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剛
在遼東半島,你只要走進(jìn)漁村,就會聽到這樣的“歌謠”:
旅順口
老虎灘
趕海的老婆腚朝天
打個蠣子嘗嘗鮮!
潮水一退,裸露出的礁石便散發(fā)出一陣陣鮮味兒,最鮮的氣味是從牡蠣身上飄溢而出。牡蠣別名生蠔,遼東半島人叫海蠣子。由于愛吃海蠣子,甚至稱自己說話的聲調(diào)都是“海蠣子味兒”。
只要退潮,一群趕海的女人就手持鋼制的小刨鉤,在礁石上撅著屁股敲打海蠣子。她們個個是趕海的高手,刨鉤尖每一下都準(zhǔn)確地敲進(jìn)海蠣子殼的縫隙中,再用力一撬,就露出白花花的蠣肉來,鮮美的味道就直沖鼻子了。她們趕緊從腰里掏出一個金黃色的玉米餅子,咬一口餅子,吸一口蠣肉,嘴一咂,那種玉米的香氣和海蠣子的鮮味融在一起,真就美死了!
20世紀(jì)五六十年代,飯桌上的咸蘿卜瓜子是常規(guī)菜,為此漁家的孩子就用小腦袋頂起鍋蓋,掰一塊玉米餅子,跑到海邊的礁石上打海蠣子就著吃。吃得一個個小肚子滾圓,胳膊腿有勁兒,眼珠子锃亮,從不感冒。
城里孩子往往學(xué)著漁家的窮小子,也跑到海邊打個蠣子嘗嘗鮮,但他們手里拿著的是饅頭或面包??删凸至?,海邊的蠣子除了就玉米餅子,與別的食物就不對路,而且越是高級的細(xì)糧,反而像起化學(xué)反應(yīng)似的,蠣子不但不鮮,卻發(fā)酸了。于是,城里的孩子就用雪白的饅頭和松軟的面包,換漁家孩子手里的粗糧餅子。用粗糧餅子就海蠣子吃,真就是美味,吃得挺有滋味,回到城里后,再也不哼哼呀呀地頭痛咳嗽發(fā)燒了。
不過,長在礁石上的小蠣子非常堅固,沒有高超的打蠣子技巧,蠣鉤子往往敲在礁石上。尤其是孩子,沒有經(jīng)驗(yàn),掄著蠣鉤子胡亂地敲打,震得小手發(fā)麻,有時將蠣殼打得粉碎,蠣肉和尖銳的碎殼混在一起吃進(jìn)嘴里,嘴唇和舌尖割破了,弄得小嘴巴“血糊淋剌”的,遠(yuǎn)遠(yuǎn)看去有時像女孩子涂了紅嘴唇。
這時趕海的女人就響亮地哈哈大笑,小饞嘴巴子,吃海蠣殼子!
不過,礁石下面的水灣里還有大個頭兒的海蠣子,這些蠣子不長在礁石上,所以能隨著浪濤滾動,為此名曰滾蠣子。滾蠣子肉相當(dāng)肥厚,但味道卻差遠(yuǎn)了??墒浅抢锏谋康皞儾蛔R貨,只要看個頭兒大就眼紅,都紛紛掏錢搶著買,但回家煮湯卻沒鮮味兒。沒辦法,只能用油炸著吃,飯店里稱“炸蠣黃”。漁村的孩子對大海蠣子不如小海蠣子鮮,也感到奇怪,就問老漁人,為什么同樣都是海蠣子,個兒大的沒有個兒小的鮮呢?老漁人就笑道,老天爺就是這么安排的,大的傻,小的精。
孩子們聽不懂,卻哈哈地笑著,又跑到礁石上去刨小海蠣子吃了。
礁石的下面,就是廣闊的海灘,上面長滿了綠色的海菜,而且越是冰凍的寒天,越是鮮綠,簡直就是草原。在冰雪交加的白色世界,你能看到一大片綠色的草原,往往令你產(chǎn)生一種藝術(shù)式的激動。海菜有多種多樣,大綠葉菜、海芥菜、海紫菜、卷著花邊的海帶和海谷穗菜。但顏色最綠、味道最鮮的是“下鍋爛”——顧名思義,就是一開鍋就熟了。
越是天寒地凍,下鍋爛越長得旺,猶如綠色的綢緞,在波濤里輕柔地擺動。似春天的嫩草一樣可愛。不過,采摘下鍋爛,絕非易事,蹲在冰冷的水灣里,用凍得紅腫的手指頭一點(diǎn)點(diǎn)從礁石上往下揪,揪一會兒,手指就凍得貓咬似的痛。男人的手指粗,揪下鍋爛時全是笨蛋,用力氣不小,卻往往抓空。漁村里的女人都是揪下鍋爛的高手,在退潮后一大片綠色的海灘上大顯威風(fēng)。她們既堅實(shí)又靈活的細(xì)手指,像個尖銳的小耙子,剃發(fā)般在礁石上“唰唰”地揪著,一潮揪一大柳筐竟然毫不費(fèi)事。漁村里的婦女趕海時往往都帶著孩子,她們在前面?著筐子揪得熱火朝天,跟在后面的孩子卻凍得哭咧咧的,因?yàn)樾∈謨鼋┝?,手指勾勾著伸不開,痛得不行。母親就回過頭來用嘴含著孩子冰硬的小手指頭,吮咂了一陣,緩過熱來,便呵斥著說——“凍過勁兒就好了!”果然,孩子的小手漸漸“凍過勁兒”了,也就是凍麻木了,不再感覺到疼痛,也能“唰唰”地揪下一些下鍋爛來。其實(shí)遼東半島的打魚人就是靠這種“凍過勁兒就好了”的精神,支撐著一代代家業(yè)。
下鍋爛有營養(yǎng),人吃了長勁,豬吃了長膘,雞鴨吃了下大個兒的蛋。而且吃起來最省事兒,在開水里翻一個滾兒就行,特別是做成疙瘩湯,又當(dāng)飯來又當(dāng)菜。大冷天,男人們干一天活兒累得要命,進(jìn)門聞到下鍋爛的鮮味兒,立即“稀里呼?!钡睾壬弦淮笸?,頃刻渾身發(fā)熱,血脈暢通,乏累感一掃而光。再細(xì)品品那味道——海參呀,鮑魚呀,扇貝呀,蛤蜊呀,牡蠣呀,全有了!難怪海邊打魚人幽默地說——“蛤蜊鮮到嘴,扇貝鮮到心,下鍋爛鮮到腳后跟!”也許你吃過不少昂貴的山珍海味,但你要是沒喝上一碗熱乎乎鮮溜溜的下鍋爛,那你這輩子算白活了!
說到蛤蜊,就是埋在下鍋爛下面的沙土里的海鮮,有黑皮兒的,有花皮兒的。黑皮的殼厚肉肥,花皮兒的殼薄肉嫩。漲潮時,它們在水下張著嘴兒覓食,退潮時卻像捉迷藏似的,成千上萬地鉆到沙灘底下藏匿。
但藏匿在沙土下面的蛤蜊依然張著小嘴兒喘氣,于是退潮后的沙灘上布滿成千上萬個小孔。細(xì)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你走近這些小孔時,會看到小孔“唧”的一聲冒出一股水來。那是蛤蜊聽到人的腳步聲,感到危險,所以就趕緊關(guān)閉兩扇硬殼,于是就形成壓力,將海水噴出來。當(dāng)然,也就暴露它的藏身之處了。城里人看到沙灘上的小孔噴水,便揮動著鐵絲做成的雙齒鉤朝小孔挖去,但怎么挖也挖不出蛤蜊來。
漁村里的人就暗暗地笑,因?yàn)槌抢锏谋康皞冎恢湟徊恢涠?。其一是沙灘上密密麻麻的小孔不都是蛤蜊的,還有其他小生物的孔。其二,蛤蜊相當(dāng)精明,在沙土里有吸氣排氣的兩個孔,而它巧妙地藏匿在兩個孔之間。真正挖蛤蜊的內(nèi)行老手,并不用雙齒鉤,而只用一個齒的,也就是在木棍上綁著一根鐵絲,別小看這簡單的一根鐵絲,在內(nèi)行的趕海人手里,絕對像探雷針一樣靈敏,它只是在蛤蜊噴水的孔的附近,輕輕一挑,就掘出一個圓乎乎的大蛤蜊來。
城里人氣壞了,卻又不服氣,只好充滿力量地?fù)]動著雙齒鉤,管他有孔沒有孔,管他噴水不噴水,就撅著屁股挖起來,挖得滿海灘一個個發(fā)黑的坑,收獲卻極少。
不過,收獲得再少也夠用了,因?yàn)楦蝌壑笫旌?,猶如小鳥似的張開兩扇殼,明明小半鍋蛤蜊,開鍋后,一下子就熱氣騰騰地冒出一大鍋來。蛤蜊肉好吃,蛤蜊湯好喝,但那時我們都舍不得喝,用蛤蜊湯下面條,味道格外鮮,省了買味精的錢。
這是海灘上的美味,如果你從海灘往水里走,然后憋足氣兒,一個猛子扎下去,越過海帶叢,最先看到的是一團(tuán)團(tuán)黑色的東西,猶如山林里的小刺猬,渾身是刺兒。遼東半島的人稱“刺鍋?zhàn)印?,其?shí)是海膽。盛夏之時,刺鍋?zhàn)佑址视执?,尤其是在白花花的牡蠣礁上,一個個一簇簇格外醒目,而且能造成一種奇異的景色:天空是白色的,“星星”是黑色的,令你感到妙不可言。刺鍋?zhàn)映院T?,而且相?dāng)貪吃,所以在海藻多的地方,它們就大舉進(jìn)攻,鋪天蓋地而來,最多時海底黑壓壓一片,簡直就有些恐怖。但我們海碰子不怕,越黑越令我們興奮,這等于是排著隊(duì)前來“送貨”。
然而獲取刺鍋?zhàn)硬⒎且资?,這個刺猬一樣的家伙有著“陰險”的反抗能力。首先是它的嘴像吸盤,能相當(dāng)結(jié)實(shí)地吸附在礁石上,身上數(shù)百根長刺向上直豎,并且頻頻舞動,令你無法下手抓它。更厲害的是,你只要輕輕地碰到它身上的刺,那刺就會主動穿透你的皮肉扎進(jìn)去,而且還能自動斷在你的皮肉里面。刺鍋?zhàn)拥拇逃行《?,所以,你就是能及時將刺挑出來,那被扎過的地方也會長久紅腫發(fā)癢,變厚變硬,就像長凍瘡似的,直到第二年的夏天才能徹底恢復(fù)原來的樣子。
剛學(xué)扎猛子的時候,我只能捉刺鍋?zhàn)?,手上扎的那個刺真是“老鼻子”了。后來,我學(xué)得精明,再扎猛子時,就一手握著帶鐵圈的網(wǎng)兜,一手握著鐵鏟子。先用鏟子將吸附在礁石上的刺鍋?zhàn)右粋€個掀翻,掀翻掉的刺鍋?zhàn)泳谷荒茌p盈地在水中漂浮,我就順勢將它們網(wǎng)進(jìn)網(wǎng)兜里,手指是絕對碰不到刺鍋?zhàn)拥?。后來我越練水平越高,氣力也長了,有時一個猛子就能拿上二十來個。二十來個刺鍋?zhàn)幽苎b滿一柳條筐,也就是說我一口氣能扎一筐海膽,要是拿到飯店里賣錢,比寫小說掙得多!當(dāng)今,這種紫色的海膽是高級飯店餐桌上的名菜。可在我們小時候,最被人瞧不起的,最稀爛賤的就是刺鍋?zhàn)?,有時一個只能賣一分錢。如果趕海人只提著刺鍋?zhàn)由习叮蜁艿饺藗儫o情的嘲笑。不過,刺鍋?zhàn)訁s極好吃,用魚刀將帶刺的殼劈開,里面就呈現(xiàn)出金黃色的肉,味道又鮮又嫩,絕對比雞蛋黃有營養(yǎng)。據(jù)說生吃刺鍋?zhàn)痈L力氣,所以,我們只要是弄到刺鍋?zhàn)樱驮诤_吔甘洗蟪云饋?,有時吃得鼻子上粘著金黃色的肉渣,嘴巴子上掛著黑黑的碎刺。
越過黑紫色的海膽,再往深一點(diǎn)兒的水里扎猛子,就會發(fā)現(xiàn)張牙舞爪的大蟹子。遼東半島盛產(chǎn)各種形狀的海蟹,但主要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梭子蟹,這種蟹體形長而尖,像織布的梭子,在水里動作靈敏,速度極快,猶如鳥兒長途飛行那樣,成群結(jié)隊(duì)地跨海越洋,因此漁人稱梭子蟹為飛蟹。另一種是赤甲紅,體形方圓,甲殼厚實(shí),兩只大蟹鉗甚至占據(jù)體重一半以上,粗壯得都有點(diǎn)兒不合乎邏輯。由于赤角紅形象威武雄壯,又稱武士蟹。
從地圖上看,遼東半島像一條碩大的鯨魚,嵌進(jìn)渤、黃兩海之中。城市北邊的渤海是女人般溫柔的海,輕風(fēng)卷動的浪花猶如少女的百褶裙,摩挲著平坦綿軟的海灘,谷粒般金色的細(xì)沙在清澈的水波里晶瑩閃光。所以赤甲紅蟹子也長得細(xì)柔苗條;而城市東南方向是面對太平洋的黃海,波濤洶涌,終日咆哮,奔騰的浪花永遠(yuǎn)撞擊著陸岸,為此灘涂堅實(shí)而隆起,巖礁林立,參差錯落,像一排排勇士挽臂抱肩,抗擊太平洋涌來的萬鈞之力;為此赤甲紅就長得威武雄壯,所以我們海碰子最愿在波濤洶涌的太平洋沿岸捕捉大個頭兒的赤角紅蟹子。
雄壯的赤角紅在水下張牙舞爪,傲然橫行,霸占一方領(lǐng)地,很有些威武。不過,因?yàn)闆]有梭子蟹靈巧,所以只能在海藻叢或暗礁里爬動,當(dāng)然就是我們海碰子的主要獵物。一般人看到赤甲紅張開兩只大鉗,都有些怕,但對我們騰波踏浪的海碰子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赤甲紅只要見到人,就立即張開大蟹鉗,猶如賽場上的拳擊手,怒氣沖沖地要與你一決高低。其實(shí)它是虛張聲勢,在水鏡里細(xì)細(xì)觀察,就可以看到它兩只火柴棒式的眼睛直直地豎著,正驚恐萬狀地瞪著你。不過,你要是伸手捉它,它就會猛地合攏兩只鉗子夾你。然而,我們有手套的保護(hù),反而利用它這種夾擊的動作,讓它夾住手套,來個順手牽羊。
別看這家伙在水下死死地夾住你不松鉗子,可等你升出水面,它就慌了,特別是你一面踩水一面將它高舉在空中時,它以為這正是逃跑的機(jī)會,就唰的一下松開夾緊的蟹鉗,卻正好掉進(jìn)漂浮在水面上的網(wǎng)兜里。
梭子蟹就很難捉了,一般要等到交配的季節(jié)。只有到了談情說愛的時候,平日里動作靈敏,速度如飛的大公蟹就放松了警惕,只是忘乎所以地?fù)е聿膵尚〉哪感?,如醉如癡地享受著愛情。這時,不管誰來捉拿,它也傻乎乎地不知道逃跑。更有趣的是,你一抓就是一公一母。這對可憐的新婚夫婦,直到被扔進(jìn)網(wǎng)兜里,還在愛的甜蜜中昏頭昏腦。
赤甲紅肉香,梭子蟹肉鮮。特別是梭子蟹,因?yàn)榻?jīng)常長途跋涉,主要劃水的兩條腿,充滿彈性的肉質(zhì),只要拽下這兩條腿,整個蟹子的一大半肉就被拽出來,又鮮又嫩,一大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肉。遼東半島的漁人,總愛拿蟹子調(diào)侃說笑,倘若年輕人愛得太激烈,就說是“蟹子上床,嘁里咔嚓”;如果一個人身材壯碩卻看不出肥胖,就說是屬蟹子的,肉在里面。
我永遠(yuǎn)也忘不了第一次抓蟹子的遭遇,年輕魯莽,連手套都沒戴就一猛子扎到水下暗礁,看到一個小礁洞,就伸手去掏,沒想到里面真就藏匿著一個赤甲紅蟹子。這家伙看到有人的手指探進(jìn)來,就猛地張開蟹鉗夾住了。我趕緊將手縮回,用勁兒拖它出來。但固守在洞里的蟹子卻巋然不動,感覺我拽得厲害,竟然自動斷開蟹鉗,但斷下來的蟹鉗卻繼續(xù)死死夾著我的手指,疼得我?guī)缀踉谒录饨小?/p>
問題是失去母體的蟹鉗竟然“堅守崗位”,始終牢牢地夾著我的手指,任我怎么拽怎么掰,依然緊緊地夾住不掉,而且我還不太敢用力,那樣更疼了。最后我狼狽極了,竟然就擎著帶蟹鉗的手回到家里,用電工的鉗子將蟹鉗夾碎,解放了夾得發(fā)紫的手指,這才長松一口氣。
后來老漁民告訴我,赤甲紅蟹子有個本能,在危險之時,為保全生命,會自動犧牲一條鉗腿。但幾天之后就會再生出新的腿腳來。有時在水下發(fā)現(xiàn)正在飛跑的蟹子,動作有點(diǎn)兒奇怪,原來它的兩條腿長短不對稱,就是斷掉之后再生的腿,但很快就長到一樣長短了。后來很長時間,我對赤甲紅蟹子既恐懼又佩服,特別是佩服那條與母體斷開的蟹鉗,還能忠于職守。
如果你潛水的技術(shù)高超,再往深處潛,就會在深水下的暗礁上看到橘紅色的扇貝。扇貝真漂亮,形象生動多彩,遠(yuǎn)遠(yuǎn)看去,像粉紅色的珊瑚叢。而且也能像牡蠣一樣牢牢地扎根在礁石上,所以你必須用力地往下揪才能獲取它。由于扇貝非常喜歡潔凈,總是選擇水流湍急清澈的地方,微微張開兩扇粉紅色的殼,守株待兔般地吸著水流漂來的營養(yǎng)。奇特的是每個扇貝里都有一個小寄生蟹,這小蜘蛛一樣的小東西靠吃扇貝體內(nèi)分泌物過活。但它也不白吃,因?yàn)樯蓉愂莻€十足的傻瓜,只知道張著嘴進(jìn)食,卻感覺不到敵人進(jìn)攻。小寄生蟹就充當(dāng)了哨兵,一旦發(fā)現(xiàn)有敵情,就立即報警,使傻乎乎的扇貝迅速關(guān)閉貝殼??蓪β斆鞯娜祟悂碚f,這卻是個致命的缺點(diǎn)。當(dāng)我們潛進(jìn)海里,聽到一片吱吱嘎嘎的聲音,就立即明白,這是扇貝不打自招地報告它藏匿的位置。
由于扇貝愿意群居,所以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一個扇貝,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一大批,一個挨一個地排在一起。扇貝本來以鮮味出名,那里面的小寄生蟹就更是鮮上加鮮。記得當(dāng)時,我們只要是揪到扇貝,出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摳里面的小寄生蟹,然后放到嘴里嚼,那滋味絕對比扇貝還鮮一倍。
有一次我扎猛子,發(fā)現(xiàn)水下一個大礁石上長滿了橘紅色的扇貝,驚喜得幾乎在水下笑出聲來,我一猛子接一猛子地扎個不停,所有的網(wǎng)兜都裝滿了戰(zhàn)利品,但礁石上依然密密麻麻一片橘紅色。
夜里我興奮得睡不著覺,準(zhǔn)備好更大的網(wǎng)兜,第二天再找來幾個海碰子伙伴一起下水,準(zhǔn)備大干一場。但萬萬想不到的是,那個礁石卻空蕩蕩的一個扇貝也沒有。大家都?xì)鈮牧?,認(rèn)定是我撒謊。后來一個老海碰子告訴我們,扇貝有奇特的逃跑能力,盡管它像牡蠣那樣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地長在礁石上,但當(dāng)發(fā)現(xiàn)危險時,卻會自動斷開連接,兩扇貝殼一張一合地扇動,借著水流的浮力逃走。
后來我們果然發(fā)現(xiàn),平日里死死長在礁石上的扇貝,卻比死死長在礁石上面的牡蠣高超靈活,關(guān)鍵時刻,會從這個礁石上飛到另一個礁石上,那兩扇橘紅色的殼真就像小鳥展翅飛翔,動作還挺優(yōu)美呢。有時,拿到岸上的扇貝,偶爾也會突然扇動兩個貝殼,“咔嗒咔嗒”地在鵝卵石上躥出一兩尺遠(yuǎn)??粗瞧嫣囟鵁o奈的逃跑動作,讓你又驚訝又可憐。
扇貝最大的特點(diǎn)就是潔凈,只要海水里出現(xiàn)污染物,它就立即逃走。所以打魚人拿它當(dāng)監(jiān)視海洋污染的哨兵,只要沒了扇貝的影子,你就明白,這里的?!芭K了”,有危險了。但人類太喜歡吃扇貝這種海鮮了,所以就發(fā)明出“豢養(yǎng)”扇貝的方法,把它們裝進(jìn)一串串小籠子,漂浮在海里。如同雞鴨關(guān)在柵欄里一樣,有翅也無法逃跑。為了讓扇貝長得肥,成熟快,人類當(dāng)然會發(fā)明營養(yǎng)豐富的“餌料”,并像喂魚那樣地定時喂養(yǎng),你就老老實(shí)實(shí)地長肉吧。
為此,無論城里還是漁村的飯店,餐桌上永遠(yuǎn)堆滿了鮮美的扇貝。人類將扇貝關(guān)在籠子里,確實(shí)是個聰明的辦法。然而扇貝畢竟有著潔凈的本質(zhì),一旦海水有什么污染,就會逃到更潔凈的海域躲避??申P(guān)在籠子里的扇貝卻只能像囚徒,無法忍受病害或死亡。但人類太聰明了,最終發(fā)明出更高級的“科學(xué)飼料”,讓扇貝在被污染的海水里也死不了。問題是扇貝死不了,那人吃了死不了的扇貝,也死不了嗎?
一個特愛吃海鮮的老海碰子對我說,他現(xiàn)在只能吃這樣的扇貝了,說完卻幽默地加了一句,說他吃了多少年,目前還沒死。
當(dāng)你憋住氣,再往暗礁深處扎下去,認(rèn)真掃視礁石與沙灘接壤處,就會尋找到有著螺旋花紋的海螺。海螺酷似陸地的蝸牛,行動遲緩蹣跚。但卻能非常狡猾地藏匿,半個身子臥在沙土里,露出的半個身子酷似鵝卵石,一般水平的海碰子很難捕捉到。但倒霉的是海螺也談情說愛,為此就暴露了行蹤。平日里它們相當(dāng)小心謹(jǐn)慎,穩(wěn)如鵝卵石似的海螺,每前進(jìn)一步都三思而行,一旦有風(fēng)吹草動,就趕緊將柔軟的肉體縮進(jìn)硬殼里,并用腦袋上的護(hù)蓋封住螺殼口。危險已過去大半天,它們還死死地臥著。然而為了愛情,它們就忘乎所以,一反常態(tài),竟然馱著沉重的螺殼,大張旗鼓地喧嘩和騷動,幾乎將三分之二的身體探出殼外,激動得像喝了二斤燒酒,張張狂狂搖搖晃晃,完全不顧死活??尚Φ氖呛B莸膼矍槭桥e行集體婚禮,壓根兒不相識,絕對無來往的海螺們,在愛情的誘惑下,毫不猶疑地親密擁抱,有時幾十個幾百個如膠似漆地?fù)肀г谝黄?,任你獵取,決不逃跑。總之,只要到了海螺交配的季節(jié),漁人們就哈哈大笑:“海螺上床了!海螺上床了!”你只要掌握海螺的交配時間,就可以不費(fèi)吹灰之力地俯首拾來,輕松得來如囊中取物。
說了那么多的海鮮,其實(shí)最貴重的,也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是大名鼎鼎的鮑魚。過去貧窮的年月,一般人不知道鮑魚不是魚?,F(xiàn)在鮑魚常常擺到餐桌上,人們才驚訝地知道鮑魚是貝類。貝類海物大多是兩扇殼,而鮑魚很奇妙,只是一面有殼,另一面卻是裸露的肉體。但這個肉體是個大吸盤,能緊緊地吸附在礁石上。這樣,身下是堅硬的礁石,身上是盔甲般的貝殼,很多天敵都奈何不了它,所以鮑魚在水下從容漫步,頗有些高枕無憂的樣子。
鮑魚雖然不是魚,卻比魚的名氣大多了,是宴席上的大菜。什么清蒸鮑魚、紅燒鮑魚、沙拉鮑魚、五彩鮑魚、醬燜鮑魚……請客的或被請的都感到一種高檔的品位。然而在我小的時候,遼東半島黃海沿岸的任何一個海灣,只要憋一口氣扎進(jìn)3米以下的水里,就可以捉到鮑魚。用刀將殼里的鮑肉剜出來,放在火堆上烤得刺刺啦啦響,然后就胡亂地嚼著,稀里糊涂地咽下肚去。為此,我們敲擊鵝卵石打拍子,抻著脖頸高唱:
我們都是窮光蛋,
口袋里沒有一分錢;
我們都是闊大爺,
鮑魚海參就干飯!……
如果你空手在水下看到鮑魚,那只能是白看。因?yàn)槟愕氖种敢挥|到它,它立即就死死地吸在礁石上,任你怎樣用力也無濟(jì)于事。你即使用石塊將它身上的殼砸碎了,它的肉體也死死地吸在礁石上,決不向你投降。為此,所有的海碰子手中都持有一個長長的金屬鏟子,能將鮑魚從礁石上“搶”下來。這個“搶”是鏟的意思,遼東半島的方言稱鏟為“搶”,聽起來別有一番力度的感覺。
鮑魚是靠吃海藻活命,在水下的海藻叢里藏匿,再加上貝殼上還有保護(hù)色,所以一般人很難辨認(rèn)。那時候遼東半島的海相當(dāng)富有,大個兒的鮑魚有時大得像玉米餅子。為此,當(dāng)一個海碰子在水下“搶”到個頭兒大的鮑魚,就會興奮地沖出水面,在浪頭上高喊:“大餅子!大餅子!”大家聽到后,就知道水下有大個頭兒的鮑魚,立即大受鼓勵,都發(fā)了瘋地朝水下扎猛子。
不過,鮑魚肉的味道沒有什么滋味,比起蛤蜊、蟹子和海螺差遠(yuǎn)了。但在海鮮的排行榜上,卻名列前茅。老漁人告訴我們,鮑魚是高級海珍品,過去都是給皇帝上貢的貢品。為什么高級?因?yàn)閹缀跛腥忸愒谑秤脮r都會塞牙,但鮑魚肉卻不然,你無論怎樣咀嚼都不會塞牙,這說明鮑魚肉的品質(zhì)多么細(xì)嫩??勺罱团笥褌兊斤埖瓿粤艘槐P鮑魚,個兒大肉厚但卻塞牙。當(dāng)然,這是人類養(yǎng)殖的鮑魚,看來人類無論擁有怎樣的智慧,也養(yǎng)不出大自然的野生鮑魚來。
與鮑魚名聲并駕齊驅(qū)的是海參。遼東半島四周的海里全有海參。只要你能潛到水底,在暗礁邊緣的縫隙里,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個肥得像微型胖豬似的海參,懶懶地躺在那里。你用不著什么技巧,只要伸手撿就行了,所以海碰子的行話叫“撿”海參。
生物學(xué)家說海參以貝殼碎渣、硅藻及極微小的螺類等沉積物為食。但老漁人說海參就是海里的蚯蚓,靠吃泥沙生存。這家伙厲害呀,能將黃色粗糙的泥沙吃下去,排出細(xì)膩的黑淤泥,成為養(yǎng)育海藻的肥沃養(yǎng)料。
然而,看似老實(shí)的海參,也有奇特的本能,尤其是危險突襲而來,它有著高超的逃跑花招。當(dāng)大魚的尖牙利齒即將咬住它時,竟然能猛地將肚子里的胃腸噴射出來讓大魚吃,借著噴射的反作用力,逃之夭夭。大魚卻以為飛射而出的胃腸就是海參,一口咬住,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覺得捕獲成功。此時海參早就躲進(jìn)礁石縫隙里,并能再生出一套完整的胃腸。但對于我們?nèi)祟悾⑦@個小把戲就沒用了,噴射的反作用力再大,也不會超過一米遠(yuǎn),所以,還是乖乖地成為我們手心里的俘虜。另外,海參行走的速度太慢,更倒霉的是它總會在沙土上留下清晰的足跡,沿著一道道彎曲的足跡,你會輕易地找到它的藏身之處。
海參還有著奇妙的反抗能力。一旦被我們抓到干燥的岸上,它首先以“壯烈犧牲”的姿態(tài)將自己溶化,變成稀溜溜的粥狀,以這種“化學(xué)式的自殺”來麻痹你。粗大的海參一旦變成這種半稠的液態(tài),你的網(wǎng)兜眼兒再小,它也會“溜”出去逃走。而一旦逃走,它就會迅速地恢復(fù)原來的體態(tài)。
但我們早就從老海碰子那里學(xué)來招法,只要將稀溜溜的海參抓起來朝礁石上狠狠地摔打幾下,這家伙立即就變得“硬邦邦”,我們趁機(jī)用刀將海參的胃腸剜出來,放慢它的溶化速度。而且我們還要趕快回到家里,用沸水將海參煮熟,拌上粗粒海鹽腌漬幾天,“殺”掉它身上的大部分水分。最后再拌上草木灰曝曬數(shù)天,制成干海參,這樣可以放到過年再慢慢享用。
不過,煮海參的鐵鍋絕對不能有油腥,得用堿水刷干凈,否則這家伙就會徹底地溶化成一鍋稀粥,讓你前功盡棄。由于女人手上皮膚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化妝脂粉,所以她們動過的海參,幾乎百分之百地完蛋。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誤以為女人不吉利,在加工海參時,將所有的女人都視為大敵,后來才明白這是脂粉的作用。
越是兇險的暗礁,海參的個頭兒越大;越是冰冷急湍的海流,海參的質(zhì)量越高。我曾在飄著雪花的初冬,到當(dāng)今著名的景點(diǎn)金石灘(當(dāng)年叫滿家灘)下水。由于氣溫下降,海參都從藏匿處跑出來曬太陽,清澈而凜冽的海底閃爍一片海參的花刺兒。啊哈,發(fā)財了!于是我發(fā)了瘋般地扎猛子,一個潮流下來,擒獲將近一千頭海參。用今天的價錢計算,可以賣到N多萬元。也就是說幾個小時就能拼搏到一部長篇小說的基本稿酬。
當(dāng)然,這里用“拼搏”二字,那可是真正的拼搏。當(dāng)你憋著一口氣量,赤身裸體扎進(jìn)冰刀般的浪濤里,體溫與砭骨般海水百分之百地撞擊時,你就知道這個世界不相信眼淚。捕捉海參扎猛子最深,水溫最冷,憋氣憋得最要命,但正是海參給我上了最重要的一課:坎坷的人生之路絕沒有什么捷徑可走,也絕沒有什么運(yùn)氣和僥幸。為此,我得到的,心安理得;我得不到的,從不妄想。
責(zé)任編輯:楊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