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希
1
撿到小貓的時候,是我出國留學前的那個五月。它蜷縮在我家小區(qū)路邊的人行道中間,小小的、臟兮兮的,巴掌大的一小團,也不動,也不跑,身上的毛粘在一起,可憐兮兮的一個小家伙。問了附近的商店老板,也不知道是誰家的,我就把它抱回家去了。到家后,把它放在陽臺上,用濕巾擦開了眼睛和被毛,支了個小箱子給它做窩,然后出門去買幼貓糧和貓罐頭,順便拍照發(fā)給朋友們看。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友鄰贊助的羊奶粉,小貓就這樣暫時在我家住下來了。
我媽剛看到小貓的時候一臉嫌棄,畢竟她已經抵御住我多次軟磨硬泡,表示家里不再養(yǎng)貓了??墒秦堘淘傩∫彩且粭l命,不好扔出去看著它死掉,我媽就勉強答應先留下來,等養(yǎng)活之后送給別人。當天晚上,我怕小貓冷,看電腦的時候把它抱在腿上,我媽時不時就過來晃悠一趟,一會兒說:“你把腳墊高點,不然貓睡著往下滑不舒服?!币粫赫f:“你把頭發(fā)扎起來,晃來晃去的打擾貓睡覺?!币粫赫f:“你睡覺前記得給貓灌個熱水袋,不然它晚上冷?!庇谑俏铱吹搅讼M?。
在我每天堅持不懈抱著小貓四處賣萌幾個星期以后,小貓被默許留了下來。從此,我家就多了一個小小的、帶尾巴的四爪成員。
2
小貓剛到家的時候小小的,弱弱的,不太會走路,不太會吃東西,也不太會用貓砂,幾乎都是我手把手地教出來的。本來我是想要把小貓當作我的毛小孩,可有一天,我抱著它去跟大家說晚安,我媽一高興,摸著貓頭指著我說:“叫姐姐!”從此小貓就漲了輩分,比親戚家的寵物們都高一輩。
或許因為是被我撿回來的,最開始也是被我天天像帶小孩一樣抱在身上,小貓?zhí)貏e喜歡黏著我。我在電腦前做事的時候,它就抱著電腦的出風口睡得香;我離開久一點兒,它就會跳下桌子,搖搖晃晃走出來找人。它在能走穩(wěn)路之前,就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爬我的床:先助跑幾小步,小后腿用力蹬地起跳,同時伸出爪爪鉤住床單,然后呼哧呼哧爬上來,小尾巴豎得高高的,又開心又得意。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它都固定睡在我的枕頭上邊和床頭的空隙里。每到晚上十一點,它就熟練地把自己卡進去,作息習慣比我要好多了。那陣子我經常做噩夢,半夜驚醒時,摸一摸頭頂上面小貓還在,一如既往地毛茸茸、暖烘烘,就能夠說服自己世界依舊美好安寧。小貓似乎也明白,呼嚕呼嚕地回應我,把小腦袋抵在我的手上。
小貓很黏人,因為性格太過接近犬類生物,我曾一度想要給它起名為“二狗子”,被全家人一致否決。命名問題長期未能達成共識,結果是所有人都用自己喜歡的名字來叫它,我管它叫“煤球”,我媽管它叫“丑丑”,我爸管它叫“貓”,我朋友管它叫“慫慫”。偶爾也會有些隨口瞎叫出來的小名或者外號,比如“海參”。小貓自己對此有什么看法我沒法知道,但貓嘛,多少有點心靈感應。也就是說,貓總會知道你在叫它,只是答不答應需要看人家的心情。當然,答應的方式也可能是擺一下耳朵,或者是稍微抬抬尾巴尖,看不到的話那是人類自己的問題,畢竟貓在大多數時間都是很安靜的生物。
不過,“安靜”是指一般情況下的一般貓。我的小貓雖然平時話不多,不太愛叫,但它缺少大部分貓咪天生具備的靜音功能。身為一只貓,它跑起步來卻有聲音,還說夢話。雖然不少朋友提出過有關體重的觀點,但是我的小貓跑步有聲音不是因為胖,它從小就有聲音,那會兒還只是個巴掌大的二兩小毛團。小貓小時候跑起來“啪嗒啪嗒”的,長大了則是“咚咚咚咚”的,我真誠地認為這孩子的內心住著一只狗。它說夢話的時候,則是“咿咿嗚嗚”的小聲哼唧,與平時的叫聲完全不一樣,我還從沒見過其他貓有這種表現。用我媽的話說,因為小貓是我撿回來的,所以像我,包括叫它不理的樣子。
小貓看起來傻乎乎,實際上也傻乎乎,我會用“守護天使”來比喻它,但它是下凡時腦袋先著地的那種。不過它還是聽得懂幾句人話的,尤其是和自己利益相關的話,比如“喂貓貓”“吃罐罐”“洗澡”“打滾”這類的。我爸不信,某次我和家里進行視頻聊天的時候,他堅持說傻貓啥都聽不懂,還非要表演給我們看?!澳阏f‘吃罐罐人家肯定聽得懂!”我媽說。我爸嗤之以鼻,本著一種實驗精神開始叫小貓:“來,吃罐罐來,罐罐。過來呀,過來給你吃罐罐?!毙∝埳晕读艘幌拢吘蛊綍r我爸不怎么喂它,接著,它又捕獲到了幾次關鍵詞“罐罐”,它聽懂了,顛著小碎步過去,“喵喵”地找我爸要罐頭吃。我和我媽大笑:“跟你說了能聽懂吧!說話要算話啊,快點拿給它!”我爸起身去廚房放罐頭的柜子里,發(fā)現貓罐頭沒了。存量計算錯誤。那小貓可不答應啊,你剛剛叫我過來吃罐罐,說得好好的,怎么就不給我吃了呢?當然,“今天沒有了,明天給你買”這種話,它是真聽不懂。小貓圍著我爸繞來繞去,拉長聲音“喵嗚喵嗚”好久無果之后,委委屈屈地臥在地上,沖著我媽小小聲地叫喚,像是在告狀:“他說要給我吃,他又不給我,你說他呀?!蔽覌屨伊它c貓薄荷安慰它,小貓聞了聞,發(fā)現不是貓罐頭,又很失望地在旁邊躺下來了,時不時向我爸或者我媽投過去一個可憐兮兮的眼神,看有沒有誰會去兌現承諾。我爸也有點愧疚,之后補上了貓罐頭,也不拿這個逗它了。畢竟對貓來說,“吃罐罐”可是能為之學會外語的大事啊。
3
前幾年我回了一次國,可把小貓高興壞了,因為終于有人肯陪它玩“追跑跑”了。我想著小貓也胖了,活動活動興許能減肥,就陪它玩唄。不過最后,小貓并沒有瘦,我的運動量倒是增加了不少。
小貓跑起來有自己一套相對固定的路線:先從沙發(fā)背上跑到客廳的飄窗,再折回去,躥到飯廳桌子底下,等我追過去后,迅速沖到臥室,看心情決定是踩著床跑去陽臺,還是鉆進床底下埋伏起來,準備在我路過時抓我的腳。
我還會陪它玩逗貓棒。我發(fā)現,玩逗貓棒時,人要是敷衍,它也懶得好好抓,得使出渾身解數去模擬獵物活動的軌跡,小貓才會上躥下跳地追捕那根羽毛。數次之后,我終于得出了結論:小貓的樂趣根本不在于玩玩具,它是想玩人啊!
因為小貓在我回家的時候表現得過于熱情,以至于我很擔心等我回了學校,它會無聊寂寞。于是,我從附近的寵物店帶回來一只小倉鼠,想著或許可以跟貓做個伴。沒想到,小貓居然學會了吃醋!倉鼠剛到家時,小貓可緊張了,小心翼翼地觀察那個只有它爪頭大的黃團子,倉鼠靠近時,它甚至會后退。倉鼠則是膽子極大,非常黏人,同時完全不知道怕貓。大概這兩只動物都是由人類養(yǎng)大的,對自己在食物鏈中的位置沒有一點概念。等到小貓確定那個又小又軟、跑來跑去的奇怪東西對自己沒有威脅后,它也沒有任何要抓耗子的意思,最多只會在倉鼠踩著倉鼠球滿屋溜達的時候跟著看。我爸說它是“認敵為友,認賊作父”,我總有種微妙的他把自己給罵進去了的感覺,畢竟我媽對貓說“爸爸”如何如何的時候,他已經懶得反抗了。
雖然小貓跟倉鼠日常相處得還算友好,但它還是對倉鼠充滿醋意。它蹲在籠子前面看倉鼠可以,要是人蹲那兒光看倉鼠不和它玩,那小貓可就不答應了:不是專門放著大路不走,非要從人和籠子之間穿過去,就是假裝不經意地踩你一腳,或者路過時往你身上靠一下。貓嘛,是很驕傲的動物,不喜歡顯得自己是故意的。就連我們喂倉鼠的食物,它也要聞一聞,檢查一下,得是它不吃的東西才可以。有一次我們買東西,被送了一包魚形貓薄荷餅干,可能因為里面含肉量太少,小貓根本不吃,于是我們就準備把餅干喂倉鼠。但是看到我們拿小餅干喂倉鼠,小貓就不干了,非得湊到面前來,也要一起吃才行。我媽笑它是典型的“一個小豬不吃食,兩個小豬搶著吃”,像小孩一樣。我朋友聽說了,感嘆說:“這大概就是二胎家庭的日常吧!”
4
小貓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品種貓基因的混血,雖然它有標準中華田園貓的貍花紋,但個子特別大,差不多比普通土貓大了三分之一,足足有十四五斤重,伸開四肢可以擋住門,我有段時間看慣了這家伙,甚至覺得別處的貓都縮小了。小貓的體形比起田園貓,更接近英國短毛貓那種敦敦實實的樣子,它還有腮幫子,寵物醫(yī)院的護士說它沒準有緬因貓的血統(tǒng)。
血統(tǒng)不好說,但它的性格絕對是寵物貓的性格,又膽小又黏人,平時都不出家門,不像有些貓,每次開門都得提防著它們躥出去。小貓不光親近平時喂它的我和我媽,也很愛黏在我爸身邊,而我爸其實不太喜歡動物,以前家里養(yǎng)的貓也都比較怕他。它會和我爸并排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或者在我爸盤腿的時候睡在他的腿彎里,或者在他喝了酒回家時,挺嚴肅地“喵喵”叫著去和他說話,也不知道都在談些什么。我爸喝多了也會和小貓嘮上:“意大利啊,是一只伸進地中海的靴子。亞平寧,亞平寧半島你知道不?”小貓看著他,一臉的迷惑,看來是不知道。我爸媽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時候,小貓經常豎著尾巴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往那兒一躺—睡中間。它一定要一邊挨著一個人,又開心又得意,覺得自己是全家人的寶寶。天冷的時候,它就更喜歡靠在人身上睡了,或者是躺在暖氣上,快樂地甩著尾巴。
小貓會看電視,但不會照鏡子,也不理解手機視頻。以前家里也養(yǎng)過一只貍花貓,我們給它照鏡子時,它會繞去后面,試圖找出鏡子里的貓咪。但是現在這只貓對鏡子毫無反應,只不過我們依舊時不時把它舉到鏡子前面:“你看看鏡子里面的是誰呀?好大的一只貓哇!”大概是絕大多數養(yǎng)貓人都會犯的傻。
小貓雖然不會看手機視頻,但是它認得人的聲音。我剛開學那會兒,每次和家里進行視頻通話,小貓都會開始到處找我:窗簾后面看看,桌子底下聞聞,急得團團轉。后來它習慣了,不太找了,但每次聽到我的聲音,也都還會出來看看。我媽有一次出差離開了三四天,她和我爸進行視頻通話的時候,可把小貓給急壞了,喵喵叫著到處找人,我爸笑得不行。小貓見找不著人,我爸又不理它,就一邊“喵嗚”一邊使勁踩我爸的腳,試圖吸引注意力,像是在說:“我媽呢?我媽到哪兒去啦?不許藏人,我都聽到聲音了!看我啦!”我們有時候覺得,或許它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成過一只貓,而是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小小的人類。
我想我出國留學的這些日子里,小貓一定給我爸媽帶去過很多歡樂與安慰,用它圓圓的眼睛、毛茸茸的肚子、柔滑的皮毛、尖尖的耳朵、濕漉漉的鼻頭、軟嘟嘟的肉墊、甩來甩去的尾巴、憨態(tài)可掬的舉止,以及很多很多愛。小貓是會愛的,而且可能比很多人類更擅長,因為小貓既不說謊,也不偽裝,小貓只會親近它喜歡的人。貓甚至會把“喜歡的人”和“提供食物的人”分開看待,既功利又純粹。小貓從來不理解也不在乎人類社會的各種評價標準,小貓愛你就是愛你。
小貓,使我平靜。世界常常一塌糊涂,生活不時重拳出擊,只有小貓一直毛茸茸、軟乎乎、暖烘烘的,是一個呼嚕呼嚕的小火爐。小貓是一個小小的避風港。小貓讓人摸摸,給人舔舔,還偶爾勉為其難讓人埋一會兒它的肚子。小貓是世界之光。愿小貓愛你。
發(fā)稿/朱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