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想做什么,那就先好好上學吧。在充實自己的同時,靜待夢想的輪廓逐漸清晰的那一天。
熬到初一下學期,馬大犇決定不去上學了。
本來他們很喜歡校園生活,學校里環(huán)境優(yōu)美,同學們也團結友愛。可是老師的要求太嚴格了,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周末還要寫作文,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逼得他們只想反抗。
為什么說“他們”而不是“他”呢?那是因為馬大犇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個叫馬一塵,一個叫牛大犇。他倆同一年出生,住在同一個小區(qū),上同一所學校,兩人的父母也是好朋友。后來大家干脆把他倆的名字合在一起,叫馬大犇。
不論兩人的父母如何勸說,馬大犇都無動于衷,要將反抗進行到底。兩家父母一商量,決定放手讓他們去試試不上學的滋味,只是有一個要求,就是他們必須找到自己喜歡做并且能做的事情。
一聽有這種好事,馬大犇便興高采烈地開始行動了。
兩人花了半天的時間寫下一份清單,上面都是他們想做的事:種地、擺攤、送外賣、當主播、當作家……然后進行篩選:當作家寫作水平太差,送快遞不會騎摩托車,當主播口才不行,臉皮又太薄……最后只剩下種地和擺攤了。
那就先從種地開始吧。馬大犇從不盲目做事,他們分析了各種農作物的優(yōu)劣之后,決定種土豆。因為土豆好吃、容易種植且一年能收獲兩季,肯定能賣不少錢。馬一塵家的親戚在城郊有農田,他們一路上憧憬著土豆豐收后,兩人變成了土豆大亨的美好生活。可是當親戚將田地指給馬大犇看時,兩人卻傻了眼,所謂的農田竟然如此荒涼。
地里的土豆已經出了芽,親戚讓馬大犇來將地翻一下。馬大犇從沒用過鋤頭,連把它舉起來都有些費勁,更不用說控制鋤頭砸下來的方向了。他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才挖出幾塊薄薄的土皮。兩人被鋤頭帶得東倒西歪,不一會兒就熱出了一身汗。抬眼一看,數(shù)學書里寫的一畝地竟然有那么大,這要多久才能挖完啊!馬一塵感嘆道:“如果你是真正的牛,我是真正的馬就好了?!迸4鬆恼f:“那我們就只能吃草了,我可不想當牛!”
親戚送來一壺水,叫他們歇一會兒。他們一邊喝水一邊聽親戚說道:“一畝地一季可以產大約4000斤土豆。一塊二一斤的話,兩季土豆能賣9000多塊錢呢!”馬大犇一起停下手上的動作,驚訝道:“什么?一年才賣9000多?這些錢去一次夏令營都不夠啊!何況還是兩個人分?”不行啊,種土豆掙錢太少,而且光是翻地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親戚說:“要不你們去建筑工地試試,村里有戶人家正在翻新房子?!?/p>
第二天,親戚帶馬大犇來到了工地。這里正在進行舊房改造,原先厚實的土坯墻和木頭屋架都還在,有的地方加了石頭墻,有的地方搭起鋼架裝了玻璃。建筑設計師拿著圖紙給馬大犇講解,馬一塵聽得十分投入,牛大犇卻不感興趣。正式開始工作的時候,牛大犇選擇篩沙,馬一塵選擇打土坯。
雖然篩沙和打土坯并不輕松,但是能按天拿到工資。一天下來,牛大犇掙了50元,馬一塵掙了40元,如果能堅持干下去,肯定比種土豆掙得多。只是這份工作太累了,牛大犇不打算干了。馬一塵卻想留下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很喜歡裝修房子,想看到房子建成后的樣子。兩人就此分別。牛大犇連夜坐末班車回到了城里的家,馬一塵留下來繼續(xù)打土坯。從出生到現(xiàn)在,兩個好朋友還是第一次做了不同的選擇。
馬一塵每天在工地上干得熱火朝天,打土坯已經成了熟手,現(xiàn)在開始學砌磚了。工頭說木匠活是工地上技術含量最高的活計,但是當馬一塵看到設計師在電腦上畫圖后,他認為設計師才是最酷的。因為設計師不但能畫復雜的圖紙,還能將圖紙上的設計變成漂亮的房子,工頭和工匠都要聽設計師的。不如以后當一名設計師吧!馬一塵的夢想漸漸清晰起來。
牛大犇回家之后開始為擺攤做準備。他拿出自己存的壓歲錢,讓媽媽幫忙網購一些他和妹妹喜歡的小商品當作貨物??墒鞘盏截浿?,卻連著下了幾天的雨,牛大犇的擺攤計劃就這樣被耽擱了。
一個周末,牛大犇覺得不能再拖了,決定開始他的擺攤事業(yè)。媽媽幫他把東西裝進背包,牛大犇就騎著自行車出發(fā)了。至于擺攤的地點,他早有打算,家附近的公園不好,怕遇見熟人;爺爺家的小區(qū)不會遇見熟人,但老年人居多,不合適;南邊的高新區(qū)不錯,年輕人多,小孩也多。
牛大犇迎著風奮力地蹬著自行車,心里不斷地給自己打氣:“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這才是第一戰(zhàn)!”結果他不小心迷路了,騎了兩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高新區(qū)的公園正在舉辦菊花展,菊花的香氣沁人心脾,吸引了很多游客。這里有很多小商販,轉糖餅的、吹糖人的、賣氣球的……好不熱鬧。牛大犇推著自行車繞了幾圈都沒找到合適的地方擺攤,不是這里擋了路,就是那里人太少。更麻煩的是,他有勇氣向陌生人問路,卻不敢問別人要不要買一個玩具。他突然覺得很尷尬,隨之而來的是惶恐,他感覺自己就像白居易詩中的菊花——“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p>
“牛牛!”牛大犇聽到有人喊他的小名,循聲望去,看見爸爸朋友的兒子——子隱大哥正在向他招手。今天爸爸媽媽在朋友家做客,朋友便派兒子來接他過去。牛大犇放棄掙扎,極力掩飾自己的沮喪,跟著子隱大哥離開了公園。不用說,大家肯定已經知道他又什么也沒做成了。
路上,子隱大哥講起了他的大學生活。他學的是自己喜歡的法律專業(yè),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有非常博學的教授。跟他們在一起,子隱大哥覺得自己的眼界開闊了,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接著子隱大哥又回憶起自己的中學時光:“那時候因為我個子矮,永遠坐在第一排,生活得很壓抑。我為了長高拼命運動,卻忽略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后來上了大學我才醒悟過來,原來世界上有很多比長高更重要的事?!迸4鬆目粗与[大哥,他雖然個子不是很高,但身材勻稱挺拔,充滿了自信。牛大犇第一次開始認真地思考: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呢?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這天過后,牛大犇決定回去上學了。這次不用媽媽提醒,他主動寫了一篇作文——《創(chuàng)業(yè)失敗記》,算是為這次社會實踐寫了一份總結。他在作文里寫道:“不寫作業(yè)并不比寫作業(yè)更容易,那許多的作業(yè)就像野馬,等著我牛大犇去馴服!”牛大犇覺得自己文采飛揚。
又過了兩周,馬一塵也回到了家。體力勞動使他變瘦了,也變結實了。
經過這次的尋夢之旅,曾經形影不離的馬大犇,一個徹底否定了自己之前的職業(yè)規(guī)劃,一個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不過,他們得出了同一個結論:現(xiàn)在工作還太早,吃苦受累不說,還得不到好的結果。為了實現(xiàn)夢想,馬一塵除了每天努力學習,還一口氣訂了好幾種建筑期刊,并且開始學習畫畫,因為他聽說建筑設計師要會畫畫。牛大犇覺得,既然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想做什么,那就先好好上學吧!在充實自己的同時,靜待夢想的輪廓逐漸清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