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霞
春雨滴答,落在一株玉樹上。在春雨的潤澤下,小玉樹昂首挺胸,肥厚的葉片蒼翠欲滴,閃耀著生命的律動。我不禁一顫,一股暖流心中涌動,如同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親人。
幾年前,家中有一盆老玉樹,隨著樹齡增長,出現(xiàn)了衰老跡象,也正是那年,公公病重。在外的我們,聽后心急如焚,趕忙把事務(wù)安排妥當,給家中老玉樹澆好水,就往老家趕。
車窗外,一幕幕風景,向后飛逝,如歲月的畫卷一幀幀翻過,許多凌亂的記憶,在我的腦海里攀爬起來。
公公曾從事教育工作,養(yǎng)成了追求極致的品質(zhì)。早起第一件事,便站在檀香木的桌前,彎腰執(zhí)筆,凝神屏氣,苦練書法,家中常有文人墨客探討,即使為周邊單位無償寫標語,也能做到廢寢忘食。一年除夕,大門貼春聯(lián),我們知道老人家辦事仔細,特組團進行。兩人張貼,一人指揮,吊眼看的,上下比劃,又把半張臉貼緊門板,看對聯(lián)高度是否一致,經(jīng)過嚴格把關(guān),終于下了定論“完美!”于是,我們高興地把老爺子請出觀賞,老人家端詳了半天,點頭說:“還行,但還差一點點!”我們不相信老人這么精準的眼力,便說笑著拿來鋼尺測量,嘿!兩張對聯(lián)果真有三毫米的上下誤差。我們驚愕不已,當即取下,重新張貼,直到不差毫厘。公公滿意地說:“貼得不端正,不好看相?!蔽疫种煺f:“其實沒人在意的?!彼吞@地說:“做事不是給別人看的,干什么事,都要忠厚為人,忠誠于心?!?/p>
我們聽后,很是感慨,認真是一種態(tài)度,嚴謹已成習慣。老爺子不但書法好,音樂也是長項,為人親和,愛心奉獻。十里八村有演出活動時,常把他請去伴奏,老屋的墻上還掛著年久的二胡、小提琴、手風琴,像訴說著早年的滄桑。
公公不但孝敬父母,對妻兒也是關(guān)愛有加。他五十年代考上師專,畢業(yè)后教書,每月十八元的工資,還要拿出十元寄回老家。婆婆有病不愛吃藥,公公一日三次給記著,端水送藥,勸說喂下,再輕輕拍下后背順順氣。每當看到這一幕,妯娌、姑姐們就趕緊把各自丈夫拉來,此時的男同胞們立馬變得慈眉善目,成了暖男。公公真誠地說:“過去干工作忙活事多,都是你媽操持這個家,讓你媽受累了,能照顧好她,就是我現(xiàn)在的工作?!逼牌乓步舆^話茬,抿著嘴說“我們是兩好嘎一好,你們也要兩好嘎一好啊?!?/p>
傍晚時分,殘陽如血,映紅了晚霞。我們終于趕到了老家。公公躺在病床上,雙眼微睜,看到我們,瞬間明亮起來,要做起身的動作,半舉著手打招呼,含糊不清地說“來全了,謝謝了?!蔽业臏I水瞬間涌出,兒女們圍坐在他身旁,一個也不少,就在臨近年關(guān)的夜晚,老人安詳?shù)仉x開了......
料理完公公后事,子女們?nèi)讨矗谝黄鹕塘?,一定給婆婆一個幸福的晚年,做到物質(zhì)上不缺位,陪護上不空檔。婆婆腿腳上樓不靈活,我們便省吃儉出,在老家蓋了新房,又在縣城給她買了一樓的套房,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了婆婆。自公公走后,為防止婆婆孤獨和閃失,兒女小家庭們都輪流陪護,爭相孝敬。
返程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那棵老玉樹。老玉樹低頭垂目,葉片凋零,根已爛死,我傷感不已,只好把它丟掉。來年開春,當我走向陽臺,竟吃驚地發(fā)現(xiàn),有幾片遺落在角落的葉子,干癟皺巴,但它的葉柄處,卻生出了一簇毛茸茸的根。我捏起葉片,透過陽光暈染,深情凝視,那纖纖根系,柔韌伸展而又倔強。
樹雖死,葉重生,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命力,又是怎樣的一種能量傳遞呀。我被這有生命律動的葉片所感動,把它捧在手心,植入盆中。
如今,我們回到了家鄉(xiāng),回到了婆婆身邊。婆婆已90歲高齡了,還精神矍鑠,身體硬朗。
今年春天,那一片由葉的重生,長成的一樹蔥蘢,在窗前,正玉樹臨風,蒼翠欲滴。
——選自莒州清風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