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璐璽
我們小區(qū)有幾棵枇杷樹,夏日初臨時,滿樹金黃,常引來鳥雀爭搶,好不熱鬧。偶有人帶著孩子晚飯后散步行到樹下摘一兩個嘗鮮,但一樹通常也揀不出幾個好的,幾乎都被麻雀早早搶光了。
每年初夏,鄰居阿姨都會回一趟老家摘枇杷,回來分一袋給我們。但母親怕酸,我嫌果肉薄,都不怎么吃,又覺得放壞實在可惜,于是母親拿去釀枇杷酒。
枇杷可入藥,《本經(jīng)逢原》曰:“(枇杷)必極熟,乃有止渴、下氣、潤五臟之功。”常用于肺燥咳喘、吐逆、煩渴等癥。枇杷果酒的制法并不復雜。揀圓潤飽滿者,洗凈,除去兩頭;一層枇杷果,撒一層白糖;取低度糯米酒浸泡,密封之后置于陰涼處,存放一兩個月后便可飲用。枇杷酒酸甜適口,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父親平日沒什么雅趣,只愛邀上二三好友聚一聚。最近,他總要找一個空瓶打滿枇杷酒,這才喜滋滋地出門。
除了小酌枇杷酒,父親還喜歡用枇杷葉泡水喝。枇杷葉有降氣、清肺、止咳之功效,泡水喝之前曬干去毛即可。父親上班或打球時,碰上有朋友咳嗽,便立刻“現(xiàn)身說法”,指著自己杯子里的枇杷葉代茶飲進行一番游說。
枇杷花在秋冬時節(jié)開放,這一點與別的花不同。枇杷花也能入藥,具有止渴下氣、利肺利咽之功效,適用于嗓子沙啞、喉嚨腫痛,對于咳嗽、鼻流清涕等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療效,《本草綱目》載:“枇杷花、辛夷等分。研末,酒服二錢,日二服?!辫凌嘶ㄒ部膳菟龋且晃都扬?。
母親還常在蒸米飯時撒入一層黃白色的枇杷花,蒸出來的大米飯,飯香中夾雜著枇杷花的清香,美味又雅致,每次我都能多吃上一碗飯。
“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從花、葉到果,我家人人愛枇杷,人人都把枇杷夸。
中風的誘因有哪些?如何防治中風?中風患者的日常護理怎么做?針對中風的后遺癥,中醫(yī)自然療法有沒有效果?本節(jié)目中安徽省針灸醫(yī)院腦病科主任醫(yī)師周婷為大家揭開中風的“廬山真面目”,從中風患者及家屬的常見疑問出發(fā),以問答形式回答了中風疾病的常見問題。歡迎掃碼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