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謇
或是信了清風(fēng)的邀約,或是聽了白云的呼喚,我們市網(wǎng)絡(luò)作協(xié)一行人在最好的季節(jié),邂逅了最絢爛的色彩。
一出城口縣城,一路上溪流緩緩,連綿蜿蜒,流至云斷處,兩山夾峙,勢如破天。山間落英繽紛,層林煙霽因風(fēng)舒卷,冉冉裊裊,青白相映,天色分外明朗。
進(jìn)入景區(qū)觀景臺,入目處處皆是景。我們似乎總能在亢家寨與大自然的美撞個滿懷:彩葉漫漫,紅的黃櫨葉,黃的木子樹葉,紫的爬藤葉,翠的修竹葉……一片片、一簇簇、一樹樹、一團團,山山灼灼耀眼,是醉酒的國畫大家用點子皴筆蘸了各色顏料,亂皴亂點的,看似雜亂無章,卻又斑斕多姿。
觀景臺下有一條小溪橫穿而過,我沿著溪邊閑走,溪水潺潺,五顏六色的鵝卵石躺在溪底,花草在水中搖擺,落葉在水面飄行。一縷縷陽光穿林透葉,灑在溪水上,好似五彩碎金瞬間跌落。我禁不住伸手掬水葉在手,入手光照,禪意隱現(xiàn),轉(zhuǎn)覺心清如水,意淡如云。兩岸的田間地頭流淌著滾燙的旋律,繽紛綺麗。紅的像火燒云,綠的像翡翠,黃的金光閃閃,一條條彩潮洶涌,把整個陌上裝扮得如詩如畫,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我在想,世間生靈竟然能如此這般和諧交融:花草在水中長,彩葉在水中流,奇峰映秀,鳥鳴深幽,靈香細(xì)細(xì),沁人心脾。身處其境,別有一種安然空靈的陶然意境。
人在溝底穿行,舉目盡顯“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秀麗景色。
據(jù)同行的城口縣作協(xié)王主席告訴我們,這里的山大多是石頭山,面上薄薄的一層土壤,樹木鮮有養(yǎng)分滋養(yǎng),所以很難見到參天大樹。常見的黃櫨別看紅得很耀眼,頂多也就兩米來高。干干瘦瘦的木子樹結(jié)著青黃的葉片,開著白色的小花朵,偶爾穿出黃櫨葉叢冒出來。黃荊則低調(diào)得多,披著一身身厚綠色躲在黃櫨身后,爬山虎更是怕羞得要命,額首在地,小臉蛋兒漲成了各色各樣,青綠漸變成淡黃,紫色還帶著點兒鵝黃,又由藤黃漸變成大紅,紅中夾著黃,黃里又透著紅……看似微小,耐不住滿山滿野,便成了彩葉森森!
一座座大山被彩葉覆蓋著,像姹紫嫣紅的地毯鋪滿了無際的山野。一層層彩葉隨著山巒起伏,重巒疊嶂;繞著山梁蔓延,葳蕤似海;隨著山彎千回百轉(zhuǎn),飄若綢帶。因此,城口的秋色便各具風(fēng)姿,最顯眼處的是火紅、藤黃、鈦白,中間層的是厚綠、豆綠、鵝黃,貼在地上的是大紅、翡翠、花青、紫色,一層層各色雜染,色彩斑斕?!安嗜~城口”得名由此而來。
那些彩葉多親切,完全是一種初見之喜,就那么突然闖進(jìn)人的眼簾,就像去東安鄉(xiāng)中心小學(xué),一群在操場上翻飛的“小燕子”突然就入了心扉。他們在操場上玩著跳繩游戲,就見左腳一勾,右腳一跳,仿佛就把童年留住了。
見我們過來,孩子們忙停下游戲,大大方方地向我們行禮:“老師好!”
很是讓人詫異,多么有禮貌的孩子們。明亮無邪的眼眸,勾起了心中最深處的悸動。
歷經(jīng)歲月磨礪后,最能打動人心的偏偏就是這純粹的童心。
有學(xué)生圍著我問:“老師,這是什么葉子呀,紅得好艷?!?/p>
“是黃櫨葉。很平凡的樹葉,歷經(jīng)風(fēng)霜的洗禮才如此分外艷麗。那是初心的顏色,是這個世界最本真的色彩?!?/p>
我從兜里掏出簽字筆,在葉片上寫下幾個小字:“愛自己的家鄉(xiāng)。”送給那紅通通的小臉蛋兒。
黃櫨葉在陽光下傳遞著溫暖的光照,孩子們在陽光下鬧騰,我一愣,想起一個詞“沐浴春光”,多么形象!
春光漫漫,被一群“小燕子”撲騰得四處飛揚。后來我得知,這里面很多孩子是沒有母親的。
“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是我歷經(jīng)滄桑后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對生命的詮釋。正如這人世間的落葉,回歸自然,而后萌動起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