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生
老鷂子
一進(jìn)入溝口,就聽到烏鴉粗糲的叫聲,聽起來不怎么溫柔,帶著陰冷氣,有不舒服的感覺。
老人們說過,向地上吐三口唾沫,再跺上三腳,這樣可以避邪。民間說法談不上科學(xué)根據(jù),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我沿著毛毛道去周家溝,那里有古城墻,想去看一眼。
走入溝口不遠(yuǎn)處,遇上高麗明子,當(dāng)?shù)厝朔Q朝鮮槐。它是落葉喬木,樹皮為淡綠褐色。枝葉紫褐色,葉及樹皮可治療腫瘤。槐內(nèi)皮粉制成藥,治療傷口和久不愈合的潰瘍,莖和枝有祛風(fēng)濕功能,用于治療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花可止血。
我扶著高麗明子,抬頭望著高大的樹冠,林子里空氣清新,吸一口舒服,有青草的香味。繼續(xù)向山里走,樹木密實起來,各種野草多了,身體被灌木和野草糾纏。我避開一片蟄麻子,又遇上蒿子。前面發(fā)出不正常的鳥叫聲,響起翅膀拍擊枝葉聲。我在沙松旁邊借著樹做安全墻,觀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近幾年山野中的大牲口多起來了,經(jīng)常有黑瞎子傷人,襲擊采蘑菇的人,琿春一帶出現(xiàn)過老虎,想到這里緊張起來。在林子搜尋,只聽前面有聲音。雖然有點害怕,在好奇心驅(qū)使下,決定冒著風(fēng)險,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再說人比動物聰明,在危險來臨前做出的反應(yīng)和辦法相對會多。我做好充足的準(zhǔn)備,相機不挎在胸前,提在右手上,關(guān)鍵時能作為武器迎頭砸向襲來的對手。
拉拉秧扯著褲腿制造緊張的氣氛,中華蜜蜂過來湊熱鬧,在身邊嗡嗡響,配合拉拉秧渲染氣氛。我壯著膽子向前走,絲毫不敢疏忽。由于樹多密實枝葉,走起來不便利。
透過樹枝看到,一塊小空地,一大一小兩只鳥兒在廝打。聲音是從這里發(fā)出的。有枝葉遮擋,從縫隙中觀望,看不太清是什么鳥兒。心放下來,是狹路相逢的鳥兒,正進(jìn)行一場生死大戰(zhàn)。
我放緩腳步,留心身邊的枝葉,盡量不弄出響聲,免得驚動玩命的鳥兒。我要從頭到尾觀看這場搏殺,結(jié)果會怎么樣。我背依沙松感覺安全多了。朋友在精神病院當(dāng)醫(yī)生,他說過在醫(yī)院走廊停下時要倚靠墻上,防止病人從背后偷襲。隨意聽到的小常識,今天在山野中派上用場。這里視角較好,兩只鳥兒背對我。
我靠在灰褐色的沙松樹上。樹枝輪生層次分明,樹冠寬傘形。沙松能做菜吃,很少有人知道,在長白山區(qū)聽當(dāng)?shù)乩先苏f過。春天時,沙松散發(fā)出松脂的清香,采摘沙松尖兒,放進(jìn)開水焯過,拿清水洗一下,除掉酸澀味兒。撈出的松尖擠出水分,放進(jìn)盤子里,放上蒜、辣椒和各種作料,就是一道拌沙松尖兒。酸甜香辣中,透著松脂的清香,味道極佳。
早已過了吃沙松尖的時節(jié)。松尖老了,摸起來扎手,不可能吃到肚子里。沙松成為我的護(hù)衛(wèi)者。
我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大鳥是雀鷹。雌雀鷹比雄的略大,翅膀張開時闊而圓,尾巴較長。身上的羽毛呈灰褐色,頭后有白羽毛。
雀鷹在獵殺喜鵲,它們在林地上纏斗。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從個體的能力和體重上,喜鵲不是雀鷹的對手。
喜鵲作為雜食性動物,脾氣異常暴躁,軟硬不吃。別看喜鵲三十厘米大小,卻有響當(dāng)當(dāng)?shù)耐馓枴傍B類界的流氓”。它敢搶其他動物的食物,就連老鷹這類的猛禽,也不放在眼里。當(dāng)?shù)厝擞幸痪湓挘骸叭幌铲o,就能干掉一只老鷹?!边@評價不是隨便說出口的,它有真本領(lǐng)。
喜鵲是聰明鳥兒,因為愛打群架,經(jīng)常在白天欺負(fù)貓頭鷹,貓頭鷹白天視力差,只能忍受流氓的捉弄。老鷹和貓頭鷹迥然不同,體量又大,喜鵲一點不怕,甚至敢一頓暴揍。老鷹的攻擊力極強,它是空中的霸王,一般鳥兒難以抵抗。喜鵲憑著聰明智慧戲謔老鷹,圍著它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喜鵲明知雞蛋不能往石頭上碰,不能一對一地和老鷹較量,它們一般情況下不單獨行動,讓老鷹無法下手,只好落于下風(fēng)。
喜鵲成群結(jié)隊干壞事,所以一兩個鳥兒難以招架眾多的喜鵲,只好選擇逃跑。鷹的體型較大,為了捕食喜鵲這么個小家伙,花費體力不值,不如捕食別的獵物劃算。喜鵲的肉不怎么好吃,又酸又臭。
雀鷹個頭不大,屬于小個子,卻是有實力的猛禽,飛行能力強大,每小時達(dá)數(shù)百公里。靈活的兩翅,在樹叢中頻繁地飛翔,扇一陣過后,接著又滑翔一會兒。
雀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喜歡飛行中捕食鳥兒。它以昆蟲和鼠類為食,抓鳩鴿和鶉雞類,還有稍大的野兔和蛇。
一次我在山里渾身是汗,準(zhǔn)備找地方休息。天空出現(xiàn)的雀鷹,讓我忘記疲勞,情緒變得高漲。它一個急停,向獵物一頭扎下去,用黑腳爪一擊致命,捕殺獵物。
我在富爾河邊的木屋中,聽山里老代說過,五月時節(jié),雀鷹進(jìn)入繁殖期,雄雀鷹叫聲洪亮,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兩口子相伴,盤旋林地上空或林間游蕩,它們甜蜜地追逐。雌雀鷹在枝頭站立,伸頸扭頭,深情地望著對方,不時鳴叫。雄雀鷹瘋狂奔來。雄雀鷹在陽光下,滿溢色彩的羽毛,是為了繁衍后代的需求生長,絕不是時髦的衣裳。雄雀鷹,跳到雌雀鷹的背上,張開雙翅。雌雀鷹上翹尾羽,左右擺動,發(fā)出歡快的叫聲,在幸福中完成交尾。
有幾天我在富爾河尋找雀鷹。已經(jīng)過了五月,出生的小雀鷹都長大了。我沒找到雀鷹,每天碰上烏鴉和紅隼。
走進(jìn)溝里不過一里地,就遇上雀鷹和喜鵲的生死大戰(zhàn)。雀鷹過去受過喜鵲的調(diào)戲,終于有機會報復(fù),黑爪子不放松,踩在喜鵲身上,不給它翻身和逃脫的機會。
雀鷹的黑爪子粗壯有力,一直按住喜鵲的頭部,將其置于死亡的境地。我看著垂死抗?fàn)幍南铲o,有了一縷同情心,想弄響身邊的樹枝,大喊住手,把它解救下來。從另一個角度說,雀鷹是為了生存下去,必須采取暴力手段,大自然法則就是殘酷,弱肉強食,我不能參與進(jìn)去。
廝殺的場面漫著血腥,我卻無辦法解決。喜鵲值得同情,它不想輕易交代自己的性命,伸出尖嘴朝著對方反擊。周圍樹上幾只喜鵲,今天不知為什么,沒有上來群攻,解救危難中的同伴。它們只是用聲音進(jìn)行回應(yīng)。喜鵲不甘心窩囊地死去,想要逃脫出來,不斷用尖嘴反擊。雀鷹心里明白,卻不說破了,只是時間的問題,用不了多長時間,它就可以享用美食。雀鷹似乎在發(fā)泄過去的怨恨,做出侮辱的動作,拿尖端黑色、基部黃綠色的嘴,不斷拔喜鵲毛,吐在空中飛落,打算消耗完對方的體力。喜鵲無力抵抗。雀鷹的身體壓制住對手,眼睛觀察周圍的情況,防備其同伴前來搭救。
雀鷹向南飛去,在天空中輕盈地飛翔,隨后滑翔。雀鷹越飛越高,越來越快,轉(zhuǎn)眼間不見蹤影。
尚未到達(dá)古城墻前,就遇上這場慘烈的血案。我不是森林的法官,無法判斷誰對誰錯,只能拿起相機拍下幾個鏡頭,留下難忘的情景。
看樣子雀鷹對喜鵲的肉不怎么喜歡,吃得不干凈。這點東西填不飽肚子,得去別的地方,尋找新的獵物。
我這次回延吉早已打算好,要來帽兒山一趟,看一下四十多年前來的地方,已經(jīng)變成什么樣子,不知能否找到。
青條子
燕隼看樣子是有急事,匆忙向北方飛去了。我在林緣空地向東行走,毛毛道不好走,周邊廣布野豌豆、千屈菜、紫花、委陵菜、野艾、葎草。我俯身要摘風(fēng)毛菊,看到竄出的燕隼。這是一只成年的燕隼,從飛行的姿態(tài)上看出,它富有經(jīng)驗。
燕隼飛入陽光下,他在林子的上空輕松地攀升?,F(xiàn)在的高度足可以望見它修長的翅膀和腦袋。燕隼來到臨河邊,一個懸停,飄蕩在天際,從高處向大地俯瞰,及時發(fā)現(xiàn)地上的獵物。它的眼睛有兩個中央凹面,視錐細(xì)胞的密度大,視網(wǎng)膜上血管的數(shù)量少。如果視網(wǎng)膜上的血管多,會導(dǎo)致射進(jìn)來的光分散,血管數(shù)量越少,相對減少散射,視力就越好。
燕隼有著空中捕獵大師的美譽,不僅是體格強大的猛禽,長得可愛,身體三十厘米大小,屬于靈活小巧型,和大猛禽相比較,有些小戶人家的樣子。燕隼很容易認(rèn)出,圓頭大眼,醒目的黑眼圈一直長到脖子下。燕隼身體苗條,飛行能力極強,在空中利于搏殺、捕捉飛行的小鳥和蜻蜓,時速達(dá)到一百五十九公里。
燕隼從樹枝上起飛,能達(dá)百米之外。它直線行進(jìn),時而劃出U字形,緊接著懸空,飛行姿勢花樣多,是鳥類中少有的。
燕隼的捕食方式簡單,粗暴蠻橫,憑借速度和技巧在空中抓獲獵物。黑腳爪輕松地抓住雨燕,以及蜻蜓這樣靈活的昆蟲不在話下。在空中捕獲獵物后,不需要帶著離開,落到樹上享受。而是能在空中進(jìn)食,用腳爪把獵物遞到嘴邊,懸停在空中,看著大地上的風(fēng)景,享受美味。
燕隼俯視大地,從它的神情,看不出有什么殺機,似乎在悠閑中。它的冷漠很可怕,表面上看,對人或事物不關(guān)心,其實兇狠無情,隨時鎖定目標(biāo),瞄準(zhǔn)而出擊。
我本想摘一朵風(fēng)毛菊紫紅色的花,帶回住處,在大姐家找大口瓶子用水養(yǎng)起來,觀察它能活多長時間。再摘一朵養(yǎng)殖的花,讓它們在一個瓶中吸收水分。同樣的環(huán)境中,憑著自身的本能,看看誰能生存更久一些。我一直認(rèn)為山野中的花,經(jīng)受大自然的養(yǎng)育,沒有人工的痕跡,生命力更強。家養(yǎng)的花相反,從種子撒進(jìn)泥土中,就是人工在養(yǎng)育,每天澆水,噴藥除蟲。我更愛大地的野花,不帶有嬌氣,散發(fā)野性的美。
不等我的手伸向風(fēng)毛菊,燕隼從山中飛來。它身披暗藍(lán)灰色,臉上有道細(xì)白眉紋和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紋。胸部和腹部均為白色,還有黑色的縱紋,飛翔時翅膀狹長而尖,翼下為白色,有黑褐色的橫斑。翅膀合起時,羽翅的尖,近尾羽的端部,和燕子相似,燕隼由此而得名。
燕隼嘴為藍(lán)灰色,尖端是黑色,伸著頭部,懸??罩小K沁@一帶霸主,控制著河谷里的鳥兒,鳥兒只要看到它以后,不敢從它身邊飛過。燕隼縱身一躍,閃電般攻擊,捕捉到遠(yuǎn)處飛過的麻雀。它爆發(fā)力強大,襲擊獵取目標(biāo)速度極快,弱小的麻雀還沒等反應(yīng)過來,就成為它腳爪下的戰(zhàn)利品。
隼在開闊的疏林、林緣灌木叢和屯子附近活動,時而單獨行動,時而成對出行。遇有獵物直線下墜,兩翅擊打目標(biāo),用腳爪捕獲。
我期待看到燕隼在空中餐桌享受美食的情景??上У氖撬鼪]有表演,麻雀的結(jié)果怎么樣,還未看清楚,就急速飛去。
我看著風(fēng)毛菊,開得紫紅的花朵,剛才的熱情隨著燕隼離開,沒有心思采花。
我走過毛毛道,來到朝陽河邊,在白樺樹下關(guān)注水面。幾只水鳥在飛翔。燕隼飛過來,水鳥嚇得逃離,連滾帶爬的樣子。它們知道燕隼的厲害。河邊有一片雜樹林,枝葉密實,是藏身的好地方。
猛禽之王
長白山金雕品性高傲,極具威懾力的翅膀,粗壯的利爪,如同匕首般足以致命,處處顯示著強大。金雕翱翔于空中,利用上升熱氣流,攀升到天空的高處,這樣節(jié)省體力。它逆風(fēng)飛行,敏銳目光之下,什么獵物都無法逃脫。這點風(fēng)雨算什么,鳥兒眼睛有瞬膜,在飛行中遮住眼球,保持眼睛的濕潤,既能防止風(fēng)沙的傷害,又不影響視線??茖W(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眼睛視網(wǎng)膜的神經(jīng)細(xì)胞密度,是影響視覺敏銳度的重要因素,猛禽比人高出二至三倍。人類的眼睛視錐細(xì)胞含有三種視色素,最敏感的光譜波段為紅光、藍(lán)光和綠光,在不同程度刺激下,就會出現(xiàn)不同顏色的組合。
鳥類和人類不同,它擁有第四種錐形細(xì)胞受體,對紫外線敏感,這讓鳥類的辨色范圍從可見光,擴展到了人類看不到的紫外光。鳥類眼中的世界,要比人類看到的更立體。
金雕的視力就有著天生的優(yōu)勢,它看東西是立體的,一旦找到目標(biāo),便從高空下降。翅膀的肌肉有記憶,遇到這樣的情景,自覺收攏雙翅,靠近地面撲向獵物。
金雕捕獲獵物在地面展開,會降低高度飛行。它的視力銳利,能在數(shù)百米外定位獵物的位置。
金雕是猛禽王,有著健壯的身體,發(fā)達(dá)的肌肉。它的腳爪是三趾向前,一趾朝后,長著粗又長的角質(zhì)利爪,內(nèi)趾和后趾的爪更為銳利。抓獲獵物時,能夠刺進(jìn)獵物的肉中,鋒利得可以撕裂皮肉、扯破血管、扭斷獵物的脖子。金雕碩大的翅膀,翼后緣弧度大,翅膀扇過去,就將獵物擊倒,也是捕獵的方式之一。金雕做事不魯莽,不只憑力氣抓獵物,而是粗中有細(xì),捕食講究技巧。它的特長是翱翔和滑翔,在天空中劃出直線,呈圓圈狀盤旋,借此尋找地面的獵物。兩翅上舉,現(xiàn)出“V”的形狀,調(diào)節(jié)兩翼和尾部,控制飛行的姿勢。
我就穿著藍(lán)色雨衣,薄塑料掩蓋身體,如同假人一般。金雕從空中向下俯望,我挺胸抬頭,摘掉風(fēng)雨帽,讓自己的臉暴露,想和金雕打個招呼,說句真心話。我來到二道白河之前,做了大量案前工作,讀了文字和圖片,詢問了當(dāng)?shù)氐臄z影朋友關(guān)于它的信息。信息整理出來,并未給我太多滿意的線索。
六月時,我去醫(yī)院給手術(shù)過的右膝蓋注射玻璃酸鈉。主治醫(yī)生又叮囑,不要登山、走樓梯,盡量保護(hù)膝蓋,免得以后遭罪。我來過長白山登過幾回主峰,最后一次是幾年前,來長白山開筆會。那天天氣不錯,和文友們登上主峰,看到天池的全貌。我這次來二道白河,幾次在山門前經(jīng)過,望著一輛輛來往的旅游大巴,有了新沖動。我的猶豫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去主峰的決絕,去追猛禽金雕。
我做出決定,在二道白河的幾天中,安排時間,為登山做準(zhǔn)備。觀看天氣預(yù)報,買了一次性塑料雨衣。清晨起來,去早餐店吃飯,不大的小店,十幾張桌子爆滿。從著裝上和夾雜的口音分辨,全部是外來的游客。我要了兩個黏米餅子,吃了一碗豆腐腦,以免上山餓肚子。我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天氣,陰沉,這樣的天氣,主峰上肯定是云霧封鎖,難以見到天池的真面貌。但游人從遠(yuǎn)處來到,不可能耐心等待好天氣才去看天池。既然來了,不管情況如何,只有往前走。
我吃著黏米餅子,回味昨天晚上翻閱的《長白山野生鳥類圖鑒》。書中的金雕,頸部長著金色的披針羽,嘴基為藍(lán)灰色,在天空展翅飛翔,張開的翅膀有力拍擊。金雕一雙黃腳,呈現(xiàn)野性的力量,打開雙翅的瞬間,鏡頭記錄下神情。我不惜自己的膝蓋,把醫(yī)生的叮囑放在一邊,帶著目的登山,就是想看到主峰上這只孤獨的勇士。
通往天池的木棧道,兩邊的山野長著植物,廣布野豌豆、山尖子、知風(fēng)草、鳳仙花、小山菊、牛筋草、天名精。千里光,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頂著黃花冠,耀眼,吸引人的眼光。我來到了聚龍溫泉群,買了熱泉水煮的雞蛋,等來的不是金雕,卻是從天降下的雨滴。
金雕的出現(xiàn),讓我變得興奮不已,顧不上腳下的路是在海拔兩千六百九十一米,這東北第一高峰上。這里也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的源頭。天池位于長白山中心,十六座山群峰環(huán)抱。
臨近天池,游人們穿著雨衣,有的沒有雨衣依然興致不減,就是為了一睹天池風(fēng)光。登上長白山北坡主峰的天文峰,見到了期待已久的天池,心情不是語言能表述出來的。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的頂部,由火山噴射出大量熔巖以后,在火山口形成盆狀。在漫長的時間中,地殼不斷運動,在雨水雪水和地下泉水的作用下積成湖,形成巨大的天池。
我停下腳步,望著天空盤旋的金雕。此時是旅游旺季,山中的木棧道上都是行人,不可能有獵物出現(xiàn)。高山、天池與岳樺林,和它在天空中飛翔,構(gòu)成長白山獨有的山野文化。
我有些失落,只是拍下幾個鏡頭。金雕繞了幾圈,向遠(yuǎn)處飛去,在視野中消失。我繼續(xù)向天池走去。雨下得大,給游人一個下馬威。不過幾分鐘的時間,便有了恩慈的心,停住不下了。雨衣悶得不透氣,且走路不方便。脫掉雨衣后,疊起裝入雙肩包中。來到天池前,木棧道出現(xiàn)一道人墻,人們向天池中望去,渴望云開霧散,看到真實的湖水。如果天氣好,霧聚一時,又被風(fēng)吹散開,池水清澈純凈,云峰倒映,水天一色。
天空中出現(xiàn)金雕,它又回來了,速度緩慢,不急于向遠(yuǎn)處飛去,劃出一個大圈。我不知所措,腦子一時反應(yīng)不過來。
我再次拿出相機,準(zhǔn)備拍照時,金雕掉轉(zhuǎn)身子橫越天池,向?qū)γ骘w去。人墻中發(fā)出一陣驚呼聲,穿云破霧的金雕吸引了游人的注意力,有的人舉起手機拍照。這么遠(yuǎn)的距離,無長焦鏡頭,根本拍不清楚。
我在鏡頭中與金雕相遇,這是相機和手機的區(qū)別,它有長焦鏡頭,能拍出清晰飛行中的影像。我注視取景器中的金雕,有一股情感燃燒,不僅是興奮,感覺控制不住自己。它挾帶著山的野性,雙翅擊打天空,率性而為,不受任何約束。我停下行走的腳步,搶拍了一組金雕的照片。
素食者
六月的一天,我被屯子口的電線上家燕兩口子吸引住了。它們親昵地對視,說著情話。雌家燕溫柔地注視,聽著對方的表白。
我離開屯子,要去溝里看斑鶇,意外碰上了家燕兩口子。苞米地頭長著白樺樹,一群麻雀在上面嘰嘰喳喳吵鬧。從這條路能走到山腳下,那里有進(jìn)溝里的毛毛道。我來到的時候,家燕兩口子已經(jīng)在電線上,看到我走過來,并未馬上飛走。它們不怕人,因為窩就建在民居的房檐下,與人相處,習(xí)以為常。
我在欣賞家燕,看到從北邊飛來幾只長尾雀,沒有去麻雀所在的樹上,而是落在離我不遠(yuǎn)的榆樹上。長尾雀在樹上,發(fā)出的三音顫鳴,尾音較長。
我在富爾河邊經(jīng)常見到長尾雀,它們習(xí)慣于矮小的疏次生林、林緣、河谷、草甸、灌木叢和田邊。它們小群活動,取食于田間、雜草和蒿穗的植株上,亦到地面覓食。它們在低山處游蕩,不高飛,速度較緩,翅膀發(fā)出“嘟嘟”的顫抖聲。
我常遇到長尾雀,它和麻雀都有一個雀字,卻不是親兄弟。前兩年,我在朝陽河邊認(rèn)識它,當(dāng)時不知道它的名字,憑著經(jīng)驗推斷,它和麻雀同科,因為長得大小差不多。麻雀是雀科,長尾雀是燕雀科。其實長尾雀嘴粗厚,腰及胸粉紅,兩翼有白色,褐色的背部有黑色,邊緣分布著粉紅的縱紋。
老跑山指著山丁子上的長尾雀說,當(dāng)?shù)厝私兴L尾粉紅雀、粉紅雀。我在長白山鳥類志中查閱,長尾雀不同于別的鳥兒,在長白山繁殖較晚。徐照輝、李世純研究長尾雀繁殖生態(tài),在記錄中寫道:“長尾雀在長白山為留鳥,是典型的‘素食鳥類,僅在育雛期有很少的動物性食物。”這種結(jié)論,讓我有些驚訝,一直認(rèn)為鳥兒吃蟲子,長尾雀打破我對鳥兒的認(rèn)知。長白山的每只鳥兒,性格不同,生活習(xí)性不一樣,我不能靠自己的想法下結(jié)論。
五月中旬,等到天氣轉(zhuǎn)暖,樹葉完全長出之后,長尾雀才開始造窩。大多搭在柳葉繡線菊、山丁子和山刺玫的灌木叢中,距地不過三米高。長尾雀兩口子一起忙碌,窩搭建的緩慢,前后差不多需十余天左右。它們的窩建得比較講究,不是浮皮潦草的應(yīng)付差事,而是做成比較精致的杯狀。窩里的裝飾就地取材,由柳葉繡線菊的細(xì)枝、樹的韌皮、茜草、莎草的莖葉和線麻的植物纖維構(gòu)成,窩內(nèi)墊著細(xì)草莖。
我每次來到灌木叢,在柳葉繡線菊、山丁子和山刺玫窠子里。尋找長尾雀的窩,一次次以失敗告終,未能實現(xiàn)目的。有時聽到長尾雀在近處叫,以為窩就在眼前,可惜忙了半天,什么也沒有看到,白忙乎一場。有一次,在富爾河邊的灌木叢,看到山刺玫,滿語指刺玫果,老百姓稱為“野玫瑰”。每年六月以后,刺玫果花綻放,帶有濃郁的清香。刺玫果是灌木植物,莖稈長刺兒,采摘時不注意就要挨扎。未成熟的刺玫果掰開后,果肉的白絨毛和種子最好別粘身上,否則刺撓的使人受不了。柳葉繡線菊是灌木,高度在一兩米左右,花朵呈粉紅色。其花粉香味特殊,是蜜蜂采集釀制蜂蜜的好原料,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長尾雀落在刺玫果枝頭,一陣高興,尋思總算完成心愿,它的窩在這里。我走過去,它們不高興地飛走。我把山刺玫看了個遍,甚至周圍,都未找到窩,原來長尾雀是來玩的,這里沒有它們的窩。
我走進(jìn)溝里,樹木多起來,有水冬瓜,沙松、黑樺、山槐、高麗明子、蒙古櫟、三花槭、朝陽崖柏、遼東楤木。野花草遍地,有蟄麻子、蒿子、白屈菜、鴨跖草、野火球、繡線菊、千里光、野百合、茶條槭、山葡萄等等。眼前有很多水冬瓜,又叫遼東愷木。長白山珍稀藥用植物不老草,寄生在水冬瓜樹上,人們視它為長生不老藥。
我知道不老草是一種珍貴中藥,朋友送我一棵,泡在家中的藥酒中。我買了一個裝十斤酒的瓶子,泡上人參、鹿茸、五味子和這棵不老草。過去沒有注意這種樹,經(jīng)過跑山人的講述,才知道不老草寄生在水冬瓜樹上。有黑條傘形的蛺蝶飛來舞去,落在鴨跖草上,前兩天,我在這里看到過它落在白芷上。
往前走,一路是上山,坡度越來越陡。山里安靜,除了鳥兒叫,很少有雜亂的聲音。倏然聽見長尾雀的鳴聲。一點點靠近,看到柳葉繡線菊上幾只長尾雀在嬉戲,胸前粉紅的羽毛在陽光下引人注目。
欄目責(zé)編:孫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