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見……
張圣元哀求保護區(qū)管理所領導,說:“我要報名當個護鳥的巡護員?!?/p>
“你?”我看見所領導滿臉狐疑。
張圣元羞愧地低下了頭,盡量不讓對方看見他的眼睛。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是他心虛,他是在盡力避免對方猜透他的心思。
我沒有料到張圣元突然抬起頭,直視著領導,堅定地說:“如果你們不相信我,那就先適用我三個月,讓我做個志愿者,你們看我的表現(xiàn)以后再定?!?/p>
領導想了想,說:“也好,那你先盡些義務,干干再說?!?/p>
我都看出他明顯是在撒謊,只是他得知洪湖要建濕地保護區(qū)了,混進管理隊伍有他的企圖,做他要做的事更加便利,你們這些領導怎么能夠這么輕易地相信有偷獵污點的人呀。
我不理解,也不愿相信,不管你們怎么相信他,反正我不信!
張圣元何許人也?他可是當?shù)刂摹安而B大王”?。?/p>
別看他只有一米六幾的個頭,可這個其貌不揚的漢子,卻長有一顆鐵石心腸,死在他槍下的鳥兒不計其數(shù)。
張圣元走后,辦公室的其他人跟我一樣對他表示懷疑,領導耐心地解釋說:“這個張圣元,半年前與村里人拿著排銃偷偷去湖里打鳥,被咱們巡邏隊員抓了個正著,不但對他罰了款,還把他們聚在一起辦了個學習班,進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教育,觸及他們靈魂,他們才幡然醒悟,我們應該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p>
領導的話說得冠冕堂皇,僅憑幾個月的教育,他哪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我不信!
我代表我的同類表態(tài),我們不信?。?!
我就是從他槍下幸運逃脫的鳥兒,如今盤旋在藍天之下,長著一雙萬能的天眼,俯瞰著大地人間,張圣元的所作所為,都逃不出我犀利的雙眼。我要報仇,為我同類報仇,可我勢單力薄,沒有長出與他匹敵制勝的利器,我只有追隨著這個人的足跡,看他的道行得失,這也是我的夙愿。
張圣元搬到了陽柴湖水上監(jiān)測站,開始他的野生動物志愿者的保護工作。我用自己無所不能的雙眼,日夜追蹤監(jiān)視著張圣元的一舉一動。
張圣元是土生土長的洪湖人,世代靠打魚為生。他的少年時代,洪湖一望無際,一艘艘小船劈波斬浪,長江四湖流域都是通過這里匯入長江。湖內(nèi)物種豐富,綠波蕩漾,鳥語花香,是國內(nèi)外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稱之為濕地物種基因庫的中南之腎。
改革開放初期,漁民為了經(jīng)濟利益,有漁民采用“電打魚”“迷魂陣”這類滅絕性方法捕魚,還在湖中插竿圍網(wǎng)養(yǎng)殖,將洪湖分割成無數(shù)個小魚池,投放餌料使水質(zhì)開始變壞,往日的風帆競舟不見了,魚的產(chǎn)量急劇下降,漁民們的生活也難以為繼。這些漁民又打起我們這些鳥的主意,他們開始捕鳥,打銃、網(wǎng)套、鉤子、投毒等方法無所不用其極。
張圣元加入了捕鳥隊伍,因為他熟悉水鳥習性,捕鳥方法樣樣精通,每次捕獲鳥類數(shù)量最多,當?shù)厝朔Q張圣元為“捕鳥大王”。
什么叫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呀。我們不禁擔憂,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這樣下去,會有不復存在那一天。與我們同在一個生態(tài)循環(huán)鏈的魚類減少了,我的同類們對人類失去了信心,黑臉琵鷺和小天鵝等珍稀鳥兒只好背井離鄉(xiāng),遷徙遠離這塊生養(yǎng)他們的洪湖,剩余那些沒有長著翱翔翅膀的鳥兒們無法離開,只能提心吊膽、茍延殘喘過著擔驚受怕的每一天。
好在人類覺醒得早,成立管理機構(gòu),巡查保護著自然生態(tài),可由他們親手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豈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捕鳥大王張圣元哪能瞬間改變了身份,憑著他們這些人就會重新創(chuàng)造未來?
反正我不相信,我仍在懷疑他當志愿者的動機。當然,在我的觀察中,張圣元來到陽柴湖水上監(jiān)測站的這一段時間里,還是認真負責的。
張圣元每天都帶著望遠鏡劃著小船在湖上巡邏,觀測水鳥的種類數(shù)量和生息狀態(tài),靠近蘆葦叢里或水草葉上的鳥窩,看看它們是否完好,鳥蛋有沒有滾落,幼鳥有沒有受傷,救助被困或受傷的水鳥,讓它們重回大自然,并將此一一登記在本子上。他搜索有無可疑的偷獵者,及時制止,發(fā)現(xiàn)到捕鳥人,還會報警抓捕。
洪湖很快就進入了冬季。
那天,張圣元劃著船,接近村民布下的養(yǎng)殖圍網(wǎng)前,他聽到了鳥兒的哀鳴,他尋著聲音望了過去,發(fā)現(xiàn)三只野鳥被困在里面。
張圣元幾次想將小船劃過去,冬天水淺,小船根本過不去,他站在船頭猶豫不決。我看出他的矛盾心理,他完全可以放棄救助那三只普通的野鳥,而不為人所知。
我坐觀事態(tài)發(fā)展,向著我的預測方向進行,他的天性即將暴露無遺,可他的做法大出我意料之外,張圣元顧不上寒冷,竟脫去外衣,跳進冰冷的湖里,那刺骨的寒涼,讓他打了幾個激靈,而他還是踩著淤泥蹚著湖水,義無反顧地走向三只被困的野鳥。
他把三只野鳥從圍網(wǎng)中解救出來,然后進行了放飛。當他返回小船時,已經(jīng)凍得哆嗦著抖成一團,他趕緊穿上棉衣,抱緊肩膀取暖。
三只野鳥感激地圍著小船不停盤旋,鳴叫不止,久久不愿離去。這讓我也有那么一點點感動,夾雜在他們的鳴叫中間,我情不自禁地說了聲:“老張,謝謝你!”
鳥說人語肯定會驚動了他,他茫然四顧,尋找著從哪里發(fā)出的聲音,待他看到不可能有人存在,才莫名地搖著頭否定了自己,想必是自己出現(xiàn)了幻覺。
三只野鳥繞著在船上方飛行了幾圈后,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三個月后,保護區(qū)管理所領導把張圣元叫到辦公室。他惶恐地面對著所領導,不知有什么任務指派他去做。
領導鄭重地說:“我們覺得你熟知鳥性,又熟悉水情,根據(jù)你這三個月的表現(xiàn),我們決定,將你轉(zhuǎn)成為正式的巡護員?!?/p>
“謝謝領導的信任?!睆埵ピ屑ぬ榱?,攥著拳頭保證道:“以前我破壞了洪湖環(huán)境,我會盡我所能全力補救回來。”
為此,管理所為張圣元配發(fā)船只、鳥類檢測設備以及通信設備。
我還是不相信他真的會變好,三個月誰都能裝得過去,這是他為了潛伏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借以監(jiān)守自盜。
我常從張圣元居住的船屋上空飛過,故意發(fā)出怪異的長鳴,他好像感覺到了鳥類對他的不信任,他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不禁仰天長嘯,發(fā)出誓言:“我不是以前的老張了,不會再傷害你們這些野鳥了!”
他說起來容易,但要是做起來難上加難,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做點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再做壞事。
我要驗證他的誓言,將一刻不離地追隨著他,一如既往地盯住他,看死他。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圣元每天都是手持一支長篙,劃動一艘小船,與鳥為伴,忠實地守護著洪湖。
那是一個冬日的早晨,張圣元起床后,聽到船屋的門前有異常的響動,他開門一看,見一只褐色豆雁正在船板上痛苦地翻滾掙扎,拼命撲騰導致身上折斷的羽毛不停地脫落,有一朵羽毛還飛向了他的眼睛,張圣元揮舞著雙手驅(qū)趕著那些羽毛。
我把張圣元這樣的動作視為不耐煩,我在替那只豆雁焦急萬分,不知它到底犯了什么病,擔心這個遠在人群以外的張圣元,能否伸出援手幫助它。
張圣元在我的期待中蹲了下來,雙手抱起豆雁,也許豆雁與他有了心靈感應,乖乖地躺在他的懷中,任由他掰開橙黃色的喙,又去觀察它的瞳孔之后,他將它扔在了船甲板上,進了屋門。
我開始以為張圣元要舍棄這只豆雁,剛要張口開罵,只見他從門中急匆匆地沖了出來。我看見他手里拿著注射針管和藥瓶,站在豆雁前,他將藥瓶里的藥水吸入針管中,抱起豆雁,并將針頭扎到豆雁的翅膀下,注入管中的藥劑。
豆雁因疼痛撲打了幾下翅膀,很快明白了張圣元的善意,不再掙扎,安靜地躺在張圣元的懷中。他輕輕地拍著豆雁污白色帶有灰褐色橫斑的胸脯,仿佛是在安慰,也好像是故意說給我聽,“你這是中了有人下的付蘭丹的毒哇,他們這樣可以輕易地獲取你們,然后故意在你們身體上射入槍沙,偽裝成獵物,以免人怕中毒賣不出錢來。”
剛才還奄奄一息的豆雁,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感激地落下兩顆碩大的淚珠,張圣元伸手抹去下淌的淚水,和風細雨地說:“不必傷心,你來到我這里,說明咱們有緣分,你信得著我,我已經(jīng)給你注射了阿托品的藥水,為你解了毒,你很快就會好的?!?/p>
豆雁安心地在張圣元的保護站這里療傷,僅用十天它便慢慢地恢復了健康。張圣元劃船到葦塘深處,把它送到豆雁們聚集的地方,將它放生。豆雁久久不愿離開船頭,任由張圣元用長篙驅(qū)趕,它不停地鳴叫,傾訴著感激之情。
張圣元一面揮舞著長篙,一面笑著說道:“去吧,去找你的同類,以后還可以娶妻生子,共享幸福時光。”
我做過統(tǒng)計,他救助的落難水鳥達兩百多只,還成功孵化、哺養(yǎng)野鴨一千多只,因此被當?shù)厝朔Q為“鳥保姆”。
張圣元一支筆、一本筆記本,一架望遠鏡,堅守在這片水域上與鳥為伴,將每天巡查觀測到的鳥類筑巢、產(chǎn)蛋孵化情況,全部記錄下來。他已經(jīng)記了厚厚十幾本觀測日志,為了做好觀測記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張圣元專門購買了《觀鳥手冊》等書籍,水雉、須浮鷗、牛背鷺、灰雁、綠頭鴨……只要提起這些熟悉的鳥兒,張圣元兩眼發(fā)亮,如數(shù)家珍般地說出它們的外貌和習性。
“假期回鄉(xiāng)的人多,我總擔心有人趁我不在來捕鳥。”張圣元說,為了鳥兒的安全,他基本都是在監(jiān)測站度過,包括節(jié)假日和春節(jié)。
鳥兒們與他也有了感情,他撐著船來到一片荷花叢中,這里是夏候鳥須浮鷗的繁殖基地,隨著小船靠近,附近的須浮鷗迅速集結(jié),向他發(fā)出一陣問好的啼鳴。
張圣元在一次例行的巡查中,發(fā)現(xiàn)一只困在葦塘中的白鸛,為了救白鸛,他下船踏水過去,放開纏在白鸛身上的網(wǎng)套,白鸛得以解脫,飛向了天空。在他返回小船時,卻誤陷入淤泥中,無法自拔。
我看到他遇險,可是我只能干著急沒法幫助他,我圍繞著他盤旋,鼓勵他自救,可卻看到他一點點滑進湖水中。若是在過去,我還會幸災樂禍,而今天的我,卻被他無私無畏的救鳥行為所感動。
我說什么也不能讓好人罹難。我向高空飛去,遠遠眺望到有只小船駛來,我俯沖下來,看到船上的一男一女,我毫不猶豫地落在小船的船頭上,沖著他們不停地哀鳴。
“呦呦,這只鳥自投羅網(wǎng),送上門來了。”男人嬉笑著說。
聞聽此言,我不禁一驚,難道我遇到的是鳥販子?
這個男人說著話,奔我而來。我?guī)h然不動,毫不畏懼,繼續(xù)自己的哀鳴。
“你別開玩笑了,現(xiàn)在的這些鳥都是保護動物,敢動捕鳥的心思,就是違法?!迸藝烂C地說。
“知道哇,我感覺這鳥有些奇怪,不躲不閃,好像有什么事發(fā)生?!蹦腥藵M心疑惑地說。
“我也覺得它的叫聲凄厲,肯定有什么意外?!迸朔治稣f。
我的行動打動了他們,他們終于明白了我的意圖,我展翅飛離船頭,懸在船的上方,等待著小船上的人劃槳追隨著我,跟著我引導的方向而來,他們便發(fā)現(xiàn)了陷入淤泥中的張圣元。
兩人不費吹灰之力,從淤泥中拔出張圣元。
張圣元對他們表示感謝時,女人指向天空,大呼道:“是那只神鳥把我們帶過來的,要謝就謝它吧!”
男人也驚奇地述說著,“若沒有那只鳥,你很可能會丟了性命?!?/p>
那時我已躲入云端,從云縫間觀察著他們。得救的張圣元朝向天空,發(fā)出豪邁的聲音:“你們放心吧,我會用生命來保護你們這些鳥兒,守護這片濕地?!?/p>
我救了他,很得意,也很自豪,當然這是張圣元的行動感動了我。湖上生活條件那么十分艱苦,夏天酷熱,冬天寒冷,令他倍受煎熬,加上常常因為天氣變化,有時洪湖超過水位,有時風大浪急,無法上岸購買食品,經(jīng)常忍饑挨餓,我能救助這樣一個十幾年如一日執(zhí)守在陽柴湖監(jiān)測站的人,覺得值得!
我清楚張圣元當年之所以去捕鳥,是因為洪湖的環(huán)境遭到了破壞,他們這些祖祖輩輩靠打魚為生的漁民,面對魚類資源枯竭,造成了家里的貧窮,老婆離他而去,女兒也早早出嫁,兒子不得不出外去打工,他才會鋌而走險走上捕鳥的道路。
隨著國家對洪湖生態(tài)保護的力度在不斷加大,開始對洪湖進行搶救性保護,將洪湖圍網(wǎng)全部拆除,啟動退垸還湖還濕工程,恢復了保護區(qū)內(nèi)的天然濕地面積。那些以洪湖賴以生存的漁民上岸居住,政府想盡辦法多渠道幫助安置就業(yè),還修建了學校和醫(yī)院等服務設施,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看到江湖的變化,在外打工的張圣元兒子也返回住進了城里,承包了幾十畝魚塘,年收入高達十幾萬。兒子擔心父親一個人在監(jiān)測站生活孤單無人照料,便來勸父親,說:“你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到我那里住,沒事幫我照看一眼魚塘,清閑自在,我們還可以照顧您?!?/p>
張圣元低頭深思良久,我看到他的遲疑,也在為他焦急。說真的,雖然我們這些鳥兒有萬般的不舍,但他已經(jīng)到了這把年紀,也該去享享清福了。
在兒子催促張圣元答復時,他猛然抬起頭,一指天空,意志堅定地說:“我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崗位,舍不得和自己朝夕相伴的小船,更舍不得這些在我身邊翻飛的水鳥?!?/p>
聽到他的回答,我的眼睛濕潤了,清楚地知道我們彼此間心里揣著共同的意愿,才使我們有這般地難舍難分。
我看見……
張圣元頭發(fā)變得花白,身子開始佝僂,力氣大不如前,可看著正變得越來越好的洪湖,他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很多,他逢人便欣慰地說:“小時候那個美麗的洪湖又回來了?!?/p>
如今,洪湖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洪湖的黃絲草等水生植被達到了十八萬畝,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蓮、野菱恢復近五萬畝,已經(jīng)消失二十多年的瀕危野生植物野大豆和粗梗水蕨重歸故里。我的同類們也自覺自愿地返回他們的家園,以前洪湖候鳥最少時候只有幾千只,現(xiàn)在僅過冬候鳥就超過十萬只。那些名貴鳥種也看到了人類的努力,也看到了希望,有幾百種珍稀水鳥回歸了,就連二十多年不見的黑臉琵鷺和小天鵝也重新回到洪湖來安家落戶。洪湖重現(xiàn)荷葉蕩漾滿池漣漪,水鳥飛舞展翅翱翔的昔日美景。
張圣元二十年如一日,無論是炎炎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忠實地守望著這片濕地,終日以鳥為伴,以湖為家。每次他出行去巡邏,在他船的上空便有上千只鳥兒盤旋陪伴著。鳥兒們看到他劃船游弋接近鳥巢時,還會俯沖下來,對他友好鳴叫,有的鳥還會大膽地棲在他的頭上,這是他同鳥兒們親切交流的一種方式。
人類有太多的辦法,太多的智慧,他們通過張圣元的事跡教育其他人,讓人們看到他脖子上掛著一塊金光燦燦的金牌,讓張圣元護鳥的事跡來感動別人。不但讓他擔當奧運會火炬手,他還當選為“歡樂中國人”,“老張的故事”編入了全國未成年人生態(tài)道德教育系列教材之中,中央電視臺歡樂中國行欄目組還獎給他一條機動船,讓他不費力氣地駕船去巡邏。
我也與他一樣在慢慢地變得蒼老,但我仍然亦步亦趨地追隨著他,監(jiān)督著他,說來也沒必要不信任他了,我們這些鳥兒有了他的守護,再也不用擔心來自人類的襲擾。
我們相互鼓勵,只要一息尚存,即使終將老去,我們的魂靈,也會一同忠實地守護在這里。面對著洪湖美景,在他蒼老的臉上常常流露出孩子般的微笑,他誠懇地說:“只要身體允許,我將一直在這里守護這些鳥兒,守護洪湖,守護我的家園。”
這是他代表人類給自然界一個明確答復,讓我們這些鳥們感到無比欣慰。如果還有什么人不相信或懷疑張圣元,那就讓我、我們來證明,我們愿意不停地歡聲鳴叫,為人類鼓與呼!
作者簡介:
力歌,本名張力,中國作協(xié)會員,錦州市作協(xié)副主席,一級作家,教授。1988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已在《人民文學》《當代》《中國作家》《十月》《青年文學》等報刊上發(fā)表中短篇小說400萬字,作品多次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作品與爭鳴》等報刊轉(zhuǎn)載,多次入選年度文學選本,著有長篇小說《世紀大提速》《官殤》5本、小說集《兩個人的車站》《家在遠方》等8本,還有其他文學集6本,獲遼寧文學獎及國內(nèi)各種文學獎三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