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侯孝賢說過,生命中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狀,難以歸類,也構(gòu)成不了什么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
比如一首音樂,比如一種感觸。
小學升初中的那個暑假,我讀過一本書,叫《麥田里的守望者》。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場景和一首歌:霍爾頓離家出走未果,在雨中看著妹妹坐著木馬一圈圈旋轉(zhuǎn),靠在長椅上大笑,直到全身被大雨淋得濕透。當時公園里放的是一首改編自百老匯的歌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煙霧迷了你的眼。雙眼蒙眬,霧眼輕波,過眼煙云。生命飄零久了,難以在理性和情感中做出判斷,我認為那些不易劃定運行軌跡的事情,很少被窺探和揣測,屬于情感一方。
雖然,人們依舊交朋友、戀愛、結(jié)婚,用木頭般的臉孔去對坐,絮絮叨叨地說著一切——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事務。我想,我想說什么,做什么呢?
像霍爾頓一樣,最想知道的,最要緊的,是公園的湖水結(jié)冰的話,鴨子會飛到哪里去。
后來,這首《Smoke Gets In Your Eyes》又在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里出現(xiàn)。
侯孝賢的影像總是淡淡的——淡淡的哀愁,淡淡的情感,最好的時光永遠是過去的時光。粗糲的頑石被沖刷得光滑如鵝卵,“那些深刻且血漬斑斑的記憶印痕,常常成為延宕良久之后的、近乎突兀的閃回段落,如同年深日久之后的他人轉(zhuǎn)述,似乎來自生命或歷史的悠長回聲”。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對侯孝賢電影風格的描述,悠長哀怨,卻也云淡風輕。
而楊德昌卻很冷靜,甚至冷酷。手術(shù)刀般的審視之下,人與人之間永遠存在不可避免的隱秘疏離,誤解總是一道無解的題。秩序構(gòu)建的世界,到頭來還是要受到失序的沖擊。
人們往往認為自己所處的時代是特殊的、空前絕后的,可又幾乎一致地覺得,自己掌握著有別于他人的命運,現(xiàn)在或者將來,這種命運就會實現(xiàn),會到來。
迷宮一樣的世界,硬邦邦的世界,沒有章法而又踉踉蹌蹌的世界。當命運的魔法沒有到來,幻想飛到高空失散,卻要仍然站在土地上,一個其實沒有翅膀的人不得不忍受,甚至變得麻木、世故。
可是,我們還擁有時間,擁有生命,雖然它們似乎比瓷器還易碎,比雪花還要消逝得快。
最近在視頻網(wǎng)站上看到 Roberta的音樂劇,煙霧迷蒙,再次迷上我的眼。
如果要生命倒流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不知你是否認同這種觀點:現(xiàn)在的自己,是過去的總和。我為何是我?是由于過去的每個我,穿過時間的縫隙聚合在了一起,也許還會看到一些痕跡重現(xiàn)。雨滴不會永遠停留在空中,會深入地底,蒸發(fā),上升,變作云,再次成為當時的模樣。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不會消弭,反而會在許多個瞬間帶我們回到最初的、最隱秘的,也是最美好的時光。
往前走的時候,過往的污垢和花瓣都在你的在腳下。
再聽“Smoke Gets In Your Eyes”,仿佛又下著大雨,仿佛又看到菲比在旋轉(zhuǎn)木馬上一圈圈開心的樣子,忽然對這個世界所有的不滿都消散了。你也是那樣的感覺吧,霍爾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