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
文學家夏丏尊說:“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睅煇凼墙逃囆g王國的萬有引力,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和必需。我認為,好的教育就是“愛”,要在教育的細枝末節(jié)浸潤“愛”。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都不可能獨自承擔起最精細、最復雜的造就人的任務。”“愛”的教育是實現(xiàn)班級管理的最優(yōu)解,家校社共育才能實現(xiàn)最佳育人效果。
一、“慧愛”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指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協(xié)調一致。因此,學校、家庭、社會應相互作用、彼此支撐,形成立德樹人的有力支架。
鄭靜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用“慧愛陪伴”的育人理念,是基于諾丁斯關懷倫理之上的實踐。諾丁斯教育理論的首要特點是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她所理解的道德其實就是對學生的關懷與愛,“人”的發(fā)展才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價值。
“慧愛”指用靈動的智慧和積極的情感作用于受教育者,是智慧與情感的和諧共生。慧愛由“匯愛”“會愛”“惠愛”三個層次組成,“匯愛”,努力匯聚社會各界對新市民學校的關愛;“會愛”引導師生家長學會愛人、愛己、愛生活;“惠愛”是指讓愛的教育惠及每一個生命成長?!芭惆椤眲t是指學校、家庭、學生互助向上,共同成長,它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他人的愛,進而愛人、愛己、愛生活,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慧愛陪伴”的帶班理念將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相互影響。
二、“愛立方”的構筑維度
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每接一個班,首先要思考、規(guī)劃班級發(fā)展,要明晰學生、家長的需求,對照新時代的育人要求,確定班級目標和育人路徑。
規(guī)劃書,書寫出高度。有效的規(guī)劃能讓我們的行動更有意義。鄭靜老師在班級管理中分三個層次進行規(guī)劃,分別為“個人成長規(guī)劃”“班級發(fā)展規(guī)劃”“家校共同規(guī)劃”,讓學生發(fā)展、班級管理、家庭成長有的放矢。個人規(guī)劃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增值進步;班級規(guī)劃分三個年段進行,層層遞進;家庭規(guī)劃則更注重同頻共振的適恰性。
心走訪,行走出深度。“理解”是班主任工作的起點,班主任應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學生。僅僅看到學生在學校的一面是非常片面、有限的,走訪依舊是最傳統(tǒng)也是最有效認識、了解學生的途徑,是實現(xiàn)高效班級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心走訪,讓師愛真正走進家長、學生內心,真切地讓孩子體驗到被愛,用愛喚醒愛。
作為班主任,鄭靜老師身體力行,撲下身、沉下心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如組織開展“慧整理·悅收納”系列活動;聯(lián)合集團學校和團市委開展“暖冬行動”;開展閱讀分享等多層次的主題閱讀活動……每次深入走訪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都在后期的班級行動中一一得到回應和解決。
同盟軍,拓展出廣度?!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鄭老師所在的新市民子女學校,部分家長育人理念滯后,育人方法簡單,家校共育存在各種阻礙,要形成同盟軍力量,必須從由內而外、自上而下、由表及里地進行全面構架。
鄭靜老師從“家教理念”“合作模式”“創(chuàng)意活動”三方面入手,用智慧化平臺及時傳播先進的家教理念,給家長一個自由交流、學習的空間;“陪孩子讀一天書”活動,讓家長成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同事”。同時,和家長共同創(chuàng)設家校親子互動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關系,拉近了家校關系,還讓學生、家長和教師在一次次有意義的互動中開闊眼界、豐盈精神。
三、班主任“第三種使命”的實踐意義
班級作為一個組織,除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承擔社會責任之外,還有第三種使命——“人的成長”。過去,人們常常把教師稱為蠟燭、春蠶,似乎教師只有通過奉獻和犧牲才能守護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榮光。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只有竭盡全力地幫助每一位老師的成長,特別是班主任的培養(yǎng),才有可能讓每個學生獲得成長;只有讓每一個班主任擁有幸福感,才有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幸福。將班主任的成長放在首位,可以讓工作成為人和組織的雙贏。
“人的成長”指向學生的成長,是實現(xiàn)教育“人之為人”的終極目標。班主任要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體驗“愛”的溫暖,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在學習和生活中充分展示個性,自由舒展地生長?!叭说某砷L”還指家長的成長,在育人過程中,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育人理念、師德師愛對家長的成長和家庭環(huán)境的改善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班主任還能引導優(yōu)秀的學生家長去影響更多的家長。
班級是一個相互影響的共振場,更是一個相互成就的共生場,班主任要主動嵌入這個生態(tài)圈,守護恒久可信的“愛”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