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qū)戇^《田家四時苦樂歌》,其中對“樂”有著這樣的理解:“春韭滿園隨意剪,臘醅半甕邀人酌……原上摘瓜童子笑,池邊濯足斜陽落?!贝蟾攀钦f,農(nóng)家最大的快樂,莫過于隨意剪摘滿園帶露的春韭,家中臘月釀的酒還有半甕,尋思著哪天請鄉(xiāng)人同飲。而在傍晚,看小孩子在田壟摘瓜,灑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漸漸走遠(yuǎn),然后在池塘邊濯足,一邊洗,一邊看遠(yuǎn)處的落日余暉,在霞光映照下發(fā)一會兒呆……
小人物的快樂,絕不只是這些,生活意趣,無處不在。所以,鄭板橋又說,“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暮夜遲遲,他還和朋友在江邊喝酒賞月,旁邊有美人纖纖素手烹煮魚頭。這樣的時光和情調(diào),篤定、恬淡,又不無得意,能說不快樂?
日常生活里,對普通小人物而言,善于尋找、發(fā)現(xiàn),并享受這份快樂,美妙就在身邊。
我的鄰居張二爹是個蹬三輪的,他最大的逍遙與愜意,是躺在一棵銀杏下睡覺。在生意清淡的時候,他會把車停到一棵400年的銀杏下,半倚半躺在三輪車上,在樹蔭下睡覺。偶爾,會有一片幸運的葉子落到頭上,或是一只紅螞蟻,從樹上掉到他的身上,小東西驚魂未定,在舊衣裳上奔跑,從后領(lǐng)爬到帽頂,老頭兒睡意正濃,渾然不知。
小人物的快樂,是隨遇而安,奔波忙碌之后,支配屬于自己的一點點閑暇。
張二爹每天做完生意,便一頭鉆進(jìn)澡堂,將身體浸泡在大池?zé)崴?,只露個腦袋。澡堂是個天然出音響效果的地方,咿咿呀呀哼幾段戲文,一天的疲憊消失殆盡。
有時候,內(nèi)心的恬淡安逸,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朋友大李經(jīng)常上夜班,大李說,下夜班回到家,已是凌晨兩三點,老婆早已去見周公了,他睡意全無,就在臺燈下畫畫。他喜歡畫水墨仕女圖,畫好后一個人坐那兒觀賞。有時候,干脆不畫畫,一個人躡手躡腳地站在陽臺上聽蟲叫,“晨光熹微時,天空泛著魚肚白,有時是蛋青色,你不知道,秋天的蟲鳴有多美妙!”大李咧著嘴在笑。
有些快樂,不在于有多大的權(quán)力和多少財富。住在樓下的姚老二,在小區(qū)旁邊開了一燒餅店。姚老二是外地人,七八年前來這座城市,一家三口做燒餅,他是“燒餅皇帝”,老婆是“燒餅皇后”。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生爐子、和面、發(fā)酵、切蔥、刨蘿卜絲……姚老二整天樂呵呵的,動作重復(fù)一千次,只在完成他的一件作品:燒餅。
姚老二忙完了半天的活,手捧一只紫砂壺,蹺著二郎腿,坐在一把竹椅上,呵呵地笑。有人曾替姚老二算過一筆賬:一上午賣500個燒餅,每個3元,利潤對半,你說他一天賺多少錢?
我采訪過的中年農(nóng)民王小米,平時愛搗鼓一些小玩意兒,他花了兩年,做了一列迷你蒸汽小火車。開學(xué)第一課,王小米被小學(xué)校長請去,在操場上鋪了30米的鐵軌,蒸汽機小火車發(fā)動起來,“噗噗”地冒著白煙,載著十六七個孩子奔跑。那天,王小米坐在最前面的駕駛位置,開著小火車在校園里兜風(fēng),孩子們興奮得手舞足蹈,不停地?fù)]著小手,學(xué)大人在站臺上送別,那面插在車頭的小紅旗,在風(fēng)中獵獵作響。王小米眼睛瞇成一條縫,開心得像個孩子。
人間的風(fēng)景并不只是繁華。喧鬧中,還有“小人物”快樂的憨笑、歌吟??鞓肥且患唵蔚氖?,帶給你內(nèi)心愉悅、滿足和輕盈,像鼓蕩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