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各種各樣的信息對他們的思想及價值觀念等都產生著影響,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生的學習及班級紀律進行嚴格管理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注重立德樹人教育,強化德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念和思想行為的重塑性管理,幫助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成長。
一、滲透德育觀念,強化價值教育,實現氛圍育人
在立德樹人視域下開展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作為教育引導者的教師必須要注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和教學工作中增加德育教育的比重,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將德育觀念滲透到班級管理理念中,尤其是對班風、學風的重塑,實現氛圍育人。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班級是他們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場所,他們以班級為單位接受各類知識的教育,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各種各樣的班級活動和學校活動等,同學和教師是他們除父母之外接觸最多的人,這些因素的存在,對開展班級管理有著非常有益的作用。實現氛圍育人,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班級中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比如張貼有關德育教育的海報等,也可以在學生中大力倡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帶動學生探索德育故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充分挖掘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優(yōu)秀德育故事的過程中,對標開展“比學趕超”活動,在班級中形成濃厚的學德育故事、展優(yōu)秀品質的氛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德育思想也會因此受到相應的影響。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乃至班會等活動,進行德育觀念的教育,以有意識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一個個生動的事例中感受到價值教育所帶來的影響,以實現班級管理的德育教學。教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周圍同學營造的班級氛圍,也會讓學生的德育觀念受到一定的影響。教師還可以加強家校之間的互聯互通,帶動家長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將班級教育與家庭教育相連接,確保德育教育的關聯性和連續(xù)性,保障氛圍教育的全覆蓋。
二、提升教師素質,豐富班級活動,實現榜樣育人
中學班級管理工作需在教師的有效設計及引導下來開展,學生作為參與者和受教育者,需要以教師為媒介,對自身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進行塑造。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教師而言,要從自身的素質提升出發(fā),改變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理念,將傳統(tǒng)的一切以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為目標轉變?yōu)樽⒅貙W生的全面培養(yǎng),加大德育教育在管理中的占比,以豐富班級活動角度為切入點,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接受德育教學的理念,實現榜樣育人。開展德育教育,并不是簡單的口傳心授的固化教育模式,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特點,要通過活潑生動的形式來豐富班級活動,以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悟到德育教育所帶來的種種益處并自覺去遵守、執(zhí)行。體現在實踐中,可以利用各種節(jié)日開展相應的活動,讓學生結合節(jié)日的寓意通過多種實踐活動自覺提升道德素養(yǎng);也可以利用班會、午自修的時間開展常規(guī)性的教育活動,對班級日常的衛(wèi)生、禮貌、紀律、勞動、學習等方面的常規(guī)性活動進行點評和總結,讓學生回顧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改正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也可以在充分聽取學生意見的前提下,列出德育教育計劃,結合全年學習安排等設置固定的教育活動內容,將線上、線下教育活動充分結合,推進班級活動更加多元、有趣,德育教育形式、內容更加豐富。
除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要實現榜樣育人,關鍵點在于榜樣的選擇。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依據,能夠選擇的榜樣來源一是家長,二是教師,三是同學,四是名人。從這四個方面出發(fā),要強化家校合作,讓家長做好學生德育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從規(guī)范自身的言談舉止出發(fā),做好學生的榜樣;教師要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從自己做起,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素質,以身作則,主動帶領學生遵守規(guī)章制度,主動帶領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優(yōu)秀品質;在班級中選舉“紀律之星”“勞動之星”“友善之星”“尊老之星”等,號召全班學生向他們學習,以身邊的優(yōu)秀事例為指引,引導學生有序向上、向好發(fā)展;以社會公認的道德典范人物為榜樣,號召學生通過作文、演講等形式去找尋他們的光榮事跡,主動去學習、發(fā)揚,進而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三、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實現主動育人
要實現立德樹人,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還是在學生自己身上,無論是營造氛圍還是榜樣示例,如果學生無動于衷,那么最終將無法達到樹人的目的。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要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發(fā)現中增強立德樹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實現主動育人。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自律性和自覺性較欠缺,尤其是德育教育這類屬于價值觀念的教育,教師應該改進傳統(tǒng)機械式、灌輸式的教育方法,創(chuàng)設不同教育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德育教育活動。體現在實踐管理工作中,可以主題班會為例,以熱門事件為引,讓學生在主題班會中討論交流。比如,當前社會上熱議的“老人倒地,扶還是不扶”問題,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派進行自由討論,在該問題情境中,學生可以依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社會現實案例等進行充分的討論,教師在其中發(fā)揮好引導作用,最終帶領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也在此次討論中幫助學生深化尊老這一傳統(tǒng)觀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現實情境為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主動去發(fā)現其中所蘊藏的德育內容,如參觀烈士陵園,讓學生從烈士的經歷中感悟其強烈的愛國情懷,并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環(huán)境,分析自己將要以何種方式愛國,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以此次參觀活動為主題進行一次征文比賽或者是小型的主題演講,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所思、所想主動去挖掘、發(fā)現各種活動、事例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品質、精神乃至文化,帶領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啟發(fā),變德育教育的被動育人為主動育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強化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加大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力度,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和需求出發(fā),結合新時代新特點,利用新手段、新方法,加強德育教育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第四十中學)
責任編輯:莊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