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金華,呼琴,王億平,劉敏,張葉青
1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230012
2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經(jīng)成為一個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CKD 的病理基礎(chǔ)是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zhì)纖維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最終導致終末期腎臟?。‥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出現(xiàn)。氧化應(yīng)激在CKD 病情進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是RIF 發(fā)生的重要病理機制[1]。Nrf2/ARE 信號通路在抗炎、抗氧化、抑制細胞死亡和促進血管生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體內(nèi)內(nèi)源性抗氧化系統(tǒng)的活性通路,有望為腎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靶標[2]。
中醫(yī)藥在治療慢性腎衰竭等慢性疾病方面具有顯著療效,可有效延緩其進展[1]。清腎顆粒是安徽省名中醫(yī)、安徽省中醫(yī)藥領(lǐng)軍人才王億平教授的臨床基礎(chǔ)經(jīng)驗方。前期臨床研究已證實[1,3],CKD 濕熱證患者體內(nèi)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顯著增強,清腎顆粒不但具有清熱化濕祛瘀功效,而且可以抑制CKD 患者的氧化應(yīng)激,增強抗氧化能力,進而延緩腎纖維化的進展。為進一步了解清腎顆粒在腎纖維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通過腺嘌呤誘導大鼠腎纖維化,通過Nrf2/ARE 途徑闡明其作用機理。
1.1 實驗動物 2 月齡SPF 級雄性SD 大鼠50 只,體質(zhì)量(200±10)g,購自斯貝福(北京)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動物許可證號:SCKX(京)2019-0010,NO.110324210103597984。動物相關(guān)處置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驗動物管理條例》要求。
1.2 實驗藥物與試劑 清腎顆粒由生大黃、茵陳、黃連、白花蛇舌草、丹參、澤瀉等藥物組成,由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院內(nèi)制劑(皖藥制字BZ20080011),10g/袋(約含生藥34g)。
1.3 主要試劑 腺嘌呤購自Solarbio;SCr、BUN、UA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院;PBS 試劑購自Hyclone;ROS 購自碧云天;兔抗Nrf-2 抗體購自Bioss;GAPDH 購自Zsbio;山羊抗小鼠IgG、山羊抗兔IgG 購自Zsbio。
2.1 造模 選用SPF 級SD 大鼠50 只,在7d 內(nèi)進行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將其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清腎顆粒低、中、高劑量組,每組10 只。除正常組之外,其他各組大鼠均建立腺嘌呤腎纖維化模型。在100ml 生理鹽水中加入2.5g 的腺嘌呤,制成濃度為2.5%懸浮液,灌胃給藥,劑量為200mg·kg-1·d-1(即0.8mL·100g-1·d-1)。腺嘌呤容易沉淀,所以在灌胃操作中,一定要將腺嘌呤懸濁液混合均勻,以備隨時使用。正常組大鼠連續(xù)28d 每日給予相同劑量生理鹽水灌胃1 次。
2.2 分組及給藥 從造模后第1 天開始,每天以4mL給藥1 次,持續(xù)12 周。清腎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分別 按16.0g·kg-1·d-1、8.0g·kg-1·d-1、4.0g·kg-1·d-1的 劑量灌胃,而正常組和模型組則給予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
2.3 動物取材方法 在最后1 次給藥12h 后,每組大鼠用2.5mL·kg-12%戊巴比妥鈉麻醉,并將其置于手術(shù)臺上,打開腹腔,于腹主動脈無菌采血,離心并分離血清,取血清,于-80℃下貯存,測定SCr,BUN,UA 等各項指標。切除大鼠雙腎并記錄重量,修剪組織,并于0.9%的生理鹽水中清洗,分離后一部分腎組織并迅速放入液氮中,隨后移至-80℃的冰箱中保存,蛋白含量通過Western blot 測定。剩余腎臟置于4%多聚甲醛內(nèi)保存,做好病理學檢查的準備。采集各組大鼠標本后,處死并放于醫(yī)療垃圾袋中,將其送交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科研實驗中心進行集中處置。
2.4 腎臟組織病理學檢查 由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指導制備腎臟組織石蠟切片,根據(jù) HE、MASSON 的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染色。封片后,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腎臟組織的病理變化程度。
2.5 血生化相關(guān)指標檢測 取出血清,檢測SCr、BUN、UA 等的含量,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
2.6 腎臟相關(guān)指標檢測
2.6.1 ROS(活性氧含量)檢測 取腎組織細胞,根據(jù)活性氧檢測試劑盒的說明,用流式細胞術(shù)測定活性氧水平。
2.6.2 Western Blot 法檢測 稱取定量大鼠腎組織,用RIPA 裂解液提取總蛋白。運用BCA 法檢測蛋白濃度。主要步驟如下:首先,通過分離凝膠電泳分離蛋白,并轉(zhuǎn)移到PVDF 膜上。轉(zhuǎn)模完畢之后,加入Western 封閉液(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2h;隨后加入一抗Nrf2(1∶1000 稀釋)、HO-1(1∶500 稀釋)、4℃孵育過夜,TBST 洗滌3 次后,室溫孵育HRP 標記的兔二抗(1∶20000 稀釋)1.2h;使用ECL 發(fā)光試劑盒來檢測蛋白。采用Image J 軟件進行膠片條帶的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SPSS23.0 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2 組之間使用t 檢驗進行比較;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多組間比較;若數(shù)據(jù)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或方差不齊則進行非參數(shù)檢驗;采用卡方檢驗或Fisher 精確概率法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P<0.05 被視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過程中由于灌胃不當出血致死2 只,1 只因麻醉藥物過量而死亡,1 只死因不明。最終正常組有10 只大鼠、模型組存活8 只、清腎顆粒高劑量組存活9 只、中劑量組有10 只大鼠、低劑量組還剩下9 只。正常組大鼠狀態(tài)良好,飲食正常,活動好,反應(yīng)靈敏,體毛光滑有光澤,體重、飲食量以及飲水量正常。正常組大鼠精神、進食、活動、體重、飲食及飲水量均正常、反應(yīng)敏捷、體毛光亮。模型組大鼠較正常組大鼠精神、進食、活動、體重、飲食及飲水量均不佳,反應(yīng)遲鈍,體毛雜亂黯淡。各治療組大鼠精神、活動、皮毛狀態(tài)較模型組大鼠均有明顯的改善。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BUN、Scr 和UA 濃度均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清腎顆粒低、中、高劑量組大鼠BUN、Scr 和UA 濃度均顯著下降(P<0.05);且清腎顆粒高劑量組的BUN、Scr 和UA濃度顯著低于中、低劑量組(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BUN、Scr 和UA 比較(±s)
表1 各組大鼠BUN、Scr 和UA 比較(±s)
組別 只數(shù) Scr/μmol·L-1 BUN/mmol·L-1 UA/μmol·L-1正常組 10 30.29±2.32 5.96±0.23 59.12±4.43模型組 8 99.82±4.30 13.04±0.22 110.10±3.98清腎顆粒低劑量組 9 88.30±2.75 9.19±0.26 97.35±3.45清腎顆粒中劑量組 10 82.29±2.69 8.60±0.28 90.38±2.93清腎顆粒高劑量組 9 78.14±2.90 7.11±0.24 84.89±4.44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腎組織ROS 含量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清腎顆粒低、中、高劑量組ROS 含量均顯著下降(P<0.05);且清腎顆粒高劑量組的ROS 含量顯著低于中、低劑量組(P<0.05)。見表2、圖1。
圖1 各組細胞ROS 平均熒光強度比較(±s)相關(guān)柱狀
表2 各組細胞ROS 平均熒光強度比較(±s)
表2 各組細胞ROS 平均熒光強度比較(±s)
組別 只數(shù) ROS(平均熒光強度)正常組 10 27528.00±725.34模型組 8 70046.00±998.25清腎顆粒低劑量組 9 63924.67±689.77清腎顆粒中劑量組 10 48261.33±1750.50清腎顆粒高劑量組 9 35113.00±1065.53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的Nrf2、HO-1 蛋白表達均顯著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清腎顆粒低、中、高劑量組大鼠Nrf2、HO-1 蛋白表達均顯著升高(P<0.05);且清腎顆粒高劑量組的Nrf2、HO-1 蛋白表達程度顯著高于中、低劑量組(P<0.05)。見表3,圖2。
圖2 各組大鼠蛋白電泳
表3 各組大鼠腎組織Nrf2、HO-1 蛋白表達比較(±s)
表3 各組大鼠腎組織Nrf2、HO-1 蛋白表達比較(±s)
分組 只數(shù) Nrf2 HO-1正常組 10 1.13±0.18 1.04±0.05模型組 8 0.11±0.02 0.25±0.13清腎顆粒低劑量組 9 0.21±0.07 0.36±0.13清腎顆粒中劑量組 10 0.40±0.10 0.57±0.05清腎顆粒高劑量組 9 0.60±0.16 0.72±0.01
正常組腎小球、腎小管及腎間質(zhì)未見異常。模型組正常腎小球數(shù)目明顯下降數(shù)量顯著減少,腎小球內(nèi)可見系膜基質(zhì)增多和系膜細胞增生,伴有部分腎小球萎縮或代償性肥大;腎小管萎縮,小管上皮細胞腫脹、脫落,部分管腔有明顯擴張,內(nèi)可見棕褐色腺嘌呤結(jié)晶沉積;腎間質(zhì)增寬,成纖維細胞及膠原纖維增多,單核、淋巴細胞明顯浸潤,藍染膠原纖維分布于纖維化區(qū)域。各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上述病理改變有所減輕。見圖3。
圖3 A 各組大鼠的腎臟病理改變
圖3 B 各組大鼠的腎臟病理改變
慢性腎衰竭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并無與之相適應(yīng)的病名,近代醫(yī)學文獻將其納入“水腫”“關(guān)格”“癃閉”“虛勞”等范疇[4]。諸多醫(yī)家均把濕熱郁滯作為腎病的主因,是慢性腎病的始動因素,因此在治療中應(yīng)突出清利濕熱[5]。王億平教授根據(jù)慢性腎衰的病機特征自擬“清腎顆?!保渥饔檬乔鍩峄瘽?,活血祛瘀[6]。本方中,生大黃瀉熱逐瘀,蕩滌胃腸濕熱瘀毒,為君藥;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濕,茵陳清利濕熱,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藥合用共為臣藥;佐以茯苓、白術(shù)、白豆蔻、薏苡仁、扁豆、豬苓、澤瀉、車前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消腫;并輔以益母草和丹參活血化瘀。這些藥物合用,具有清熱化濕祛瘀之功。
本研究所選擇的腺嘌呤誘導CRF 大鼠模型是實驗中常用的CRF 動物模型,大鼠長期給予腺嘌呤灌胃可沉積于腎小管及間質(zhì)引起堵塞,產(chǎn)生類似人類CRF代謝異常,在生物化學和形態(tài)學上都與人類CRF 相似,與單側(cè)輸尿管梗阻、馬兜鈴酸腎病等其他腎間質(zhì)纖維化模型相比較,腺嘌呤大鼠的腎小管損傷更為嚴重。因此腺嘌呤CRF 模型對腎間質(zhì)纖維化、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和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7]。血肌酐、尿素氮、尿酸這些腎臟損害的指標在腎功能受損的情況下會在血液中蓄積[8]。在腺嘌呤灌胃后,模型組大鼠血液Scr、BUN 和UA 濃度升高,并且腎組織出現(xiàn)了腎小管萎縮、腎間質(zhì)纖維化、炎性細胞浸潤等病理學變化,提示造模成功。在予不同濃度清腎顆粒后,大鼠血液中Scr、BUN 和UA 明顯降低,腎臟組織病理學變化得到改善,表明清腎顆粒具有抗腎臟纖維化作用,與其他研究結(jié)論一致[9]。
氧化應(yīng)激(oxdative stress),指氧化劑(活性氧(ROS)、活性氮(RNS)、自由基)與抗氧化劑之間的氧化還原平衡失衡[10]。體內(nèi)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在正常情況下維持著動態(tài)平衡。但是這種平衡狀態(tài)在機體發(fā)生病變時被打破[11]。Patricia Tomás-Simó 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與健康個體相比,CKD 患者表現(xiàn)出明顯更高的氧化應(yīng)激水平,并且隨著eGFR 的下降,這些變化加劇,在CKD 分期之間具有顯著差異,并隨著病情惡化而增加,同時抗氧化能力下降。前期研究證實[13-14],活性氧(ROS)通過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介導NF-κB 活化,進而激活炎癥因子,誘導人腎小管上皮細胞(HK-2)轉(zhuǎn)分化和加速腎纖維化大鼠的RIF 進程;清腎顆粒能夠通過抗氧化機制,減輕腎小管損傷,抑制腎小管EMT,延緩RIF 進展。
Nrf2-ARE 信號通路是抗氧化應(yīng)激的經(jīng)典信號通路。在基礎(chǔ)條件下,Nrf2 通過結(jié)合其主要抑制劑Keap-1 而保持轉(zhuǎn)錄活性,Keap-1 針對Nrf2 進行蛋白酶體降解,維持在細胞質(zhì)中。在氧化應(yīng)激環(huán)境中,Nrf2與Keap1 從細胞質(zhì)中分離并向核內(nèi)遷移,并與Maf 形成異源二聚體(ARE)共同作用,激活Nrf2-ARE 信號途徑,從而激活下游的許多保護基因(如血紅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對氧磷酶(PON)-1等)的轉(zhuǎn)錄,進而抵御各種刺激引起的氧化應(yīng)激損害[15-17]。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腺嘌呤慢性腎衰竭大鼠腎組織中的總Nrf2、核Nrf2、HO-1 等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考慮Nrf2 激活及其下游抗氧化分子在慢性腎衰竭腎組織中的反常減少。這可能與尿毒癥動物對氧化應(yīng)激和炎癥的生物反應(yīng)能力受損,以及它們對殘腎的破壞性后果,這與前期研究結(jié)果一致[18-21]。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清腎顆??山档拖汆堰誓I纖維化大鼠血清中SCr、BUN、UA 含量,減輕腎組織病理損傷;并且還可以顯著增加腺嘌呤腎纖維化大鼠腎組織中Nrf2、HO-1 蛋白表達量,提示清腎顆粒具有抗氧化應(yīng)激的能力,其作用機制可能與Nrf2/ARE 信號通路的激活有關(guān),從而保護腎臟并延緩腎纖維化進程。這為清腎顆粒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應(yīng)用提供科學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