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陽
2023年,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1周年。100多年來,共青團始終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帶領一代代中國青年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xù)奮斗,成為黨的忠實助手和忠誠后備軍。鄧小平在其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中,有過一段珍貴的共青團工作生涯,值得回憶與懷念。
“我總是站在社會主義這邊的”
1904年8月,鄧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廣安縣協(xié)興鄉(xiāng)的牌坊村,取名鄧先圣(學名鄧希賢)。少年的鄧小平身處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兵連禍結、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使他萌發(fā)了尋找拯救國家、民族危亡之路的強烈愿望。為了實現(xiàn)這一愿望,1920年9月11日,年僅16歲的鄧小平登上遠洋郵輪,踏上了赴法勤工儉學的征途。
1920年10月19日,鄧小平來到法國后,先在巴耶中學學習了不到5個月,之后又到施奈德鋼鐵廠、哈金森橡膠廠、雷諾汽車廠工作。其間還在火車站、碼頭搬運貨物、行李,在建筑工地推磚、扛水泥,還做過清潔工等等。艱苦的求學和工作經(jīng)歷,使鄧小平品嘗到了勞動和生活的艱辛,對無產(chǎn)階級政治上受壓迫、經(jīng)濟上受剝削的地位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給苦苦掙扎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大約同一時期,一些旅歐的進步學生也開始在歐洲建立共產(chǎn)主義黨團組織。1922年6月3日,趙世炎、周恩來、李維漢、王若飛、陳延年等在法國巴黎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
當時,趙世炎經(jīng)常到鄧小平做工的哈金森橡膠廠來進行革命宣傳,王若飛也來到這里做工。在趙世炎、王若飛等的影響下,鄧小平開始閱讀一些“關于社會主義的書報”,思想日趨進步,“我總是站在社會主義這邊的”,并因此“有了參加革命組織的要求和愿望”。
1922年,鄧小平在巴黎正式宣誓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介紹人為蕭樸生、汪澤楷。這一莊嚴的場景,讓鄧小平在半個多世紀后仍然記憶猶新。1980年2月5日上午,鄧小平在同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談話時,深情回憶說:“我加入共青團時,是和蔡大姐(指蔡暢)一起宣的誓,誓詞是事先背好的。”
年輕的“油印博士”
鄧小平在旅歐團組織的主要工作,就是參加編輯機關刊物《赤光》(原名《少年》)。這一刊物以其犀利的文筆和深邃的思想號召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軍閥的壓迫,闡述當時中國革命的任務,深受在法勤工儉學生、華工和各界華人的歡迎,每期發(fā)行量都很大。
鄧小平在《赤光》編輯部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刻蠟版和油印。他白天在工廠做工,下班后即趕到編輯部,經(jīng)常工作到深夜。鄧小平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刻印的蠟紙字體工整雋秀,印刷的紙張清晰美觀,裝幀簡潔大方,油印的雜志和鉛印的刊物不相上下,因此得到了“油印博士”的美譽。
在做好編輯出版工作的同時,鄧小平也拿起筆來,為《赤光》撰寫了大量的文章。這些文章短小精悍、文風尖銳,具有極強的戰(zhàn)斗力,直指敵人要害,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躍的共產(chǎn)黨積極分子”
鄧小平的工作成績,受到了組織的高度認可。在1924年7月召開的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3年2月,旅歐中國少年共產(chǎn)黨改名為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第五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當選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并成為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局的一員,負責團的日常工作,不久,他正式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當時他還不滿20歲。
成為黨員后,鄧小平繼續(xù)從事團的工作。作為負責人之一,他積極開展工作,不僅發(fā)展了大批學生加入團組織,還作為特派員前往法國里昂地區(qū),領導當?shù)氐狞h團組織開展革命活動。
五卅運動爆發(fā)后,鄧小平積極站在斗爭前沿,團結帶領在法國的學生、華工和各界華人,組織了多次大規(guī)模示威集會活動,聲援國內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
鄧小平等人的活動,引起了法國當局的敵視。他們派出大批警察和密探,四處搜捕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黨團組織遭受了嚴重破壞。
面對法國當局的迫害,鄧小平等人沒有退縮,繼續(xù)領導開展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1925年8月17日,旅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第七次代表大會第一次執(zhí)行委員會會議召開,決定鄧小平、傅鐘、施去病3人組成書記局。9月15日,鄧小平組織了旅法華人反帝大會。這次大會共有1000多名旅法華人參加,聲勢非常浩大,法國共產(chǎn)黨代表、法國國會議員、越南共產(chǎn)黨代表、非洲代表等都出席了大會,并踴躍發(fā)言,強烈譴責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聲援了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鄧小平多次出色的工作引起了法國警方的注意,他們開始秘密跟蹤監(jiān)視鄧小平的活動。法國警方在一份情報中寫道:“他們中的一個人叫鄧希賢,……他作為共產(chǎn)黨積極分子代表出席會議,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所組織各種會議上似乎都發(fā)了言……”
1926年1月8日,法國警方發(fā)出搜查鄧小平等人住所的命令,并決定驅逐鄧小平等3人出境。
但是法國警方的行動卻撲了一個空。就在前一天的晚上,根據(jù)黨組織的安排,鄧小平等一行20余人已經(jīng)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列車,風馳電掣般地駛向了蘇聯(lián)。從此,他又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鄧小平在法國生活了5年多的時間,其中有近3年的時間從事團的工作。正是這樣一段珍貴的工作經(jīng)歷,鍛煉了他的工作能力,磨礪了他的意志品質,樹牢了他的理想信念,這為其日后成長為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孔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