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蕾
一棵樹的孤獨(dú)
老棗樹挨著堂屋的窗戶,高高大大,遮住了房頂?shù)奈髂辖恰W娓富钪臅r候,常常告訴我,院子里的那棵棗樹,他幾歲大的時候就這么粗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用他樹根般的手拍了拍棗樹的樹干,棗樹一聲不吭,對于世間的一切,它早已學(xué)會沉默,只有在有風(fēng)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扔下來兩聲咳嗽。
后來,我們一家搬去了新蓋的紅色磚瓦房。那個年代,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有個同樣的夢想,那就是蓋新房。從我記事的時候開始,母親最常念叨的就是攢錢蓋新房。我們離開老房子以后,祖母又在棗樹下過活了幾年,棗樹也還生機(jī)勃勃地生長著,一年吐一年的新芽。
又過了幾年,祖母老了,搬去了她的大兒子家,也就是大伯的新房,但時不時祖母會回老院子看看它,像是問候一位相識多年的老伙計。那時候棗樹枝繁葉茂,每年都會結(jié)很多的棗子。再后來啊,連祖母也去世了。人終究活不過一棵樹,一棵樹終究活不過一塊石頭,這是我多年以后才懂得的道理。
祖父母死后,祖父母的兒孫們忙著養(yǎng)家糊口,很少有人再回老房子。棗樹卻依然茂盛,像是一位風(fēng)霜滿頭的母親在等待著誰回家。又或者它想再伸出一些手掌,去為屋頂上那片殘破的瓦擋一擋雨,去守護(hù)家人留在這間老屋里的氣息。這么多年,祖父母吵架的時候哪一只碗碎了,它知道;冬天爐火上的鐵鍋咕嚕咕嚕地響,它知道;夜里誰睡得不舒服的時候,翻了翻身,嘆了一口氣,它也知道。這些積年累月的聲音和場景,都被它一一藏進(jìn)了根里,遍布院子的每一處土地。我長年在外地讀書,后來又在他鄉(xiāng)工作,更沒有機(jī)會常去看它。去年回家的時候,我和母親還有我的愛人一塊去老房子看了看,那棵活了幾十年的棗樹,竟然得了小葉病。它太孤獨(dú)了,守護(hù)的人再也回不來了,而它也終于藏不住那些秘密了。誰能想到,它曾在多少個白天,透過破舊的窗欞瞅一瞅屋里,又挺直了駝背,望望西邊祖父生前常??钢z頭走過的土路,再轉(zhuǎn)身望望南邊祖母常常抱著一捆柴顫巍巍走來的胡同。誰能想到,它曾在多少個黑夜,把天上升起的圓月,誤認(rèn)為是祖父母房頂上用一根細(xì)電線懸掛著的燈,它曾在多少個黑夜,去偷一點(diǎn)月的清輝,好為遠(yuǎn)行人回家時照亮一點(diǎn)門前的路。它等得太漫長,太孤寂了。只有在某個下雨的晚上,它才好意思借著雨哭出聲來。旁邊那些年輕的樹,不會懂在一棵蒼老的棗樹枝干上滴下來的雨聲和其他地方的雨聲有什么不同。
仰望著生病的棗樹,我心生慚愧。我常常在夢里夢見它,卻只能在異地他鄉(xiāng)懷念它——這位我無法探望但不知不覺已經(jīng)成為我童年的老友。是的,夢總是擁有一個神秘的通道,讓我們回溯時光的河流。在夢里,我總能輕易地爬上我小時候從來沒敢爬上去的棗樹,站在樹杈上神氣地望著樹下的母親。倒了很多年的南屋也立起來了,祖母挪著小腳在灶膛旁煮飯,南瓜粥熱氣騰騰。不一會兒,父親搬來小方桌,放在棗樹下,我擺好了馬扎,父親喝粥的聲音呼呼響起,那是一個莊稼人對食物最直接的贊美。我們家的那只老狗,總是不遠(yuǎn)不近地看著,因?yàn)樯n老,它開始懂得欲望的節(jié)制。那棵老棗樹,也在看著,我們在樹下吃飯的時候,它一定小心地抱緊了每一片葉子,不讓它們在風(fēng)中掉下來。
我抬起頭,用夢中的眼睛凝望著棗樹,得了小葉病的它,把很多病變的小葉攢在一起。
那一刻我才知道,一棵樹的孤獨(dú),永遠(yuǎn)大于一個人的孤獨(dú)。
老 屋
祖母去世后的第一年,我正好讀大一,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奔波好幾個小時,回到家放下行李的第一反應(yīng),竟然是想去看看祖母。
這樣的反應(yīng)持續(xù)了兩年,我才漸漸清醒過來。祖母,再也不會坐在老院子里,等著我去看她了。
長大后,去外地上學(xué),多少也去過一些地方, 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上過一些地方,可從來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取代老屋,在我的夢里來來往往。
老屋和人一樣是有它的命數(shù)的,說不定過了一個夏天,下了一場大雨,老屋就塌掉了。前兩年,先是瓦掉落、破碎,接著房子開始漏雨,房子的主人不在,雨肆無忌憚地砸在屋內(nèi)的梁上、墻面上、墻根上。屋頂開始成片地塌陷,它再也不能為房梁上的那窩燕子遮陽擋雨了。終于,屋頂塌陷,墻倒下來,那種悶聲,像是誰在夜里嘆出的一口長氣。它們多數(shù)選擇在某個夜里倒掉,張三李四家的子孫下地干活,路過時看了一眼才知道,為他們遮擋了多年風(fēng)雨的老房子倒掉了,不免酸楚,也只能感嘆一回:“老房子和老人一樣啊,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沒了?!?/p>
我家的房子長年累月不住人后,最先塌的是南邊的灶房,祖母和母親常常在這座低矮的泥坯房里做飯。受多了煙火繚繞的灶房,在它的肺部,積攢了太多的柴米油鹽,早已呼吸不暢,像一個多年抽煙卷患了咳疾的老人。在我們?nèi)雺舻臅r候,它常常捂著門框,咳嗽一聲,月亮就往西邊落一點(diǎn),再咳嗽幾下,太陽就升起來了。它重新抖擻起精神,堂屋的門吱呀一聲,三十歲的母親端著臉盆走出來。打水,洗臉,生火,做飯,灶爐旁的風(fēng)箱咕噠咕噠響起來,大鐵鍋里熱水咕嘟嘟地翻滾,一天的日子又開始了。
后來,東西兩個屋也塌了,西屋曾是我們家的糧庫,保護(hù)著對莊稼人來說最為珍貴的口糧。住在西屋的那窩老鼠,應(yīng)該也搬家了吧。人散了,你們也要散的,沒有誰能永遠(yuǎn)地待在一個地方,沒有一間屋子能永遠(yuǎn)的收留著誰。
東屋里堆放著家里的雜物,自行車、鐮刀、鋤頭、幾股麻繩、鐵锨、舊衣物、爛布頭……母親憐惜它們,就像憐惜新婚時的月光。東屋的前面,還有個不大不小的棚子,早些時候,養(yǎng)了幾只羊,我記得我六歲的時候,和那只長著長胡須的羊說話,它眼睛里水汪汪的,還對我點(diǎn)了點(diǎn)頭。我有時候在夢里重新回到這個時間節(jié)點(diǎn),很想去聽聽六歲的自己和羊說了什么??墒?,夢是不受我控制的,有時候我在夢里被壞人追趕,不能出聲卻偏偏弄出聲音來,以至于被壞人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藏身之地。有時候,我夢見父親、母親、姑姑,甚至鄰居家的奶奶就坐在堂屋里,自己在院子里玩耍,突然有個人販子闖進(jìn)來把我套到麻袋里面,我使勁要喊出聲,卻一絲聲響都發(fā)不出,只能透過麻袋的縫隙看到地上掙扎的人影搖晃。因此,不管我努力回憶,還是企圖在夢中偷聽,都無法再知曉,六歲的我和那只山羊的秘密。
堂屋至今還在努力維持,可能是多年住了人的原因,讓它覺得自己不只是一間房子。主人重視它,在建房子時就數(shù)它的地基最牢,用的磚瓦最好。主人也信任它,人在屋里吃飯?jiān)谖堇锼X,人把所有的秘密都袒露給它。在所有人離開后,它依舊為殘留的那些“人氣”保留著一個家的樣子。只不過,再結(jié)實(shí)的房子也終有年老的一天,它屋頂?shù)念^發(fā)開始掉了,胳膊腿也站不直了。前兩年開始漏雨,緊接著屋頂就塌了一片。父親打工回家的空隙,一天一趟地去老屋轉(zhuǎn)轉(zhuǎn),老屋里仿佛留著他的魂,他看到掉落的屋頂,一著急,請假!明天不能上工了!得找?guī)讉€人來修房頂!修了三五天,總算修好了。堂屋又長出了整齊的頭發(fā),父親對著屋頂,咧嘴笑了。
老屋的東邊住著一個老寡婦,一兒兩女,據(jù)說男人死的早,反正自打我記事開始,她男人就沒了。她面慈心善,小時候我常常往她家跑,甚至有時候,從東墻翻個身就過去了,她也不嫌棄,有時候還把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饅頭拿給我吃。那時候的農(nóng)村家家戶戶院子里都有樹,她家院子正中也有一棵棗樹,和我家的差不多粗,樹形也相差無幾,或許是多年前同一棵樹上掉落的棗核吧,它們商量好了要落的不遠(yuǎn)不近,相依相望。我管東鄰居叫嬸子,祖母在她家樹下納鞋底的時候,我常常在院子里跑來跑去。
她是個很愛干凈的老婆婆,院子里雜草不生。我小時候感冒生病,祖母就帶我去她家“叫魂”,六七歲的我只覺得好玩,她把堂屋門口處的約一兩米內(nèi)的空地掃一遍,然后站在掃干凈的空地上,雙手高高舉起茶杯,口里念念有詞。說完什么后,又大聲喊我的名字:“琪啊,回來了嗎?”這時候,祖母就提醒我趕緊說回來了。她喊了三遍,我答了三遍。而后,她回到屋里,要我把水一飲而下。寫這一段故事,不是要討論“叫魂”的是與否,而是想說,現(xiàn)在只要我想起她,就會想起,她瘦弱的身板站在門口的風(fēng)中,大聲喊我的名字。
想一想,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有一個人一直對著天空,在風(fēng)中喊你的名字。母親喊過,祖母喊過,故鄉(xiāng)的風(fēng)喊過。這些喊過的聲音又被一一編纂在風(fēng)中,它們一年四季被風(fēng)吹來吹去。因此,我只要站在村西邊曬糧食的谷場上,就聽見風(fēng)告訴我,多年前父親喊我回家,我佯裝沒有聽見,被他踢了一腳。只要站在村東邊的池塘旁,就有風(fēng)和我說,我的那只老黃狗曾在水里撒歡奔跑時多么高興。
風(fēng)把我和村莊的所有都保存下來了。只有故鄉(xiāng)的風(fēng)里藏著我的名字,我長大后去過的任何地方,包括我如今定居的地方,再也沒有人喊過我:“琪,你回來了嗎?”異地他鄉(xiāng)的風(fēng)里沒有寫下我的名字。而今,我終于明白宋之問為什么說“近鄉(xiāng)情更怯”了,那是因?yàn)?,你一踏進(jìn)村莊,第一個遇見的故人就是風(fēng)啊。
我十幾歲的時候,我的東鄰居,那位老嬸子就去世了。她唯一的兒子,前兩年出車禍沒了。聽說他是在一個下了小雪的早晨,騎著自行車去紡織廠的路上沒的。當(dāng)時地上積了一點(diǎn)薄雪,小區(qū)里有輛小轎車出來,沒看見就把他撞了,也是巧,他頭磕在路邊石上,當(dāng)場一命嗚呼。他的妻子,幾個月后就重新嫁了人。
我震驚于他的死亡,我小時候那么熟悉的人,就這么突然被一場雪埋了。老嬸子和兒媳婦拌嘴的時候常常順帶“罵一罵”他,嫌他管不了老婆,讓老婆欺負(fù)老娘。他的兩個女兒和我一般大,我常常去他家玩,和他的兩個女兒在墻洞里掏出剛出生不久的小老鼠,看他家的母牛如何產(chǎn)下小牛犢。不到六十的他就這樣在一個下雪的早晨離開了,風(fēng)里再也沒有他的咳嗽聲了,也不會再有,他的腳步走過,泛起微塵。
老屋也難得有特別熱鬧的時候,去年九月,我結(jié)婚的時候,堂哥、表姐和表哥全來了,我們想起小時候在老院子里摘棗的事,于是誰提議著一塊回老屋看看。九月,正是棗子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站在堂屋前,看著滄桑的棗樹,討論著誰當(dāng)年爬上去故意丟棗砸誰,回憶著誰那些年吃的棗最多。我們討論的時候,棗樹一定開心極了,它的葉子甚至不知道在風(fēng)里怎么放才好。這些人在它身旁長大,它卻很多年都沒有再見過他們。我們在堂屋前拍照的時候,它一定站出了最好的姿勢,擺出了最好的笑容,與我們拍了一張合照。
這些熱鬧的聲響瞬間而過,更多的時候,是母親來侍弄她種在老院子里的棉花。堂屋默默看著,老棗樹默默看著,母親把潔白的棉花采來裝進(jìn)布兜,風(fēng)靜靜的,他們誰都沒有說話。
前些日子回家,我又去老屋走了走,風(fēng)把很多秘密都講給我聽了,包括一些人來過的腳步聲,重一些的是父親的,輕一些的是母親的,在院門口頓了頓,沒有進(jìn)去的,是我剛剛走過的。
河 流
我說不太準(zhǔn)我是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喜歡文學(xué)的。
出身于農(nóng)村家庭的我,在一九九幾年的童年時期,并沒有書讀。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課外讀物就是《當(dāng)代小學(xué)生》,我的小學(xué)教室里有個圖書角,擺放著幾本這類雜志,這是我看到世界的唯一窗口。
那時候看著雜志上的文章就想,哇,這些發(fā)表文章的人好厲害。可能是那時候,文學(xué)就在我的心里種下種子了吧?
五年級的時候,我在鄰村的集市上,買了一本外國名著《奧斯特洛夫斯基》,是用我攢了很久的五塊錢買的。
十幾歲的時候,家庭條件好一些了,我開始舍得花十幾塊錢買一本《紅樓夢》。
說這些,可能是不由自主地表達(dá)我童年的貧瘠吧。不過,我并不覺得這是多讓人羞澀的事情,盡管我買不起書,但好在有很多不花錢的事物滋養(yǎng)了我。
我家的老屋住在村子的南邊,這是個極好的位置,因?yàn)橐怀鲩T就能看到南面大片的田野。風(fēng)吹過來,憑氣味你就能辨認(rèn)出哪一縷風(fēng)經(jīng)過了棉花田,哪一縷風(fēng)經(jīng)過了高大的楊樹,哪一縷風(fēng)經(jīng)過了一簇槐花。
老屋附近有三個池塘,沒有河流,唯一可以算是河流的,就是南面靠近田地的大水溝,每當(dāng)莊稼需要澆地的幾天,渾濁的黃河水就流過來了。澆地的日子,村里家家戶戶都忙碌得很,再懶的莊稼漢都得起早貪黑,自家田地地勢低的就挖渠引水,地勢高的就用抽水機(jī)抽水。那幾天,父親幾乎不怎么回家吃飯,即便回家,也是匆匆忙忙扒拉一口。多數(shù)時間,是母親去給父親送飯,十來歲的我負(fù)責(zé)在家看好弟弟。莊稼人總有幾個節(jié)令是忙得吃不上飯睡不上覺的,因?yàn)橐坏╁e過了春種秋收,這一年就白忙活了。
老屋離東邊的池塘近,只百余米,家里人一天必去個幾趟。那時候,農(nóng)村里還沒有自來水,吃的水要去村西邊的井里挑,而漿洗衣服、喂豬喂羊的水都去東塘挑,這省下了父母親的很多力氣。而我作為一個野小孩,即便不須挑水,也得去晃悠幾回,去了就像古代皇帝巡視山河一樣,圍著池塘轉(zhuǎn)一圈,去看看池塘邊有沒有哪只粗心的鴨兒鵝兒著急忙慌,來不及回家下在淺草洼里的蛋。即便我只撿到過一次,但卻一直樂此不疲地尋覓。直到現(xiàn)在,我也常常夢見自己在池塘邊撿到了鴨鵝蛋,在淺水里,太陽一照,白得亮晶晶,即使夢醒了,也依舊覺得那透射出水面的白,亮得真實(shí)又耀眼。
東塘旁住著一戶人家,是對七十來歲的老夫妻,那時我的祖父母也才七十幾歲。這對老夫妻的大門口對著池塘,村里老人們喜歡坐在他們家的門口,望著滿塘池水,曬著照到村子里的第一縷陽光,說著他們曾經(jīng)的壯年。他們的影子從身后走到身前,腳步發(fā)出的聲響之輕微,如同沒有風(fēng)時,池水若有若無的淺淺的波瀾。人來人往,他家門口的一塊泥土地竟然齊整得很,甚至有點(diǎn)油光發(fā)亮。早晨,年輕的壯勞力去田里勞作了,老人們帶著馬扎就來到這片可以稱為村中“廣場”的地方。我從小跟隨祖父母來到“廣場”,聽他們談?wù)撜l家的媳婦誰家的狗,看著太陽從池塘東方的柳樹根上冒出來,一點(diǎn)點(diǎn)越過柳樹梢,幾只燕子銜著泥土或軟草在水面上俯身沖下又飛起來。對于莊戶人家來說,最好的光陰也不過如此了。每次到了飯點(diǎn),這戶人家的老頭就起身回灶房做飯,有時也端給我一碗,他燒的絲瓜雞蛋湯,雞蛋絲兒疏疏落落地浮在碗上,那股熱騰騰的香味兒,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
自從我家搬到了新房子——當(dāng)時在村里算是非常闊氣的五間新房,我們家離西邊的池塘就近了些。西塘,便成了我常常去的地方。池塘邊斜臥著一棵粗壯的柳樹,我便常常爬上去,坐在樹干上,看著太陽從我的頭頂上走過又落下,所有的光都照向我。此時,我獨(dú)享著所有的光,像一個孤獨(dú)的王。
春天的時候,剛剛出窩了幾只小水鴨,它們在享受著生命的歡快。水鴨是天生的水上運(yùn)動愛好者,小水鴨更是調(diào)皮,你瞧,它們一會兒變成一個潛水員潛入水底,去追一條魚或者單純享受被池水淹沒的快感;一會兒又變成嫻靜的淑女,安安靜靜的仿佛靜止的畫作;一會兒又像水上運(yùn)動員般,張開雙翅半飛起來,鴨掌點(diǎn)著水面,劃過一道長長的水紋。它們在嬉戲,在比賽,在練習(xí)捕食或逃生的本領(lǐng)。
如今,我常常夢見,我在西塘上飛來飛去,像極了從前在水面上,那劃過的一只只水鴨。
每一條河流,都喂養(yǎng)著一個村莊。包括村莊的人、村莊的牲口和村莊的云朵。我背井離鄉(xiāng)的這些年,它們變成蓄在我眼眶里的淚水,每當(dāng)滿月的時候,積攢一滴,那聲音落下來的時候,我在夜里聽到過,聲音清脆,像屋檐上滴滴答答的雨。
山陽河
有些地方,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就知道它是故鄉(xiāng)。所以不得不承認(rèn),第一眼看到這條河的時候,我就愛上了它。
去年春天,柳樹剛剛發(fā)芽的時候,我在郊外閑逛——我喜歡這樣漫無目的地自由行走,只有舒舒服服的獨(dú)自走路,我才覺得我是我。
路過陌生的村莊,路過幾聲狗吠,和頭頂上從南方歸來的大雁也相互路過。直到我來到了一條河的面前,我就再也不往前走了。那是一條又寬又長的河,綿延不絕的山脈從西北面環(huán)繞著它,因此,當(dāng)?shù)厝朔Q它為“山陽河”,山陽,山之南也。河的西南方向是村落,從每戶人家房子外圍的一小塊耕作的痕跡來看,那是他們的菜園。臨河而居,而且是這樣美的一條河,耕種春秋,真是讓人羨慕。我沿著河流,向上游走去,村子里陸續(xù)有女人端著洗衣盆走來,她們在河水的石壩上用木棍捶打著一家人的衣服,也捶打著她們的一生。一只鷹在河面的高空盤旋,似乎在看有沒有機(jī)會可以趁魚之危。遠(yuǎn)處的天空在山脈的遮隱下,顯得莊重而肅穆。我想,我真是幸運(yùn),在決定扎根的這座小城里,就能遇到夢境中的河流。我從十幾歲開始,一直重復(fù)做的夢就是在廣闊的河面上飛來飛去,而今,終于讓我找到可以隨意起飛的河流。
但是,我并不能夠經(jīng)常來,生命中更多的時間,我都必須匆匆趕去學(xué)校上課,我騎著電瓶車在人群中穿梭的時候,常常覺得自己就是洪濤里的一條小魚。
是的,那只夢中在水面上飛來飛去的鳥,變成了洪濤里的魚。
生活的洪流讓我更想去親近山河草木。每個周末,學(xué)校不補(bǔ)課的周末,我都會去山陽河待半天。有時去看看水,有時去看看山,有時只是看看水紋中的自己。河流太長了,以至于我去過多次,都沒有到過它的盡頭。而河的四周又有那么多迷人到讓我忍不住去探索的美。
我常常站在山陽河的石壩上(石壩平鋪在河水中央,用以攔截水流),望著陽光下的河面出神,風(fēng)輕柔地吹過來,水紋緩緩地蕩出去,那些時光的皺紋遠(yuǎn)去,一直在消散,卻永不消逝。
當(dāng)然,更多的時候,是我和愛人兩個人一起去。天氣越來越暖,河西面的山上,有數(shù)以百畝的梯田式的桃花園。我們在園里走,成千上萬棵桃樹在開花,成千上萬朵花在竊竊私語,蜜蜂在議論哪棵樹上的花粉多又甜,花也在議論剛才落下的哪只蜜蜂貪婪。我們走過的時候,它們稍稍停了一會,像是在偷偷摸摸觀察我們。一陣風(fēng)吹來,它們被吹得一激靈,就又嗡嗡議論不休。
我們繼續(xù)爬向山園的高處,有時候我們一塊并行,路實(shí)在窄且陡的時候,只能他先爬上去,然后回身拉我上去。有時候果園的主人剛剛給桃樹松過土,我們就繞道走,誰也不忍心踏上,那些大地可以呼吸的地方。
走到高處,愛人伸出手去,指著遠(yuǎn)處對我說:“你看那滿天的云,你看這百畝的花,都是我送給你的?!?/p>
此時,太陽正在升起,桃花上的露珠格外好看。
此時,有風(fēng)吹過,大地上的事物都在搖動,風(fēng)吹走一些事物,也吹來一些事物,它們落在你的心里,生根、發(fā)芽,長成葳蕤的心事,并終將溫暖你的一生。
責(zé)任編輯 黃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