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庭森
糖尿病是當前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目前無法徹底治愈,患者需要定期服用降糖藥控制血糖,還要配合日常生活飲食和運動控制等,以達到理想的降糖效果。降糖藥種類較多,不同種類藥物各有其服用要點,需要認真執(zhí)行才能保證用藥療效和用藥安全。
雙胍類降糖藥物 此類藥物包括鹽酸二甲雙胍片及其緩釋片,在胃腸道吸收葡萄糖時,可通過使肝糖原輸出減少,加強外周組織利用葡萄糖而發(fā)揮阻礙作用,進而促進血糖降低。理論上,此類藥物不會引起低血糖,但是可能刺激胃腸道,所以需要隨餐服用,不能空腹。
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 此類藥物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喹酮、格列齊特、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甲苯磺丁脲等。這類藥物能夠刺激人體胰島β細胞產(chǎn)生興奮性,使胰島素分泌量增加。不過,胰島素分泌如果失衡,將造成低血糖,所以需要在飯前20~30分鐘用藥,控制好進食時間,以免發(fā)生低血糖。
非磺脲類胰島素促分泌劑此類藥物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也能夠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使胰島素分泌增加。不過此類藥物起效時間更快,可在進餐后快速降糖,但半衰期比較短。所以,此類藥物應在飯前15分鐘服藥,或根據(jù)個人差異餐前用藥。此類藥物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現(xiàn)象,因此需要注意不良反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此類藥物主要有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可對麥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活性加以抑制,使果糖和葡萄糖吸收延緩,進而降低血糖。此類藥物經(jīng)口服用后,吸收率并不高,胃腸道內降解情況決定了其降糖效果。因此,應隨進餐第一口食物共同嚼碎服用。雖然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感,但是能夠自行緩解,可以多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
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物 此類藥物包括羅格列酮、匹格列酮等,可以使胰島素在外周組織中的敏感性提高,減少胰島素抵抗,實現(xiàn)胰島素增敏效果。此類藥物對于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比較適用,應當在早餐后服用,不過肝病或肝功能損害的患者不能服用,否則會加重肝臟損傷。如果患者有3、4級心功能障礙,也不建議服用此類藥物,否則會導致充血性心衰風險增加。
注射用胰島素 注射用胰島素是常用的降糖藥之一,通過外源性補充胰島素的方式達到降糖效果。而胰島素注射量不是統(tǒng)一的,需要根據(jù)患者血糖水平?jīng)Q定。注射時間一般是三餐前和晚睡前30分鐘,注射位置選擇三角肌、臀肌、大腿、腹壁皮膚等,注意交替選擇注射位置,不能同一個位置重復注射。還要注意注射部位出現(xiàn)硬結、紅腫等情況,可采取熱敷的方式緩解。注意遵醫(yī)囑控制好注射劑量,否則容易引起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者還需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控制:
飲食 飲食對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必須保證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低鹽飲食,并且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在每日飲食中,不同成分占比應當為膳食纖維25~30g,蛋白質15%~20%,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45%~60%。每天三頓正餐需要保證,同時可視情況增加2~4次加餐,定時定量控制每餐的量,保證熱量均衡分配。
運動 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血糖控制效果。但需要注意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建議選擇散步、游泳、瑜伽、太極拳、慢跑等。運動中要隨時注意心率水平,運動強度不要太大。運動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血糖水平,了解疾病變化情況。一般將運動后血糖控制目標設定為8.4~11.1mmol/L為相對安全區(qū)間。運動中應隨身攜帶餅干或糖果,以免發(fā)生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