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云 陳秋英 嚴斯剛 杜泓明 陸志翔 鄭敏 羅廷榮*
(1.廣西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2.廣西悅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6;3.廣西璞締恩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6;4. 柳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 柳州 545026;5.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6.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4)
2018年8月在我國遼寧省首次報道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疫情,隨后疫情從東北地區(qū)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對我國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經(jīng)濟損失[1]。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非洲豬瘟病毒科(Asfarviridae)的一種病毒,僅感染豬科動物[2]。
ASF剛傳入中國呈現(xiàn)出感染性強、毒力強的特點,表現(xiàn)為高熱、皮膚充血、多器官出血及流產(chǎn)、快速傳染和死亡等急性癥狀,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重大損失。隨著ASFV在中國的定殖,逐步出現(xiàn)基因缺失株、自然變異株、自然弱毒株等基因變異毒株,與傳統(tǒng)的野毒株相比,生豬感染基因變異毒株后,表現(xiàn)為排毒滴度低、間隙性排毒、潛伏期長、難以早期發(fā)現(xiàn)和精確監(jiān)測?;蜃儺惗局甑幕蚪M序列、致病力等發(fā)生明顯變化。
ASFV基因變異毒株侵染初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采用抗體檢測無法區(qū)分所感染病毒株的類型,采用保守的P72蛋白序列研制的熒光定量PCR方法進行檢測,雖然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被ASFV感染的豬只,但是無法鑒別野毒株與基因變異毒株,因此建立能夠鑒別野毒株和基因變異毒株的多重熒光定量PCR方法,對構建豬場生物安全屏障,開展ASFV的野毒株和基因變異毒株的鑒別診斷意義重大,有利于養(yǎng)殖場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控。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豬偽狂犬病病毒(PRV)和豬細小病毒(PPV) 的DNA陽性對照由廣西璞締恩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提供。本實驗的陽性對照及構建質(zhì)粒的模板是在廣西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的ASFV比對試驗中驗證為ASFV陽性的樣本。經(jīng)鑒定,在陽性樣本中,有野生型ASFV及MGF-CD2v基因雙缺失的ASFV兩種樣本。2×Taq PCR Mastermix(KT201-12)、普通瓊脂糖凝膠DNA回收試劑盒(DP209-02)、pLB 零背景快連接試劑盒(VT205-01)、DH5α感受態(tài)細胞(CB101-01)和質(zhì)粒小提試劑盒(DP103-02)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NA marker LD DS2000(LM1101)購自廣州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imal Detection U+ Probe Master Mix (QV110-01)購自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專利《基因缺失的減毒非洲豬瘟病毒及其作為疫苗的應用》為參考[3],對非洲豬瘟病毒中國流行株Pig/CN/HLJ/2018(GenBank登錄號:MK333180.1)的缺失情況進行分析。根據(jù)ASFV基因缺失毒株(HLJ/18-7GD株)的兩個基因CD2v和MGF的缺失位置設計引物(見表1),用于鑒定野生毒株和基因缺失毒株。
表1 ASFV野生株與基因缺失毒株鑒別引物列表
通過PCR方法從ASFV陽性DNA模板擴增相應基因片段。反應體系如下:2×Taq PCR Mastermix 25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2 μL,核酸模板5 μL,加ddH2O補充至50 μL。
將PCR產(chǎn)物純化回收后分別連接在pLB Vector載體上,構建重組質(zhì)粒,轉化到大腸桿菌DH5α感受態(tài)細胞上,涂布于Amp抗性LA平板篩選陽性克隆,送至北京擎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測序。篩選序列正確的陽性菌落擴大培養(yǎng)后提取質(zhì)粒并測定質(zhì)粒濃度,根據(jù)以下公式計算拷貝數(shù):雙鏈 DNA拷貝數(shù)(copies/mL)=6.02×1023(copies/mL)×濃度(g/mL)/ 重組質(zhì)粒長度×660。
根據(jù)重組質(zhì)粒序列設計相應的引物和探針(見表2),稀釋至10 μmol,建立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三重熒光定量PCR體系反應條件探索如下:Animal Detection U+ Probe Master Mix 12.5 μL,正反向引物0.2~0.8 μL,以0.1 μL遞增,探針引物0.1~0.4 μL,以0.1 μL遞增,采用矩陣法優(yōu)化引物和探針的最優(yōu)濃度配比。陽性對照核酸模板1 μL,用ddH2O補足25 μL反應體系。反應程序詳見QV110-01產(chǎn)品說明書。
表2 三重熒光定量PCR引物及探針列表
測定pLB-P72、pLB-CD2v、pLB-MGF重組質(zhì)粒濃度,稀釋至(5.44~6.46)×1012copies/mL,按1∶1∶1混勻后作為陽性對照標準品,以10 倍的梯度稀釋成11個濃度,按照優(yōu)化好的反應體系和條件進行多重熒光定量 PCR 擴增,以標準品濃度的對數(shù)為橫坐標,Ct 值為縱坐標建立標準曲線[用(5.44~6.46)×109copies/mL到(5.44~6.46)×105copies/mL這5個濃度梯度建立標準曲線]。
以PCV2、PRV 和PPV的 DNA為模板,按照1.4優(yōu)化出的條件,進行PCR擴增檢測,以評估檢測方法的特異性。
將重組質(zhì)粒標準品10倍梯度(從1012-102copies/μL)稀釋后,按照1.4已優(yōu)化的條件,以三個重組質(zhì)粒為陽性對照,確定該方法的敏感性。
以上述不同濃度的質(zhì)粒標準品混合物為模板,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檢測,每個濃度設3個生物學重復,進行組內(nèi)重復性分析。將上述試驗重復3次,進行組間重復性分析,計算變異系數(shù),分析該方法的重復性。
以廣西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野生型ASFV及MGF-CD2v基因雙缺失的ASFV兩種樣本為驗證材料,使用P72、CD2v、MGF這3個基因的引物(表2)進行普通PCR驗證。驗證正確后使用上述兩種樣本的DNA為模板,用1.4優(yōu)化出的三重熒光定量PCR來檢測,鑒別ASFV的野生毒株和MGF-CD2v基因雙缺失毒株。
采用表1設計的引物均能擴增出大小正確的目的片段。選取ASFV-P72-F3/R3擴增產(chǎn)物(382 bp)、ASFV-MGF-F1/R1擴增產(chǎn)物(827 bp)和ASFV-CD2v-F1/R1擴增產(chǎn)物(548 bp)連接pLB Vector,轉化DH5α。挑選菌落PCR驗證正確的陽性克隆送測序,獲得測序正確的重組質(zhì)粒pLB-P72、pLB-MGF和pLB-CD2v。
在引物和探針濃度均在10 μmol情況下,采用矩陣法優(yōu)化引物和探針的最優(yōu)濃度配比:取0.1~0.5 μL的引物,擴增效率隨引物濃度顯著提升;取0.5~0.7 μL的引物,擴增效率不再隨引物濃度提升。探針濃度在0.2 μL附近為最優(yōu)。故優(yōu)化后體系如下:上下游引物(10 μmol)各0.5 μL,探針(10 μmol)各0.2 μL。
以pLB-P72(FAM通道)、pLB-CD2v(HEX通道)、pLB-MGF(CY5通道)重組質(zhì)粒標準品作為陽性對照,建立標準曲線。因為從(5.44~6.46)×1012copies/mL到(5.44~6.46)×1010copies/mL以及從(5.44~6.46)×104copies/mL到(5.44~6.46)×102copies/mL這兩個濃度范圍的線性關系并不是很顯著,所以選取從(5.44~6.46)×109copies/mL到(5.44~6.46)×105copies/mL建立標準曲線。三個重組質(zhì)粒的拷貝數(shù)以10為底的對數(shù)值與Ct值在上述濃度范圍有較好的線性關系(圖1)。
圖1 FAM、HEX和CY5通道的擴增曲線圖及標準曲線
以PCV2 、PRV、PPV的DNA為模板,按照1.4已優(yōu)化的條件進行檢測,未出現(xiàn)特異性擴增曲線,說明引物的特異性良好。
以pLB-P72、pLB-CD2v、pLB-MGF重組質(zhì)粒標準品為模板,按照1.4已優(yōu)化的條件,從(5.44~ 6.46)×1012copies/mL到(5.44~6.46×102)copies/mL濃度范圍均可以檢測出明顯的擴增曲線(圖2),其檢測閾限在(5.44~6.46)×102copies/ mL之下,其靈敏度可以達到102~103copies/mL之間。
圖2 三重熒光定量PCR擴增曲線圖
對FAM、HEX和CY5三個信號通道下109、107和105這3個模板濃度下的數(shù)據(jù)進行組間的重復性比較,利用變異系數(shù)計算公式計算變異系數(shù)。結果顯示,大部分組間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 2%或接近2%,只有一組數(shù)據(jù)HEX和CY5二組數(shù)據(jù)稍大于2%(表3),表明該檢測方法具有較好的重復性。
表3 重復性試驗結果
ASFV的野生毒株可擴增出P72、CD2v和MGF3個基因的所有片段,而MGF-CD2v基因雙缺失毒株僅可擴增出P72基因的片段。通過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鑒別,ASFV的野生毒株出現(xiàn)FAM、HEX和CY5 3個通道的擴增曲線,而MGF-CD2v基因雙缺失毒株僅有FAM通道的擴增曲線(圖3)。
圖3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樣本檢測試驗
本實驗建立的三重熒光定量PCR方法可以有效檢測ASFV,并能對ASFV的野毒株和MGFCD2v基因缺失毒株進行鑒別,檢測的敏感性為102~103copies/mL。該靈敏度已經(jīng)達到目前查閱到的基于TaqMan探針的多重熒光PCR檢測企業(yè)標準(1000 copies/mL)的要求(T/GDMDMA 0001—2021)。同時我們也注意到CY5和HEX擴增效率比較低,可能與使用的Animal Detection U+ Probe Master Mix的擴增效率有關,使用擴增效率更高的Taq酶或能提高檢測精確性。
據(jù)張靜遠等報道[4],基于P72基因設計的TaqMan探針,其對陽性重組質(zhì)粒的檢測靈敏度在10 copies/μL,對已知陽性臨床組織樣品可檢至 1∶103稀釋度。據(jù)韓玉等人研究[5],基于CD2v基因設計的TaqMan探針熒光定量檢測方法,對重組質(zhì)粒的檢測閾限在16 copies/μL。而根據(jù)蔡曉麗等人所報道的P72和CD2v雙基因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其檢測閾限在7.3 copies/μL~24.5 copies/μL的ASFV核酸濃度[6]。目前現(xiàn)行的非洲豬瘟檢測國家標準《非洲豬瘟診斷技術》(GB/T 18648—2020)僅有基于P72基因的單重探針熒光PCR方法[7],本研究建立的基于P72、MGF和CD2v基因的三重探針熒光PCR方法可以區(qū)分野毒株和基因缺失變異株,將為兩類毒株的鑒別診斷標準的修訂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綜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基于P72、MGF和CD2v基因的TaqMan探針熒光定量檢測方法可靠有效,可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的試驗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