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王惠林,王磊 (湖北省鄂鋼醫(yī)院,湖北 鄂州 436000)
臨床上醫(yī)務人員常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40%的心力衰竭稱為射血分數(shù)降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1-2]。既往臨床多采用貝那普利等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治療HFrEF患者,雖然患者預后得到明顯的改善,但5年內(nèi)死亡率仍高達50%[3-4],故應積極尋找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藥物。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抑制腦啡肽酶和血管緊張素的合成和釋放,從而顯著減輕機體內(nèi)水鈉潴留嚴重程度和改善心室重構(gòu)現(xiàn)象[5]。本研究擬比較沙庫巴曲纈沙坦與貝那普利治療HFrEF患者的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間在湖北省鄂鋼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76例HFrE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貝那普利組和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每組各38例。貝那普利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55-70歲,平均為(62.6±6.7)歲,病程范圍為3-9年,平均為(6.1±2.4)年;沙庫巴曲纈沙坦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范圍為54-71歲,平均為(63.5±7.2)歲,病程范圍為2-10年,平均為(6.3±2.5)年。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體征、心功能檢查均符合HFrEF的相關標準[6];②心功能分級范圍為Ⅱ-Ⅳ級;③患者知曉研究方案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疾病的患者;③臨床資料存在缺失現(xiàn)象或者出院后失訪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靜臥充分休息,限制脂肪和鈉鹽攝入量,予以利尿劑、血管活性藥物、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和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常規(guī)措施治療,貝那普利組在常規(guī)措施基礎上加用貝那普利(規(guī)格:10mg/片)口服治療,根據(jù)研究前口服ACEI或ARB的等效藥物劑量逐漸遞增,直至目標藥物劑量為20mg,每日1次;沙庫巴曲纈沙坦組在常規(guī)措施基礎上加用沙庫巴曲纈沙坦(規(guī)格:100mg/片)口服治療,藥物起始治療劑量為50mg/次,每日2次,根據(jù)患者藥物耐受情況間隔2-4周治療劑量倍增至200mg/次,每日2次。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4周。
1.4 觀察指標
1.4.1 療效評估 根據(jù)相關文獻標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顯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心臟射血功能基本恢復,心功能分級明顯下降,幅度為2個或2個以上等級;有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心臟射血功能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級下降,幅度為1級;無效:經(jīng)治療后患者相關臨床癥狀、體征及心功能分級無明顯改善,或者反而有加重趨勢。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2 心功能指標檢測 采用多普勒動態(tài)心動圖儀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等心功能指標。
1.4.3 炎癥指標檢測 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患者N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NT-proBNP),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淋巴細胞計數(shù),計算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與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軟件予以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LVEDD、LVESD、LVEF、LVESV、LVEDV等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LVEDD、LVESD、LVESV、LVEDV均低于治療前,而LVEF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治療后LVEDD、LVESD、LVESV、LVEDV均低于貝那普利組,而LVEF高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及炎癥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清NT-proBNP及hs-CRP、NLR等炎癥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NT-proBNP、hs-CRP、NLR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治療后血清NT-proBNP、hs-CRP、NLR均低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T-proBNP及炎癥指標比較
沙庫巴曲纈沙坦由沙庫巴曲和纈沙坦按1∶1的比例組合而成,其中沙庫巴曲經(jīng)生理代謝后成為具有生理學活性功能的LBQ657,可有效抑制腦啡肽酶的合成和釋放,從而明顯提高腦鈉肽的表達水平,進而擴張血管和降低心臟前后負荷[8];纈沙坦則可有效阻斷AT1受體,進而明顯抑制AngⅡ介導產(chǎn)生的反應,顯著性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和釋放,同時明顯收縮血管,最終起到延緩心肌組織肥厚和纖維化的藥理作用[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HFrEF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貝那普利,分析原因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明顯降低血管緊張素的表達水平,確保心肌細胞供血和供氧處于充足狀態(tài),顯著性減輕血管阻力和改善血管微循環(huán)狀態(tài)[10]。此外,沙庫巴曲纈沙坦還可有效調(diào)節(jié)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和釋放,抑制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的表達水平,從而起到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11]。因此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HFrEF患者可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治療后LVEDD、LVESD、LVESV、LVEDV均低于貝那普利組,而LVEF高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明顯提高HFrEF患者的心肌組織供血總量,同時還發(fā)揮擴張血管組織、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壓力和抑制心肌重構(gòu)現(xiàn)象的作用,分析原因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阻斷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的合成和釋放,同時還可強化機體內(nèi)的利鈉肽系統(tǒng)和降低腦啡肽酶的生物學活性功能[12]。相關研究[13]也認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有效抑制RAAS和心室重構(gòu)現(xiàn)象,通過增加心排血量、腎血流量和減輕鈉水潴留等途徑,最終顯著性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沙庫巴曲纈沙坦組治療后血清NT-proBNP、hs-CRP、NLR均低于貝那普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明顯改善HFrEF患者的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和減輕炎癥反應,分析原因為沙庫巴曲纈沙坦中的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可協(xié)同發(fā)揮抗神經(jīng)內(nèi)分泌過度激活作用,從而明顯減輕炎性反應,抑制炎癥細胞因子誘導產(chǎn)生的心肌細胞凋亡和壞死現(xiàn)象,最終減輕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14]。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HFrEF患者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貝那普利,可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減輕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