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杰,尹鵬龍,李佳,王祖光,石曉英,姬新梅,張學英,徐繼忠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蘋果矮砧密植栽培具有節(jié)約土地資源、結(jié)果早、產(chǎn)量高、果實品質(zhì)優(yōu)良、節(jié)省勞動力、技術(shù)簡化易推廣等特點[1,2]。 矮砧密植栽培是當今世界蘋果生產(chǎn)發(fā)展的主流模式[3-9]。 近年來我國蘋果矮砧密植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實現(xiàn)蘋果矮砧密植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利用矮化中間砧[10-12]。 適宜的矮化中間砧入土深度是蘋果矮砧密植栽培的關鍵技術(shù)之一[13]。 研究表明,蘋果矮化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嫁接品種樹體生長[14-17]、 果實品質(zhì)[18-21]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
SH40 是河北省及周邊省份常用的矮化中間砧,冀砧1 號、冀砧2 號是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選育的矮化砧木,分別于2015、2016 年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22,23]。 這三種砧木做中間砧的適宜入土深度目前未見報道。 為此,本試驗用分別以SH40、冀砧1 號、冀砧2 號為中間砧、以八棱海棠為基砧的天紅2 號蘋果為試材,研究矮化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樹體結(jié)構(gòu)及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以明確三者作為天紅2 號蘋果矮化中間砧的適宜入土深度,為蘋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shù)參考。
試驗在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南神南蘋果試驗園進行,以天紅2 號/SH40/八棱海棠、天紅2 號/冀砧1 號/八棱海棠、天紅2 號/冀砧2 號/八棱海棠蘋果樹為試材,其中間砧長度均為30 cm。2017 年半成品建園,南北行向,株行距1.5 m×4.0 m。 樹盤起壟,壟高20 cm,壟寬120 cm,常規(guī)管理。 設中間砧入土深度0、10、20 cm 和30 cm 共4個處理。 隨機區(qū)組設計,重復3 次。 小區(qū)面積30 m2,種植蘋果5 株。
1.2.1 樹相指標測定 每處理選取生長正常、長勢一致的植株15 株,于2020 年11 月樹體停長后,調(diào)查樹高、主枝數(shù)、枝類組成等樹相指標。 用游標卡尺測量品種干徑、中間砧干徑(中間砧與品種嫁接口上、下10 cm 處),用盒尺測量樹高、行間枝展、行內(nèi)枝展、外圍新梢長度。
1.2.2 果實品質(zhì)測定 2021 年10 月果實成熟后,從樹冠東西南北4 個方向,每處理共選取18個無病蟲害、有代表性的果實,用電子天平稱取單果重,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縱橫徑,用GY-1 型硬度計測定果實硬度,用PAL-1 型手持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GMK-835F 酸度儀測定蘋果酸含量。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Microsoft Excel、SPSS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1 SH40 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樹相指標的影響 由表1 可知,SH40 做中間砧,入土0 cm 處理樹高顯著低于其它處理。 中間砧干徑值以入土20 cm 處理最大,為69.14 mm,其次是入土10 cm處理,為68.22 mm,二者顯著大于入土0 cm 處理。 品種干徑值以入土30 cm 處理最大,為78.08 mm,顯著大于入土0 cm 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蘋果行間和行內(nèi)枝展均最大,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入土0 cm 處理主枝數(shù)最少,為28.00 個,顯著低于入土30 cm 處理,與其它處理無顯著差異。 外圍新梢長度以入土30 cm 處理最長,為30.90 cm,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總枝量最多,為257.67個,短枝占比為62%;其次是入土10、20 cm處理,均為248.33 個,短枝占比分別為77%、74%,三者顯著高于入土0 cm 處理。
2.1.2 冀砧1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樹相指標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冀砧1 號做中間砧,樹高和行內(nèi)枝展,以入土30 cm 處理最高,分別為372.33、202.33 cm,顯著高于入土0、10 cm 處理,但與入土20 cm 處理無顯著差異。 入土20 cm 處理中間砧干徑顯著大于入土0 cm 處理。 入土0、10 cm 處理品種干徑和主枝數(shù)顯著低于入土20、30 cm 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蘋果行間枝展和外圍新梢長度顯著大于其它處理??傊α恳匀胪?0 cm 處理最多,為257.00 個,其次是入土20 cm 處理,為247.67 個,二者顯著多于入土0、10 cm 處理。 入土20 cm 處理短枝占比較高,為75%,而入土30 cm 處理短枝占比僅為63%。
表2 冀砧1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樹相指標的影響
2.1.3 冀砧2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樹相指標的影響 由表3 可知,冀砧2 號做中間砧,樹高以入土30 cm 處理最高,為375.67 cm,顯著高于入土0、10 cm 處理。 入土20 cm 處理中間砧干徑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品種干徑值最大,為71.29 mm,顯著大于入土0 cm 處理,但與其它處理差異不顯著。 各處理蘋果行間、行內(nèi)枝展沒有顯著性差異。 入土20、30 cm 處理主枝數(shù)顯著多于入土0、10 cm 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外圍新梢長度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入土30 cm 處理總枝量最多,為227.33 個,顯著多于入土0、10 cm 處理,但與入土20 cm 處理差異不顯著。 入土30 cm 處理短枝占比最低,僅為62%,其它3 個入土深度處理短枝占比均在76%及以上。
表3 冀砧2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樹相指標的影響
2.2.1 SH40 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由表4 可知,SH40 做中間砧,入土20 cm處理單果重最高,為308.79 g,其次是入土10 cm處理,為306.52 g,二者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入土30 cm 處理。 入土10、20 cm 處理果實縱徑顯著大于入土0、30 cm 處理。 果實橫徑以入土10 cm 處理最大,為90.31 mm,顯著大于入土30 cm處理,但與其它處理差異不顯著。 入土30 cm 處理果形指數(shù)顯著低于入土10、20 cm 處理。 各處理果實硬度差異不顯著。 入土10 cm 處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固酸比最大,分別為16.04%、51.63,其次是入土20 cm 處理,分別為15.49%、51.42,二者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入土20 cm 處理果實蘋果酸含量顯著低于入土30 cm 處理,為0.30%。
表4 SH40 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2.2.2 冀砧1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由表5 可知,冀砧1 號做中間砧,入土20 cm 處理單果重和果實縱徑值最大,分別為323.05 g、82.38 mm,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入土10、20 cm 處理果實橫徑差異不顯著但顯著大于入土0、30 cm 處理。 果形指數(shù)以入土20 cm 處理最大,為0.94,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入土0 cm 處理果實硬度顯著高于入土10、30 cm 處理。 各處理間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不顯著。 入土20 cm 處理蘋果酸含量顯著低于其它處理。 入土20 cm 處理果實固酸比最大,為56.00,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表5 冀砧1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2.2.3 冀砧2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由表6 可知,冀砧2 號做中間砧,入土20 cm 處理單果重和果實縱徑值最大,分別為314.13 g、79.22 mm,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入土10、20 cm 處理果實橫徑差異不顯著但顯著大于入土30 cm 處理。 入土10、30 cm 處理果形指數(shù)顯著小于入土20 cm 處理。 各處理果實硬度差異不顯著。 入土0 cm 處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為15.77%,顯著高于入土30 cm 處理。 入土20、30 cm 處理果實蘋果酸含量最低,均為0.33%,顯著低于入土0 cm 處理。 入土20 cm 處理果實固酸比最大,為48.41,顯著大于其它處理。
表6 冀砧2 號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中間砧入土深度與樹體生長有密切關系,中間砧全入土時新梢長度、樹高最高[14],矮化中間砧露出地上部分越多,越明顯抑制樹體生長[18,24]。 魏振東等[15]研究認為,樹高、冠徑隨M26 中間砧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一些學者在GM256、M26 中間砧上也得到相似結(jié)果[16,19]。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SH40、冀砧1 號、冀砧2 號中間砧入土0 cm 處理樹高、干徑、主枝數(shù)、外圍新梢長度、總枝量顯著低于入土30 cm 處理,入土10、20 cm 處理介于二者之間,呈現(xiàn)與前人研究一致的結(jié)果。 從枝類組成看,SH40、冀砧1 號、冀砧2 號中間砧入土30 cm 均表現(xiàn)為短枝占比低,中枝、長枝占比高。
矮化中間砧不同入土深度對蘋果品質(zhì)的影響較明顯[13]。 任雪菲等[18]研究認為,矮化中間砧入土深度為15 ~20 cm 時,果實品質(zhì)較好。 王海波等[19]提出,M26 中間砧露出長度10 ~20 cm,可以獲得較高的果實品質(zhì)。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SH40中間砧入土10~20 cm,果實縱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單果重、果形指數(shù)顯著高于入土30 cm 處理;冀砧1 號和冀砧2號中間砧入土20 cm 處理,單果重、果實縱徑、固酸比顯著高于其它處理,橫徑顯著高于入土30 cm 處理,蘋果酸含量顯著低于入土0 cm 處理,果實品質(zhì)好。
綜合各樹相指標和果實品質(zhì)指標來看,做中間砧時,SH40 適宜入土深度為10 ~20 cm,冀砧1號、冀砧2 號適宜入土深度為20 cm。 本試驗僅從樹相、果實品質(zhì)兩方面研究了三種矮化中間砧入土深度對樹體生長結(jié)果的影響,而對根系生長的影響,還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