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萍
我的父親李晨和母親陳浩是北京人,他們是北京師大一附中的高中同學??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們先后去了云南,考入西南聯大,一邊讀書,一邊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我曾幾次聽他們講起在南方局的工作經歷。
回“家”了
1939年,父親在西南聯大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又介紹母親入黨。1941年皖南事變后,父母的共產黨員身份暴露,他們的名字上了國民黨的黑名單。按照組織安排,他們疏散到云南瀘西縣,以教書為掩護,組建中共瀘西縣委。父親任瀘西縣委書記,母親任組織委員,趙國輝任宣傳委員。不久,云南省工委發(fā)現瀘西縣黨內某人有內奸嫌疑,便讓父母撤離到重慶。
中共中央南方局是秘密機關,設在重慶紅巖村,公開名義是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1942年春的一個清晨,父親按照云南省工委書記鄭伯克的囑咐,走上化龍橋的一段山路,直奔紅巖村那棟小樓。到了門口,他看到戴著18GA(十八集團軍)臂章、穿著灰軍裝的警衛(wèi)人員,才松了一口氣:“啊,到家了!”在傳達室,父親說出約定的暗號:“我找柯參謀!”一會兒,一位雙眼炯炯有神的同志出來接待父親,問了幾句他從哪里來之類的話,就上樓了。后來,父親才知道這位同志是南方局組織部部長孔原。
過了10多分鐘,南方局組織部的錢瑛微笑著走進屋,和藹可親地和父親談了一上午,問及他的簡歷、工作情況和社會關系。
父親在紅巖住了兩周,看了有關白區(qū)工作的文件,聽錢瑛傳達黨中央“蔭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和南方局根據大后方情況制定的“三勤”政策?!叭凇奔辞趯W、勤業(yè)、勤交友,要求地下黨人勤于學習、精通業(yè)務、廣交朋友。這樣逐漸積蓄力量,以便時機一到,立即組織戰(zhàn)斗。
至于父親下一步的工作,錢瑛考慮到他的社會關系,打算派他到貴州。父親有位堂兄叫李振翩,當時在貴州安順的國民黨軍醫(yī)學校任細菌系主任、血清疫苗研究所所長。他是湖南人,20世紀20年代曾和毛澤東一起搞湖南學生運動。錢瑛仔細了解情況后,讓父親先給李振翩寫封信,看看能否在貴州給父親找個職業(yè)。如果能去貴州,三個月后估計可以站穩(wěn)腳跟,到時就給南方局來信,這邊再派人和父親一起執(zhí)行重建貴州黨組織的任務。
同時錢瑛指示,母親可以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找個職業(yè)作掩護,先站住腳跟,再酌情開展工作。
父母是分別前往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的。當時,母親通過在重慶第十兵工廠任總工程師的堂兄陳心元的關系,在子弟小學當教員。第十兵工廠是生產炮彈的,國民黨控制很嚴,要求子弟學校的教職工都加入國民黨。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母親決定去紅巖村請示工作。
1943年春,母親從化龍橋直奔紅巖村。她沿著那條山路,很快看見了守門的警衛(wèi)人員,想到馬上就要回“家”了,不禁心花怒放。
接見母親的也是錢瑛。錢瑛嚴肅而又親切,對母親來說,她就是黨組織的化身,母親就像是她的小妹妹。
錢瑛聽了匯報后問她:“你能不能再去上學???”母親在上西南聯大之前是燕京大學的學生,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燕京大學被迫關閉,1942年遷到成都復校。母親覺得錢瑛的主意非常好,回答可以去成都復學。
不久,母親辭別堂兄去了成都。她用原來的名字和學號在燕京大學外國文學系復了學,攻讀英文。后來,成都地下黨按照約定的暗號來找母親,與她接上了組織關系。
在南方局領導下工作
1942年五一前夕,父親到達貴州安順。李振翩安排父親在血清疫苗研究所任技佐,負責做生理鹽水。父親在貴州站住腳后,過了三個月,用暗語給錢瑛寫了信。
8月,南方局派賴衛(wèi)民帶著從外省轉到貴州的12名黨員關系來到安順,要父親查找這些人,接上關系。父親這級組織由賴衛(wèi)民和他負責,賴衛(wèi)民在第二線,父親在第一線。因而由父親出面,去接這些黨員關系。
父親接到任務后,利用暑假挨個查找。結果只在貴陽、安順、遵義三個地方找到5名同志,接上了關系。隨后,父親去紅巖村向錢瑛匯報。錢瑛嚴肅地說,前幾年貴州黨組織受到了嚴重破壞,是從省委機關破壞的,原因還沒有查清楚,你們如果接觸到原貴州黨組織的人,絕對不要發(fā)生橫向聯系。
1943年春,李振翩對父親說,你應該去學習。他建議父親學工,最好學電。父親和賴衛(wèi)民也覺得在軍醫(yī)學?;顒硬环奖悖蝗缛ド洗髮W,有寒暑假,便于活動。于是,父親化名李振銘,于夏天考入遷到貴州的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所在的遵義、湄潭一帶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曾經播下了革命種子,影響很大。父親于當年秋到湄潭,去永興浙大新生部報到。從湄潭到永興沒有長途汽車,只能步行,父親請了一名挑夫幫他挑行李。父親看過《西行漫記》,打算從挑夫那里了解些情況。
開始那名挑夫不吭聲,得知父親是到浙大念書的窮學生,才和他談了起來。原來,那名挑夫為紅軍搞過運輸,紅軍從哪兒翻過山岡、往哪個山頭走,他都知道。他一路講到父親到達永興鎮(zhèn)。
浙江大學本身是有革命傳統(tǒng)的。從一二·九運動開始,學生運動不斷。到貴州后,雖然貴州是國民黨的“模范省”,反動統(tǒng)治特別嚴,身處白色恐怖中,浙大仍然有不少進步學生進行革命活動。有些人直接與《新華日報》聯系,在浙大建立了“據點”,還有一些失掉組織關系的黨員也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父親按照黨中央的工作方針以及斗爭要“有理、有利、有節(jié)”等原則,在浙大開展工作。那個時期,父親每年暑假去一次紅巖村,向錢瑛、龍潛、榮高棠匯報工作。
到1945年,浙大的中共黨員從兩三個人發(fā)展到十來個人,周圍的進步骨干發(fā)展到100多人。1946年浙大遷回杭州后,以這些人為核心,馬上開展起廣泛有力的群眾運動。這股力量成了解放戰(zhàn)爭第二條戰(zhàn)線的組成部分。
梅園新村舉行結婚茶話會
1945年夏,母親從燕京大學畢業(yè)。她的一些進步同學在成都的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工作,為了占據更多的陣地,經黨組織同意,母親來到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圖片科工作,主要是把新聞處展出圖片的英文說明譯成中文。
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很快就關門了。于是,母親的上級馬子卿讓她回南方局請示工作。到了重慶,母親找張友漁帶她回紅巖村。當時,黨急需國際宣傳方面的人才,南方局外事組正缺會外語的人。母親到紅巖村當天,外事組領導王炳南和龔澎現場考她,讓她翻譯一篇《新華日報》社論??荚嚭细窈?,母親留在南方局外事組工作。她特別高興,就像到了解放區(qū)一樣。
外事組的工作主要是對外文字宣傳,即把共產黨自己的新聞稿和社論翻譯成英文,并馬上打印出來散發(fā)給在重慶與黨有聯系的國際友人或外國記者。
一天,母親的領導羅清帶她去見周恩來。當時,周恩來在紅巖大禮堂作完報告正要離開,羅清向他介紹母親,說這是外事組新來的燕京大學學生陳浩同志。周恩來問母親:“你是與龔澎同志在一起的嗎?”母親答:“不是,我比她小好幾歲呢。”
不久,父親也回到重慶。組織上考慮到父親已經暴露,不宜留在浙江大學,把他調回南方局青年組工作。
1946年5月3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乘馬歇爾專機由重慶飛抵南京,錢瑛同機,父母作為代表團工作人員也到了南京。在南京梅園新村中共代表團(對內是中共中央南京局),父母仍分別在青年組和外事組工作。
在周恩來、錢瑛等同志的關懷下,5月的一個晚上,在梅園新村中共代表團駐地,代表團的同志們?yōu)楦改概e行了結婚茶話會。周恩來和鄧穎超都來參加茶話會,還在他們平時吃飯用的小圓桌上請父母吃了一頓飯。
10月,國民黨侵占張家口,并決定于11月召開偽國大。10月16日,父母和齊燕銘、范長江等中共代表團其他工作人員,作為第一批撤退人員乘飛機回到延安。
作者系李晨、陳浩之女
編輯/王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