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紅梅
(惠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東 惠州,516025)
護理技能是實施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和根本保證。護理人員護理技能水平可直接影響患者安全和護理服務質(zhì)量。護理技能強化練習是護生進入臨床前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的技能訓練可幫助護生進入臨床后盡快勝任工作崗位。傳統(tǒng)的實習前強化訓練存在練習內(nèi)容與臨床實際工作嚴重偏離的現(xiàn)象,護生在考核中成績合格,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仍表現(xiàn)出技能操作不規(guī)范、人文關(guān)懷不夠或忽視個體需求、風險評估意識差、應急能力不足、理論知識不扎實等問題[1]。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下會導致護生壓力增加,表現(xiàn)適應不良或感到恐懼,甚至不能順利進入角色或不敢動手操作。美國醫(yī)學教育家米勒認為學習過程中從知識積累到臨床實踐能力發(fā)展可分為四個層級,第一層為專業(yè)理論知識;第二層為應用能力;第三層為操作表現(xiàn);第四層為臨床實際應用,即“金字塔”的頂端[2]。本研究采用基于米勒“金字塔”原理的項目綜合訓練法對護生進行技能強化練習,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在醫(yī)院即將實習的2019級護理專業(yè)2個班級,共112名護理學生為研究對象,均為女生。2個班已完成基礎護理知識學習。按班級編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6名,年齡18~21 歲,平均(18.48 ±0.84 )歲;對照組56名,年齡18 ~21 歲,平均(18.35 ±0.7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師資管理:選擇4名教學和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作為課題實施的授課老師,統(tǒng)一參加強化練習的教學培訓,培訓后每位老師上交一份實施計劃材料,并由課題組負責人審核通過。授課教師需要掌握各項強化練習的護理技能。
1.2.2 訓練內(nèi)容和目標:兩組護生訓練的項目相同,根據(jù)訓練時間、護理操作技能要求,結(jié)合臨床工作需要確定強化項目,項目范圍為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模塊,包括口腔護理、鼻飼護理、靜脈留置針、導尿、臥位變換、輪椅運送等項目。訓練目標是使護生熟練掌握護理知識和技能,并能運用知識、技能對患者實施護理,培養(yǎng)護生臨床護理技能、評判性思維、溝通和團隊合作等能力。
1.2.3 方法:觀察組在傳統(tǒng)的實訓室練習的基礎上,以米勒“金字塔”原理為指引,結(jié)合護生知識水平評價結(jié)果編制訓練方案,將護生分組,每組3~4 人,采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方法實施分層級教學,呈遞進式分4個層級。①第1層級(第1 周):主要以鞏固單項技能及與技能相關(guān)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為主,編制的綜合案例涵蓋知識點,規(guī)定護生每天練習2 項,以理論指引實踐,實踐證實理論。②第2 層級(第2~3 周):在第1 層級的基礎上,主要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編制操作項目相關(guān)的臨床綜合案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案例分析,由學生完成患者資料收集和分析、確立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實施護理計劃、病情觀察、記錄等工作,學生嘗試將前面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踐中,逐步建立臨床思維。③第3 層級(3~4 周):強化操作表現(xiàn)階段,在前兩個層級的基礎上查缺補漏,糾正操作中存在不足或錯誤,保證技能操作的正確性。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評估、溝通、人文關(guān)懷、安全意識及評判性思維等能力。④第4 層(第5~6 周):以培養(yǎng)臨床實際應用能力為主,護生運用綜合情景模擬案例,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方法呈現(xiàn)貼近臨床的真實工作情景,注重學生在工作情景中表現(xiàn)。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觀察學生表現(xiàn),及時引導糾正存在問題,注重鍛煉學生的單項技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處理問題等能力。
對照組在實訓練習室采用傳統(tǒng)的基于案例的單項操作技能練習模式,即案例提問—老師講解、演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回視并總結(jié),強化訓練時間為6周。
采用多維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包括理論知識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綜合案例、臨床實際應用能力、護生行為表現(xiàn)及護生對技能訓練的態(tài)度。
1.3.1 知識和能力考核:兩組護生考核項目相同,分為4 個項目:①理論知識:采用標準化試題考核;②綜合案例:采用綜合案例分析題考核;③操作技能:采用單個項目實踐形式考核,從練習項目中隨機抽取1 項,評價工具采用自行編制的項目評分標準;④臨床應用能力:采用綜合情景案例“賽道式”考核,從練習項目中抽取3 項融入綜合情景案例,以小組為單位打分,滿分成績均為100分??己巳藛T由參與項目研究的授課教師擔任,由同一組老師進行考核。
1.3.2 護生行為表現(xiàn)評價:以伊靜等[3]研制的護理迷你臨床演練量表為基礎,咨詢臨床專家自行設計評價量表。該量表由8 個維度24 個條目組成,包括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準備、護理實踐、人文關(guān)懷、健康教育、團隊合作、整體評價。采取9分制,3 等級計量評分,不合格(1~3 分);合格(4~6 分);優(yōu)秀(7~9 分)。該量表信度為0.90,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0。
1.3.3 滿意度:采用Likert 5 級計分法,同意程度區(qū)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確定、不滿意、非常不滿意五個等級,依其情況分別計5~1分。
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案例、臨床應用能力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案例、臨床應用能力考核評分比較(± s) 分
表1 兩組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案例、臨床應用能力考核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6 56 tP理論知識84.50±6.66 77.61±8.13-8.424<0.01操作技能86.74±5.61 81.14±8.24-4.223<0.01綜合案例83.40±6.68 76.54±8.12-8.418<0.01臨床應用能力83.38±6.62 75.51±8.08-8.414<0.01
觀察組護生各項行為表現(xiàn)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行為表現(xiàn)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護生行為表現(xiàn)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n護理評估 護理診斷 護理準備 護理實踐 人文關(guān)懷 健康教育 團隊合作 整體評價觀察組566.78±1.265.53±1.127.03±1.207.04±1.217.23±0.946.95±0.966.95±0.966.68±0.78對照組565.82±0.944.49±0.855.30±1.065.31±1.055.84±0.715.58±0.955.58±0.945.47±0.61 t-4.629-5.564-8.068-8.068-8.701-8.724-7.588-9.176 P<0.01<0.01<0.01<0.01<0.01<0.01<0.01<0.01
觀察組護生滿意度評分(91.56 ± 6.36)分,高于對照組的(81.37 ± 9.97)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58,P<0.01)。
護生只有經(jīng)過不斷實踐才能提升護理技能。護生的護理行為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實習期間如所在臨床科室工作繁忙,護生只是觀察帶教老師或其他護士完成當班護理工作,缺少思考過程,可能會形成固定的思維;護士在日常護理和管理中會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可能會對實習護生產(chǎn)生不良影響[4]。護生實習前采用基于米勒“金字塔”原理的項目綜合練習,能有效幫助護生復習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縮小理論與實踐差距,為培養(yǎng)護生臨床實用技能奠定基礎[5]。
米勒“金字塔”理論強調(diào)的是臨床實際應用,每一階段能力培養(yǎng)都是為能夠解決實際臨床工作問題打基礎[6]。該理論中每個階段側(cè)重點不同,通過分層次、遞進式綜合項目模擬訓練,要求參與訓練者反復練習,加深理解和記憶,同時帶教老師在練習中及時發(fā)現(xiàn)護生存在的問題,舉一反三落實改進,有效提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帶教質(zhì)量[2,7]。該方法改變以往傳統(tǒng)實訓授課模式,制定符合實際的培訓方案,對操作項目逐一編制案例、培訓、評價,匯總存在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重視護生的再培訓、考核,確保人人達標[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綜合案例分析和臨床應用能力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護生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生經(jīng)過訓練后,其護理評估、溝通交流、人文關(guān)懷、知識應用、評判性思維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均得到大幅度提升。謝麗斯等[9]研究顯示采用米勒“金字塔”理論培訓法后實習護士隱私保護、解釋操作目的、服務態(tài)度、說話語氣、照顧患者感受、操作嫻熟和意外事件處理等項得分高于傳統(tǒng)方法培訓的實習護士。丁雪梅等[10]研究顯示米勒“金字塔”教學可提升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及護患溝通能力。護生基礎護理理論扎實,能很好理解操作流程標準,在模擬情景中進行操作訓練,對護理工作流程體會深刻,最終取得較好的成績,提示基于米勒“金字塔”原理的項目綜合實訓是一種有效的培訓方法[11]。
護生護理技能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guān)系到護理事業(yè)發(fā)展的未來。護士開展護理操作時要遵循護理程序,每一項操作均包括護理評估、計劃、工作準備、實施過程、綜合評價步驟,護理程序思維貫穿于護理全程,并強調(diào)人文關(guān)懷、護理安全、護理質(zhì)量、患者舒適度等[12]。護生由于缺乏臨床工作經(jīng)歷,不能將護理程序很好融入實際操作中[13]。本研究還觀察到,在訓練早期護生護理操作程序步驟不全,技能操作思路不清晰,存在護理評估不到位、護理問題發(fā)現(xiàn)不及時、護理安全意識欠缺、應急能力不足、護理記錄不全、忽視患者舒適等問題。因此在強化練習時,通過有針對性地持續(xù)改進培訓計劃和方法,確保護生規(guī)范執(zhí)行護理操作程序,將護理程序工作步驟內(nèi)化于心,形成日常護理工作方法,為將來進入臨床工作打牢基礎。
基于米勒“金字塔”原理的項目綜合訓練有助于護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是值得推廣的實訓教學模式。但其對師資力量和管理等方面要求較高,目前醫(yī)院培訓人數(shù)有限,要實現(xiàn)該教學訓練模式全面推廣,還需加強師資力量培訓,組建高素質(zhì)教師團隊,以逐步開展綜合實訓教學模式[14]。
綜上所述,基于米勒“金字塔”原理的項目綜合練習重視理論與實踐交互,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多方位、漸進式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是有效的教學方法[15]。但仍需進一步探討方案應用和推廣,以期為臨床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護理人才提供參考。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