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光 吳振邦
“原陽大米”馳名中外,被譽為“中國第一米”。原陽縣水稻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特色優(yōu)勢,發(fā)展綠色水稻標準化生產(chǎn)對叫響“原陽大米”品牌尤為重要。
一、選擇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品種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發(fā)展綠色水稻標準化生產(chǎn),選好良種是前提。選種時既要考慮種子的豐產(chǎn)性、穩(wěn)產(chǎn)性、適應(yīng)性,又要考慮種子的抗逆性。通過試驗示范,適宜在原陽縣種植的水稻品種主要有新豐2號、新豐136、新豐1517、新稻18號、新稻89、新稻571、新科稻31、新科稻21、水晶3號、鄭稻C42、獲稻008、五粳04136、黃金晴、新香粳1號、圣稻22等。
水稻種子要嚴格按照糧食作物種子質(zhì)量標準GB4044.1—2008選擇,種子純度要高,生命力要強,發(fā)芽率要高,發(fā)芽勢要齊,凈度要好,水分要低。
二、培育壯秧
“秧好一半稻,壯苗產(chǎn)量高?!备鶕?jù)試驗研究記載,稻穗的大小與稻子莖稈的維管束數(shù)目有直接關(guān)系,莖稈上有幾條維管束,穗子上就有幾個一次支梗,莖稈越粗維管束越多,穗子就越大。秧苗越壯,定植后的稻莖就越粗。要重點采取以下四種措施。
(一)培肥育苗床
培育壯秧首先要選擇疏松肥沃的土壤作苗床。要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地力肥沃、灌排水方便的旱田或園田地。也可選擇通透性好的的水田作苗床育苗,苗床寬1.8 m,長10~15 m,步道溝20 cm,按規(guī)格做好苗床后,每667 m2施用有機肥2500~3000 kg、過磷酸鈣50 kg作為基肥,整地耙平床面。
(二)種子處理
稻種浸種前選晴朗、溫暖天氣,放在背風向陽處,每天8~15 h,連續(xù)曬種2~3 d,可選用1%的石灰水或多菌靈500倍液浸種48 h。
(三)稀播壯秧
水稻育苗應(yīng)堅持耙平床面,播種時宜稀不宜密、宜淺不宜深的原則,秧苗播種稀疏容易產(chǎn)生分蘗,抗病能力增強,每667 m2用種量為4~5 kg。
(四)做好化學調(diào)控
秧苗立針后1葉1心期,每667 m2噴灑多效唑150 g,對水75 kg混合成溶液,均勻噴施秧苗,可起到控旺、促根促蘗、壯苗的作用。同時,可以抑制雜草,減輕病害發(fā)生。
三、搶時早插,合理密植
“春爭日、夏爭時、五黃六月爭回耬?!敝v的就是秋作物要搶時早種。水稻在麥收后同樣要搶時早播,以夏至前結(jié)束插秧為好,夏至后,每晚插1 d,要減產(chǎn)5 kg左右。注意插秧要做到淺、勻、直三個標準。根據(jù)地力情況合理密植,土壤肥力越高,插秧越早的密度適當降低;土壤肥力較差,插秧越晚時密度要適當提高。
四、科學施肥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彼疽簧辽僖?5種元素,氮、磷、鉀吸收的最多,所以一般只施用此三種肥料。其他微量元素由土壤供給。每667 m2生產(chǎn)500 kg稻谷約需純氮12 kg,磷6 kg、鉀11 kg,約合尿素26 kg、過磷酸鈣40~50 kg、氯化鉀8~10 kg。由近年研究可知,硅可以提高水稻抗性,提高米粒質(zhì)量,稻秧吸收硅量僅次于氮、磷、鉀三大元素,應(yīng)考慮適當增施硅肥。施鋅肥、鐵肥可提高稻米亮度、減少腹白,每667 m2應(yīng)基施硫酸鋅、硫酸亞鐵各 1.5~2 kg。大穗型品種生長后期易脫肥,抽穗后應(yīng)進行葉面噴肥,每667 m2用磷酸二氫鉀200 g,尿素50 g,對水50 kg均勻噴施葉面。
五、科學灌水
“水是稻的命,也是稻的病?!北仨毟鶕?jù)水稻不同生育階段的要求科學灌水,確保水稻健壯生長。一般可用五句話概述,即淺水插秧、深水返青、皮水分蘗、苗夠曬田、黃熟地干。
(一)淺水插秧
水稻移栽時田面要保持一定的水層深度,可以防止移栽時的倒苗和植株失水過多而發(fā)生萎蔫現(xiàn)象。水層的深度應(yīng)根據(jù)秧苗大小靈活掌握,水的深度以栽秧后淹過植株1/3左右為宜。
(二)深水返青
水稻移栽后7~8 d正處于返青階段,此期稻田不能缺水,以防秧苗萎蔫,不利于成活。此期田面水層應(yīng)保持3~3.5 cm。
(三)皮水分蘗
水稻返青過后就進入了分蘗階段,為了促進早生快發(fā),使根系發(fā)達,植株生長健壯,田間水層以保持1~3 cm為好,這樣能夠提高水溫和泥溫,增大晝夜溫差,并使植株基部光照充足,為水稻早生快發(fā)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四)苗夠曬田
當分蘗達到預(yù)計目標有效穗的80 %時就應(yīng)撤水晾曬田,以控制無效分蘗的發(fā)生,提高成穗率。
(五)黃熟地干
水稻進入灌漿期后,同樣需要供給水分,但水分過多會使土壤氧氣供應(yīng)不足,降低根系活力,導(dǎo)致葉片早衰,影響千粒質(zhì)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質(zhì)。此期的水分管理應(yīng)采用間歇的灌溉方法,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一般來說,插秧后緩苗期灌深水護苗返青。以后以淺水灌為主,生育中期適時曬田。俗話說“稻田曬一曬,少生病蟲害”。
要掌好曬田的火候,一般在插秧后30天左右開始曬田,俗話說的好“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所謂苗到不等時,是指根據(jù)每667 m2苗數(shù)決定曬田時間。當每667 m2田間苗數(shù)達到預(yù)定指標時,如黃金晴每667 m2收獲有效穗數(shù)要求達到30萬,當每667 m2總苗數(shù)達到35萬時就開始排水曬田。“時到不等苗”就是當?shù)咀觿傞_始拔節(jié)時,即基部第一節(jié)間剛開始伸長時曬田,即使這時苗不夠也要排水曬田。一般曬到田邊有裂縫,田中間能走人就行。重鹽堿地不能曬,只能輕晾。孕穗期至齊穗開花期灌淺水,進入灌漿期后,實行間歇灌溉,以養(yǎng)根保葉促成熟。
六、病蟲草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 稻瘟病。當?shù)疚敛〉闹行牟F出現(xiàn)時,每667 m2用咪鮮胺20 ~30 g,噴霧防治。
2. 稻紋枯病。水稻在分蘗期至孕穗期、抽穗期,當分蘗期發(fā)病率在15%~20%、孕穗期在30%以上時,使用噻呋酰胺總有效成分240 g·L-1,安全間隔期為14 d,每667 m2施用量為30 g,均勻噴霧防治。
3. 稻曲病。在水稻孕穗中后期使用噻呋酰胺總有效成分240 g·L-1,安全間隔期14 d,每667 m2施用量為30 g,均勻噴霧防治。
(二)蟲害防治
1. 二化螟、三化螟防治。根據(jù)稻田蟲情預(yù)報,在螟卵孵化初盛期,每667 m2用殺蟲雙150 g噴霧防治。
2. 稻飛虱防治。當?shù)撅w虱百叢蟲量為1500~2000頭,時每667 m2用吡蟲啉10~20 g,對水50 kg,對稻株中下部噴霧防治。
3.稻縱卷葉螟防治。稻縱卷葉螟主要為害時期是1齡、2齡幼蟲盛發(fā)期(稻葉初卷期)。當分蘗期稻縱卷葉螟百叢幼蟲65~85頭、孕穗期40~60頭時,每667 m2用殺蟲雙150 g噴施稻株中上部進行防治。
(責任編輯? ?程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