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平 李顯軍
企業(yè)的管理離不開信息化。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多年探索,已建成并成功運用各種信息化系統(tǒng)對集團的生產、經營進行全方位的管理。但是,在集團內部長期差異化地建設發(fā)展過程中,信息系統(tǒng)數量與數據量均在不斷增加,下屬的各分子公司在生產條件、技術利用等方面形成相對獨立、技術手段多樣的管理模式。以ERP物資管控為例,除各分子公司的ERP系統(tǒng)存在較大差異外,在原材料管理方面也帶來較大困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集團存在多套架構不同的ERP管理軟件,導致數據架構不同,物資主數據不統(tǒng)一,形成數據孤島;二是集團下屬分子公司采購、倉儲獨立管控,造成公司之間的物資采購,使用情況相互封閉,可能存在一處積壓,多處急需又重復購買的現象;三是部分物資長期未使用形成呆滯庫存,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效消除,造成大量資金占用,物資資產無法有效盤活;四是由于數據孤島的存在,集團無法對物資進行統(tǒng)一管控,物資數據的實時性與準確性難以保證,無法發(fā)揮物資的最大利用率與周轉率。
本文結合集團現狀,闡述了如何使用kettle、帆軟、數據倉庫等信息技術與平臺,將集團已有的多套ERP系統(tǒng)的供應鏈物資庫存信息進行整合與共享,實現數據透明化,提高物資利用率,降低庫存積壓。
(一)總體解決方案思路
由于多套ERP軟件的存在,數據架構、數據存儲方式也不相同,方案設計分三個步驟實現:第一步,采用第三方ETL工具kettle從各數據庫后臺抽取源數據,并按照物資分類規(guī)則進行數據清洗,形成統(tǒng)一的數據結構,去平臺化;第二步,在集團層面建立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用于存儲清洗后的結構化數據;第三步,使用帆軟平臺(FineReport、FineBI)進行數據報表與可視化的開發(fā),實現集團全局性共享,同時進行數據分析,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針對性的物資數據分析結果。形成對物資出入庫與庫存數據全方位的實時監(jiān)控,最終實現物資有效管控。
方案總體架構圖如圖1所示。
(二)網絡部分解決方案設計
由于集團及分子公司分布于貴州、四川、福建、江蘇、黑龍江等地,數據庫也封閉在各公司局域網范圍內,集團服務器無法通過外網訪問各分子公司ERP數據庫,本方案采用以下兩種方式解決網絡讀取問題:
一是網絡專線方式。針對省內生產基地,采用網絡專線方式聯(lián)通集團與生產基地的局域網,通過防火墻配置集團-分子公司的服務器區(qū)的局域網鏈接,并將普通辦公網絡與生產網絡相互隔離,以保證生產網絡與辦公網絡的安全問題。
二是VPN方式。針對省外生產基地,由于地域相隔較遠,考慮到采用專線方式較高的通信費用,采用防火墻間VPN方式建立專用隧道,實現數據庫的訪問與數據通信。
(一)數據清洗與數倉建模
針對集團下屬多套ERP系統(tǒng)的供應鏈模塊,分別設計不同的數據清洗模型,同時在數倉中創(chuàng)建統(tǒng)一的數據表架構,將清洗后的數據存入表中。由于各分子公司間帳套不同,故各分子公司的物資數據單獨存放于不同的數據庫表,形成原始層(ods)數據庫,避免出現相同代碼對應不同物資所帶來的數據混亂問題。在原始層基礎上進一步整理與清洗,形成基礎層(dws)與主題層(dms)數據。
由于數據倉庫的存在,需要針對kettle定期自動執(zhí)行清洗步驟,制作bat可執(zhí)行文件實現kettle的自動清洗,執(zhí)行周期為1天一次。
(二)數據平臺的建設與開發(fā)
DW+DM的應用,就是要以數據倉庫作為企業(yè)底層的數據源,再加上各種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組成有效的決策支持系統(tǒng)。本方案使用帆軟平臺進行數據共享界面的開發(fā),開發(fā)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總體物資及呆滯件物資進行聯(lián)合查詢,集團范圍內任意生產參與者可以通過系統(tǒng)查詢所有庫房的物資庫存,便于領用,同時為物資采購部門提供采購計劃初步篩選的數據來源,如采購計劃中包含其他單位已有且處于呆滯狀態(tài)的物資,則取消該項(或多項)物資采購計劃,減少重復采購;二是針對各個單位每月物資庫存數量、資金占用情況制作對比分析主題,便于集團管理部門總體監(jiān)控各分子公司庫存物資資金占用及月度增減率等指標。
(三) 制度保障
為促進方案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同時提高各生產單位查詢并領用原有呆滯件物資的積極性,實現減少集團物資總體資金占用的目標,由集團層面制定一系列考核及正向激勵措施,作為技術性項目順利實施的制度保障。制度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方面:一是下達周期性降庫指標,特別是呆滯件庫存的指標,促使各單位盡量優(yōu)先使用已有的物資材料或向兄弟單位推銷,達到降庫的目的;二是集團各分管業(yè)務部門或公司協(xié)商制定出一套物資領用后的財務處理規(guī)則,避免在公司之間材料領用后形成爛帳;三是制定一套領取其他單位呆滯件物資的財務激勵措施,如涉及內部關聯(lián)交易單位領取對方呆滯件物資后,按一定比例進行折扣,以及呆滯件物資金額不計入當期的生產制造成本等等,以此來提高物資使用方尋找和領用其他公司物資的積極性。
主數據及管理架構的統(tǒng)一對集團化整體管控至關重要,本文所涉及的物資庫存共享只是集團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管理提升的一個縮影。但由于各種原因形成的多系統(tǒng)、多業(yè)務平臺的現狀亦不可避免。此時,數據治理與數據管理平臺,對原業(yè)務數據清洗、整合,使數據微服務化,從而形成企業(yè)級數據共享中心,為其他業(yè)務系統(tǒng)、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服務,才能更好提升企業(yè)信息化建設水平。
同時,數據分析共享是一個系統(tǒng)集成類項目,所涉及的技術、平臺、軟件等多要素結合,才能形成功能相對完善的“成品”。其實,信息化平臺要切實落地并真正服務于企業(yè),還要注重制度保障,在解決好用的同時,還要注重實用的效果,能為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才能反推系統(tǒng)長久穩(wěn)定的運行,提高系統(tǒng)的生命力。
作者單位: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