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華
(玉山黃家駟醫(yī)院/玉山縣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江西 玉山 334700)
腎臟是人體排除代謝和血液中廢物的重要器官,隨著病情的進展,腎臟無法正常運轉,會出現(xiàn)水、電解質、酸堿紊亂,造成毒性物質殘留,進一步隨著長時間滯留會造成尿毒癥(uremia)的發(fā)生,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安全和生命[1,2]。目前,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一定程度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3]。臨床血液透析方法存在差異,常規(guī)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將體內毒性物質經(jīng)血液排出,以降低毒素對人體的影響[4]。但是對蛋白、大分子毒素清除作用較差,且會增加血清鈣磷代謝紊亂等不良反應,在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5]。高通量血液透析采用生物相容性較高的透析膜,可濾除大分子毒素,改善濾過效率,進一步提高透析效果[6]。目前,臨床關于高通量血液透析應用于尿毒癥患者中的相關研究較多,但是對微炎癥、鈣磷代謝以及尿素透析充分性方面的研究存在差異[7,8]。本研究結合2020 年1 月-2022 年1月在我院診治的84 例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應用于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優(yōu)勢,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玉山黃家駟醫(yī)院診治的84 例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0 例;年齡39~71 歲,平均年齡(54.19±3.20)歲;病程2~7 年,平均病程(4.97±1.29)年。觀察組男24 例,女18 例;年齡37~73 歲,平均年齡(54.87±4.09)歲;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01±1.43)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咦栽竻⒓颖狙芯?,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尿毒癥臨床診斷標準[9];②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10];③均無感染征象[11]。排除標準:①合并肝、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③合并免疫性疾病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⑤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采用德朗聚醚砜膜B-18P 透析器,超濾系數(shù)23 ml/(hr·mmHg),聚醚砜膜,有效膜面積1.8 m2,采用碳酸氫鹽,透析脫水量為2~6 L,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為220-250 ml/min,3 次/周,4 h/次,連續(xù)治療6 周。
1.3.2 觀察組 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器同對照組,置換液流量15~25 L,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40~270 ml/min,3 次/周,4 h/次,治療療程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血鈣水平、血磷水平、炎癥因子指標[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尿素透析充分性指標[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腎功能指標[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以及并發(fā)癥(食欲不振、肌肉痙攣、皮膚瘙癢、血壓異常)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鈣磷代謝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血鈣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血鈣水平高于對照組,血磷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鈣磷代謝情況比較(,mmol/L)
表1 兩組鈣磷代謝情況比較(,mmol/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2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hs-CRP、IL-6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3 兩組尿素透析充分性比較 觀察組Kt/V 為(1.65±0.35),高于對照組的(1.30±0.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03,P=0.042)。
2.4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SCr、BUN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5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隨著尿毒癥發(fā)病率的不斷上升,尿毒癥病死率也不斷上升,其首位病死原因為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與容量超負荷狀態(tài)、血管鈣化、貧血、高血壓等相關[12,13]。因此,通過充分的血液透析,降低患者體內炎癥因子、內毒性物質,可延緩病情的進展,保護殘余的腎功能,減輕對心血管的損傷等[14]。但是常規(guī)低鈣透析不能充分清除大、中分子毒素,殘余毒素物質可使機體組織產(chǎn)生免疫反應,繼而會發(fā)生內分泌功能障礙[15]。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大、中分子溶質、尿素等物質,促進水、電解質紊亂的改善[15]。與常規(guī)低通量透析方法比較,不僅可清除小分子物質,還有利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16,17]。但是對鈣磷代謝、微炎癥狀態(tài)及尿素透析充分性是否具有顯著的影響,還需要臨床通過多中心、大樣本研究證實。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鈣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血鈣水平高于對照組,血磷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改善血鈣、血磷水平,有效調節(jié)鈣磷代謝,降低低鈣負荷,從而改善腎重吸收作用,降低鈣磷異常程度。同時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hs-CRP、IL-6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hs-CRP、IL-6)水平,進一步減輕炎癥反應,有效改善氧化應激反應造成的損傷。分析認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實現(xiàn)對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改善透析率,減輕血管內炎癥產(chǎn)生,進一步維持相對良好的透析效果[18]。本研究顯示,觀察組Kt/V 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尿毒透析充分性。在尿素透析充分性中,K 為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t 為透析時間,V 為尿素在體內分布的容積,Kt/V 越高透析充分性越強。因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對內毒性物質進行清除,從而提高尿素的清除率,尿素在體內分布減少,尿素濃度、尿素清除指數(shù)升高,可減輕腎臟濾過的負擔,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機體功能障礙顯著改善,趨于正常代謝,實現(xiàn)顯著的透析效果。治療后,兩組SCr、BUN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尿毒癥患者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腎功能指標,發(fā)揮一定程度地保護腎殘余功能作用。分析認為可能是由于該透析方法透析效率相對較高,可有效減輕腎負擔,促進殘余腎功能的恢復,從而促進腎功能指標水平的改善。此外,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具有更理想的應用安全性。因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更多的內毒性物質,進而有效保護血管內皮,減少對血管的刺激,一定程度降低皮膚瘙癢、血壓異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促進尿毒癥患者鈣磷代謝,減輕微炎癥狀態(tài),提高尿素透析充分性,保護腎殘余功能,且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作為臨床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的首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