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陳誠 章婧
30年前,他帶動全村試種了7畝白茶,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他30多次深入湖南、四川、貴州的5個縣60多個村,累計行程10余萬公里,為扶貧苗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技術保障,成功帶動了6600多人脫貧增收。
他是安吉縣人大代表、溪龍鄉(xiāng)農業(yè)農村辦公室一級主任科員錢義榮。
他也是2022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驕傲”年度人物。一聲“最美”,背后是“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感人故事。
一片赤誠:培育“致富葉”,帶動大產業(yè)
都說中國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黃杜。安吉縣溪龍鄉(xiāng)黃杜村,素有“中國白茶第一村”的美譽??稍?0多年前,黃杜村曾是全縣最窮的村子之一。
1987年,18歲的錢義榮從農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安吉鄉(xiāng)鎮(zhèn)做農技員,從此扎根農村,服務“三農”。
1997年,溪龍鄉(xiāng)決定發(fā)展白茶產業(yè),但很多老百姓怕種不好、賣不掉,不敢種。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錢義榮說服家人先試種了7畝白茶。兩年里,他跑農科院、找懂行人,邊學邊種邊摸索,終于克服技術要求高、失敗概率高等困難,成功栽種“白葉一號”。
試種有了收益,錢義榮又挨家挨戶做工作,向農戶傳授白茶種植知識和技術。在他的幫助下,村里種植白茶的村民逐漸多了起來。錢義榮也成了農戶心中“雙腳沾滿泥土,腦中充滿智慧”的現(xiàn)代農業(yè)“百事通”。大家都親切地喚他“茶博士”,遇上問題都愛向他咨詢,“連黃杜的蟲子都認識他”!
薛勇正是通過種植白茶致富的村民?!斑@么多年來,如何提高茶葉的做工、品質,都是老錢給我指導的,他甚至還幫我擔保貸款,讓我有了啟動資金,真的十分感謝他!”
“30多年來,我交得最多的是農民朋友。”錢義榮說,在他的手機里,有1800多個農民朋友的電話號碼,任何時候一個電話,他有呼必應。
2003年,溪龍鄉(xiāng)黃杜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首破萬元,到2022年人均年收入超7萬元,這片只在每年三四月顯露淺色的白茶葉,成了一方百姓的“致富葉”。
一句承諾:奔波十萬公里,栽下“共富苗”
2022年11月4日,兩輛裝載著300萬株“白葉一號”茶苗的車輛,從安吉縣農高區(qū)出發(fā),開往四川省青川縣。
一片葉子演繹的“先富幫后富”的故事,正在不斷續(xù)寫新篇。而這個故事的開始,要從2018年講起。
2018年4月,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給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寫信,匯報村里種植白茶致富的情況,提出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qū)群眾脫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很有意義。
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后,錢義榮主動請纓并立下軍令狀:“不種活,不放手!”
從選苗、選址、培育,錢義榮多次奔赴捐贈地蹲點幫扶,足跡踏遍每一片受捐茶園。2020年春天,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的白茶首次采摘,錢義榮趕到青川,吃住都在山上。種植基地多為地偏路遠的貧困村,10幾個小時車程是常有的事,但看到茶苗茁壯成長,錢義榮心中盛滿喜悅。
截至目前,他先后30余次赴湖南、四川、貴州等地的種植基地,深入65個村,手把手教技術、帶徒弟,累計行程10余萬公里。
辛勞奔波沒有白費,心愿最終變成現(xiàn)實?!按謇锊枞~長勢一年比一年好,村容村貌、百姓生活也因為‘白葉一號越變越好。”湖南古丈縣翁草村黨支部書記石流堂說,這兩年在錢義榮實地指導下,不僅學到了規(guī)范化種植、高標準管護技術,還摸索出了茶旅融合的新路子。
據(jù)統(tǒng)計,2022年茶季,三省五縣6217畝“白葉一號”共計采摘鮮葉6.5萬余斤,生產干茶1.4萬余斤,產值超770萬元,2064戶6661人受益,人均增收1162元,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一顆匠心:深耕茶文化,擦亮“金名片”
2022年11月29日晚,當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傳統(tǒng)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相關項目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傳來,錢義榮和當?shù)剞r技干部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據(jù)悉,該項目由浙江牽頭申報,涉及15個省(區(qū)、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綠茶制作技藝(安吉白茶制作技藝)是其中之一。
“我十分有幸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卞X義榮說,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組織相關地市申報文本、圖片、視頻等材料,他和當?shù)剞r技干部、專家一起搜集翻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尋訪民間制茶工匠,建立傳承人檔案。
“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再三確認,精益求精?!卞X義榮舉例,比如,制茶的“標準”如何確定。安吉白茶炒制的工藝要求非常高,為保持茶葉顏色鮮綠,葉張完整、條直,對手法、溫度、濕度的要求都非??量??!斑@些都是祖輩們一代代傳下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大多靠的是感覺和習慣,很難用文字來固化。”錢義榮說,為此,他們不斷地探索嘗試每個制茶環(huán)節(jié),并用照片記錄下過程,最終完整準確地呈現(xiàn)了嚴謹?shù)墓ば颍簲偡?、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收灰干燥。
參與申遺的過程,也是重新深入了解安吉白茶產業(yè)的過程。喜訊傳來,錢義榮在高興之余,也開始思考如何做好“茶非遺”這篇文章。
近段時間,錢義榮在代表聯(lián)絡站、辦公室、茶山“亮”出代表身份,認認真真記錄下村民的訴求,描繪白茶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新藍圖。“隨著全域旅游的不斷推進發(fā)展,希望通過農文旅融合,進一步將茶文化融入安吉旅游發(fā)展中,不斷豐富安吉白茶文化內涵,讓安吉白茶四季飄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