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恒祥
那些年,我在鄉(xiāng)下教書,每逢周六下午就會去另一所學(xué)校找老同學(xué)小張坐坐玩玩,而小張多數(shù)時候也會在宿舍里。后來,小張談戀愛了。我不好意思打公家電話事先約他,也沒有手機,而且我習(xí)慣想見一個人,抬腿就走,所以,有時候去找小張玩,會不遇,他見女朋友去了,門上掛著一把鎖。這種時候,我的心會突然有點難過。這是人生第一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遇。
所幸我心態(tài)樂觀,很快就調(diào)整過來——那就回去吧,又有時間臨帖、寫作了。不遇,亦好。
不遇,難免會失落。但不遇,有時也會帶來收獲。史上知者甚眾的不遇,我認為,一個是不遇而成詩,一個是不遇而得人。
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是我很喜歡的一首唐詩。氣喘吁吁爬上山,要拜訪的人卻不在。不遇,有心的人卻在琢磨,這不就是一首詩嗎?于是,詩人推敲出了明白如話卻頗有禪意的名作。我倒是以為,若是遇見,可能也就是僅僅會有世間最常見的相見歡罷了,而因為不遇,反而有了不遇之遇——遇到了一首千古傳誦的好詩。有趣的是,不遇詩成了一個“唐詩現(xiàn)象”,不遇在浩瀚的唐詩海洋里翻起朵朵小浪花,寄托著很多人的志趣情操。
另一個有名的不遇,是劉備三顧茅廬。第一次,諸葛亮出遠門而不遇;第二次,諸葛亮出門閑游再次不遇;第三次,倒是遇了,但劉備一行仍要耐心等待。面對這樣的誠心,諸葛亮被實實在在地打動了,決定出山相助。不遇,考驗彼此,終得知己,不遇,亦好。
不遇,我以為,失落感最大的是戀愛中的不遇。約好了或是未約想送驚喜,去見他,可是,他不在,人便會產(chǎn)生許多胡思亂想:他去哪兒了?加班?還是跟朋友在一起?還是跟別人約會去了?愛情中的不遇,是一種考驗。未約而遇見,是甜蜜,是驚喜;若不遇,只要不是他有意躲避,就不是不愛你,很可能只是一個小考驗,再約就是了,心寬一點。
有些不遇,是因為實力還不允許。有位文友告訴我,他每天都會去看一家報紙的副刊,因為他經(jīng)常投稿??墒撬看味家虿挥龆诎婷嫔蠜]有遇到自己的文章。我說,你的文章固然有文采,但是,具備的思想與內(nèi)涵可能還達不到要求。文章得有故事,接地氣,符合大眾口味。我的想法是,別怨天尤人,堅持讀書,提升水平,寫出自己的優(yōu)質(zhì)文章,就不會與自己鐘情的版面不遇了。因為不遇而更努力,不遇,亦好。
如果無約去遇人,要注意禮貌和分寸。我的一個朋友要見一個人從來不約,經(jīng)常對人說“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便直接去見。他闖到要見的人的辦公室,敲門而入,自以為知己。然而,因為無約,可能會白跑一趟浪費自己的時間,也可能讓忙于工作的對方感到吃驚和意外,有被打擾之感。
當(dāng)然,有些不遇,其實是碰壁,是對方故意躲著你。對此,你不妨看淡些,留點自尊,然后努力提升自己。我的生活經(jīng)驗是:當(dāng)一個人足夠強大時,碰壁的事自然會少起來。
不遇,也會收獲歉意。有情有義的人,會因為你訪而不遇表達歉意,進而你獲得了回應(yīng),你們反而加深了感情。壞事變好事,不遇,亦好。
還有一種是故意不遇,那是一種不同常人的境界?!把┮乖L戴”就是一種故意不遇。想見一個朋友,走到門口,卻又不想見了。故意不遇,隨性而為,臨時起意,盡興就好。
不遇,是人生的一種狀態(tài)。歲月經(jīng)年,你便會理解,人生不可能總是遇見,心想事成,也會有偶然的不遇,遺憾失落。遇見,當(dāng)然可喜、圓滿;不遇,小挫折而已,不妨用相見不如懷念來排解自己,不遇也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念想和驚喜。人生因為有不遇的缺憾,才會有再遇的期待。不遇,也可以讓我們走回內(nèi)心,去遇見真實的自己——
如此,不遇,亦好。
(梅源摘自《廣州日報》2023年2月26日 圖/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