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點;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chǔ),是實現(xiàn)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新征程上,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緊貼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以創(chuàng)新的舉措、務實的作風,積極推動學校國防教育往實里抓、向深處走,不斷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崇軍尚武的思想觀念、強國強軍的責任擔當,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好媒體平臺。各類媒體是國防教育傳播的重要載體。要在繼續(xù)發(fā)揮標語橫幅、板報墻報、燈箱燈柱、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tǒng)平臺作用的同時,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微信公眾號、電子屏等,及時推送國防教育信息,傳播國防知識,以便學生隨時獲取豐富詳實的圖文和視頻資料,進一步增強國防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用好紅色資源。豐富的紅色資源是開展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一方面,要依托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紀念館等紅色場所,建立校外活動基地,加強雙方合作共建,打造國防教育的生動課堂。另一方面,要利用清明節(jié)、建軍節(jié)、國慶節(jié)、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日、全民國防教育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組織師生走進國防教育實踐基地,經(jīng)常性開展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主題教育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用好文體競賽。廣泛開展國防主題的知識競賽、讀書演講比賽和軍事體育運動會等活動,讓學生在多維體驗中學習國防知識、掌握國防技能、增強國防意識,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要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題材,組織創(chuàng)作一批學生喜聞樂見的文藝節(jié)目,講述國防故事,傳播強軍聲音,培植學生的愛黨愛國愛軍情懷。
用好退役復學學生。退役復學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zhì)、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較強的軍事技能,在開展國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高校除安排他們承擔協(xié)助軍事理論教學、幫助大學生軍訓、組織國防教育實踐活動等任務外,還可讓他們現(xiàn)身說法,講述生動的強軍故事、火熱的練兵場面、部隊生活的難忘經(jīng)歷,發(fā)揮朋輩效應,引導更多在校大學生響應祖國召喚、攜筆從戎、投身國防事業(yè)。
用好考核評估。要發(fā)揮考核的“杠桿效應”,堅持以考促訓、以評促建,把國防教育成效與學校評先掛起鉤來,解決國防教育工作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一個樣的問題,使國防教育由“軟指標”變成“硬任務”。
(編輯:尹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