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要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當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時,學生就能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探究性理念進行學習,在開動大腦、收獲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主動學習的動力。
探究式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全新的育人理念,這樣的教育變革給一線的科學教師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zhàn)。根據(jù)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學生的素養(yǎng),筆者認為,探究式教學將是推動教學改革的主旋律,而一線教師的各方面素養(yǎng)又是影響探究式教學實施效果和發(fā)展前景的一個重要因素。本文,筆者就如何在小學科學課堂中開展探究式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巧妙提問,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教師在科學課堂上依托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等所呈現(xiàn)的很多奇妙現(xiàn)象,經(jīng)常會讓學生們深深著迷,這時,如果教師能夠適時提出一些精準的問題,就更能激發(fā)學生們探究的欲望,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例如,在講授“空氣能占據(jù)空間嗎”一課時,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吹氣球的游戲。筆者首先闡述:“今天的吹氣球跟平時不太一樣,今天我們要吹的是瓶子里的氣球。”學生們聽到后立刻興趣滿滿,爭先恐后地舉手表示想要嘗試。筆者選了一個力氣大的男生去吹瓶子沒有扎孔兒的氣球,一個力氣小的女生去吹瓶子扎有小孔兒的氣球。結果學生們看到力氣小的女生很輕易地就把氣球吹大了,而力氣大的男生卻沒能把氣球吹大,這立刻引發(fā)了他們的思考。之后,筆者從學生生活實際中的思維碰撞入手,創(chuàng)設以教學目標為中心的情境,使學生探究的內容更富有吸引力。在吹氣球環(huán)節(jié)后,筆者帶領學生們做了壓杯入水的實驗。實驗前,筆者讓學生們猜測紙團會不會濕,這再一次勾起了他們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喚起了學生思維的能動性。
二、留足時間,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對小學生來說,科學知識大多很抽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化抽象為直觀,結合一些微視頻或直接動手操作的實驗讓學生借此完成探究學習,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在科學課上教師要少講多做,給學生留足動手操作的時間,這樣他們就能一邊操作一邊思考,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在“我們來做‘熱氣球”一課的學習過程中,筆者為學生準備了塑料袋、酒精燈、帶孔兒的紙筒、打火機等充足的實驗材料,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操作檢驗自己的設計方案、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本組的設計圖、繼續(xù)驗證本組的設計等一系列活動,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在科學的世界中,很多科學結論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實驗操作基礎上。只有不斷地在實踐探索中獲得經(jīng)驗教訓,才能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礎。在認識到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后,一線教師更要重視實驗操作的過程,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獲得全新的體驗,因為在自主探究時既需要準確的結論,更需要注重精準的過程。
三、營造氛圍,引導學生合作交流
科學課上,學生對科學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不可能僅靠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正如一些科學界的重大發(fā)現(xiàn),往往需要整個團隊的力量。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并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高效地解決問題。
由于學生的認知活動受情緒影響比較大,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構建一個充分交流的平臺。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情緒安穩(wěn),才能在課堂上積極地自主學習、大膽地探索、暢所欲言地交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中去,才會思維活躍,才能暢所欲言。
課堂教學中要允許學生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因為每一次“錯誤”都是促進學生進步的階梯。另外,在交流展示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借助電腦、圖表、模型等將自己探究的結果更加精準地展現(xiàn)給大家。
四、善于反思,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筆者認為,作為一線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后善于總結優(yōu)點、反思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我們來做‘熱氣球”這一課時,在第一個班級授課結束之后,筆者反思了自己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課堂環(huán)節(jié)不夠清晰;給學生探究的時間掌握得不好;實驗器材——塑料袋的消耗量比較大;整個課堂顯得有些凌亂,課堂教學效果不好。所以在第二個班級講授此課時,筆者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調整,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動手操作檢驗自己的設計方案、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本組的設計圖、繼續(xù)驗證本組的設計等一系列活動,完成本節(jié)課的探究。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也進行了微調,以使課堂充盈卻不顯凌亂。同時,對實驗器材也做了數(shù)量上的控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思有助于教師不斷完善今后的教學,積累教學智慧。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探究式學習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讓他們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