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漢語古詩英譯的意境擬構(gòu)

        2023-06-20 22:53:34邱文生
        關(guān)鍵詞:意境

        摘 要:詩歌意象敘事構(gòu)成詩歌敘事,詩歌意象的敘事組合、意象的相互作用生發(fā)詩歌意境。詩歌意象作為敘事單元,在詩歌敘事過程中可以彰顯詩歌意象構(gòu)建意境的敘事特征。針對詩歌意象與詩歌主旨象征、情境創(chuàng)設(shè)、敘事節(jié)奏和敘事進程4個關(guān)聯(lián)方面,探討漢語古詩英譯中詩歌意象敘事的意境擬構(gòu),說明詩歌的意象敘事維度考察一方面有助于譯者體悟到原詩意境美的生成過程,另一方面也能為譯者在譯詩中擬構(gòu)原詩的意境提供認知路徑,從而還原原詩的詩學價值。

        關(guān)鍵詞:詩歌意象敘事;意境;漢語古詩英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23)02-0064-06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大學英語教師利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敘事研究(JSZW20010)

        作者簡介:邱文生(1967-),男,福建龍巖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翻譯學、修辭學、認知語言學。

        Abstract: Poetry narrative tends to be the narrative of poetic images;the construction of narrative imag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result in the poetic ideoimagery.Poetic image,serving as the basic narrative unit,would shed light on its narrative features in poetry.Based on the narrative relations of poetic image to the them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em,its situational setting,its narrative tempo,and its narrative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pping of ideoimager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poetic imag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arrative approach of poetry has the potential to account for the poetic reconstruction of ideoimagery and its aesthetic restora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Key words:narrative of poetic image;ideoimagery;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目前,文學文本的敘事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說上,而詩歌在這一領(lǐng)域的研究仍處在邊緣地帶,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詩歌敘事①的客觀存在不僅體現(xiàn)在時間敘事方面,更體現(xiàn)在空間敘事方面[1-6]。詩歌空間敘事是意象的詩性組合,“每一個意象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詩性空間,又是詩歌空間敘事的基本單元”[7]。詩歌意象介入詩歌敘事過程,形成詩歌敘事的重要詩學特征——詩歌意象敘事,它可將意象具有的意、情、象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詩歌的高級審美意境。因此,詩歌意象敘事能讓以意象為基礎(chǔ)的意境生成有理可循、有據(jù)可依。此外,意象之于意境的詩學價值在譯界已得到重視,如翻譯家翁顯良、許淵沖、汪榕培、茲拉·龐德(Ezra Pound)等在譯詩中對意象的表達便可佐證。意象翻譯的理論研究也同樣引起學者們的關(guān)注,研究主要集中在語言學(特別是認知語言學)和文化學的學理層面上[8-12],較少涉及詩歌敘事尤其是意象敘事的詩性特征。鑒于此,本文首先厘清漢語古詩中意象、意境與意象敘事的關(guān)聯(lián)性問題,進而基于原詩(這里指漢語古詩)意象敘事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嘗試探討譯詩意境擬構(gòu)的意象敘事維度,還原原詩的詩學價值,以期深入延展詩歌翻譯的認知路徑及理論研究視野,從而進一步提升譯者的詩歌翻譯能力。

        一、漢語古詩中的意象、意境與意象敘事

        意象、意境是詩學和美學范疇里的重要術(shù)語,有著悠久的歷史。意象一詞作為意中之象,首先出現(xiàn)于劉勰的《文心雕龍·神思》,是與聲律相對的文學內(nèi)部材料,即所謂“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意象成于“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yīng)”[13]295,是主客觀融合的產(chǎn)物。唐宋時期,詩學理論家注重意象的運用與評價,將之推介為藝術(shù)的審美本體。如王昌齡在《詩格》中提到,“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鏡,率然而生”[14]150。司空圖也在《二十四詩品》中提出了“意象欲生,造化已奇”[15]54的美學觀點。到了明清時期,文論家進一步發(fā)展了意象之說,述及了“意”與“象”的關(guān)系及意象的詩學特征。如,何景明指出“夫意象應(yīng)曰合,意象乖曰離”[16]0290d;王世貞強調(diào)意象審美創(chuàng)作要“外足于象,而內(nèi)足于意,文不減質(zhì),聲不浮律”[17]3147;王廷相則表示“夫詩貴意象透瑩,不喜事實粘著”[18]382;等等。綜上可見,由于文化精神的積淀,漢語古詩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的文化意蘊,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意境一詞始見于唐朝王昌齡《詩格》中的“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14]149一說。其后,詩僧皎然在《詩式》中提出“取境說”[19]39,即由境而來,由思而來。中唐詩人劉禹錫發(fā)展了“境生于象外”[20]517之說,揭示了“境”與“象”的關(guān)系,進而確立了“境”的獨立地位。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言有盡而意無窮”[21]26之說,豐富了意境理論。清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集大成之作,曰:“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22]5,并將境(意境)分為“造境”與“寫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等多種類別,從各個角度加以探討,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意境論的美學意義。

        綜觀歷代各家關(guān)于意象和意境之論可以看出,二者均是詩學的重要范疇,體現(xiàn)著詩歌的審美特征?;谇叭说南嚓P(guān)研究成果可知,意象是主觀思情與客觀物象的心理凝結(jié)物,是以語言為媒介呈現(xiàn)出來并能喚起聽者、讀者的心理畫面,是具象的、可感知的,往往是一種文化情感的郁結(jié)。從呈象角度來分,它可以是植物意象、動物意象、天象意象、事物意象、人名意象、事件意象、動作意象等。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diào),是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遠近融合而營造出來的一種韻味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是抽象的、需要體悟的,也是一種蘊涵著豐富情思意味的氛圍。意象和意境關(guān)聯(lián)密切:意象或意象組合創(chuàng)造意境,意象是構(gòu)成意境不可或缺的手段或途徑,二者同生共融、相互關(guān)聯(lián);意境的形成包含一個或數(shù)個意象,同時也包含由意象所引發(fā)的詩意空間,可以說,它是意象運動的結(jié)果——從時空的角度看,意象運動能體現(xiàn)出意象敘事特征。

        意象敘事是后經(jīng)典敘事學的重要研究范疇,它涉及意象的時空敘事。就意象的定位來說,一個相對獨立的意象占據(jù)著詩中的某個位置或某個空間,起著喚象托意、喚象托情的作用,也就是說意象是詩歌空間敘事的基本單元;就意象的演繹來說,意象間的過渡、推進過程創(chuàng)設(shè)了流動的情景畫面,這表明意象也是詩歌時間敘事的基本單元。意象作為詩歌敘事單元,無論是在時間敘事上還是在空間敘事上,都發(fā)揮著呈象、表意、表情的突出作用,目的都是為了構(gòu)造意境,實現(xiàn)詩人意欲表達的“思”“情”“意”。而之于讀者,意象則是通過時空敘寫將其引入到一種詩性藝術(shù)審美的精神境界,也就是意境[23]85。可見,意象在詩歌意象敘事中負載著意境的生命,意象的張力決定著意境的生命度。

        二、漢語古詩英譯中意境擬構(gòu)的意象敘事維度

        上述詩歌意象敘事觀表明,詩歌意象敘事能造就詩歌意境,賦予詩歌以審美價值。既然如此,譯者在譯詩中重構(gòu)原詩的意境時應(yīng)溯本求源,在充分認知意象文化意蘊的同時還應(yīng)去考慮詩歌意象在文本中的敘事特征。下文基于漢語古詩的意象敘事特征,結(jié)合詩歌翻譯活動本身之考量,從詩歌意象與詩歌主旨象征、情境創(chuàng)設(shè)、敘事節(jié)奏和敘事進程4個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維度,分述漢語古詩英譯中詩歌意象敘事的意境擬構(gòu)。

        (一)意象與主旨象征

        詩歌意象的設(shè)置本身就是意境中意蘊的凝結(jié)和情韻的彰顯。一個特定的意象在詩中往往具有相對獨立的詩性空間,滿含著由象所引發(fā)的思、情意味。如果意象居于詩歌敘事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鍵點位上,或者說作為詩眼,詩的意旨就能通過它映射出來,正如楊義所說:“意象作為‘文眼,它具有凝聚意義、凝聚精神的功能”[24]317,能暗示主題意旨和情感走向。以張繼詩的《楓橋夜泊》為例:

        詩題中的“泊”字即是詩題之眼,呈現(xiàn)出來的意象就融合了詩歌主旨象征的醇厚意蘊,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取象于客觀事象的“泊”既為船泊(楓橋),又超越客觀事象“泊”的指稱意義,指向詩人寄托于事象的思想內(nèi)涵與情感體驗,亦即人境的孤寂落泊、仕途的漂泊凄苦。于是,一個“泊”字喚起的意象就成了思情的象征物,也是此詩意旨——愁懷的象征物。此外,詩題“泊”之意象所創(chuàng)造的詩性空間凝聚著以象含事、以象寫事、以象寄情的意象敘事特征,即船泊、人泊、仕途漂泊及其引發(fā)的愁懷。這是此首羈旅題詠之作意境生成的依托。如果譯者深諳促成原詩意境的這一敘事特征,那么就能在譯文詩題中主動擬構(gòu)此主旨象征的意象。請對比以下詩題譯文:(1) Anchored at Night by the Maple Bridge[25]174;(2) Mooring Near Maple Bridge at Night[26]27;(3) A 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27]95;(4) Night Berth by Maple Bridge[28]91。(1)和(2)(3)處分別以Anchored和Mooring譯“泊”,生發(fā)的象是“泊”的事象,即船泊之象,也就是寫實之象,缺乏詩歌主體(詩人)對世界的經(jīng)驗認知和情感體驗,因而不能成為原詩“泊”的意象,也就不能映射原詩的主旨意趣。成為“泊”之意象,不僅要呈現(xiàn)客觀的事象,更要內(nèi)含詩歌主體(詩人)的思想和情韻,即暗示出詩人飄忽不定的人生境遇和情感歷程。在詩題譯文(4)中,Berth(泊)之象所托之意在詩中不僅指涉船泊,而且也暗喻詩人泊之境、仕途漂泊之況。譯詞Berth所指表現(xiàn)的事象與能指表現(xiàn)的心象交織一處,不僅凝成了詩人意欲營造的意象,也為整個詩篇詩性空間敘事構(gòu)建了充滿張力的詩歌意境。故,(4)中譯詞Berth的運用有傳神之效——傳達出原詩的主題意旨。

        (二)意象與情境創(chuàng)設(shè)

        若詩的意境為意象所創(chuàng)生,那么構(gòu)成意境的情韻也就由意象所激發(fā)。因為意象一旦形成于詩中,它就是詩人創(chuàng)作構(gòu)思中“物與神游”的產(chǎn)物,是詩人內(nèi)在情緒或思想與外在對象相互感應(yīng)的融合物,是客觀象主觀化的表現(xiàn),即意象“具有詩人高度凝練的主觀色彩,可謂是言在此意在彼”[29]121,間接地指涉詩人的身心體驗、情感積淀。如此一來,意象充當敘事單元可以為詩歌敘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詩歌的敘事具象化、情境化,從而奠定詩歌的整體情調(diào),讓詩含情于境。再看張繼名作《楓橋夜泊》中的詩行: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中“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寒山寺”“鐘聲”“客船”等,綴入詩行的物象或事象被詩人強烈的情感抒發(fā)心靈化了,使心靈緊緊地依附在物象或事象之中,彼此渾然一體,構(gòu)成詩歌敘寫的典型詩歌意象。它們?nèi)嗪狭艘曈X、聽覺、觸覺、知覺等多種感知覺的體驗,在詩中相互滲透、相互映襯,形象地隱喻著厚重的文化淵源。詩人在這種文化的境遇中感受到一個凄清悲涼、愁緒滿懷的意象場,這就使得詩歌的敘事具有情境化的效果,并由此奠定詩歌敘事“愁”的情調(diào)和“愁”的張力。從此詩情境創(chuàng)設(shè)的角度看,詩的“愁”情一方面緣自詩所敘的凄清夜景,另一方面緣自詩中飽含文化情結(jié)的意象組合。這些多覺(感覺)意象交迭映現(xiàn),顯現(xiàn)出意象間的空間意味,而經(jīng)由空間關(guān)系表現(xiàn)的空間敘事能“觸發(fā)窮幽入微的藝術(shù)聯(lián)想,利于發(fā)掘原文意象的深度和層次”,進而促成“實境與虛境相互包容、滲透和轉(zhuǎn)化”的審美意境[30]18。試讀譯詩:

        Moon sets,crows cry and frosts chill the sky,

        Dimly-lit fishing boats and maples sadly lie.

        Outside Gusu walls Cold Hill Temple′s in sight,

        Its ringing bells reach the restless boat at midnight[28]91.(略改)

        譯詩所敘的意境宛如原文,有凄涼之境、傷愁之情。情境化的敘事效果來自對上述原詩情境意象的相應(yīng)設(shè)置和詩性組合,如Moon sets、crows cry、frosts chill the sky、Dimly-lit fishing boats、maples、Cold Hill Temple、ringing bells、restless boat等意象,其中frosts chill the sky之意象突出觸覺感知chill(寒冷),是視覺意象“霜滿天”在“霜天”這一場景中的意蘊明示,二者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有異曲同工之效;同樣,Dimly-lit fishing boats與“漁火”之間也構(gòu)成意象關(guān)聯(lián),前者凸顯fishing boats(漁船)之象,后者凸顯“燈火”之象,盡管取象不同,但均發(fā)生在共生的敘事情境中。譯者將“漁火”譯為Dimly-lit fishing boats,在語言層面上fishing boats與lie之間構(gòu)成主謂語義組合關(guān)系,符合英文詞語語義組合的邏輯。再看,譯詩中的restless boat,它是譯者對“客船”意象的移情翻譯,將落泊之客“輾轉(zhuǎn)難眠之愁思內(nèi)在神貌移入其棲身之所”[28]91,顯化了詩歌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中詩人的情感體驗。由此可見,意象的選取與運用在詩歌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上起著關(guān)鍵作用,內(nèi)在地規(guī)定了詩歌敘事的寓意方向,使其敘事表意具有很強的情境指向特征。

        (三)意象與敘事節(jié)奏

        詩歌審美不僅要關(guān)注其內(nèi)容,也要關(guān)注其形式,更重要的是關(guān)注二者的融合。因為詩歌審美是審美主體意向活動,美來源于審美過程中內(nèi)容與形式的同一性。對于詩歌而言,意象是詩意表現(xiàn)的主要內(nèi)容,聲律是其主要形式,二者均是詩歌敘事的主要組織方式,它們統(tǒng)攝著詩歌的形式和內(nèi)容,是詩歌詩學價值的體現(xiàn)。在創(chuàng)設(shè)詩歌意境中,聲律和意象交織一起,相輔相成、相映成趣,藉此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情感,提升詩歌的敘事詩性。詩歌聲律涉及到節(jié)奏和音韻,后者會影響到前者,給前者帶來變化。因此,本文探討詩歌意象敘事節(jié)奏時也會關(guān)聯(lián)到詩歌的音韻。在詩歌意象敘事進程中,意象和節(jié)奏相契相合、渾然一體。詩人在運用意象的同時結(jié)合詩歌的敘事節(jié)奏,能有效地為心理的感情醞釀和釋放提供更大的審美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即所謂的“意象激發(fā)情感,節(jié)奏表現(xiàn)情感”之說[31]94。這種融意象于敘事節(jié)奏之中而達到提升詩篇意境表達的奇異效果,是詩人在運用敘事節(jié)奏模式層面上對藝術(shù)創(chuàng)作方面的超詞語追求,同樣也是詩人創(chuàng)作時情感與心境宣泄的需要??梢姡黄榷ㄔ姼杷蚨ǖ囊庀髷⑹鹿?jié)奏是具有情感價值的,它與其意境表現(xiàn)緊密相關(guān),所以譯者在翻譯時也不能忽視這一點。試析杜甫《春望》及其譯文的意象敘事節(jié)奏: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32]38.

        此詩是杜甫五律中的代表作。全詩五言仄起此詩詩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字同韻(深、心、金和簪在古漢語中為同韻字),意象鮮明、對仗齊整、頓挫有致。詩人一反前人對春天的熱烈贊美,將春天的勃勃生機化為凄涼的景象。詩中,詩人以象敘事、寄情于象,通過意象和敘事節(jié)奏的契合推進詩歌意象敘事,寫出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境況及其思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其中,情境的變化觸發(fā)心境的變化,意境凄涼悲壯,充滿著興衰感慨、凄苦哀思。這種意境在譯詩的敘事意象和敘事節(jié)奏的結(jié)合上得到了重現(xiàn)。從譯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譯者保留原詩意象的同時,基本上用“十音節(jié)五音步一詩行”譯“五字兩頓一詩行”,即以抑揚格對應(yīng)原詩中的平仄律,輕重交替,從而造成意象敘事起伏有致、沉郁頓挫的效果。而且,英詩中的抑揚格一般用于抒情詩篇,節(jié)奏上悠緩、低沉,這也適宜《春望》凝重詩情的表達。在音韻方面,譯者采用頭韻、內(nèi)韻、半韻等韻律形式,應(yīng)合著意象敘事節(jié)奏,將不同的詩行聯(lián)結(jié)成一個緩慢、低沉的意象敘事整體。在詞法方面,譯者運用對仗的形式形成了詩的敘事節(jié)奏,如On war-torn land對In towns、stream對grass、mountains對weeds、stand對run、Grieved over the years對Seeing us apart、flowers對birds、are moved to對cry with 、tears對heart、The beacon fire對Words from household、has gone對are worth、I對It、bear對grows、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對to hold a light hair pin,這些對仗能在詩歌敘事須臾之間構(gòu)建一種心理時空,讓讀者在充分理解意象表“情”、表“意”的基礎(chǔ)上借助吟誦時的節(jié)奏感來升華詩篇的意蘊,傳遞出詩的審美意境。統(tǒng)而觀之,譯者將詩的意象融匯到了詩性語言的敘事節(jié)奏中,二者合而為一,構(gòu)成了一種強烈的抒情張力,來傳達原詩的情感和意蘊,從而使譯詩在意象敘事中具有原詩的情感和意義表現(xiàn)力。

        (四)意象與敘事進程

        詩歌從一個意象切換到另一個意象,其間所跨越的時空距離構(gòu)建起詩歌敘事進程。詩歌意象推動敘事進程,在呈現(xiàn)形態(tài)上有多種類型,如意象承接、意象跳躍、意象對照、意象轉(zhuǎn)折、意象相交等。盡管這些意象敘事類型都是為了表達詩人思想和情感需要,但由于形式不同,意象敘事的修辭認知效果也會有所差異,所以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會盡力使自己的意象敘事顯示特色、顯示風格。而那些超乎尋常的詩歌意象敘事類型更是詩人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詩性思維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和敘事內(nèi)容上的集中體現(xiàn)。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特定的詩歌意象敘事形態(tài)可以構(gòu)擬出特定的敘事空間,召喚出閱讀的審美體驗,讓讀者在這種意象敘事的進程中進入并體味詩歌的意境。因此,意象對詩歌敘事的推動作用理應(yīng)在譯詩中得到重視,否則詩歌意象推動敘事進程的模式改變了,由意象渾融而成的意境也可能發(fā)生變化,進而使譯詩失去原詩應(yīng)有的審美價值。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xiàn),譯者宜在譯詩中再現(xiàn)原詩意象對敘事進程產(chǎn)生作用的敘事形態(tài)。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一首感事之作,緣于一個飄零異鄉(xiāng)的游子在秋日黃昏時的思鄉(xiāng)之事,重在融事于象、以象含情,通過意象相適、意象承接的方式展開敘說,推進敘事進程,從而營造出凄美的意境。元人周德清評此曲為“秋思之祖”。近人王國維說它“寥寥數(shù)語,深得唐人絕句之妙境”(《人間詞話》),其成功之處不僅在于意象的創(chuàng)設(shè)上,更在于意象的敘事形態(tài)上。詩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由9個名詞短語連綴構(gòu)成,短語之間并無連接成分,造成組合關(guān)系的缺位,句法作用顯現(xiàn)微弱。這時,處于獨立狀態(tài)的名詞短語生成的意象鮮明性陡然增強,意象的詩性空間意味濃厚,并附著上詩人深切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由這些名詞短語而生成的悲涼意象喚起了一個個想象或聯(lián)想的思情內(nèi)容,占據(jù)了9個相對獨立的詩性空間成為敘事單元,一一敘來,構(gòu)成空間敘事,帶出奔波他鄉(xiāng)的游子,透露出游子的身世(“瘦馬”暗涉一家境寒微的人)。再看“夕陽西下(時間意象),斷腸人(主體意象)在天涯(情境意象)”,將游子的見物思情推至高潮——傳遞出一種蒼涼、蕭瑟、離別、惆悵、飄泊、悲傷的情感意蘊,致使意境凄涼、搖瑟人心,從而結(jié)束意象的敘事進程。下面,請看譯文意象敘事進程的情狀(此譯基于Wai-lim Yip、Wayne Schlepp和周方珠的譯文所成):

        Withered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Small bridge,flowing brook,cottages,

        Ancient road,bleak wind,bony steed.

        The sun sinking west,

        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從以上譯文可以看出,譯詩著力仿擬原詩的意象敘事結(jié)構(gòu),采用意象化敘述的手法推動敘事進程,構(gòu)筑充滿詩性的修辭認知效果。從語言認知方式上看,詩行中的名詞短語并敘造成的句法結(jié)構(gòu)變異成為認知心理上的圖形(注意焦點)而獲得更多的注意力,也就是說名詞短語所表達的事物或場景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注意力,激起認知主體的心理能量,產(chǎn)生顯著的修辭認知效果[33]19。同時,名詞短語并敘在語義上使名詞由指稱轉(zhuǎn)向描述或描寫,語義出現(xiàn)泛化,往往使凸顯出來的意象具有隱喻性。而“隱喻性是詩歌文本的詩學特征”[34]31,昭示著詩的文學性和審美性,如“枯藤、老樹、昏鴉”暗喻蕭瑟、黯淡,“古道、西風、瘦馬”暗喻凄涼、低沉,等等。這讓整首詩在敘述場境中彌漫著一種憂傷而又感人的文學審美氣息。這種意象推動詩歌敘事的方式在中國古典詩歌的敘事中廣為運用,而在西方意象派的詩歌中也并不鮮見,如龐德的《在地鐵車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中“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人群中閃現(xiàn)的面龐,/濕淋淋黑枝上的花瓣)便是一個典型的范例。整首詩僅用2個名詞短語并敘而成,形成了語言結(jié)構(gòu)上的意象疊加,增強了詩歌意象的密度。2個并敘的意象在詩歌認知主體的認知空間產(chǎn)生隱喻映射關(guān)系——人群中閃過的漂亮面龐仿佛濕淋淋黑枝上的花瓣,它們憑著“象”自身所煥發(fā)出來的意趣相互暗示、相互滲透、相互強化,在詩的意象化敘事進程中合而為一地表達了詩人在雜亂喧囂的地鐵車站所見的場景及其情感體驗??梢哉f,這首短詩的意境感染力是詩中這2個名詞短語意象并敘造就的。因此漢詩英譯時,原詩敘事進程中的敘事結(jié)構(gòu)形態(tài)不僅可以仿擬,而且有必要進行仿擬,因為形式是意義的體現(xiàn)。所以,例(3)的譯詩主要是通過對原詩敘事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的仿擬來回應(yīng)原詩的意象敘事進程、還原原詩的修辭認知效果。

        三、結(jié)語

        詩歌意象敘事構(gòu)成詩歌敘事,是在意象呈現(xiàn)的時間維度上進行空間敘事,故詩歌意象敘事與詩歌意境生成密切關(guān)聯(lián)。這一認識對漢語古詩的英譯研究及教學實訓(xùn)頗有啟示。漢語古詩英譯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地把原詩的美學意境傳給譯語讀者,使其能夠從譯詩中體認到原詩意境的美感——蘊藉的意趣、情感和韻味。這就要求譯者深諳詩歌意境生發(fā)的來龍去脈,方可將原詩的意境用譯語傳譯到位。當然,詩歌翻譯是一個多層面兼顧的過程。本研究著重在漢語古詩英譯中詩歌意象敘事造就的詩歌意境研究上。研究指出,無論是原詩還是譯詩,詩歌意象敘事能揭示詩歌意境生成的理據(jù),是詩歌敘事的詩學特征——詩歌意象是詩歌敘事元素與詩歌主旨象征、情境創(chuàng)設(shè)、敘事節(jié)奏和敘事進程密切關(guān)聯(lián)的詩學特征;詩歌意象敘事在上述4個維度上具有特有的修辭審美認知效果——讓讀者從詩化意象的演繹中得到意境美的心理愉悅?;谶@些方面的闡釋與探討,本文認為詩歌的意象敘事維度考察對漢語古詩英譯研究具有重要指導(dǎo)意義,既能幫助譯者體悟到原詩意境的美感,也能為譯者在譯詩中擬構(gòu)原詩的意境提供認知路徑,提高譯詩質(zhì)量,推動中國古典詩歌異域傳播。因此,漢語古詩英譯意境擬構(gòu)的意象敘事研究值得重視與深入探討,從而為詩歌翻譯研究開辟更為廣闊的研究視域。

        參考文獻:

        [1] BROOKS C,WARREN R P.Understanding Poetry[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 PLOOY H.Narratology and the Study of Lyric Poetry[J].Literator,2010 (3):1-15.

        [3] 羅軍.詩歌敘事學研究評述:開拓與展望[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98-101+112.

        [4] 李孝弟.敘事作為一種思維方式:詩歌敘事學建構(gòu)的切入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6(1): 138-145.

        [5] 譚君強.再論抒情詩的敘事學研究:詩歌敘事學[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98-106.

        [6] 譚君強.論抒情詩的空間呈現(xiàn)[J].思想戰(zhàn)線,2018(6):110-122.

        [7] 閆建華.試論詩歌的空間敘事[J].外國語,2009(4):87-95.

        [8] 楊俊峰.從古典詩歌中的意象翻譯看意象圖式理論的闡釋空間[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4):66-70.

        [9] 權(quán)循蓮,田德蓓.概念隱喻視角下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2(1):127-132.

        [10] 楊文瀅.概念轉(zhuǎn)喻視角下漢語詩詞意象的解讀與英譯研究:以“憑闌”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2):75-79.

        [11] 章艷.中國古詩意象審美情感英譯研究[J].外國語文研究,2018(6):53-60.

        [12] 王寅.體認翻譯學的理論建構(gòu)與實踐應(yīng)用[J].中國翻譯,2021 (3):43-49.

        [13] 劉勰.文心雕龍[M].周振甫,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4]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迹跰].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5]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M].羅仲鼎,蔡乃中,注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16] 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M]// 永瑢,紀昀.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

        [17] 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六十四)[M].姚大勇,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18] 李敖.陳獻章集·王陽明集·王廷相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

        [19] 李壯鷹.詩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0] 瞿蛻園.劉禹錫集箋證(卷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1] 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2] 王國維.人間詞話[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7.

        [23] 童慶炳.文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4] 楊義.中國敘事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25] 文殊.詩詞英譯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6] 許淵沖.唐詩三百首:中英文對照[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27] 王大濂.英譯唐詩絕句百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

        [28] 曾利沙.論古漢語詩詞英譯批評本體論意義闡釋框架:社會文化語境關(guān)聯(lián)下的主題與主題傾向性融合[J].外語教學,2010(2):88-92.

        [29] 吳淑瓊,楊永霞.認知識解視角下《紅樓夢·葬花吟》不同譯本的翻譯策略對比研究[J].外國語文,2020(5):119-126.

        [30] 蘇沖,文旭.格式塔意象的傳譯:認知翻譯策略研究[J].中國翻譯,2018(4):13-20.

        [31] 邱文生.散文話語節(jié)奏的認知識解與翻譯[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21(3):93-97.

        [32] 許淵沖.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3] STOCKWELL P.Cognitive Poetics[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2.

        [34] 邱文生.詩學視域下的詩歌隱喻性與翻譯[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5(1):29-34.

        [編輯:洪夢綺]

        猜你喜歡
        意境
        情融意境韻含美
        中華詩詞(2022年2期)2022-12-31 05:56:56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這樣實現(xiàn)
        ———《“意境”如何實現(xiàn)———惲壽平意境觀念研究》評介
        美育學刊(2020年2期)2020-04-08 01:56:48
        “逍遙游”壺的創(chuàng)新和人文意境
        山東陶瓷(2020年5期)2020-03-19 01:35:48
        論紫砂壺“尋覓”的造型藝術(shù)和意境之美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尋與創(chuàng)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2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中華詩詞(2018年2期)2018-06-26 08:47:34
        意境心造 達其自然
        探討現(xiàn)代景觀設(shè)計中意境的體現(xiàn)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第一页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88少妇激情|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1|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中文有码中文| 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最新永久免费AV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人与禽交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 在线免费看91免费版.|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久久AⅤ无码精品色午麻豆|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91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国产精品久久av色婷婷网站| 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 | 一本一道AⅤ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av永久久无久之码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