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
4月春深,山青水碧。南京溧水的李巷、里佳山田疇間菜花泛黃,空氣中彌漫著花香?;胤迳较聛砹艘慌觊L的訪客,他們是江旅安、王蘇炎、鐘德蘇、錢瑞娟等17名新四軍將軍的后代。80年前,他們的父輩們曾在這片土地上付出過青春,揮灑過熱血。
蘇南反頑戰(zhàn)役陣亡將士紀念塔聳立在半山腰間,背靠青山,面向廣闊田野,松柏蔥郁,巍峨壯觀。
80年前,這兒曾發(fā)生了一場殘酷的鏖戰(zhàn),179名新四軍戰(zhàn)士長眠于此。為緬懷英烈,1985年中共溧水縣委、溧水縣人民政府,在回峰山北麓建造了此紀念塔。
紀念塔共有221級臺階,暗喻當時參戰(zhàn)的新四軍十六旅及其所屬四十六團、四十七團、四十八團、五十一團和抗大九分校。
他們沿臺階拾級而上,前往紀念塔前祭奠英靈。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江旅安84歲,王蘇炎82歲,鐘德蘇80歲,王曉峰、鄧春蘭、張曉宇等也都70多歲,但他們精神矍鑠,毫不言累,原來坐在輪椅中的鐘德蘇也在人攙扶下,步行上山。
站在莊嚴矗立的紀念塔下,新四軍后代們思緒翻卷,80年前父輩們青春的影像在他們眼前展現(xiàn)。
1943年4月間,蔣介石、顧祝同調(diào)集了12個團約1.5萬人,氣勢洶洶直逼兩溧地區(qū),他們來勢洶洶、步步緊逼,企圖一舉全殲在溧水一帶的新四軍蘇南黨政軍領導機關,制造第二次皖南事變。
情況萬分緊急,十六旅團以上干部齊集李巷,鄧振詢、鐘國楚、吳鐘超、歐陽惠林,抗大九分校的劉季平、杜屏等圍坐在江渭清、王必成周圍聽候指示,旅參謀長陳鐵軍匯報完敵情,江渭清根據(jù)粟裕電報指示,向所屬4個主力團負責干部作了具體分工,并下達迅速突圍的命令。最后江渭清以嚴厲的口吻說:“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軍法處置!”若在平常,性格溫和的江渭清很少說這樣的話,可見此時情況之緊急。因為這是頑軍精心策劃的一場“圍剿”,必須絕地反擊,才能殺開一條血路,脫離險境。哪知,江渭清話音剛落,王必成站起身來話語鏗鏘地說:“江政委太客氣了,軍中無戲言,完不成任務,團長政委提頭來見!散會?!焙喍淘捳Z,顯示了“王老虎”的剛猛性格。
這場蘇南反頑戰(zhàn)役于4月12日凌晨打響,14日午夜全軍突圍止,3個晝夜,6場戰(zhàn)斗,新四軍十六旅和抗大九分校將士面對3倍于己之敵,毫無畏懼,殊死決戰(zhàn),最終粉碎了國民黨頑軍12個團的圍攻。
6場戰(zhàn)役,西線阻擊戰(zhàn)打得尤為慘烈。
銅山不大,是一座光禿的石頭山,由抗大九分校一大隊負責堅守,因石頭太硬,無法挖掩體,敵人的子彈擊來,在石頭上濺起火花,長時間的血戰(zhàn),一大隊傷亡慘重,大隊長唐萬一、政委湯坤元、副大隊長文言武先后犧牲,部隊被迫撤向曹山和芳山陣地。
“不管多大困難,也要掩護蘇南黨政機關安全轉移,把所有的部隊帶出去。你們看,甩開敵人向北沖,有沒有把握?”王必成面對嚴峻戰(zhàn)局,指揮若定。
堅守曹山的將士,冒著頑軍的炮擊,打退敵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為機關突圍贏得寶貴時間。三連連長宋玉琳在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生命垂危之際還斷斷續(xù)續(xù)地囑咐大家:“要打退……敵人……守住曹山!”
13日傍晚,十六旅主力從東線返回,向回峰山、北經(jīng)巷發(fā)起進攻。守敵被打得措手不及,除一部分潰逃外,其余全部被殲。
第二天天亮后,國民黨頑軍從東、西、南三路合攏而來,可新四軍十六旅將士在14日午夜已全部跳出頑軍包圍圈。粉碎了頑軍制造第二次皖南事變的陰謀。
英雄贊歌的旋律響起,在山谷間回蕩,鐵軍雜志社社長王路奇和新四軍后代代表、江渭清之子江旅安向烈士們敬獻花籃,后輩們集體向先烈致敬。
隨后,后代們走進李巷、走進里佳山,駐足在當年父輩居住的茅屋前,望著墻上一張張父輩們戰(zhàn)斗生活的照片,陷入深情回憶之中。王蘇炎等新四軍后代紛紛向此次活動的主辦方鐵軍雜志社和新華美溧表示感謝,在這個美好的春天里,讓他們循著父輩的足跡重拾舊夢。
那一刻,清新的風吹過田疇山巒,似有回聲輕響。
(責任編輯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