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文題亮相
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間留下了我們成長的印記,相信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鄉(xiāng)的獨特風物一定會頑強地根植在你的生命里,搖曳成歌。
請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習俗等,收集相關資料,寫一篇家鄉(xiāng)風物記。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
思路點撥
“風物”,即“一個地方特有的景物”,這類作文大都以物寄情,以景傳情,以人訴情。寫作時,同學們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尋找與你相關的家鄉(xiāng)風物,確定寫作對象。大千世界里,你找到的故鄉(xiāng)風物往往寄托著你的某種情感,可謂物中有情、情中有志。如賈平凹筆下的一棵小桃樹,不僅是家鄉(xiāng)的實物,也是作者的化身。作者通過對小桃樹頑強生命力的贊美,表達了自己對未來及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第二,抓住家鄉(xiāng)風物的特點,寫出獨特的風格。寫作時,可集中一條主線來介紹家鄉(xiāng)風物,如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也可以點帶面,著力凸顯其與眾不同之處;還可從形、色、味、態(tài)、神等方面描繪家鄉(xiāng)的風物,在有層次的描寫中,運用細致且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進行描摹,恰當?shù)厥惆l(fā)自己的情感。
第三,要想發(fā)現(xiàn)物與人的相同點,還需寫出打算寄托的情感,要寫清楚所寫的物與自己所抒的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如宗璞筆下的紫藤蘿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花和人一樣,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活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樣,就抓住了兩者的共同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即可。再加上每個人經歷不同,故還要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在記敘的基礎上適當抒情,使“家鄉(xiāng)風物”更具感染力。
竹林旁的村莊
◎周浙一
我居住在夏履(相傳是大禹治水經過之地)的一個小村莊,在這里,每家每戶都被竹林包圍,綠色是全村的主色調。我家門口有一棵高大粗壯的老樹,沿著老樹旁的那條小路彎彎曲曲走上一段,一抬眼就能將這片竹林盡收眼底。竹林清風,沁人心脾。
這片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蒼翠的,只有在秋天到來的時候,葉子才會變黃。春日,竹林最為茂盛。春雨過后,竹筍開始冒頭,看上去嬌嫩可愛,給村子增添了勃勃生機。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居住在城鎮(zhèn)里的孩子也許會覺得夏天炎熱且漫長,但村里的夏季卻別有一番趣味。閑暇之余,大人們會領著自家小孩去林間的小溪玩耍。因為有茂盛的竹葉做遮擋,小溪邊格外涼爽,時不時傳來一陣笑聲。
秋天,葉子泛黃,竹林展現(xiàn)出別樣的風姿。在成片成片的竹林間,生活著一群樸實善良的農民。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空閑時間,我會跟著爺爺去地里摘菜,自己種出來的菜最好吃。輕風吹過,農民伯伯的臉上露出純真的笑容。村民們大多沒有讀過書,但在教育我們后輩時,總會有說不完的道理?!安宦犂先搜?,吃虧在眼前”“小時偷針,長大偷金”這些話我們從小聽到大,現(xiàn)在仍覺得有道理。
“飛雪有聲,惟在竹間最雅”,冬天是竹林最美的季節(jié)。雪花隨風而下,覆蓋住竹林的每一片葉,結成的冰晶煞是好看。
如今,在村民們的努力下,全村的房屋正在一棟棟翻新,萬物都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似乎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是那片蒼翠的竹林和樸實無華的人們。
時光飛逝,竹林見證了一代代農民的辛勤勞動,技術在提高,生活在變好?!耙Фㄇ嗌讲环潘?,立根原在破巖中”“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從古至今,竹子被文人墨客們所鐘愛,愛它的堅貞不屈,愛它的凜凜氣節(jié)。風霜雪雨間,再鮮艷的花兒也已垂下頭,竹子雖被大雪壓低,卻始終不曾倒下。農民是社會的基礎,他們文化水平雖不高,卻有著君子般的品性,有著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如同竹林般努力向上,不甘落后。
滾滾歷史長河中,竹林為農民遮風擋雨,農民辛勤滋潤竹林生長。在互幫互助中,造就了一座綠水青山、幸福美滿的村莊。
這,便是竹林旁的村莊。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夏履鎮(zhèn)中學】
◆點評
小作者重點圍繞自己的生活描寫了家鄉(xiāng)竹林四季的景色,詩句的引用恰到好處,表達了自己對竹林的喜愛;又結合現(xiàn)實,寫出了村莊的時代感。此時,竹與人已融為一體,生發(fā)出了“竹林為農民遮風擋雨,農民辛勤滋潤竹林生長”的感悟,令人回味。
獻給家鄉(xiāng)的贊歌
◎丁佳瑩
紹興是我的家鄉(xiāng),曹寅筆下的“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清如辟谷土,瘦似琢詩家”便是對紹興最佳的寫照。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對“蓮”有過這樣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其實,蘭花絲毫不輸蓮花,可在春季爭艷,夏季張揚,秋季芬芳,冬季貞潔,它代表著謙謙君子,更象征著我們紹興人的精神命脈。
村里的老人常說,蘭花里住著白衣仙人,他們都是最干凈的靈魂。我本不信,可仔細一瞧,小巧的花苞恣意綻放著,青綠帶白的葉子向前伸展,像是互相依偎,又像在世間搖曳起舞的精靈。
不同季節(jié)的蘭花狀貌是不同的,它們大抵是說好了吧,錯時開放,隨時隨地裝點古越大地。“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這像極了外表質樸、內心芬芳的紹興人。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除了留下“臥薪嘗膽”的故事外,也留下了“種蘭渚山”的傳說。這個故事記載在號稱“地方志鼻祖”的《越絕書》中。蘭花在惡劣環(huán)境下挺立,在烈日照耀下芬芳,不甘落寞,激勵勾踐臥薪嘗膽,奮發(fā)圖強,譜寫了一個歷史傳奇。而勾踐的種蘭之地——渚山,也因勾踐種蘭被后人命名蘭渚山,它距紹興城以南二十七里,東臨古鑒湖,西背會稽山。蘭渚山下的集市命名為花街,漢時所建的驛亭稱為蘭亭。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里完成的。
我們紹興人的驕傲——魯迅先生從小便對花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讀過《南方草木狀》《釋草小記》等書,還訂正過《花鏡》中的訛誤。同古人一樣,魯迅先生也格外喜愛蘭花?!吧m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蘭花象征著一個知識分子的德行氣質,象征著紹興人的精神品質。
蘭,已經融進了紹興人的精神。成為蘭花一般的翩翩君子是紹興學子奮斗之目標,亦是紹興文化精髓之所在。
愿我的家鄉(xiāng)紹興沐浴在蘭花的幽香中,弘揚蘭花之精神,開創(chuàng)時代之華章。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夏履鎮(zhèn)中學】
◆點評
習作語言典雅,引用了許多描寫蘭花的句子及典故,文化內涵豐富。在小作者筆下,蘭花已不僅僅是花,更是家鄉(xiāng)紹興的代言、文化的象征。結尾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發(fā)議論,用“唱響時代贊歌”升華主題。
征集令
請以“月光下的遐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個人信息。(作文請寄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或投至“czb.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yōu)刊登。)
思路點撥:1.審題目?!板谙搿敝赣七h的思索或想象。月光或月光下的景物是遐想的源頭,對月光下景物的描寫是必不可少的部分。2.找基點。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事物,會產生不同的聯(lián)想。大家可嘗試從以下方面尋找聯(lián)想的基點:(1)月光;(2)月光下的景物;(3)月的陰晴圓缺;(4)與月亮有關的名句;(5)與月亮有關的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