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林/江蘇省農業(yè)農村廳
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穩(wěn)產增產能力提升,面對直播水稻面積反彈趨勢,提出明確要求,控減直播稻,并在相關會議上作出部署安排。4月6日,江蘇省農業(yè)農村廳專門印發(fā)《關于加強直播稻控減發(fā)展機插稻社會化服務 全力提升稻作現代化水平的通知》,對直播稻控減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為有力有效控減直播稻,各地要按照“54321”的要求,加快推進控減任務落實。
充分認識直播稻生產存在的“五大風險”。盡管直播稻應用有其客觀因素,比如生產省工省力等,但根據多年實踐和專家研究,直播稻生產存在“五大風險”,必須引起重視。一是播后全苗齊苗風險。江蘇直播稻一般6月中旬左右播種,如果遇到2022年高溫干旱、2021年梅雨季強降雨等不利天氣條件,難以齊苗全苗。二是草害控制風險。直播稻田草害重、草相雜,化除用藥量大、效果差,易形成草害,加之雜草稻混雜,嚴重影響秧苗正常生長。三是灌漿期低溫風險。直播稻播期一般遲15~20天,齊穗期遲10天左右,處于安全齊穗期邊緣,9月份江蘇遭遇“寒露風”等低溫危害概率較大,嚴重影響灌漿結實,產量低品質差。四是后期倒伏風險。直播稻群體大、個體弱、根系淺,后期易發(fā)生倒伏。2021年全省發(fā)生區(qū)域性水稻倒伏的,多是直播稻。五是病蟲防控風險。直播稻群體控制難,田間郁蔽、通風透光性差,易造成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重發(fā),加劇“兩遷”害蟲危害程度。
始終牢記直播稻面積擴大帶來的“四大隱患”。水稻是江蘇最主要口糧作物,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年糧食的40%和50%以上,持續(xù)提升水稻生產能力,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極端重要性,如不加快控制直播稻面積反彈勢頭,必將構成糧食生產“四大隱患”。一是水稻高產穩(wěn)產隱患。由于直播稻存在“五大風險”,正常年景可實現基本不減產,但遇災害性天氣或重大病蟲草害暴發(fā),勢必影響水稻產量,對持續(xù)穩(wěn)產增產構成威脅。二是稻米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隱患。直播稻一般選擇短生育期、品質略差品種,播期遲、出苗不齊、灌漿不一致,導致品質不穩(wěn)定,灌漿期遇低溫導致籽粒小而堊白大等,影響稻米品質。三是稻作生產現代化進程隱患。江蘇現代稻作技術體系較為完善,始終走在全國前列,但應用粗放型直播稻,高產優(yōu)質品種、高效栽培技術、專業(yè)化社會服務難以普及,導致水稻生產效率低,現代化進程減緩。四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隱患。江蘇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舉足輕重,而直播稻生育期偏遲、收獲期偏晚、產量水平低,影響下茬小麥適期播種、縮短小麥生育期,影響小麥產量,易形成稻麥生產季節(jié)緊張的惡性循環(huán),加大稻麥周年高產難度。
落細落實直播稻控減工作“三大措施”。直播稻控減工作涉及多部門、多主體、多環(huán)節(jié),有效控減直播稻,必須從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的政治高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直播稻控減專項工作組,建議由縣級政府領導牽頭,以便統(tǒng)籌各方力量,形成控減工作合力。要建立直播稻控減工作臺賬,制定控減工作方案,明確控減計劃、措施、責任。還要加強控減工作過程督查推進,及時發(fā)現問題,確??販p計劃落實到位。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利用好稻谷補貼政策,實施差別化補貼策略,適度調減直播稻補貼標準,引導各類主體減少直播稻面積。建議加強土地流轉管理指導,新簽訂或續(xù)簽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中明確水稻種植不得為直播稻。出臺扶持機插秧推廣引導政策,對集中育供秧專業(yè)化機插服務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給予補貼,引導直播改機插。承擔實施的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產業(yè)技術體系等各類項目基地,嚴禁應用直播方式,省里將不再支持直播稻科研、示范與推廣類項目。三是加強服務指導。積極開展水稻集中育供秧和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培訓,推介育秧物化技術產品機具,保障好機插稻全流程機械裝備、育秧物資等調劑服務工作,推進水稻代育、代插、代管等專業(yè)化社會化服務。調度好育秧、插秧季節(jié)性水源,確保有水可用。針對第一年直播改機插的各類主體,要組織專家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包片掛鉤指導,確保控減順利。
堅決實現直播稻控減工作“兩大目標”。直播稻控減主要目的就是堅決實現“兩大目標”。一是把直播稻面積控減下來。2023年全省計劃控減直播稻300萬畝,力爭用3年時間,把粗放型直播稻面積控減到位。二是把水稻單產水平提升上來。通過直播稻控減,全省水稻單產可以提升1%,全省300萬畝直播改機插,保守估計每畝可增產稻谷50公斤,合計可增產1.5億公斤,全省3300萬畝水稻,每畝可增產近1%,直播稻面積比較大的縣,控減到位的話,水稻可增產3%甚至更高。從這一角度看,控減直播稻也是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的一項重要措施。
旗幟鮮明樹立直播稻控減的“一個導向”。直播稻控減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各種阻力,必須有充分思想準備,克服困難阻力,下大力氣、下狠決心、下真功夫。多年實踐表明,水稻機插方式,配合精確定量等高產栽培技術,是持續(xù)提升水稻高產穩(wěn)產能力的重要措施,控減直播稻就是要發(fā)展機插稻,這一方向不能變。
各地要切實發(fā)揮考核這一“指揮棒”作用,樹立直播改機插的鮮明導向,形成共抓控減、共促發(fā)展的良好局面。直播稻控減會有一個過程,期間仍然會有部分主體應用直播稻,各地還要繼續(xù)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既要做好機插高產示范方建設與宣傳引導,也要做好直播稻生產指導,盡量降低直播稻生產風險,努力減輕因災損失,切實保障稻農基本收益。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各地共同努力下,直播稻控減工作一定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也一定能夠加快提升水稻高產穩(wěn)產能力,為保障糧食安全,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xiāng)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