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秀,滕巍
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分裂,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精神疾病,多發(fā)生于中青年人,患病率為千分之一,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幻覺、妄想、思維形式障礙、思維內容障礙、意志障礙、情感障礙等[1-2]。目前臨床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干預治療等,其中阿立哌唑是臨床常用藥物,其主要通過對多巴胺受體進行雙向調節(jié),阻斷5-羥色胺2A受體的活動路徑,以此緩解精神分裂癥狀,但精神分裂癥患者病程較長,治療難度大,單一用藥難以取得理想療效。奧氮平也是臨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對多種受體均有作用,具有較強的抗幻覺、妄想的作用,將其與阿立哌唑聯(lián)合治療精神分裂癥,可通過雙途徑取得抗精神病的治療效果[3-4]?,F(xiàn)觀察阿立哌唑與奧氮平聯(lián)合治療農村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20年1—12月永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收治的62例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本研究,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單一組和聯(lián)合組,每組31例。單一組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18~55(35.98±8.56)歲;病程2~5(3.83±0.72)年;體質量61~87(75.61±5.89)kg。聯(lián)合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18~55(36.02±8.47)歲;病程2~5(3.81±0.69)年;體質量61~88(75.59±5.91)kg。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爸毕涤H屬均詳細了解本研究內容后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訂相關協(xié)議,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5]中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受教育程度均為小學及以上;(3)首次接受系統(tǒng)治療;(4)意識清楚,無肢體障礙、智力障礙。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2)存在肝腎功能或免疫系統(tǒng)障礙者;(3)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反應者;(4)存在藥物、毒品、酒精等濫用史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如轉院、失聯(lián))。
1.3 治療方法
1.3.1 單一組:患者給予阿立哌唑片(商品名:博思清,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41501,規(guī)格:5 mg)10 mg/次,口服,1次/d,連續(xù)用藥4周后基于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量至30 mg/d,連續(xù)服藥24周。
1.3.2 聯(lián)合組:患者在單一組治療基礎上增加奧氮平片(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2688,規(guī)格:5 mg)10 mg/次,口服,1次/d,連續(xù)用藥4周后基于患者耐受程度逐漸增量至20 mg/d,連續(xù)服藥24周。
1.4 觀察指標 (1)癥狀消失時間:對比2組患者精神淡漠、哭笑無常、狂躁不安、焦慮抑郁消失時間。(2)相關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24周后采用陽性和陰性精神癥狀評定量表(PANSS)評分、神經心理狀態(tài)評定量表(RBANS)評價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情況,其中PANSS主要包括陽性癥狀(7項)、陰性癥狀(7項)、一般精神病理(16項)3個分量表,共30個條目,各條目評分為1~7分,評分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RBANS主要包括5個因子12個條目,分值范圍為0~321分,得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神經心理狀況越好。(3)血脂指標:采集2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4周后的晨起空腹靜脈血6 ml,常規(guī)離心處理后應用邁瑞Mindray MR-96A型全自動酶標儀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4)不良反應:統(tǒng)計并對比2組患者治療期間消化道反應(如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頭暈頭痛、體質量異常增加(治療結束后,體質量較前提升15 kg及以上)、白細胞計數下降(<4×109/L)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5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精神分裂癥PANSS評分降低率判定患者的療效,臨床痊愈:PANSS評分降低率≥75%;顯著進步:PANSS評分降低率為50%~74%;進步:PANSS評分降低率為25%~49%;無效:PANSS評分降低率<25%。總有效率=(臨床痊愈例數+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2.1 臨床療效比較 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為96.77%,高于單一組的77.42%(χ2=5.167,P=0.023),見表1。
表1 單一組與聯(lián)合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聯(lián)合組精神淡漠、哭笑無常、狂躁不安、焦慮抑郁消失時間短于單一組(P<0.01),見表2。
表2 單一組與聯(lián)合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3 PANSS、RBANS評分及TC、TG水平比較 2組治療前的PANSS、RBANS評分及TC、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4周后,2組RBANS評分高于治療前,PANSS評分及TC、TG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lián)合組RBANS評分及TC、TG水平高于單一組,PANSS評分低于單一組(P<0.01),見表3。
表3 單一組與聯(lián)合組治療前后PANSS、RBANS評分及TC、TG水平比較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聯(lián)合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9.68%,與單一組的6.4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見表4。
表4 單一組與聯(lián)合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起病可緩慢或急性,病程較長,經系統(tǒng)治療后部分患者可痊愈或基本痊愈,也有部分患者有慢性化傾向和社會退縮的可能[6]。精神分類癥患者的智力并無明顯異常,但存在思維、情感、行為障礙,目前并未特異性癥狀,但是某些癥狀對于診斷精神分裂癥有相對的特異性,也就是患者在意識清楚的基礎上持續(xù)較長時間的出現(xiàn)幻覺、妄想、緊張行為及陰性癥狀,如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情感反應遲鈍或不協(xié)調等[7]。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也得到了明顯提高,藥物作為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首選方式,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認知缺陷[8]。阿立哌唑作為非傳統(tǒng)抗精神病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之一,是第三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具有雙向調節(jié)多巴胺能神經系統(tǒng)的效果,是目前用于臨床的多巴胺D2受體的部分激動劑,也是多巴胺遞質穩(wěn)定劑,對5-羥色胺1A、2A、D2、D3受體均具有極高的親和力,可通過拮抗5-HT2A受體,并對5-HTIA與5-羥色胺D2受體的部分激動作用達到改善患者的陰性癥狀和精神運動性遲滯癥狀,以此取得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目的;此外,阿立哌唑對患者內分泌的影響較小,幾乎不會導致肥胖,也不會產生錐體外系癥狀,具有較高安全性[9-10]。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病程長,單一用藥多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療效。奧氮平作為二代抗精神病藥,對于多巴胺受體、5-羥色胺受體均具有較高的親和力,能夠阻斷腦內5-羥色胺2A受體及多巴胺受體(DA1、DA2、DA4),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陽性或陰性癥狀,且能抑制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放電,從而減弱多巴胺能的相關作用,且患者服用后具有起效快、效果較強的特點,能夠在短時間內發(fā)揮最佳療效,緩解患者的癥狀[2]。此外,該藥還有抗膽堿、抗組胺、抗α-腎上腺素受體等作用,不僅椎體外系反應少,而且能直接抑制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tǒng),進而達到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另兼具神經保護作用,且該藥經口服后5~8 h會在體內達到血藥濃度高峰,且不受進食的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率較高,具有較高安全性[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以阿立哌唑與奧氮平聯(lián)合治療的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24周后RBANS評分及TC、TG水平均高于單一使用阿立哌唑治療的單一組患者,PANSS評分降低,且聯(lián)合組患者精神淡漠、哭笑無常、狂躁不安、焦慮抑郁消失時間短于單一組,2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見阿立哌唑與奧氮平聯(lián)合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可取得確切的治療效果,但需注意的是,奧氮平會增加體質量,造成糖脂代謝紊亂,引發(fā)較多不良反應,因此在臨床使用時需嚴格審核劑量。
綜上所述,阿立哌唑與奧氮平聯(lián)合治療農村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較好,可快速消除疾病癥狀,改善精神狀態(tài),調節(jié)血脂,且不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