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卉
姥姥姥爺生活在那個只有一句媒妁之言,就能讓兩個年輕人步入婚姻殿堂的年代。這兩個婚前沒怎么見過面的人,在婚姻里相互扶持。聽母親說,那會兒因為家里孩子多,總是隊里的“超支戶”。不但分不到紅利,還倒欠隊上工分。姥爺為了不讓姥姥挨餓,白天到石頭山上運石頭,晚上到市場賣雞蛋。姥姥擔心姥爺在山上受凍,白天干完農活、晚上哄睡孩子們后,還要熬夜為姥爺做棉衣。姥姥姥爺相守68年,從未紅過臉、吵過架,他們的愛情是在婚后一路相守中產(chǎn)生的。
父親是退役軍人,母親是因為那身已經(jīng)脫下來的軍裝嫁給父親的。父親是家里的老大。退役后,他便和爺爺奶奶一起扛起了整個家的重擔。母親剛剛嫁過來時,看著父親為二叔的學費犯愁,便學著炸油條。母親站在灶前把面拉成長條放到鍋里,父親蹲在地上賣力地拉著風箱燒火。可由于父親太賣力,母親放在鍋里的油條瞬間煳成了黑色。母親看著珍貴的面粉被毀,已然顧不得父親的感受,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指責。父親也不甘示弱,極力為自己辯護。直到母親委屈地哭出聲來,父親才停止辯解安慰她。那時生活艱苦,賺錢不易,爸媽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可他們知道彼此都是為了這個家好,所以在吵吵鬧鬧中感情反而更深了。父親母親的愛情是在婚后雞毛蒜皮的吵吵鬧鬧中產(chǎn)生的。
我和丈夫是臨村,但婚前我們并不認識。經(jīng)人介紹后我們開始交往,我覺得他人挺老實,父親也說他人好,可以托付終身。不料,婚后丈夫的老實在我眼里成了不懂哄人、缺少浪漫。為此我經(jīng)常和他生氣,甚至大聲吼他??烧煞驈膩碇徽f一句“別生氣”就再也不說話了。直到女兒出生,我們的關系才有了改變。女兒出生那天,丈夫看看女兒,再看看我,傻乎乎地和我說了兩個字:“謝謝。”我產(chǎn)后脫發(fā),丈夫每天早起1小時為我熬制黑芝麻糊。那時我才發(fā)現(xiàn),丈夫對我這么好,他在心里默默地寵著我,而我卻不自知?,F(xiàn)在,我和丈夫會帶著女兒到我們沒有到過的地方,看沒有見過的風景,感受沒有感受過的風情。丈夫依然不愛說話,只不過女兒成了我們愛的傳聲筒。她會說:“父親愛母親?!蔽液驼煞虻膼矍槭窃诨楹髮ψ优酿B(yǎng)育中產(chǎn)生的。
在婚姻中,兩個相互扶持的人走得更長,愛得更深。正如我們一家三代,都是在婚姻中培養(yǎng)出的愛情。所以我深信,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只要彼此珍惜婚姻,也能生出愛情,雖不是轟轟烈烈,卻可以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