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文化綠城小學六(6)班 肖東來
我的家鄉(xiāng)在一個安靜古樸的小鎮(zhèn),那里雖沒有大都市的熱鬧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尤其是家鄉(xiāng)每年的花燈會,更是小鎮(zhèn)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花燈會,在我的家鄉(xiāng)可謂家喻戶曉。就在正月十五那天,我吃了十個代表十全十美的元宵。吃元宵的時候我問媽媽:“為什么正月十五這一天要掛花燈呢?”媽媽回答說:“傳說有一只天鳥在人間被誤殺了,天帝大怒,打算讓天兵在正月十五這天火燒人間。有一位老人得到消息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每戶人家都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幾天放鞭炮、掛花燈。天帝聽到動靜往下一看,發(fā)現(xiàn)人間一片紅光,誤以為人間已經(jīng)失火了,于是告訴天兵不用再去放火了。人間因此逃過一劫。后來,掛花燈的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p>
聽完傳說以后,我對花燈會的興趣更濃了,匆忙從家里跑到了花燈街?;艚秩松饺撕#瑹艋疠x煌,好不熱鬧。再瞅瞅,只見花燈種類繁多,有氣勢磅礴的龍燈、古樸典雅的宮燈、玲瓏剔透的紗燈、花團錦簇的花籃燈、栩栩如生的龍鳳燈、巧奪天工的棱角燈、五彩斑斕的禮花燈、新穎別致的蘑菇燈,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百鳥朝鳳燈。這個燈是由上百只立體的紙鳥層層環(huán)繞而成的,紙鳥形態(tài)各異、絢麗多彩;有的像是展翅在天空中翱翔,有的像是靜立不動,站在樹枝上小憩,還有的像是張著嘴在歌唱……每一只鳥自帶一束燈光,匯聚成五光十色的燈海。群鳥簇擁著一只火紅火紅的大鳳凰,鳳凰如女皇般傲然自若、遙望遠方,令人嘆為觀止。
與之相媲美的還有一盞精美絕倫的走馬燈,這盞燈的做工處處體現(xiàn)出精致—燈身鑲裱著金箔和字畫,不光材料名貴,還包含雕花鏤空的工藝,通體顯示出優(yōu)雅不凡的氣質(zhì)。同時,燈的四個面分別繪制著四個不同的故事,它們都出自四大名著,分別是《水滸傳》的“武松打虎”、《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zhàn)”、《紅樓夢》的“劉姥姥進大觀園”、《西游記》的“三打白骨精”。畫面人物栩栩如生,在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正月十五的花燈真美!它們不但形態(tài)漂亮、色彩絢麗,還給人們帶來了歡聲笑語,更體現(xiàn)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已然成為小鎮(zhèn)節(jié)日慶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導老師:楊 雪
【點評】小作者寫家鄉(xiāng)元宵節(jié)的花燈會,從關(guān)于“掛花燈”這一習俗的神話故事引入,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小作者針對花燈會現(xiàn)場的介紹有詳有略,抓住了“百鳥朝鳳燈”“走馬燈”這兩個花燈進行重點介紹,敘述生動,條理清晰。文章結(jié)尾照應了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