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胤臣
摘 ? ?要:葡萄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葡萄的需求量明顯增多。蟲害的發(fā)生會影響葡萄的品質和產量,給種植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加強蟲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關鍵。葡萄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蟲害,包括葡萄葉蟬、短須螨、粉蚧、透翅蛾、虎天牛等。應該分析各類害蟲的為害特點和為害規(guī)律,并且有針對性的防護,減少蟲害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證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關鍵詞:葡萄;蟲害;發(fā)病特征;發(fā)病規(guī)律;防治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04-0106-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36.631 ? ? ? 文獻標志碼:B
1 葡萄葉蟬
1.1 發(fā)生規(guī)律
葡萄葉蟬是我國主要葡萄產區(qū)的害蟲之一,對葡萄的危害較大,且經?;旌习l(fā)生,除葡萄之外,還會為害蘋果、山楂、梨等果樹。葉蟬的成蟲和若蟲的危害較大,會吸食葉片汁液,從樹木的內膛部和枝蔓中下部位開始為害,之后逐漸向外部擴散蔓延,被吸食部位的葉片正面會出現大小不等的斑點,隨著病情擴散,小斑點逐漸密集,最后會造成葉片凋落。一旦蟲口密度擴大,整個葉片變?yōu)榛野咨ニ指煽?,從而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導致樹體的養(yǎng)分吸收能力下降,果穗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造成果實萎蔫甚至脫落,直接影響葡萄的產量和質量。此外,該類害蟲會造成枝蔓生長衰弱,影響葡萄未來的長勢。與此同時,葡萄葉蟬在為害的過程中會排泄蜜露,直接污染下部葉片和果實,增加煤污病的發(fā)生概率。
葉蟬每年發(fā)生3~4代,成蟲主要在葡萄園附近的石縫或者枯枝落葉內越冬,在第2年3月成蟲出來活動,會對葡萄園附近的雜草或者其他的果樹進行為害,待葡萄葉展開之后,遷徙至葡萄園內的葉片背部為害。越冬成蟲將卵產在葉片背面,孵化后產卵處會變?yōu)楹稚H~蟬有世代重疊發(fā)生的特點,在5月中旬出現第1代若蟲,在9—10月為末代成蟲,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成蟲會轉移到別處。每年4—10月是成蟲和若蟲的危害期,尤其是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是危害盛期。成蟲喜歡隱蔽的環(huán)境,待氣溫下降之后活動能力不強,氣溫升高之后會在樹冠的周圍活動。葉蟬有一定的趨光性,若蟲有很強的群體性特點,爬行速度快,受到驚嚇之后會快速逃跑。在地勢潮濕、通風不良的葡萄園容易發(fā)生這類蟲害。
1.2 防治技術
1)加強栽培管理。結合葡萄生長特點,科學地栽培管理,做好中耕和除草工作,合理修剪和整治,做好枝蔓的管理,防止果園郁閉,改善果園的通風條件,減少該類害蟲的危害。及時清理果園。秋季要做好葡萄園的雜草和枯枝清理工作,并且集中焚燒處理,避免病蟲害的發(fā)生。
2)黃板誘殺。葡萄葉蟬具有很強的趨色性,可以在葡萄園內設置黃板來誘殺成蟲,在黃板的兩面涂抹黏蟲油,加入10號機油和少許的黃油調和,將黃板懸掛在葡萄枝蔓的頂端,間隔4~5 m懸掛,在粘滿蟲體之后,要及時清理,并且重新涂抹黏蟲油。
3)太陽能燈光誘殺。葡萄葉蟬具有一定的趨光性,可以在葡萄園內設置太陽能誘蟲燈進行誘殺。此外,還應該加強對天敵的保護,最大程度滅殺害蟲。
4)化學防治技術。做好重點防治工作,在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做好若蟲的防治工作,在9—10月做好成蟲的防治工作??蛇x擇的藥劑包括以下幾種: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7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15 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8 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2 500倍液。在噴灑的過程中,應保證葉片和背面噴灑均勻,提高蟲害的防治效果。
2 葡萄短須螨
2.1 發(fā)生規(guī)律
短須螨在我國主要的葡萄產區(qū)都有出現,其體型微小,不容易被發(fā)現,對果穗和果粒的為害癥狀比較相似,很容易被認為是葡萄病害,如果治療不及時,會給種植戶帶來很大的損失。葡萄短須螨主要在葉片的背面活動,之后逐漸向上轉移為害。受害的葉片會出現褐色病斑以及褶皺,嚴重時葉片會干枯脫落。受害果穗部位會出現褐色或黑色的病毒,容易折斷。受害的果粒發(fā)育不正常,果皮會出現凹凸不平的銹斑且容易破裂,嚴重影響葡萄的產量和質量。葡萄短須螨還能傳播其他植物的病毒,會造成葡萄減產30%左右,使葡萄落葉比較早,影響葡萄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短須螨每年發(fā)生6代,主要在藤蔓和土壤中越冬,會在早春和葡萄開花時進行為害。其發(fā)育和溫度呈負相關,隨著溫度的升高,發(fā)育周期變短。如果在溫度為29 ℃,相對濕度在85%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生長發(fā)育,卵期多為3~8 d,從卵孵化到成蟲產卵需要12~16 d。短須螨的耐高溫能力比較強,夏季是繁殖的高峰期,在進入秋季之后轉移到地下越冬。不同葡萄品種的受害程度存在差異性,與葡萄葉片的形態(tài)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葉茸毛較短的品種為害比較嚴重,葉茸毛密而長或者茸毛比較少的品種的為害比較輕。
2.2 防治方法
1)做好果園的清理工作。葡萄短須螨的體型比較小,能夠借助風和流水傳播直接擴散到葡萄植株上。春季要做好抹芽工作,在葡萄長出葉片后,如果發(fā)現有被蟲害的葉片,要及時銷毀處理。保證葡萄園的通風透光,科學合理地施肥和灌溉,及時清除雜草,能夠減少蟲害的發(fā)生。經常清理葡萄園內的雜草和枯枝落葉,并且集中帶到園外銷毀、在越冬之前灌水,能減少越冬蟲源的數量。
2)生物防治。植綏螨是重要的捕食性螨類,能夠有效控制葡萄短須螨的數量,將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減少葡萄短須螨的危害,這種方式能夠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在葡萄園內釋放原果大赤螨,在防治植食性螨類方面發(fā)揮著很強的作用。
3)化學防治。在葡萄生長季節(jié),可以噴施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5%噠螨靈乳油1 500倍液,或者使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800倍液,都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在春季葡萄發(fā)芽時,可以選擇石硫合劑與洗衣粉混合進行噴霧防治,能夠消滅越冬的雌螨。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應該交替使用,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效果。
3 葡萄粉蚧
3.1 發(fā)生規(guī)律
介殼蟲是為害葡萄生長的主要害蟲之一,對我國葡萄為害比較嚴重的有真葡萄粉蚧和泥葡萄粉蚧,這2種粉蚧成蟲的形態(tài)大小無明顯差異性,不容易區(qū)分,要觀察為害的特征才能進行區(qū)分。
溫度是影響葡萄粉蚧生活和數量的主要因素,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初,葡萄粉蚧發(fā)育成熟,雌蟲交配之后會在老樹皮中產卵。1代粉蚧在6月中旬至7月孵化,之后逐漸爬到藤蔓和果實上取食為害。每年7—9月,是葡萄粉蚧的為害高發(fā)期,在夏季葡萄成熟時會為害果穗,果實出現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在發(fā)病的早期階段,為害果穗部位,造成果實壞死。粉蚧還會產生大量白色絮狀蠟粉和蜜露,會引發(fā)二次為害,嚴重影響葡萄的經濟價值。為此,做好葡萄粉蚧的防治工作非常的關鍵。另外,葡萄粉蚧也會傳播葡萄卷葉病毒病,對葡萄的危害較大[1]。
3.2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因為葡萄粉蚧具有分散性的特點,如果發(fā)現某處出現少量粉蚧,說明害蟲已經出現。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許多地區(qū)已經采用粉蚧性外激素誘捕有翅雄蟲,這種方法能夠防治葡萄粉蚧,但是僅依靠性誘捕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要觀察葡萄園內粉蚧的發(fā)生情況,結合發(fā)病特點選擇適合的措施,提高防控的效果。在葡萄園發(fā)現粉蚧后,可以通過釋放天敵來減少粉蚧種群的數量。主要的天敵包括跳小蜂類寄生蟲,在使用寄生蜂防治葡萄粉蚧時要注意控制數量,否則會影響防治的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比較好還有瓢蟲、草蛉和蜘蛛等。
2)化學防治。應該掌握關鍵的防治時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早春休眠期防治。如果在前1年已經發(fā)現有粉蚧危害,在第2年要格外注意該類害蟲的防控,在粉蚧的若蟲階段,可以選擇生長調節(jié)劑類如噻酮蟲或煙堿類呋蟲胺防治。二是夏季生長期和結果期防治。如發(fā)現葡萄莖稈有粉蚧雌成蟲后,可以選擇吡蟲啉或者啶蟲脒等進行防治,要均勻噴灑,提高防治效果?;瘜W防治藥物大多具有高毒性的問題,當前比較有效的農藥為有機磷,包括毒死蜱和馬拉硫磷。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大量農藥逐漸被開發(fā)出來,包括煙堿類、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類和植物園殺蟲劑等農藥,均已經在葡萄園中廣泛應用。葡萄粉蚧生長在植物的樹皮或者根部,傳統(tǒng)的農藥噴霧器無法達到精準噴灑的效果。如果選擇新型農藥,需要使用專業(yè)的設備將藥劑輸送到蟲害部位。如果在根部,可以采用灌根或者滴灌的方式進行防治。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選擇廣譜類殺蟲劑,因為會滅殺天敵。
4 透翅蛾
4.1 發(fā)生規(guī)律
透翅蛾是一種蛀干類害蟲,剛孵化的幼蟲會從新梢葉柄蛀入嫩莖部位,為害嫩莖髓部。幼蟲蛀入之后,被害部位節(jié)間膨大,并且有蟲糞和黏狀物從蛀孔中排出,被害部位的枝條枯萎,果穗萎蔫,果皮失去水分,逐漸皺縮。
通常情況下,該類害蟲1年發(fā)生1代,老齡幼蟲會在受害的枝蔓中越冬,第2年葡萄發(fā)芽之后化蛹,在每年5—6月,葡萄開花期成蟲羽化,蛹期為30~90 d。在成蟲交尾之后,將卵產于葉柄和芽腋部位,每個雌蛾產卵40~150粒,成蟲的壽命為3~6 d。幼蟲孵化后,會直接進入嫩莖髓部,蛀食嫩莖部位,對葡萄的危害比較大。成蟲喜光,在晴天的中午前進行羽化,氣溫升高時,成蟲喜歡在背部的葉片休息,待溫度適宜之后再交配、產卵。
4.2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管理,科學灌溉和施肥,合理修剪枝干,保證葡萄園內的通風采光條件良好。
2)設置誘捕器。在成蟲羽化前,可以在葡萄園設置性誘捕器,能誘殺大量的雄蛾,可以降低受精率和落卵數量。成蟲具有一定的趨光性,可以選擇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成蟲具有強烈的趨化性,在成蟲羽化盛期可以選擇糖、醋、酒的混合液進行誘殺,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3)剪開莖部滅蟲。找到幼蟲的排糞口,判斷幼蟲坑道的位置,然后將一節(jié)莖切開,取出幼蟲然后將其滅殺,并對傷口進行藥劑消毒處理,加速傷口愈合。
4)化學防治。在成蟲羽化產卵盛期和孵化盛期,要做好防治工作。5—10月,選擇5%甲維鹽·高氯10 mL兌水500 g,將藥劑用注射器注入蟲孔之中,然后用泥土封閉蟲口。在成蟲期和幼蟲的孵化時期,可以選擇化學藥劑噴殺防治,常見的化學藥劑有3%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3%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2 000倍液。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藥劑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先套袋,再噴灑農藥,避免影響果實的品質[2]。
5 虎天牛
5.1 發(fā)生規(guī)律
虎天牛的幼蟲主要為害新生的枝蔓或多年生的枝蔓。剛孵化的幼蟲會蛀入新梢的皮下部位,待食量增加并且長大之后會使新梢部位枯萎死亡,當被蛀入的枝蔓變?yōu)楹谏?,比較容易識別。該類害蟲1年發(fā)生1代,幼蟲主要在被害的枝蔓里越冬,隨著幼蟲長大,食量逐漸增多,為害也越嚴重。羽化為成蟲之后,主要為害芽部,之后會蛀入到木質部,秋冬在被蛀入的枝蔓里越冬,被蛀入部位會變成黑色。
5.2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冬季要做好修剪工作,發(fā)現被蛀入表面變成黑色后要及時剪除和銷毀。虎天牛成蟲的遷飛能力比較差,在成蟲羽化產卵期,可以采取人工捕殺的方式。
2)化學防治。在葡萄封穗期到果粒轉色期,可以選擇高效低毒的殺蟲劑噴霧進行防治,每隔10 d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2~3次,藥物應交替使用,以免虎天牛產生耐藥性。防治效果比較好的藥物有2%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0%的速滅殺丁乳油2 000倍液。需要注意的是,在發(fā)現幼蟲蛀入枝蔓之后,應先清除蛀孔內的糞便,使用50%敵敵畏原液浸泡棉球,塞入蛀孔內,之后使用石蠟封口,能夠有效滅殺幼蟲,也可以選擇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注入蛀孔中。
6 虎夜蛾
虎夜蛾的幼蟲主要為害嫩葉部位,造成葉片出現大小不一的孔洞或者缺口,甚至會把葉片吃光只殘留葉脈部位,嚴重時會咬斷果梗。
該類害蟲1年發(fā)生1代,蛹會在葡萄架下的土中越冬,在每年6—7月,第1代幼蟲會為害葡萄的葉片,在7月中旬化蛹,在8月出現第2代成蟲,在8—9月是第2代幼蟲為害高發(fā)期,在幼蟲成熟之后直接進入土中化蛹越冬。可以在早春出土時做好冬蛹的滅除工作,在幼蟲期選擇人工捕捉,噴灑5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或者噴灑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7 紅蜘蛛
紅蜘蛛的若蟲和成蟲主要為害幼嫩的新梢部位、葉片和果實。在葉片受害之后,會出現黑褐色的病斑,造成葉片脫落,穗軸變黑壞死。
紅蜘蛛1年發(fā)生6~7代,雌蟲會在新梢縫隙中越冬,在4月中下旬萌芽之后出蟄,主要在葉背主脈兩側吸食為害,隨著新梢的生長,逐漸向其他的部位擴散和蔓延。6月逐漸為害果穗部位,10月之后轉移到其他部位,11月開始越冬。做好葡萄園的清理工作,能有效消滅越冬的雌成螨。也可以選擇藥劑防治,在春季萌芽時,選擇3~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防治。在葡萄生長階段,噴灑3%石硫合劑,也可噴灑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3]。
8 結束語
葡萄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類型的蟲害,會影響葡萄質量和產量。因此種植人員應該了解葡萄的蟲害類型,了解蟲害的為害特征和發(fā)生規(guī)律,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控的效果,促進葡萄產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萬好,唐美玲,盧建生,等.葡萄短須螨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J].煙臺果樹,2018(4):53.
[2]祝國慶,張勇,錢春蓮,等.不同藥劑對葡萄短須螨的防治效果[J].園藝與種苗,2019,39(2):17-18.
[3]姜偉.葡萄紅蜘蛛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J].新農村(黑龍江),2012(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