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的裁縫》
[英]露西·阿德靈頓 著 李巖 譯
東方出版社/2022.8/72.00元
[英]露西·阿德靈頓
服裝歷史學家,作家,主持人。具有20多年的社會史研究經(jīng)驗,近年來聚焦于服裝史方面的研究,特別是20世紀前半葉的服裝歷史。著有《歷史的針腳》《時間里的針》《薩默蘭》《紅絲帶》《佩利·D.的日記》等多部作品。
本書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女裁縫這樣一個少見的女性視角,為讀者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歐洲的全景圖。書中描繪了20世紀30年代末期開始在歐洲出現(xiàn)的反猶開端、納粹勢力的崛起、納粹統(tǒng)治下對猶太人生存空間的剝奪,以及納粹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進行大屠殺的殘忍歷史。
堅持下去,離開奧斯維辛
女裁縫們仍在干著針線活,但黨衛(wèi)隊行政大樓的其他地方已陷入了一片混亂。
干行政活的女囚犯抱著一本本、一箱箱文件,沖向行政大樓的走廊。名單、索引、登記信息……根據(jù)魯?shù)婪颉せ羲沟拿?,與處決相關的任何一絲證據(jù)都需要銷毀。魯?shù)婪虮救藙t收到了海因里?!はD啡R的命令,要求他確保一切與大屠殺相關的證據(jù)都不復存在。所有精心編制的記錄——姓名、號碼、日期、死難者都需要被投入火焰之中,就如同一具具被記錄者的尸體那樣。
需要銷毀的文件數(shù)量太多,以至于行政大樓辦公室里的壁爐很快就被填滿了,于是囚犯們在行政樓外支起了篝火堆。整個集中營區(qū)域的周圍點起了一堆又一堆篝火,勞動記錄、醫(yī)療記錄、贓物記錄都被投入其中,仿佛只要將這些記錄焚毀,那些罪行就從未發(fā)生過一般。一片混亂中,“高級縫紉工作室”的秘密訂單簿消失了,可能是被焚毀了,也可能是淹沒在了海量檔案之中,總之再也沒有人見過這份訂單簿。如今沒有人知道它所記錄的客戶身份,瑪爾塔·富克斯也從未透露這些信息。
在一片混亂之中,集中營的官僚系統(tǒng)仍試圖正常運轉。1945年1月8日,位于行政大樓里的黨衛(wèi)隊中央行政部門收到通知,在前一年11月對衣物供應及分配進行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集中營的衣物管理存在嚴重缺陷。
與仍然活著的囚犯(做到這一點殊為不易)相關的文件則被裝進卡車,送往西邊,遠離了蘇軍槍炮的轟隆聲。那么,囚犯的命運又將如何呢?
1945年1月17日,星期三,女裁縫們被平靜地告知,這將是她們的最后一個工作日,此外別無其他信息。大家的心思立刻激蕩起來,她們將針線活扔到一邊,反正這些時裝永遠不會完工,也永遠不會被試穿了,開始討論起可能發(fā)生的種種情況。
有傳言稱,盟軍計劃轟炸整片集中營區(qū)域,或者射殺剩下的囚犯,又或者兩樣都做。而且,向西邊轉送囚犯的頻次也越來越高了。想到自己不必再日復一日地為黨衛(wèi)隊客戶效勞,女裁縫們不禁深感振奮。然而,離開這家時裝店,也就意味著離開拯救了她們生命的勞動隊,接下來又會怎樣呢?
女裁縫們達成的共識是不管接下來幾天事態(tài)會如何發(fā)展,最好還是讓自己穿得暖和些。她們決心做到這一點,盡管納粹專門發(fā)布了命令,規(guī)定除了發(fā)放給囚犯的一套服裝之外,嚴禁她們擁有其他衣物。但瑪爾塔與“加拿大”的良好關系保證了她們都可以為自己“安排”上內衣、舒適的鞋子和大衣,黨衛(wèi)隊還額外給她們發(fā)了一件條紋夾克。
瑪爾塔還有一個塞得滿滿當當?shù)男”嘲?944年11月,她在黨衛(wèi)隊醫(yī)院里的聯(lián)系人——護士瑪麗亞·施特龍貝格爾偷偷為女裁縫們帶去了一種葡萄糖。布拉查·貝爾科維奇和卡特卡·貝爾科維奇將自己的那份省了下來,縫成一個個小球,再串成一串,像項鏈一樣。這樣一來,在緊急情況下,她們只要捏碎一個小球就可以吸入葡萄糖,從而恢復體力。僅僅兩周前,胡妮婭·施托爾希剛剛因病進了醫(yī)院,她藏了一批像黃金一樣珍貴的維生素藥丸。此外,只要有可能,女囚犯們就會為自己弄上一條毯子。
為離開做準備的不只是奧斯維辛—比克瑙營地的囚犯,黨衛(wèi)隊開始在“加拿大”營房里縱情劫掠。圣誕節(jié)與新年期間,黨衛(wèi)隊家庭紛紛慌張地將其來路不正的財物裝進行李箱,寄回德國。海德薇·霍斯已于1944年末離開了奧斯維辛,和被調至新崗位的丈夫一道去了拉文斯布呂克集中營。她的衣櫥和抽屜都已清理一空,家具已全部搬走,被稱為“天堂”的花園籠罩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再也沒有人為溫室里的壁爐添加燃料了。火苗熄滅,只剩下一層冷灰。
海德薇不是空著手離開的。一個黨衛(wèi)隊成員抱怨,為了將霍斯家的財物運去西邊,整整動用了兩節(jié)貨運車廂?;羲辜业膱@丁斯坦尼斯瓦夫·杜別爾則說,動用的貨運車廂數(shù)量其實是4節(jié)。海德薇離開時還帶上了裁縫們?yōu)樗可矶ㄗ龅臅r裝,這些時裝被整齊地疊放好,裝進高檔皮革行李箱里。海德薇踏上的旅途與為她縫制時裝的女裁縫以及提供行李箱的囚犯都迥然不同。
1945年1月18日,星期四,下著大雪。女裁縫們被叫醒,黨衛(wèi)隊要求她們立刻集合。氣溫已低至零下20℃,她們需要步行前往某個未知的目的地。黨衛(wèi)隊守衛(wèi)有些舉棋不定,不知是應該懲罰那些違規(guī)攜帶了普通服裝的囚犯,還是應該對她們網(wǎng)開一面,以防囚犯有朝一日向正在高歌猛進的蘇軍提供于己不利的證詞。
一個黨衛(wèi)隊守衛(wèi)問布拉查:“當蘇軍到來時,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我對你是不是還行?”
布拉查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會對他們說,你不是那些壞人中的一員?!?/p>
天色破曉前仍一片漆黑,但數(shù)萬名囚犯已經(jīng)聚集起來。突然之間,在分離了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之后,男男女女終于可以混雜在一起了。四處都有人在找尋丈夫、妻子、朋友、親人,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愉快的重逢景象。
胡妮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來自比克瑙營地的一群虛弱、茫然的女囚犯中,她竟發(fā)現(xiàn)了好友露特·林格爾的身影。在待在萊比錫的最后幾個月,以及被遣送至奧斯維辛時,露特一直陪伴在胡妮婭身邊。露特的丈夫還曾給她提建議,要想活下來就得和胡妮婭待在一起,但她們到達奧斯維辛的第一天就被迫分開了,此時她們決心要緊緊守在一起。
在一片混亂中,朋友和親人懷揣著在戰(zhàn)爭結束后終將團聚的希望,努力記下約定屆時相會的信息。當然,他們首先需要挺過即將開始的這段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