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姜文濤,十多年來,一直堅守在國家隧道施工建設一線,帶領團隊成功攻克濕陷性黃土隧道施工、黃土隧道淺埋段施工等國際性難題,填補了國內鐵路施工技術空白,不僅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還大幅降低施工成本。
“我是農(nóng)民家庭的孩子,當初選擇土木地下工程,就是因為自己能吃苦?!边@位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說。
長大黃土隧道施工是一道國際性難題,沒有可借鑒的成熟經(jīng)驗。姜文濤帶領團隊成立科研小組,一邊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同志請教,一邊優(yōu)化爆破方法,想辦法快速實現(xiàn)圍巖封閉。在長達3年的技術研究中,姜文濤帶領團隊取得了具有獨立知識產(chǎn)權的土石分界地段隧道施工工法等科研成果,一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還節(jié)約了巨額成本。如今,這一成果成為指導國內長大黃土隧道施工的“教科書”。
姜文濤還牽頭負責了淺埋軟巖隧道施工的技術研究,參建我國西南艱險山區(qū)成昆鐵路營盤山隧道,攻克“集涌水、瓦斯、巖爆、高地應力等于一身”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完成被外國專家稱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責任而來,為尊嚴而戰(zhàn)!”這是姜文濤堅守的信念,“我們這一代建設者,趕上了祖國大建設的好時代,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開創(chuàng)性的,這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使命?!?/p>
2020年,姜文濤被選定擔任高原鐵路全線首座特級高風險隧道的施工負責人。他又一次背起行囊,奔赴青藏高原。
姜文濤認為,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建設者,有責任更有使命去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為我國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
(選自《中國青年報》2022年7月11日)
◆素材解讀
1.責任擔當。國家安全、經(jīng)濟發(fā)展,都離不開關鍵核心技術。姜文濤始終銘記責任,勇于擔當時代使命,將青春華章書寫在祖國大地上。
2.吃苦耐勞。十多年來,姜文濤一直堅守在隧道施工一線。不論多么艱難,他都能迎難而上,帶領團隊攻克,解決了一系列世界性難題。
◆適用話題
銘記責任 擔當使命 吃苦耐勞 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