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薇薇
統(tǒng)編教材自三年級起每個學年都增設了閱讀策略單元,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閱讀策略”作為一種程序性知識,需要學生在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中認知、嘗試、拓展、應用,從而建構意義,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力。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承載著學生習得具體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的任務。統(tǒng)編教材依托課前導讀提示和課后問題,指導師生開展閱讀策略的教學活動。閱讀策略單元中的課文具有典型性,若教學中舍棄文本,一味追求閱讀方法的訓練,則失去了教學的趣味性,也失去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
一、策略單元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統(tǒng)編教材將語文要素清晰地滲透在每個單元。尤其是三至六年級的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正因如此,不少教師將目光聚焦在策略本身,而忘記自己身處閱讀教學和語文學科之中,只見樹木,未見森林。部分教師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常出現(xiàn)以下三種情形:
1.只見策略,未見文本
教師在執(zhí)教時,未能對文本進行認真、到位的解讀,眼中只有閱讀策略。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閱讀策略單元,單元導語中提示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本單元編排了童話、科學小品文和散文,文體不同但一致指向提問策略。
教師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提問策略單元《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時,讓學生使用閱讀策略反復練習提問,但是教學中忽略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課后,部分學生仍然無法說出“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么。這節(jié)課看似指向性明確,但閱讀策略的使用僅能停留在表面,未能對學生的閱讀產(chǎn)生幫助。
2.只講技法,忽視實踐
閱讀策略單元要求學生在這個單元的課文學習中,反復練習閱讀的方法,習得閱讀的技能。六年級上冊的閱讀策略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面對不同文本、基于不同的閱讀目的能夠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但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閱讀策略并沒有深入學生心中,未能與其閱讀生活產(chǎn)生聯(lián)結(jié),缺少實際運用。統(tǒng)編教材設置閱讀策略的學習,希望能以此給予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貫穿于學生課堂內(nèi)外的各種閱讀場景,以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
3.只教策略,缺少評價
閱讀策略如何實行評價、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又是語文教師的一大困擾。六年級上冊的閱讀策略單元根據(jù)不同閱讀目的選擇閱讀方式,在現(xiàn)行的書面考察形式下,較難進行評價。如果只依靠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則顯得單薄和蒼白。如何讓學生在書面上展現(xiàn)出閱讀和思維的過程,是考驗一線教師的一大難題。
二、策略單元教學的“語文內(nèi)核”
閱讀策略的教學,應以真實的語文教學為依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平衡閱讀策略和語言表達、內(nèi)容把握等方面,讓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不僅有技能方法的練習,同時也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
1.以文激趣,親近文本
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離不開文本。文本的故事性對于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四年級上冊的第六單元旨在培養(yǎng)學生批注的能力?!杜:往Z》是閱讀批注教學的第一課,學生閱讀時跟著“我”的心情時而害怕、恐懼,時而破涕而笑。教學時,教師以文本內(nèi)容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在學生對文本故事有了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引入“我”心情變化的心電圖,引導學生圈畫出文中“我”的幾次心情變化。學生再次閱讀文本,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圈畫出心情變化,已是一種簡單的批注實踐,也鞏固了低年級時所學的提取信息的能力。接下來,教師要求學生找出“我”怕鵝的表現(xiàn)的語句進行批注。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批注,教師給予了方向,放手讓學生實踐。學生批注之后,教師組織其進行交流,此時教師應關注其批注的表達是否準確,批注是否具有層次性。教師適時給予表達范式,幫助學生建構語言。
三年級上冊的預測策略單元編排的課文充滿童趣,故事情節(jié)生動。教師以文本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再走進課文,讓閱讀策略的教學不只是冰冷的技法,還有了趣味性和語言文字的魅力。語文課堂的教學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的浸潤。
2.深度學習,培養(yǎng)能力
策略單元教學是通過學習一種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高階思維的途徑,更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渠道。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閱讀和思考真正發(fā)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
《牛和鵝》的教學中,教師先和學生共同梳理出作批注的幾種角度后,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教師要求學生結(jié)合所學的幾種批注角度自主進行閱讀和批注。有的學生能在第13自然段“我記住金奎叔的話,從此不再怕鵝了?!迸耘ⅰ白髡邇H僅是對鵝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嗎?”這一問題的提出,說明該生已經(jīng)能感悟到作者思想上的變化。有的學生在表現(xiàn)鵝逃跑的語句旁批注“這里用了動作描寫,‘張‘跳‘游把鵝害怕金奎叔的動作寫得生動、具體?!笨梢姡撋呀?jīng)能讀懂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情感。不同程度的學生親歷學習的過程,在策略學習中有所提升,有所收獲,是每一節(jié)閱讀策略課堂教學的追求。
3.立足實踐,提升素養(yǎng)
閱讀策略的教學旨在使學生習得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能,使之成為陪伴學生終身的一種閱讀能力。它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閱讀策略,從中感受到閱讀策略的秘鑰,形成主動實踐的動力。
在《牛和鵝》一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課后鏈接的《牛的寫意》一文。在課文學習之后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在這篇閱讀鏈接中繼續(xù)訓練學生的批注策略。在課堂上讓學生開展《牛的寫意》的批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批注了文章開頭的寫法,認為作者抓住牛的眼睛是美麗的、誠實的,寫出了牛的溫順;有的學生認為開頭的作用是為下文作鋪墊。學生完成批注,利用白板的投屏功能將具有典型意義的批注投影到屏幕上,師生共評。本課的校本作業(yè)設計也緊扣批注這一方法的使用,給學生例文練習批注,在問題的設計上力求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拔以? ? 處進行了批注。我是從? ? ? (角度)進行批注。因為我讀到? ? ? ? ? ? ? ? ? ? ? ? ? ? (詞語或句子)這里,心中想到了? ? ? ? ? ? ? ? ? ? ? ? ? ? ? ? ?!闭故緦W生的思維活動,讓語文學習的過程可視化。由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由一篇走向多篇,學生可在課內(nèi)外的實踐中感受批注這一方法對學習的幫助。
三、評價有法,導學有方
閱讀策略單元教學需要評價,教師通過教學評價反思教學中的得與失,學生通過評價了解自己對閱讀策略的掌握情況。對“策略”進行評價并非紙筆測試即可,方式應該更多元,內(nèi)容也應依據(jù)教學策略的不同而改變。
閱讀策略的評價,側(cè)重于學生對閱讀能力的整體把握,包括閱讀的質(zhì)量,能否根據(jù)題目的情景選擇策略和閱讀的效率等,考查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和閱讀的態(tài)度等。如批注單元的評價,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其他文本的批注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學生課堂思考批注的情況,在閱讀練習中設置情景來進行批注學習的考查。
多元評價主體,采用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等方式,為閱讀策略教學提供正向引導。教師在課堂互動中,關注學生知識基礎、認知過程、思維方式、態(tài)度情感等方面表現(xiàn),深入分析這些表現(xiàn)及其影響因素,及時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可采用評價量表,引導學生關注同伴閱讀的效率和表現(xiàn)??萍际侄蔚慕槿霝椴呗詥卧虒W評價提供了便利。教師還可通過智慧教學平臺統(tǒng)計學生的發(fā)言數(shù)量,對部分學生的閱讀策略學習提供數(shù)據(jù)反饋,發(fā)言次數(shù)多的學生某種程度上課堂參與度高,思維更加活躍。
閱讀能力的形成不在于掌握某一種閱讀方法,而在于每一次潛心閱讀時的收獲,每一次閱讀后的感悟。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既要有方法的引領,也要有思維的提升,語言的品讀。如此,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才是一灣源源不斷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