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夢
我超愛讀書,但只能看懂漫畫書,很多小說我都看不懂,怎么辦呢?明明書上寫的都是漢字,我卻讀不懂作者到底在表達什么、講述什么,我好苦惱啊,小狄學霸快來幫幫我!
—萌萌
小萌別著急!閱讀需要一個理解的過程,漫畫把作者講的故事用圖畫這種直觀的方式告訴我們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看小說和名著就需要深入地思考。今天我就來教你幾個方法,你試試看,我想過不了多久你就能用這把鑰匙打開閱讀的大門。
—小狄
閱讀之道,思考為先。沒有積極的思考,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怎樣才能切身體會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呢?
思考,起始于邏輯思維
運用分析、比較、綜合、抽象與概念等方法去加工、消化閱讀材料,得出自己的體會、感悟。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一文中寫道:“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薄埃俊敝傅氖前l(fā)現(xiàn)了問題,不斷地追問;“!”指的是通過探索,解決了疑問,發(fā)現(xiàn)了真理。這句話采用直觀形象的表述方法,把一個抽象的道理講得通俗易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思考,離不開發(fā)散思維
從不同的側面、角度去加工、消化閱讀材料,提出自己的觀點。
在學習《景陽岡》一文時,可以想一想:“武松對付老虎進攻時為什么用‘閃而不用‘躲?”從不同角度思索:看速度,“閃”動作快,“躲”比較慢;看心態(tài),“閃”體現(xiàn)出勇敢,“躲”有膽小之意;看動作,“閃”顯得輕快靈活,“躲”有點笨手笨腳;看策略,“閃”是主動避開來勢兇猛的老虎,以尋找良策,“躲”是被動逃避,沒有辦法的辦法。這樣不僅綻放了智慧之花,也對武松的個性風采有了深刻認識。
思考,離不了逆向思維
從反向思索,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求異是創(chuàng)新的先導,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源于求異。
在學習《凡卡》一課時,可以緊扣結尾部分,以《爺爺收到信之后》為題想一想:爺爺能否收到信?凡卡的命運是否會改變?爺爺會接凡卡回鄉(xiāng)下嗎?凡卡以后的日子會幸福嗎?這種逆向思維,深化了文章主題:不管爺爺能否收到信,凡卡的悲慘命運都不會改變。在舊俄時代,窮苦人民是沒有生路的。
閱讀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讓思考與我們同行,讓自己的觀點、思想與作者的觀點、思想碰撞,迸發(fā)靈感,獲得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