉(zhuǎn)送到中國學生的手上。
20世紀50年代,鐵明因被人誣陷為“特務(wù)”而坐牢。平反后,在上海一所農(nóng)校當教師,不幸眼疾復發(fā),雙目失明。
1984年秋,鐵明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是多年未見的史寶廷的兒子寄來的。展信得知老友已去世,臨終前,他將自己與鐵明當年募捐的事告訴了兒子。史寶廷的兒子把父輩的這段經(jīng)歷寫下來,發(fā)表在《牛津》雜志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進入了英國女王的視野。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向鐵明發(fā)出了私人邀請函。
當一位衣著平常的盲人老頭來到上海外事辦,說要找英國女王時,辦事人員既驚訝又警惕,直到老人拿出女王的邀請函。1986年10月15日,鐵明在兒子的陪伴下,登上了黃浦江上的游輪。
鐵明是誰?是在國家危亡關(guān)頭,盡過綿薄之力的一位普通的中國留學生。今天的人們應該記住他。
(長夜深藍摘自《今晚報》2023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