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耀德
那一年,蘆花河畔發(fā)生的蝗災恐怖極了,鋪天蓋地的蝗蟲,沙塵暴一樣籠罩四野?;葹倪^后,滿目荒蕪,莊稼沒了,樹葉沒了,大地一片光禿禿的凄慘景象,實在太慘了。
后來有人說,那場莫名的災害跟藍色向日葵精怪有關。關于這件事,村里人諱莫如深。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實,這事兒也沒人說得清。
蘆花河畔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是河口宋家的承包地。宋家老兩口原本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大柱早些年在山上修公路,點炮眼時被炸死了,小兒子二柱就成了宋家唯一的根苗,老兩口供他念書。后來包產到戶,老兩口年紀大了,農忙季節(jié)忙不過來,二柱初中沒念完就退了學,成為頂家頂戶的莊稼把式,肩負起春種秋收的大事。
幾年過后,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來,二柱也該成家了。二柱念過書,識得字,能吃苦,頭腦活,信息廣,種莊稼真有一套,還樂于助人。比如,今年豌豆豐收了,也賣上了好價錢。村里人來年還想種豌豆。二柱說,改種麥子吧,來年的麥子更值錢。也有人不相信。第二年,果然麥子的收益更好。再一年,村里人說種麥子,二柱說種豌豆,結果,豌豆賺了大錢。村里人徹底服了,說這二柱啊,雖然年紀輕,但有眼光,跟著二柱種地能賺錢。幾年來,二柱在村里積累了很好的人氣,也結了婚生了子。妻子是一個遠房親戚介紹的,叫袁翠英,長得白白凈凈,非常賢惠。翠英為人和善還很能干,農活女紅、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在村里姑娘媳婦堆里非常耀眼,很受大家的喜愛。他們的小女兒小云也是個小可愛,粉白的小臉兒非常漂亮。小兩口幸福美滿的日子,很讓村里的年輕人羨慕。
這些年,二柱種莊稼年年都是好收成,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他的眼光也更長遠了,尋思著種植藥材。不過這一次,村里人不干了,說種豌豆、種麥子、種胡麻,哪怕是種菜籽、高粱、玉米、土豆樣樣都可以;唯獨這藥材么,實在沒把握。
說心里話,這事兒也不能全怪村里人,二柱自個兒也沒完全拿定主意。一來,這貝母、黨參之類貴重藥材價錢高,種子投入太大,一般人家真還種不起;二來么,這藥材生長周期長,不像豌豆、麥子之類,春種秋收就有收獲。山下的土地適不適合種?能不能長成?將來能不能及時賣出去?這些都是未知數,畢竟農戶人家就靠這些土地過日子,天天要吃糧食啊。
不過這事兒,二柱的確認真思謀過,還在自家院子里做過實驗。去年春,上山采藥時,他專門把貝母連根帶土挖回來,種在自家院子里,今年都成活了,長得非常好,這讓他增添了信心。關于種子的事,他也咨詢過,跟翠英合計過,心里有些把握。他說服了父母,決定先行試點一下,給大伙兒探探路。
蘆花河畔那塊地是他們家最好的地,土質黑,地力肥,這些年種啥成啥。可是,地頭距家好幾里遠,貝母、黨參都很值錢,必須在地頭蓋一間房子看守著,免得被賊人盜挖了去,那樣損失就大了。
秋收后的一個禮拜天,二柱趕著牛上了山,想尋兩根大木料做房梁。
說是“尋”,其實就是到山上的牧民家里買舊木料。這些年山林管控得嚴了,不容許私自砍伐林木。對于被洪水沖刷下來的山上枯死的樹木,就會有人砍下枝干當柴燒;木料比較好的,也會用來加固土坯木屋,修整牛棚馬圈,過上一年半載就成了舊木料,有的就悄悄賣給村里人,價格很便宜。這是當地的秘密,對于這些煙熏火燎、風吹雨淋的舊木料,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說破,但也要碰機會。二柱湊著禮拜天上山,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周末護林站的人輪休。
二柱一路順當,從牧民阿卡家尋得兩根非常像樣的木料,僅花了一百塊錢。他心里高興,趕著牛哼著小調往山下走,沒成想遇到了護林員老滿。
那天老滿喝了一肚子酒,見一毛頭小伙偷了木料,雙腳一磕馬肚子就追了過去,不分青紅皂白對二柱一頓呵斥,質問他為啥偷木材。二柱極力和他爭辯,說是買的舊木料,不是偷的。老滿酒勁上來了,罵道:“偷了就是偷了,還抵賴?!睋]起馬鞭照二柱頭上就打。二柱冷不防挨了一鞭子,脖子根鉆心地疼,頓時火冒三丈,一把抓住鞭子將老滿扯下馬背,兩人撕扯在一起。二柱年輕氣盛,老滿哪是他的個兒,他奪過鞭子,狠狠摔在地上。老滿氣得滿臉通紅,拔出短刀沖到牛跟前,咔哧幾下將牛背上繩子割斷,木料咣當一下滑落下來,把牛驚著了,一溜煙跑下山谷。
二柱又急又氣,一把將老滿推開,飛快地向牛追去。
那耕牛平常溫順,老滿割繩索時在牛背上劃了一刀,受傷的牛發(fā)了瘋似的,在山谷里一路狂奔,一會兒功夫就沒了蹤影,只能看見山谷里依稀揚起的塵土。
耕??墒敲?,萬萬丟不得。二柱一點兒也不敢馬虎,一路追趕,回到家已是深夜。木料沒了,好在老牛識家,沒跑丟,也是萬幸。二柱跟翠英說了今天的遭遇,心里氣憤難消。翠英安慰道:“你沒事就好,木料的事后面再想辦法?!?/p>
第二天就傳來老滿被殺的消息,二柱心里咯噔一下。
尸首是一個牧民發(fā)現的,他以為是醉漢睡著了,走近一看,人已僵了,就報了護林站。警察查看了現場,從現場遺落的兩根大木料、一副鞍子、割斷的繩索和老滿手里握的短刀,大致得出結論:老滿遇上了偷盜木材的人,并與其發(fā)生了爭執(zhí)。
而老滿渾身看不出受了傷,他是怎么死的?
后來法醫(yī)鑒定得出結果:是內傷,腰部受到重擊,右腎破裂,長時間昏迷導致死亡。
警察判斷,老滿的腰部被人重擊,或者倒地時腰部碰到了礫石尖部,擊破右腎……
老滿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被人襲擊的,還是他醉酒自己從馬上摔下來的?還是另有原因?
老滿之死成了一個懸案。
當時正推行退耕還林,保護山林。林業(yè)部門認定是一起惡性襲擊護林員案,并向縣上匯報了當前山林保護工作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就是地方上依然存在靠山吃山的意識觀念,私自砍伐林木現象屢禁不絕,這次事件不嚴懲,保護山林工作難以落實??h里高度重視,將此案定為打擊非法砍伐盜賣林木資源的專案,組織骨干警力全力偵破,偵破工作就此展開。
專案組陣容龐大,組長是公安局副局長,副組長是刑警隊長,成員包括刑警、法醫(yī)、地方派出所,還有林業(yè)部門的相關人員,足有十來個。偵破工作實際上是由郝警官和另一個警官具體負責的,他們也是最早趕到現場的。
順著遺落的木料和牛鞍子、繩索等線索,專案組首先找到了牧民阿卡。阿卡膽小,見偷賣木料出了人命,支支吾吾說不知道。郝警官見他不說實話,就說將他扣起來,并掏出了手銬。這下阿卡傻眼了,他整日騎馬放羊曬太陽,可沒被警察扣過,手銬這東西他在電影上見過,比馬扳子厲害。阿卡低下了頭,承認木料是自己偷偷弄的,賣給山下人了,還交出了所收的一百塊錢??删唧w賣給誰了,他不知道,他并不認識二柱。
根據阿卡的描述,沒過幾天專案組就找到了二柱。二柱很坦然,承認自己確實從牧民家買了木料,在山口與老滿發(fā)生了爭執(zhí)。二柱說:“老滿醉醺醺的不講理,用馬鞭子打了我。我奪過鞭子,推了他一把?!倍_衣領對郝警官說:“你看我脖子上被他抽的傷還在,他太兇了?!?/p>
郝警官注意看了一下,一道紫紅血痕依然可見。
郝警官說:“你把他推倒沒有?”
二柱說:“他兇得很,還用刀劃傷了牛背。我情急之下就推了他一把,他后退了幾步?!?/p>
郝警官說:“他倒地沒有?”
二柱說:“我著急去追牛,沒有注意。哎呀,我就推了一把,不會摔倒的?!?/p>
郝警官說:“當時周圍有沒有別人在場?”
二柱說:“當時沒在意,應該沒有?!?/p>
二柱說的的的確確,看不出有一句假話。但是,作為最大嫌疑人,二柱還被拘留了。
可是,老滿到底是怎么死的?是否現場還有另外的人?
郝警官拿出那把短刀,在手里晃了晃,問二柱見過沒有。
那是一把非常漂亮的匕首,銅制刀柄上鑲嵌了紅瑪瑙。二柱想起,好像是老滿的,因為刀把子上的紅色特別亮眼。
后來,郝警官他們到老滿家,經過老滿家屬確認,那把短刀不是老滿的。
那把短刀又是誰的?難道這案子另有隱情?
另一個問題也讓郝警官他們產生了疑問。老滿在啥地方喝的酒?跟誰喝的酒?為啥喝得醉醺醺的?
東溝護林站有三個護林員,站長老海一家人都住站上,老滿和小麥每周輪流回趟家,平常都是周六下午回去,周一早上返回。那個周末,原本輪到老滿回家,可他家人卻說老滿并沒有回家。
那么,老滿去了哪里?為啥禮拜天要返回站上?
郝警官在與老海和小蘇深入交談時,無意中得知,老滿與山下河灘南彎的黑玫瑰有些交情。
黑玫瑰名叫赫拉孜,年輕時是鄉(xiāng)野出色的美人,奶子飽,屁股翹,很抓男人的眼。多年前丈夫意外身亡,她帶著一堆娃娃放羊生活。赫拉孜性格潑辣,過路人討碗茶水喝,她總是熱情相待,一些人就把她那當作驛站,路過這里,有事沒事拐過去聊聊,她也是笑臉相迎。一來二往的,人們順便帶些茶葉、方糖、酒水之類,她也不拒絕,她跟牧道上的許多人都很熟悉。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些年,關于赫拉孜的風言風語很多,有人說她的小女兒是誰誰誰的,傳的最多的,就是老滿。對于那些葷話,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不過,赫拉孜到底是怎樣的女人,沒人說得清楚。
專案組找到赫拉孜,詢問老滿的事情。赫拉孜說那天老滿確實來過她家,吃了飯,還喝了酒。對于之后的事情,她就有點含糊了。
郝警官一再追問,赫拉孜紅著臉有些難為情地說:“他喝多了,就住下了,第二天就走了。”
郝警官問道:“具體什么時間走的?”
赫拉孜說:“下午走的?!?/p>
郝警官說:“下午喝酒了沒有?”
赫拉孜慢吞吞地說:“喝了,他喜歡喝酒。”
郝警官說:“你們是怎么認識的?”
赫拉孜想了想說:“有一年房子塌了,我去山上拉木料,被他發(fā)現了?!?/p>
郝警官說:“他處罰你了?”
赫拉孜說:“沒有?!?/p>
郝警官說:“他為啥放過你?”
赫拉孜神色有些不自然了,支支吾吾地說:“他說我可憐,就把我放了?!?/p>
郝警官說:“后來呢?”
赫拉孜說:“后來,他經常來我這兒……”
郝警官和另一個警官對視了一下,心里明白了許多。
郝警官從包里掏出那把短刀,問道:“這把刀,你見過沒有?”
黑玫瑰不假思索說:“這個,是我的。”
郝警官吃了一驚,問道:“那,怎么在老滿手里?”
赫拉孜遲疑了一下說:“哦,是販羊的阿山送我的。老滿看著喜歡,就送給他了。我怕娃娃們拿上闖禍……”
專案組又了解了一些其他情況。關于老滿為啥喝醉的事,赫拉孜并不清楚,只是說,那天老滿心情不好,說老??焱诵萘?,他當站長的事可能黃了……
專案組去找阿山,阿山去了清河。他們趕到清河,阿山又到了南山。一路追到南山,阿山說那日一直在南溝牧場跟人談買賣,并沒有去過東溝,還有人證。
一來二去,時間過去了兩個月,案子遲遲破不了,一時傳聞四起。有說是仇殺,老滿這些年當護林員,沒少撈好處,對他好的、孝敬他的,就放一馬,沒啥瓜葛的,逮到了就狠狠罰,絕不手軟,遭人嫉恨,遭了暗算;有說是情殺,老滿經常沾花惹草,遭情敵嫉妒,把他收拾了;也有說是他醉酒自己摔下馬摔死的,怨不得別人……
這件事傳得沸沸揚揚,對老滿不滿的都說他死的活該,有的說二柱有種,總算出了口氣。村里人對二柱知根知底,想著肯定不是他干的,都說走著瞧吧,過不了幾天,二柱就回來了。
老滿家人可不樂意了,到處告狀。林業(yè)部門找縣上說,這分明就是對護林員的攻擊,是報復,如此囂張下去,以后保護山林工作還怎么干。領導給專案組施壓,要求加大偵破力度,盡快破案,盡早結案。
專案組仔細梳理了所有線索,嫌疑人逐一排除,最后就剩下二柱了,他的嫌疑最大,并且有殺人動機,因為他買的木料被老滿截獲了,他自己也承認與老滿起了爭執(zhí),發(fā)生了沖突。唯一不能確認的就是,二柱自始至終只承認推了老滿一把,并沒有傷其要害,更不可能要命。
專案組到村里了解情況,村里人提起二柱都是贊口不絕,說他為人善良,熱心幫助大家,沒有啥不良品行。但是,人遇到極端情況,有時候就會和平常表現不一樣。這一點,從事刑事偵查多年的郝警官自然明白。眼下,對于老滿是不是二柱推倒致死的,他們也無法定論,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兩人商量之后,向專案組領導作了匯報。
時間一拖再拖,又一個月過去了。領導又給專案組施壓,副局長帶著刑警隊長親自上陣。然而,所有線索涉及到的人都一一確認了,沒有異常問題。案發(fā)現場也找不到有用的證據了。短刀的血跡是牛身上的。短刀上的指紋,只有老滿。最終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二柱說謊。這是專案組的結論,老滿是被二柱推倒受傷致死的。二柱也找不到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證據。案子最終就這么判了,二柱偷盜木材、妨害公務、故意殺人,判處死刑。
判決書一下達,村里就炸開了鍋,大家都說不可能,都為二柱喊冤。最著急的是翠英,她怎么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她相信二柱一定不會殺人,她要求上訴,村里人也聯名向相關部門寫信,說明了二柱的為人和這些年來做的好事。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二審維持原判,依然是死刑。
臨刑前,翠英和二柱見了最后一面。二柱的眼淚止不住地流著,可以看出他心里有多不甘。他跟翠英說:“我對不起你。我是冤枉的。你要照顧好父母和孩子。”翠英泣不成聲,她努力點點頭,給二柱胸口掛了一面小鏡子,說:“你的冤屈一定會昭雪的……”
二柱走后,翠英在家照顧公公婆婆和女兒小云。來年春天,原本蘆花河邊那塊地是要種貝母黨參的,現在二柱不在了,翠英跟二老商量,說要種向日葵。
這些年,翠英跟著二柱種莊稼也學會了不少。不過,這向日葵可是沒有種過。
翠英為啥要種這么大面積的向日葵呢?二老心里打著鼓,卻不好拒絕,他們知道翠英心里苦,不想讓她為難。他們也知道翠英不是那種糊涂人,她一定有自己的盤算。村里人呢,對于翠英種向日葵這件事,也不甚明白。
幾個月后,向日葵次第開放,金燦燦一片,成為蘆花河畔一道靚麗的風景,人們都爭先來看。奇怪的是,萬朵金燦燦的向日葵花海中央,有一朵藍色向日葵格外醒目。人們不明就里,以為是翠英把自己的藍頭巾包在了向日葵上。
那天下午,翠英突然失蹤了,人們找了一夜也沒找到。
第二天,人們在向日葵地里找到了她,她就躺在藍色向日葵下,已經死亡。
法醫(yī)查驗結果是喝了老鼠藥,中毒而死。
說到老鼠藥,鄰居小紅突然想起一件事。前段日子,她在縣城里聽說老滿的兒子滿強跟人們說,他爹是因公殉職,他頂替他爹端上了公家飯碗。還說為了他爹的事,他們家上上下下沒少打點。她非常氣憤,回來就跟翠英說了。翠英當時就氣懵了,牙齒咬得咯嘣嘣響,卻說不出一句話來。她去縣里上訪,反映老滿家行賄對二柱判決不公的事,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回答都一樣:“你有證據嗎?人已經死了,那是鐵板釘釘的事兒了,翻不了案了?!备膳碌氖?,滿強知道了翠英在到處告狀,居然帶著人威脅她說:“你告啊,再告跟你死鬼男人一個下場?!贝溆⒌木裨俅问艿酱驌簦瑥哪且院?,她的神情已大不一樣,只是在公公婆婆面前強作精神,表現的還跟往常一樣。后來一次,她們一起去縣里,翠花有意撇開她去買了老鼠藥,小紅當時并沒有往那方面想:“沒有想到……唉!可憐的翠英呀!”
人們將翠英和二柱合葬在一起。沒過幾天,天氣突然燥熱起來,隨后就爆發(fā)了蝗災。被蝗蟲洗劫后的村莊面目全非。
后來,村里人說,那場災難就是翠英心里不平引發(fā)的。自此,對于藍色向日葵之事,人們不再議論,村里也無人再種向日葵。
二柱和翠英的離世,讓老兩口的生活陷入困境。村里人感念二柱兩口子的好,春耕秋收之際自動前來幫忙,平日里也隔三差五照看,老兩口生活無憂。小云慢慢長大了,上小學的時候,她跟爺爺奶奶說,她要好好讀書。老兩口一門心思供養(yǎng)她,讀完初中,又到縣城讀高中,后來考上大學,她學習法律專業(yè)。
小云大學畢業(yè)那年,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請了一位城里的大律師為父親翻案。
小云小時候并不知道父母的死因,爺爺奶奶不敢告訴她,怕她小小年紀受不了。村里人也不敢告訴她,怕她受到傷害。小云是在城里讀高中時聽說的,沒想到許多年前的冤案卻跟自己的父母有關。她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了,爺爺奶奶年紀那么大了,經不起折騰,她只有好好學習,增長本領,才能做她應該做的事情。在縣城讀書期間,她有意無意打聽了一些當年的情況,一一記錄在案。在大學研讀法律之后,她對翻案更加有信心了。
對于二十年的陳年舊案,重新翻過來談何容易。大律師調閱了當年的卷宗,發(fā)現確實存在證據不足的問題。他仔細閱讀了小云在縣城讀書時做的記錄,從中發(fā)現了新的線索。他走訪了當年那些聽滿強說他們家行賄某某人的事兒,做了簽名證明。
一天,小云去看望小紅阿姨。得知小云要為爸爸的案子翻案,小紅非常激動,想起好姐妹翠英,不由自主流下眼淚?!芭?,這么多年了,該有個說法了。”小紅把這些年來她聽說的有關滿強胡作非為的事都告訴了小云。小紅說,這家伙太猖狂了,做了壞事到處宣揚,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家勢力大。
大律師在與同道朋友聊天時,聽說了另一宗貪腐案件中涉及到老滿家,此人正是當年林業(yè)局的一個科長,后來升職當了局長,因為貪污受賄被撤職查辦。據他交待,他父親修建房子的大木料都是老滿幫他弄的,老滿就想當站長。老滿死后,老滿老婆用手帕包著一打錢找到他,要求給老滿爭取因公殉職,還要兒子頂替工作。起初他不答應,心想,老滿已經死了,還操那門子閑心干嘛。誰知她臉一橫說,老滿記了一筆賬,都是這些年給領導辦事的記錄……
有了這個有力的證據,大律師就把這個案子給翻過來了。二柱屬于防衛(wèi)過當致人死亡,不是故意殺人,獲得賠償。相關人員被追究了責任。滿強因為行賄受賄、瀆職,被開除公職。
村里人得知這一喜訊,都贊不絕口,說老天爺的眼睛是亮的,二柱是好人,翠英是個好女子。
有人說,當年翠英給二柱胸口掛面小鏡子就是要照亮的。說起翠花,人們自然而然想起了蘆花河畔的藍色向日葵,心里難以釋懷。
小云決定留下來,說要給爺爺奶奶養(yǎng)老送終,要報答鄉(xiāng)親們這么多年來對他們一家人的照顧。
村里人說:“傻丫頭,現在年輕人都爭著搶著往城里跑,你咋傻不拉幾地往村里跑呢!再說你也不會種地,待在村里浪費了你這個大學生了?!?/p>
小云笑嘻嘻地說:“我不會種地,可以幫你們經營農產品呀?!?/p>
人們說:“咋個經營法?”
小云說:“就是銷售。俗話說,種得好不如賣得好啊。”
人們將信將疑,看著小云認真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
這兩年,縣上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把蘆花河規(guī)劃成農家樂旅游區(qū)。小云提出了大膽的想法,說要把河畔的土地全部種上向日葵,成為一大景觀。
她的想法立刻受到村民們的反對。許多年前的事歷歷在目,村里人誰也不敢觸碰這個,怕引來災禍。
小云自然知道人們的顧慮,那也是她的傷心事,是她一家人的痛,她怎么能不知道呢。但她心里清楚,她更不相信迷信。她說服爺爺奶奶,決定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種植向日葵。爺爺奶奶的支持讓她信心大增。她找村主任談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主任的認可。小云是村里飛出的金鳳凰,她對新農村建設的見識,尤其是針對蘆花河未來如何深入開發(fā)旅游資源的建議,也讓村主任大開眼界。村主任不住地點頭說:“還是讀書人眼界廣啊。”接下來,她又跟縣文化旅游公司進行聯系,規(guī)劃了向日葵景觀帶的觀賞路線,并且成立了項目組,與村里正式接洽規(guī)劃建設工作。這下,村里人信了,開始種植向日葵。
春天的向日葵剛下種,小云就動員大家開發(fā)鷹嘴豆食品。
這些年,縣里鼓勵農戶大量種植鷹嘴豆,村里人也賺到了錢。小云想,村里人的鍋盔在城里很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好。村里的紅星小麥是旱地麥,是幾十年的優(yōu)良品種,是真正的純綠色食品。鷹嘴豆的營養(yǎng)價值這么高,當地產量又大,為啥不燒制地方特色的鷹嘴豆鍋盔?她向村里人提議,又招來異議。有人說,豆粉糙,不好和面;有的說,豆粉粘,口感不好;也有人說,可以摻和面粉試一試。小云說:“我們可以用三七、四六、五五、六四、七三這五組鷹嘴豆粉與面粉配比和面燒制鍋盔,然后大家一起品嘗,評出色香味俱佳的配比,確定配方,然后大量燒制,在旅游旺季熱賣?!彼€想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蘆花河鷹嘴豆大鍋盔——純天然綠色食品”。
后來,小云跟小紅阿姨聊天,小紅阿姨說起小時候在地里燒鷹嘴豆吃的場景。提起燒鷹嘴豆,香噴噴的童年味道立刻回到眼前,小云眼前一亮:“對,就是這種味道?!彼拥靥似饋恚屝〖t阿姨再燒一些吃。小紅阿姨以為她開玩笑,就說:“好、好、好。”誰知,小云是認真的,她要小紅阿姨依照那時候的燒法燒。小紅阿姨拗不過,就帶她在院落里挖了個坑,壘砌干土塊,拿麥草燒火,把鷹嘴豆拿水拌濕,拿干土細粉裹一遍,麥草燒完后,把土坑里的草木灰撥均勻,將裹好土的鷹嘴豆放進去,再把草木灰鋪在上面,把燒好的干土塊也放在上面,埋上一層土。一會兒就聽到豆子噼噼啪啪的爆破聲,一刻鐘左右,鷹嘴豆就熟了,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吃到了童年的燒鷹嘴豆,小云非常開心。她想了想說:“要改良一下,可以把土坑燒制改成馕坑燒制,用細篩子篩出黃土拌裹,燒制好后,用鼓風機吹去灰土,用牛皮紙袋包裝售賣,名字就叫:‘蘆花河土燒鷹嘴豆——童年的味道’”。
夏天說到就到了,蘆花河畔的向日葵長勢喜人,一夜之間花朵開放變成金燦燦的海洋。那天,小云穿一身金黃色衣裳,戴著藍色遮陽帽,緩緩走進向日葵地中央,宛如一朵藍色向日葵,那么嬌艷,恍如天人,人們驚呆了。
幾天來,小云在向日葵地里的照片、鷹嘴豆大鍋盔燒制過程和土燒鷹嘴豆過程的照片、錄像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地傳播,尤其是她吃土燒鷹嘴豆微笑的照片,勾起人們尋找童年味道的向往。蘆花河畔的向日葵,一下子成為網紅打卡地,鷹嘴豆大鍋盔和土燒鷹嘴豆成為每個游客的必選,一時供不應求。
后來,小云辦了網絡銷售平臺,替村里注冊了商標。蘆花河向日葵景觀和鷹嘴豆農家味道食品為人們帶來了更多幸福和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