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遺囑繼承,指自然人以遺囑的方式將個人合法財產(chǎn)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shù)人繼承的法律制度。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只有一個孩子,將來所有財產(chǎn)都是孩子的,還立什么遺囑?既沒必要,聽起來也很不吉利。那么,獨生子女一定能夠順利繼承父母的全部財產(chǎn)嗎?來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小王的爸爸去世了,沒多久,他的媽媽也去世了。但當小王去房管局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時,卻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原來,小王的爸爸去世時,小王的奶奶還沒有去世,因此,爸爸的遺產(chǎn)應當由小王、小王的媽媽、小王的奶奶共同繼承;當小王的奶奶去世后,她所繼承的那部分遺產(chǎn)又將由她的子女,也就是小王的姑姑、叔叔來繼承。這就導致小王的媽媽去世后,原來登記在小王父母名下的房屋已經(jīng)不單純只是他們的財產(chǎn),小王如果要順利過戶,除非得到他的姑姑、叔叔放棄繼承的聲明,而如果小王的姑姑、叔叔不放棄,那小王可能將面對一場曠日持久的親情拉鋸戰(zhàn)。
案例二?李女士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李女士一直由母親獨自撫養(yǎng)長大。后來,李女士發(fā)現(xiàn)自己和丈夫性格不合,丈夫還有家暴傾向,于是決定和丈夫離婚。處理離婚手續(xù)期間,李女士的母親突發(fā)心臟病離世,母親生前有套房子,這時,這套房子該怎么繼承呢?根據(jù)《民法典》婚姻編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繼承或受贈的財產(chǎn)屬于共同財產(chǎn),但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chǎn)除外。本案中,李女士的母親沒有留下任何遺囑,這意味著李女士母親的這套房子將由李女士和丈夫共同繼承。想到母親的房子要被自己不再愛的人分走一半,李女士的心情非常復雜。后來,在雙方親人和律師的調(diào)解下,李女士夫妻達成調(diào)解,各讓一步,事情得以圓滿解決。試想,如果李女士的母親生前立有一份有效遺囑,寫清楚將來這套房子只歸自己女兒一方,與她的配偶無關(guān),那么李女士就沒有那么多煩惱了。
遺贈是指自然人以遺囑的方式將其個人財產(chǎn)贈與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并于其死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為。遺贈屬于遺囑的特殊形式。那么,它和遺囑有哪些區(qū)別呢?我們還是通過案例進行解釋。
俗話說:“隔輩親,親在心;隔輩親,連著筋。”“隔輩親”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很多老人想通過立遺囑的方式讓自己的孫子(女)繼承自己的財產(chǎn),但是通過遺囑,孫子(女)就能繼承祖輩的遺產(chǎn)嗎?小錢是爺爺一手帶大的,祖孫兩人感情很好,疼愛孫子的爺爺想為他留下點財產(chǎn),于是就寫了一份遺囑,還專門做了公證,決定自己名下所有的財產(chǎn)都由小錢一人繼承。后來,錢爺爺去世了,小錢一直忙于爺爺?shù)暮笫潞妥约旱墓ぷ鳎瑳]想到半年后,小錢的姑姑將他和他的父親告到了法院,要求繼承小錢爺爺?shù)倪z產(chǎn)。小錢認為,自己有爺爺留下的公證遺囑,姑姑的要求不合理。法院卻判決爺爺?shù)乃羞z產(chǎn)將由小錢的姑姑和父親來繼承。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錢爺爺生前立的那份“遺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囑,而是遺贈。上文說到,法律上的遺囑所適用的對象是法定繼承人,而法定繼承人里不包括孫子(女)和外孫子(女),所以,孫子(女)和外孫子(女)不能直接適用遺囑繼承。而接受遺贈需要履行一個程序,就是受遺贈人(如案例中的小錢)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60日內(nèi),做出接受或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一點和遺囑繼承完全相反。比如,兒子繼承父親的遺產(chǎn)時,兒子不需要作任何表示,法律通常默認兒子已接受繼承;除非兒子要放棄繼承,才需要作明確表示。因此,明確遺囑的性質(zhì),并及時履行相關(guān)的繼承程序非常重要。
立遺囑是不是必須要做公證呢?其實,不完全是?!睹穹ǖ洹防镆?guī)定的遺囑形式有六種。
第一種是自書遺囑。自書遺囑必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并注明年月日。
第二種是代書遺囑。由遺囑人口述,他人代為書寫、記錄的遺囑。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并由遺囑人本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注明年月日。
第三種是打印遺囑。打印遺囑是指使用電腦、打印機等設(shè)備打印出的遺囑。打印遺囑應當由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的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
第四種是錄音錄像遺囑。錄音錄像遺囑是指用錄音錄像設(shè)備錄下遺囑人的口述遺囑或帶有肖像的口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應當由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且全程不得中斷,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姓名、肖像和年月日。
第五種是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是指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以口頭方式設(shè)立的遺囑。口頭遺囑應當由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所謂的“危急情況”,通常指遺囑人生命垂危、突遇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戰(zhàn)爭等。
第六種是公證遺囑?!睹穹ǖ洹烦雠_以前,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也就是說,以前,如果一個人立了好幾份遺囑,那么有公證遺囑的,以公證遺囑為準?,F(xiàn)在,《民法典》取消了公證遺囑效力優(yōu)先的規(guī)定。在同時存在幾份遺囑且內(nèi)容不一樣的情況下,一般以最后的、時間最新的那份遺囑為準。
既然法律規(guī)定了以上六種遺囑形式,所以只要符合這些形式要件,內(nèi)容合法,遺囑就應該有效??蔀槭裁丛诤芏喟讣?,有的遺囑卻被認定為無效呢?原來,訂立一份有效遺囑,還有很多注意事項。
第一,遺囑人必須要有訂立遺囑的能力。訂立遺囑時,遺囑人可以身體有疾病,但精神要正常、智力要健全、頭腦要清醒,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遺囑的內(nèi)容必須是他的真實意思的表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第二,受欺詐、受脅迫訂立的遺囑,偽造的遺囑無效。
第三,遺囑如被篡改,篡改的內(nèi)容無效。
第四,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國家、集體或他人的財產(chǎn),該部分遺囑無效。
第五,多種遺囑都需要見證人,而以下幾種人是不能作為見證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如處于醉酒狀態(tài)的人),繼承人、受遺贈人,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guān)系的人。
繼承權(quán)的喪失,是指因發(fā)生法定事由,依法取消繼承人繼承權(quán)的資格。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的,喪失繼承權(quán)。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不論是既遂還是未遂,均應確認其喪失繼承權(quán)。
2.為爭奪遺產(chǎn)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3.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其中,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quán)。是否“情節(jié)嚴重”,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危害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
4.偽造、篡改、隱匿或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的。繼承人偽造、篡改、隱匿或銷毀遺囑,侵害了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難的,應當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5.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shè)立、變更或撤回遺囑,情節(jié)嚴重的。
繼承人有上述1、2所列行為,已經(jīng)上升為刑事犯罪,性質(zhì)惡劣,雖被繼承人以遺囑形式將遺產(chǎn)指定由該繼承人繼承,但依舊確認遺囑無效,并確認該繼承人喪失繼承權(quán)。這種喪失是一種絕對喪失,永久喪失,不可恢復。繼承人雖有上述3、4、5所列行為,但確有悔改表現(xiàn),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quán)。這也算給繼承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繼承人對于某一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quán)的,并不影響其對其他被繼承人的繼承權(quán)。同時,繼承權(quán)的喪失對繼承人的直系血親亦發(fā)生效力,即繼承人喪失繼承權(quán)的,其直系晚輩血親不得代位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