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菊
有“綠水青山”之稱的劉家山是我的故鄉(xiāng)。它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即使我漂泊在天涯海角,母親的情懷也會像歲月的影子在我的記憶中拉長;它像一位厚重而又灑脫的父親,站在我的身后,為我遮風擋雨,為我撐起一片藍天。
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劉家山如滄海一粟。然而,當你尋找東西走向的武陵山脈時,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條紅線箭頭,從鳳凰山、江口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吉首市、古丈縣、張家界,一直延伸到常德市境內(nèi)的黃石水庫。我的家鄉(xiāng)默默無聞地隱藏在這條紅線中,它位于張家界慈利縣境內(nèi),東面有聞名的“北武當,南五雷”的五雷仙山,南面有陶潛的“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西面接沈老先生“等一城煙雨,只為你;渡一世情緣,只和你”的鳳凰城,北面可以望見“起漢唐,盛于宋元,越乎明清”矗立在懸崖頂端的云朝山禪寺。
劉家山是一塊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清晨,它沐浴著“楚南第一勝景”五雷仙山的朝陽;夜晚,它與廟中的仙燭在云朝山頂囈語。它受著桃源縣老祖巖的神靈庇護,恣意地享受自古以來大自然對它的恩寵。
老人們說,在無法用時間推算的年代,山上有了一間茅屋,有了人間煙火,有了第一戶姓劉的人家,這戶人家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再后來,這里又多了幾戶人家,有了戶部,有了村部,行政區(qū)劃為慈利縣高橋鎮(zhèn)新山村。
湘、資、沅、澧是湖南省的四大水系,雅稱“三湘四水”。
劉家山的水也是其中一條沅水支流的源頭,它從劉家山汩汩流出,帶著家鄉(xiāng)人的希望,一路蜿蜒高歌,經(jīng)由黃石、常德流入沅江,最后匯入煙波浩渺的洞庭湖。人們都說,劉家山涌動出來的溪水靈動、深邃。
一方山水養(yǎng)育一方人,綠水青山,唇齒相依。山水滋養(yǎng)著山里的人,山里的人以水為歌,以水為詩,他們奏著“高山流水”的琴音,用純潔的心靈應對生命的延續(xù),他們用勤勞、質(zhì)樸,編織著人生的幸福搖籃。
劉家山屬于張家界三千奇峰之一,它宏偉壯麗、虛懷若谷,它慈悲為懷、憐憫眾生。當東方吐白的時候,沉睡了一宿的大山擁抱新的一輪太陽,開始了新一天的慈悲與施舍,將它的情懷隨同晨曦灑在大地,溫暖著山里人家。
大山酬情,更在斜陽外。當夕陽西下的時候,群山凝黛,落日如金,“鳥聲幽谷樹,山影斜陽村”。勞作了一天的人立在斜陽處,影在翠山中。小牛優(yōu)哉游哉地“哞哞”叫著,撒歡兒在青青的山坡上,牧童吹奏的木葉聲在山谷中久久地回蕩。夕陽西下,劉家山,好似一幅天然國畫。
夜晚,大山又是如此這般的溫柔,東山嶺上的那一輪彎月把原本含青的山嵐大地、小溪田野,涂上一層銀輝。人們坐在屋檐下,望著皓月,聽松林滔滔、竹葉沙沙,講著山里的故事。
日月的輪回,四季的更迭,讓大山更加嫵媚。
一夜的春風,喚醒了萬物。山谷里有了布谷鳥的第一聲鳴叫,那是春的信號;漫山遍野的櫻桃花粉嘟嘟地開了,開在人們的心里。于是,人們開始了春的播種。
夏日的天空湛藍,陽光似火。春天隨著落花走了。人們用熾烈的性情點燃了夢想,夢想絢麗多彩,夢在遠方,詩在大山。
劉家山的人從不悲秋,白云生處的人家,于楓林深處遙看“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于天階夜色“坐看牛郎織女星”,他們收獲了季節(jié)的金黃。
在“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的三九嚴寒,大山好似一幅凝重的畫,精致婉約,萬般風情,又滄桑凝重,讓它的子民“弦聲融雪”,回味千古余音。
劉家山從遠古走來,用文明延續(xù)了生命,它俊秀溫柔,真誠厚重,它的無私和奉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劉家山人。
青山青,碧水碧,家鄉(xiāng)的山令人神往和遐思。我常常走進大山,重拾兒時的情趣,將我的童真化作泉水叮咚,化作溪邊的楊柳;我常常走進大山,追尋山澗的清幽,將浮華化為清澈的溪水,日夜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