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很喜歡“學渣”這個詞。成績不好,不代表這個人就是“學渣”。比起成績不好,早早用“學渣”這個詞扼殺一個人的求知欲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孩子的成績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智商、學習習慣等,但只要是學生,真的很少有不拿成績當回事的??墒牵傆腥说某煽兣琶谥邢掠?,總有人注定不能繼續(xù)升學。應試教育下,成績差對孩子自信心的傷害是巨大的。所以,至少在我的班上,對于成績不及格的孩子,我會利用休息時間給他們補課。雖然我知道無論怎么補,他們成為學霸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但是,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讓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就是我補課的意義。
我曾經(jīng)教過一個孩子,他語文可以考到優(yōu)秀,但對數(shù)學一竅不通,幾乎次次交白卷。
我就每學期給他定個小目標,一個學期弄懂一種類型的題,并且讓他自己來選。有了這樣的小目標,他特別努力,每個學期就專攻一種類型的題,不會就問。整個初中,他從來沒有午休過,不是在向數(shù)學老師請教問題,就是在做同種類型的題。
中考結束,他數(shù)學考了79分。在別人看來,這個分數(shù)簡直低到不值一提。可是,成績一出來,這個孩子沖到學校,抱著我又跳又叫,又沖到數(shù)學組,給數(shù)學老師深深鞠了一躬。
后來他進了職校,現(xiàn)在在做汽修師。每隔3個月,他就會在校門口等我,見到我,二話不說就拿走我的車鑰匙,幫我檢查我的車有沒有問題,攔也攔不住。
有一天,他打電話給我,特別興奮地說,今天他干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幫一個顧客把他跑了好幾家都沒修好的車給修好了。
我替他開心,鼓勵他好好干,行行出狀元。結果,他跟我說:“老師,我很努力的,每天除了睡覺,不是在修車就是在琢磨車。這個習慣其實是從初中學數(shù)學的經(jīng)歷中養(yǎng)成的,只要認真做一件事,把心用在一個地方,就一定能成事?!?/p>
這樣的教育反饋,是對一個老師最大的肯定和鼓勵。那一刻,我熱淚盈眶,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還教過一個女孩小葉,她每門功課的成績都在及格線掙扎。
可是,我慢慢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在班里人緣特別好。無論是在做課間操還是在課間休息時,男生女生都特別喜歡向她靠攏。幽默、義氣、大方,是這個孩子的優(yōu)點。
她是全班的開心果。不忌妒比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對于那些因為考試失利而沮喪的同學,她還會用各種原創(chuàng)金句接連不斷地鼓勵他們——“把我的成績單拿給你找找自信”“有姐在,墊底還輪不到你呢”……
可是,她爸媽不止一次跟我說:“幽默能當飯吃嗎?”
事實上,幽默還真可以。一個孩子樂觀向上,這不就是本事嗎?所以,每到期末復習特別累時,我就讓小葉給大家講講笑話。她為我們班創(chuàng)造了很多快樂。她就是個“治愈系”的孩子。
初中畢業(yè)后,小葉也去了職高,后來中途退學,自學做整理師,一邊拍短視頻,一邊在網(wǎng)上推廣自己的工作室,生意非常好。重要的是,她一直那么快樂,還給別人帶來了很多快樂。
在我看來,這就是成功。所以,你要問我,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看見?!笨匆娒恳粋€孩子的優(yōu)點與不足,讓他們感受到被愛與被理解。愛和理解,是教育的起點,是基礎,是義務教育的義務。
要知道,一個成績好的孩子,他在學校的境遇是相對順利的??墒?,成績差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回到家,他們面對的是父母的嘮叨與失望;在學校,與他人競爭的挫敗是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的事實。我理解家長的焦慮,但我更理解身處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孩子的不容易。
成績不好的孩子就一無是處嗎?他們的人生就不值得過了嗎?
不止一個學生曾問我:“老師,你每天給我輔導功課有啥意義?我就算再努力,也考不上高中?!蔽业幕卮鹗牵骸敖裉炷阍趯W校里弄懂一道你認為根本不可能弄懂的題,考了你認為根本不可能考得到的高分,未來的人生里,面對不可能克服的困難,你就不會那么怕。”
是的,我不是要他們逆襲,成為考試中的黑馬,我只是讓他們習得一份專注力,一份小范圍突破自己的成就感。他們可以不繼續(xù)升學,但少年的自信心應該有。未來,當他們步入社會,可以沿襲在學校里因為努力而帶來的甜頭,做一個一生都在努力的人。
這就是努力學習的意義。
上一屆畢業(yè)生里,有一個成績很不好的女生。她學習非常努力,從來沒在晚上12點前睡過覺。周末不是在寫作業(yè),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有時題不會做,她甚至拿頭往桌子上撞。每次考試,她一定會請假上廁所,其實根本不是生理需求,而是緊張帶來的強迫反應。
有一次,考試結束,她來辦公室跟我告狀:“老師,班里的×××說我的壞話,罵我‘腦殘’,還說我長得像怪物?!蔽艺业健痢痢粒Y果人家特別委屈,說自己幾乎沒跟這個女生講過話,根本不可能說她的壞話。后來,這個女生又找過我?guī)状危际钦f同學在背后議論她,說她的壞話。我這才意識到,她的心理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有了幻聽、幻覺的癥狀。
我一方面把這些狀況反映給她的家長,希望他們能帶她去看看心理醫(yī)生;另一方面,打那天之后,每次成績出來,我都會幫她分析試卷,尋找她進步的地方。
長跑是她的強項,跑1000米她可以甩班里的其他女生一圈。每次上體育課時,我都會去幫她錄視頻,為她鼓掌。
有一次,她問我:“老師,跑得快有什么用?”我說:“當然有用。說明你身體素質(zhì)好,在學校或許靠的是成績,但未來進入社會,身體素質(zhì)好,你就打敗了一大半的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會跑到最后,笑到最后的?!痹俸髞?,每個星期六上午,我都會約她出來跑步一小時。
運動是最好的藥。她的幻聽、幻覺沒有繼續(xù)發(fā)展,而且她開始重新評估自己:雖然成績不好,但每次考試還是能夠清楚地分析出自己的長板和短板在哪里。
后來,我還陪她參加了一次同城5000米迷你馬拉松。那天她跑“嗨”了,在終點看到姍姍來遲的我,拉著我的手,又跑了好遠。她跟我說:“老師,我想通了,就算成績不好也沒什么,將來我一定可以找到一份能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然后到世界各地去跑馬拉松,這是我的夢想?!?/p>
孩子,我為你自豪。一個人,在14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要過怎樣的人生,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所以,老師這個職業(yè),我越做越膽小。膽小是因為敬畏,我很清楚,我眼皮子底下的一個又一個生命,就是未來社會的雛形。成長的過程美好,結局才會美麗。學霸鳳毛麟角,成績平平的孩子才是大多數(shù)。而這普通的大多數(shù),才是未來社會的普遍面貌。所以,少年陽光,這個社會才陽光;少年向上,這個社會才有希望。
(李金鋒摘自微信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勾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