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呼喚你呵/呼喚你響亮的名字/你──雷鋒!/我看著/你青春的面容/好像我再生的心臟/在胸中跳動……”
這是長詩《雷鋒之歌》的片段,而作者就是現(xiàn)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賀敬之。新中國成立后,他寫了《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等著名詩篇。
據(jù)賀敬之回憶,雷鋒事跡發(fā)表不久,賀敬之、柯巖夫婦剛好和郭小川一起去北京醫(yī)院看望才動過手術(shù)的老革命家王震。王震將軍讀了雷鋒事跡后非常感動,就對3位詩人“激將”說:“你們這些詩人就不為此感動?為什么還不寫詩?”3位詩人馬上決定去撫順采訪雷鋒事跡,但郭小川、賀敬之因為單位有事,只有柯巖1人去采訪。
柯巖在撫順1個多月讀到雷鋒的全部日記和筆記,回到北京流著淚把看到感受到的東西講給賀敬之,賀敬之聽后也感動不已,很快就寫出《雷鋒之歌》前四節(jié)。隨后,王震邀賀敬之和郭小川一起去上海參加動員青年支援邊疆的工作。在上海,賀敬之最后完成了《雷鋒之歌》后二節(jié)。之后,賀敬之在參加復(fù)旦大學(xué)詩歌朗誦會上,激情澎湃地朗誦了《雷鋒之歌》,他的朗誦一次次被師生們的熱烈掌聲所打斷。當(dāng)時,復(fù)旦大學(xué)掀起了《雷鋒之歌》熱潮,校園廣播里天天播放《雷鋒之歌》,師生們也爭相閱讀《雷鋒之歌》。
1963年4月11日,《雷鋒之歌》發(fā)表在《中國青年報》。5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雷鋒之歌》單行本,《雷鋒之歌》迅速在全國流傳開來。
“如果說艾青為民主革命中成千上萬的青年點燃了火把,《雷鋒之歌》則在中國社會主義的困難年月,點燃了熊熊火炬!”著名作家賈漫在《詩人賀敬之》中說。
(文、圖:胡秋麗? 責(zé)任編輯:陳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