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婷,韓穎,韓汶洋
潛艇官兵在進行作戰(zhàn)訓練和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常會因接觸到不同的應激源而產(chǎn)生戰(zhàn)斗應激反應,導致官兵出現(xiàn)機體心理、生理、病理性損傷,造成非戰(zhàn)斗減員,影響了部隊戰(zhàn)斗力的生成[1]。因此,如何能有效消除或降低潛艇官兵戰(zhàn)斗應激反應,成為潛艇部隊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探討生物反饋療法對提升潛艇官兵身心健康水平的效果,旨在面向潛艇部隊制定并推廣有效的抗應激反應能力訓練方法,提升潛艇部隊整體戰(zhàn)斗力。
抽取2019 年8 月至2021 年8 月在聯(lián)勤保障部隊大連康復療養(yǎng)中心進行特勤療養(yǎng)的健康生理指標潛艇官兵為研究對象,共納入316 名潛艇官兵,均為男性,年齡20~48 歲[(31.22 ± 7.26)歲],并經(jīng)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倫審第2018101501 號)。
排除標準:(1)高血壓、糖尿病等系統(tǒng)性疾病及其他重大軀體疾?。唬?)既往有精神病史;(3)近3 個月無居喪、離異、嚴重外傷等應激事件。
1.2.1 分組 采用區(qū)組隨機化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158 例,對照組官兵年齡20~48 歲[(30.97 ± 7.52)歲];試驗組官兵年齡20~48 歲[(31.47 ± 7.01)歲]。
對照組官兵按照常規(guī)方法進行訓練且不采用額外手段進行輔助,官兵日常起居安排科學飲食、適當運動等常規(guī)方法。試驗組官兵在常規(guī)訓練之外輔以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日常起居安排與對照組保持一致。生物反饋放松療法:選用偉思SA9800 生物反饋儀,表面電極分別貼置同側的太陽穴及額肌處,一側完成治療后轉換至另一側相同位置,參數(shù):EMG 0~100 μV(閾值10 μV 以下代表放松),頻率2~20 Hz,電流強度0~1 mA,均選擇A 通道。實施前向官兵解釋清楚治療的目的及方法,消除對電子儀器的顧慮,按照儀器指令放松肌肉,跟隨音樂旋律自我調節(jié),使波形盡量保持在閾值以下。兩側肌肉各10 min/次,6 次/周,持續(xù)治療4 周。
1.2.2 觀察指標 (1)心理指標。通過心理測量量表進行,于入科后第7 天及結束前第7 天分別進行測試,量表包括:①心理應激自評問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該問卷是評定官兵平戰(zhàn)時心理應激反應程度的有效工具[2],共10 個條目,1 分為“沒有”、2 分為“有時”、3 分為“經(jīng)常”。獲得原始分數(shù)后轉換為標準分T=50+(原始分數(shù)-平均分數(shù))/標準差(數(shù)據(jù)集的標準差)。T<70 為正常狀態(tài),T≥70 為應激狀態(tài),分數(shù)越高說明心理應激程度越高。本研究中問卷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66。②癥狀自評量表90(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3]。該量表共90 個條目,包含軀體化、強迫性、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 個因子和其他(睡眠、飲食指標),反映官兵的心理狀況及其嚴重程度。1 分為“從無”、2 分為“輕度”、3 分為“中度”、4 分為“偏重”、5 分為“嚴重”,采用5 級評分法,分數(shù)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該量表的信效度良好[4],本研究樣本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92。(2)生理指標。記錄官兵入科后第7 天及結束前第7 天每日7∶00 及17∶00血壓、心率及隔日晨空腹靜脈血糖,均取其平均值。
以SPSS 22.0 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和對照組官兵均為男性,其年齡、軍齡、文化程度、戶籍等人口學特征對比分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12、0.731,χ2=4.869、3.763,P>0.05)。2 組官兵心理指標PSET 評分、SCL-90 評分及生理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前心理及生理指標對比(分,每組n=158)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前心理及生理指標對比(分,每組n=158)
注:PSET 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SCL-90 為癥狀自評量表-90;1mmHg=0.133kPa
項目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心理指標PSET 總分SCL-90 總分生理指標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血糖(mmol/L)心率(次/min)57.76 ± 11.93 125.13 ± 42.22 56.79 ± 12.30 127.38 ± 40.92 0.710 0.480 0.439 0.998 0.259 0.149 0.421 0.392 118.09 ± 6.41 76.14 ± 8.42 5.14 ± 0.37 78.46 ± 4.34 119.04 ± 7.47 77.03 ± 9.14 5.17 ± 0.39 79.15 ± 4.83 1.212 0.903 0.764 1.335
試驗組官兵給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后PSET 總分、SCL-90 總分以及血壓、心率較處置前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后SCL-90 總分以及血壓、心率較處置前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前后心理及生理指標評分對比(,每組n=158)
表2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前后心理及生理指標評分對比(,每組n=158)
注:與同組處置前比較aP<0.01;PSET 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SCL-90 為癥狀自評量表-90
項目對照組處置前處置后試驗組處置前處置后心理指標PSET 總分(分)SCL-90 總分(分)生理指標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血糖(mmol/L)心率(次/min)57.76 ± 11.93 125.13 ± 42.22 55.51 ± 10.70 105.14 ± 23.55a 56.79 ± 12.30 127.38 ± 40.92 49.63 ± 9.22 a 98.29 ± 9.79 a 112.50 ± 5.07 a 71.49 ± 5.34 a 5.13 ± 0.37 75.81 ± 5.47 a 118.09 ± 6.41 76.14 ± 8.42 5.14 ± 0.37 78.46 ± 4.34 115.70 ± 5.72a 72.75 ± 5.07a 5.12 ± 0.36 76.11 ± 4.80a 119.04 ± 7.47 77.03 ± 9.14 5.17 ± 0.39 79.15 ± 4.83
給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后,試驗組官兵與對照組比較,PSET 總分、SCL-90 總分及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等因子評分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強迫癥狀因子評分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后PSET 及SCL-90 各因子評分比較(分,,每組n=158)
表3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后PSET 及SCL-90 各因子評分比較(分,,每組n=158)
注:PSET 為心理應激自評問卷,SCL-90 為癥狀自評量表-90
項目PSET 總分SCL-90 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其他P 值0.038<0.001<0.001 0.053 0.005<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0.001對照組55.51 ± 10.70 105.14 ± 23.55 1.22 ± 0.32 1.29 ± 0.32 1.14 ± 0.27 1.17 ± 0.33 1.15 ± 0.31 1.13 ± 0.26 1.09 ± 0.22 1.11 ± 0.23 1.11 ± 0.25 1.20 ± 0.30試驗組49.63 ± 9.22 98.29 ± 9.79 1.11 ± 0.15 1.23 ± 0.24 1.09 ± 0.20 1.07 ± 0.16 1.07 ± 0.11 1.07 ± 0.12 1.01 ± 0.04 1.05 ± 0.12 1.05 ± 0.10 1.13 ± 0.20 t 值5.230 3.376 3.888 1.844 1.979 3.417 3.131 2.714 4.212 2.895 2.651 2.454
治療處置后,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官兵血壓及心率降低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后生理指標比較(,每組n=158)
表4 試驗組與對照組官兵治療處置后生理指標比較(,每組n=158)
項目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血糖(mmol/L)心率(次/min)對照組115.70 ± 5.72 72.75 ± 5.07 5.12 ± 0.36 76.11 ± 4.80試驗組112.50 ± 5.07 71.49 ± 5.34 5.13 ± 0.37 75.81 ± 5.47 t 值5.264 2.072 0.321 0.525 P 值0.043 0.047 0.739 0.042
潛艇官兵長期面臨復雜環(huán)境:物理環(huán)境因素如潛艇震動、高溫、高濕、高噪聲、通風不良等因素影響;社會環(huán)境因素如出海時間長,與社會處于完全隔離狀態(tài)以及當前軍事生活、訓練,應對突發(fā)任務等[5]。這些因素會導致艇員長期處于慢性應激狀態(tài)[6],易出現(xiàn)失眠及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對機體帶來一系列損害,包括思考能力下降、內分泌及植物神經(jīng)紊亂、學習與工作能力下降[7-8]等,形成功能性軀體疾病(如疲勞綜合征)與心理應激障礙高度重合的癥狀表現(xiàn)[9],破壞心理健康[10-11],對潛艇部隊戰(zhàn)斗力造成直接影響。心理行為訓練、團體心理疏導、心理健康宣教等合適的心理素質訓練在基層官兵中日益廣泛應用,為降低官兵戰(zhàn)斗應激反應、保持官兵心理健康發(fā)揮了積極作用[12-13]。
許多心理障礙,包括應激障礙,通常與注意力分配和情緒調節(jié)困難有關[14],本研究以物理干預手段-生物反饋療法,通過儀器對人體的生理功能做出精細的測量和動態(tài)的顯示后,對官兵生理活動的參數(shù)信息進行自身反饋,官兵通過特殊訓練逐漸達到自我控制、調節(jié)生理功能而達到心理、生理的放松。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對照組前后PSET 總分改善并不明顯,試驗組給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后,除強迫癥狀因子改善不明顯外,SCL-90 總分及其他各因子評分均明顯降低,PSET總分亦明顯降低,提示生物反饋放松療法能顯著提高個體抗應激、抗焦慮抑郁等能力,幫助個體為處理特定的內外部壓力源時做出認知及行為上的改變[15],較大程度上決定心理防御的效能,對促進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研究指出,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對中樞神經(jīng)的刺激能引起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良好的生理適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緩解焦慮。血壓、心率是整個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復雜性和適應性的敏感指標[16],反映自主神經(jīng)的功能變化[17]。2 組給予不同處置后,其生理指標如血壓、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試驗組生理指標的良好變化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有效降低血壓、心率,改善潛艇官兵自主神經(jīng)功能活性狀況,增強心理穩(wěn)定性及心理放松能力[18]。血糖變化不明顯,考慮與軍人職業(yè)特殊性,如規(guī)律飲食、作息制度以及高強度體能訓練有關。
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對應激狀態(tài)下的心理和生理指標都有明顯的優(yōu)化,官兵借助儀器通過個人意志和主觀努力調整放松,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使大腦和低級中樞更好地調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解除大腦疲勞及肌肉緊張狀態(tài),有效緩解機體因應激刺激而產(chǎn)生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表現(xiàn)。這表明生物反饋放松療法對降低應激反應水平有較好的效果。從長遠應用角度考慮,可將生物反饋放松療法簡化為無設備儀器也可實施的訓練方法,使官兵回到原單位也可教會其他官兵使用該方法,以點帶面普及潛艇部隊,達到全員獲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