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琴,徐揚
1.揚州大學醫(yī)學院,江蘇揚州 225000;2.南京市六合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南京 211500;3.揚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蘇揚州 225007
盆底功能障礙即因盆底組織支持能力缺陷,盆腔臟器功能、結構異常的一組的疾病。盆底疾病在城市女性群體中整體發(fā)生率約9.67%,而導致盆底功能障礙的因素很多,常見如高齡、妊娠、多產、盆底先天薄弱等[1-2]。近年來較多研究指出,分娩中因盆底肌肉、韌帶牽拉損傷與鍛煉,可造成盆底組織功能結構改變,進而誘發(fā)盆底功能障礙,故臨床應加以重視,積極做好防治工作[3-4]。目前常用對盆底疾病的保守治療手段有盆底肌鍛煉、盆底康復治療等而Kegel鍛煉簡單易行,無需使用設備,能夠隨時進行鍛煉,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盆底疾病的發(fā)生[5-6]。近年來因生育政策的調整或者三孩政策開放,經產婦數(shù)量增加,而經產婦盆底支持結構面臨多次損傷,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風險更高。基于此,為進一步改善其產后盆底功能,本研究選擇2019年6月—2022年8月在揚州市婦幼保健院醫(yī)院規(guī)律產檢、分娩,并愿意行凱格爾鍛煉的經產婦250名,探討了孕期Kegel鍛煉對預防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接收經產婦250名,根據(jù)鍛煉情況將其分為經常鍛煉組80名、偶爾鍛煉組109名、無鍛煉組61名。經常鍛煉組年齡21~38歲,平均(27.95±2.15)歲;學歷:初中及以下12名,高中35名,大專及以上33名;孕次2~5次,平均(2.47±0.12)次;產次2~4次,平均(2.25±0.09)次。偶爾鍛煉組21~39歲,平均(28.10±2.24)歲;學歷:初中及以下17名,高中52名,大專及以上40名;孕次2~5次,平均(2.46±0.13)次;產次2~4次,平均(2.23±0.10)次。無鍛煉組21~38歲,平均(27.85±2.27)歲;學歷:初中及以下10名,高中25名,大專及以上26名;孕次2~5次,平均(2.48±0.11)次;產次2~4次,平均(2.24±0.10)次。3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申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規(guī)律產檢、分娩;主訴愿意開展凱格爾鍛煉;建檔孕周13~20周;單胎頭位;經產婦;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無法正確掌握Kegel鍛煉方法者;合并妊娠期特殊疾病者;既往盆底功能障礙者;分娩前產檢次數(shù)小于5次者;惡露未凈或陰道流血者;未于本院進行產后復查。
所有受試者均在入組時宣傳Kegel鍛煉的作用,并由盆底康復師進行盆底肌鍛煉方法指導。具體訓練內容包括:①排空膀胱,收縮肛門和陰道,持續(xù)3~5 s后,放松5~10 s,2~3次/d,時間控制為15~20 min/次,100個/次。訓練可在站立、坐著、躺著時進行,整個過程是盆底肌收縮,腹部、臀部及腿部肌肉放松,反復練習直至掌握。②在孕婦不能自行完成時,康復師可對食指消毒并套上一次性避孕套,置入孕婦陰道,指導其收縮陰道、肛門,存在緊縮感即提示成功,讓孕婦記住該感受,后續(xù)維持鍛煉。鍛煉期間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創(chuàng)立微信公共平臺方便大家直接交流溝通,并及時予以指導、監(jiān)督。在所有孕婦掌握訓練方法后,發(fā)放盆底肌鍛煉調查問卷,讓產婦自行進行填寫,根據(jù)孕婦每周鍛煉次數(shù)分為3組,即經常鍛煉組(鍛煉次數(shù)≥5次/周)、偶爾鍛煉組(鍛煉次數(shù)1~4次/周),無鍛煉組(未進行盆底肌鍛煉)。
①3組尿失禁評分比較。于分娩前、產后3 d、產后6~12周采用尿失禁問卷表簡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ICI-Q-SF)評分評價。ICI-Q-SF從尿失禁頻率、類型、漏尿量、對生活影響等方面評價,分值0~21分,評分越高尿失禁越嚴重。②3組產后肌力情況評估,于產后6~12周采用盆底肌電檢查評估,Ⅰ類與Ⅱ類肌力均分為0~5級,其中3級及以上為合格。③3組產后盆腔器官脫垂情況比較,于產后6~12周采用盆腔器官脫垂量化分期(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 POP-Q)分度法定量評估,0度為無脫垂;Ⅰ度是指脫垂最遠端在處女膜平面上>1 cm,即量化值<-1 cm;Ⅱ度為脫垂脫垂最遠端在處女膜平面上<1 cm,即量化值-1~1 cm。本次無Ⅲ度及以上患者。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娩前,3組ICI-Q-S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后3 d、6~12周,經常鍛煉組ICI-Q-SF評分均低于偶爾鍛煉組、無鍛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經產婦分娩前后尿失禁評分比較 [(),分]
表1 3組經產婦分娩前后尿失禁評分比較 [(),分]
注:t1/P1表示無鍛煉組與經常鍛煉組比較,t2/P2表示偶爾鍛煉組與經常鍛煉組比較
產后6~12周5.84±1.62 4.41±1.25 3.67±1.14 9.332/<0.001 4.172/<0.001組別無鍛煉組(n=61)偶爾鍛煉組(n=109)經常鍛煉組(n=80)t1/P1值t2/P2值分娩前3.04±0.68 3.12±0.70 3.08±0.65 0.355/0.723 0.400/0.690產后3 d 11.25±2.73 9.51±2.05 8.34±1.86 7.520/<0.001 4.030/<0.001
經常鍛煉組產后Ⅰ類肌纖維肌力≥3級率、Ⅱ類肌纖維肌力≥3級率均優(yōu)于偶爾鍛煉組與無鍛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經產婦產后盆底肌力情況比較[n(%)]
經常鍛煉組陰道前壁、陰道后壁、陰道前穹窿或宮頸POP-Q分度0度率均高于偶爾鍛煉組、無鍛煉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經產婦產后盆腔器官脫垂率比較[n(%)]
妊娠、分娩均可導致盆底肌肉、神經損傷,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7]。而產后盆底功能障礙可導致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等,對患者健康有嚴重威脅,故臨床應加以重視,積極做好盆底障礙性疾病的防治工作[8-9]。Kegel運動即有意識收縮恥骨、尾骨肌群的訓練,能提高盆底組織的支持力[10]。目前對Kegel運動,產后應用較多,而近年來不少研究指出,在妊娠期通過健康教育,促使孕婦堅持規(guī)律的盆底肌肉鍛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預后[11-12]。在妊娠期開展Kegel運動簡單易行,可行性高,通過有效的盆底肌鍛煉,有利于促進盆底血液循環(huán),能提高盆底肌的彈力、張力,進而對抗增大的腹壓,可避免尿道位置的進一步改變,能使產婦有效閉合尿道,故而可降低尿失禁風險[13-14]。且通過長期Kegel訓練,也能訓練盆底特定肌肉,可誘導肌纖維增厚,并改善盆腔臟器支持,能促進盆底組織結構以及功能的恢復。
本次研究中,經常鍛煉組產后3 d、6~12周ICIQ-SF評分分別為(8.34±1.86)分、(3.67±1.14)分,均低于偶爾鍛煉組、無鍛煉組(P<0.05),本研究結果證實,孕期進行Kegel鍛煉能降低產婦尿失禁風險。賈亮等[15]研究中,經常鍛煉組產后3 d、6周的尿失禁分值(8.32±2.41)分、(3.84±1.39)分,低于偶爾鍛煉組與不鍛煉組(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而在產后肌力上,本次經常鍛煉組Ⅰ類肌纖維肌力≥3級82.50%,Ⅱ類肌纖維肌力≥3級96.25%,均優(yōu)于偶爾鍛煉組與無鍛煉組(P<0.05),則說明孕期Kegel鍛煉能提高產后盆底肌力。羅希等[16]研究中觀察組予kegel鍛煉干預后盆底肌力評分(3.17±0.75)分,高于對照組(P<0.05),也佐證了本方案對改善盆底肌力的價值。而本次經常鍛煉組陰道前壁、陰道后壁、陰道前穹窿或宮頸POP-Q分度0度率35.00%、86.25%、90.00%,高于偶爾鍛煉組、無鍛煉組(P<0.05),則說明Kegel鍛煉能預防盆腔器官脫垂。周艷紅等[17]研究中,觀察組產前進行Kegel運動后3月盆腔臟器脫垂發(fā)生率18.32%,小于對照組22.70%,也佐證了本方案對預防盆腔器官脫垂的作用。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是否規(guī)范進行Kegel鍛煉對產后盆底功能也有明顯影響,而根據(jù)相關文獻,影響產婦產前鍛煉依從性的原因主要為:知曉不足、缺乏毅力、缺乏持續(xù)激勵反饋等,基于后續(xù)有必要通過健康教育、強化隨訪監(jiān)督等方式,提高孕婦鍛煉依從性,以進一步發(fā)揮出Kegel鍛煉的價值[18]。
綜上所述,孕前Kegel鍛煉能減輕產后尿失禁,能提高產后盆底肌力,并可降低盆腔器官脫垂風險,對改善產婦預后有顯著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