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安徽省鳳臺縣廖家灣出了三位國民黨軍將領,他們就是廖運周、廖運升、廖運澤??谷諔?zhàn)爭期間,三人都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解放戰(zhàn)爭期間,三人又分別率領部隊起義,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由于廖家三兄弟都是出身黃埔軍校,因而被人稱為“黃埔三鷹”。
廖運周
1927年,廖運周在黃埔軍校時經(jīng)靖任秋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在葉挺領導下的第七十五團任參謀,并參加了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時期,廖運周遵照上級指示,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兵運工作??箲?zhàn)期間,廖運周一面奉命長期隱蔽,一面率部抗日,并屢立戰(zhàn)功,很快被晉升為師長。
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挑起全面內(nèi)戰(zhàn),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國民黨軍工作部派靖任秋和時任國民黨軍第110師師長的廖運周取得聯(lián)系,計劃在豫北舉行起義。因蔣介石突然調(diào)該部前往山東,起義暫時取消。為了便于更好地掌握部隊,為日后開展起義工作打下扎實基礎,應廖運周要求,中共中央中原局先后派遣徐仁等到110師,被廖運周安排在重要崗位上等待時機。
廖運周從未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始終把當年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放在心頭,想方設法為黨爭取革命力量。1947年,廖運周在110師成立了中共秘密黨委,廖運周為書記,還發(fā)展了一批中共地下黨員,為日后的起義打下了基礎。
1948年,廖運周接到了上級 “作好一切準備,迎接戰(zhàn)斗,起義歸隊”的指示。11月6日,淮海戰(zhàn)役打響。解放軍將數(shù)十萬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在淮海戰(zhàn)場上。蔣介石急調(diào)黃維兵團趕去解圍。110師當時隸屬于黃維兵團,也隨兵團由湖北戰(zhàn)場向淮海一帶開拔。一路上,廖運周將國民黨軍的機密情報源源不斷地送給解放軍。
11月24日,黃維誤認為解放軍已被“擊退”,便令所屬各部準備繼續(xù)向宿縣攻擊前進。但黃維萬萬想不到,此時解放軍已切斷了黃維的后方補給線。等他察覺出解放軍的戰(zhàn)略意圖時,解放軍已經(jīng)完成了對黃維兵團的合圍,把黃維兵團的12萬人包圍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縱橫十幾里的狹窄區(qū)域里。26日午后5時許,黃維派人找來廖運周等,對他們說道:“剛才空軍偵察報告說,今天,共軍對我兵團的包圍圈已經(jīng)形成,我決定挑選4個主力師,齊頭并進,迅猛突圍。”廖運周馬上意識到舉行戰(zhàn)場起義,打破黃維突圍企圖的時機已到,就對黃維說:“我們師請求打頭陣,愿當開路先鋒!”黃維聽罷大喜,立即對廖運周部署了任務。廖運周隨后便將黃維兵團的突圍計劃送到解放軍指揮部,并把自己決定率部起義的計劃也同時報告。他還提出,請解放軍前沿部隊在110師突圍的左翼讓開一個口子,等110師通過后“再把口子堵上”。解放軍立即批準了他的計劃??紤]到110師兩翼皆為敵軍,恐怕對起義不利,廖運周又一次面見黃維,對他說道:“4個師齊頭并進,我軍手中就沒有了預備隊。讓我?guī)熛刃袆?,如果進展得手,其他師可迅速跟進,擴大戰(zhàn)果?!秉S維馬上同意,還命令通知空軍調(diào)飛機配合110師的行動。
11月27日晨6時整,110師(缺328團)5000余人,按照擬定的路線,迅速奔向解放軍的陣地。黃維通過報話機不時地詢問110師進展情況,廖運周則不斷向其報告“突圍順利”。上午9點多鐘,4架國民黨飛機呼嘯著飛來,在110師頭上來回盤旋。廖運周考慮到還沒有完全脫離危險地帶,還要繼續(xù)迷惑敵人,遂命令各連擺出預先規(guī)定的聯(lián)絡信號,告訴飛機一切“正?!?。不久,110師起義官兵全部通過了解放軍的前沿陣地,解放軍隨即迅速“把口子堵上”。跟在110師后面的國民黨部隊,突然遭到解放軍的迎頭痛擊,死傷慘重。起義的當天下午,110師炮兵營參加了阻擊黃維兵團突圍的戰(zhàn)斗。當晚,解放軍中原野戰(zhàn)軍首長派第二縱隊政委王維綱看望起義部隊官兵,并在連以上軍官會議上宣布了廖運周的共產(chǎn)黨員身份?;春?zhàn)役后,110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第14軍第42師,廖運周任師長。
廖運升
廖運周率部起義的時候,他的兩位堂兄廖運澤、廖運升在國民黨第八綏靖區(qū)暫編第1縱隊任正、副司令,司令部設在安徽壽縣的正陽關鎮(zhèn)。當暫1縱隊駐正陽關之初,廖云澤、廖運升就開始與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中原野戰(zhàn)軍有關部門進行了接觸。蔣介石派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安徽阜陽地區(qū)情報組中校組長劉惠生監(jiān)視廖部行動。劉惠生到來后,經(jīng)廖云澤、廖運升的思想工作,思想逐步發(fā)生了變化,表示愿與廖運澤、廖運升合作。
1949年1月,暫編第1縱隊改編為暫編第1師。當時廖運周已經(jīng)起義,蔣介石對廖運澤和廖運升更加不信任,將廖云澤調(diào)走。但為了穩(wěn)定軍心,蔣介石不得不任命廖云升擔任暫編第1師的師長。廖運升繼續(xù)和解放軍取得聯(lián)系。不久,解放軍華野部隊派人到壽縣與廖運升見面,傳達了華野首長關于起義的指示。
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前夕,國民黨當局命令廖運升率部離開壽縣南下,渡江至蕪湖。在此,通過愛國民主人士與中共地下黨組織石原皋、方向明等聯(lián)系,廖運升與中共皖南游擊隊達成互不侵犯協(xié)議,并為游擊隊秘密送去電臺一部。不久,暫1師被改編為暫編110師,廖運升仍任師長。該師不日奉命南下,前往杭州。在這里,廖運升和支持起義的軍官多次集會,交流情報,分析形勢,大家一致決定,不再跟國民黨繼續(xù)南下,在浙贛線上把握起義時機。為此,他們立即分頭去做相關工作:派人去找解放軍和游擊隊;設法拖延南撤時間;著手分散安排隨軍家屬。
4月中旬,暫編110師到達蕭山后不久,廖運升就接到了堂弟廖運周派人送來的信,積極準備起義。1949年4月下旬,暫編110師奉調(diào)浙江義烏,接替國民黨軍第35師防務。5月2日拂曉,廖運升率部到達義烏。鑒于形勢緊迫,5月3日上午,廖運升決定就地起義。當晚,廖運升就召集暫編110師營以上軍官開會,宣布起義,并派人和當?shù)刂泄驳叵曼h組織、浙東游擊隊取得聯(lián)系。5月8日下午,解放軍第12軍第35師自金華方向到達義烏,義烏宣告解放。5月中旬,暫編110師遵照解放軍二野總部命令,進行了整編,原暫編110師3個團,編入解放軍第12軍,師直屬部隊包括學生隊編入軍直屬隊。從此,暫編110師起義官兵跨入了人民解放軍行列,隨大軍南下,追殲國民黨軍殘部,開始了新的戰(zhàn)斗歷程。
廖運澤
廖運周的另一位堂兄廖運澤早在1926年6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大革命失敗后,曾受上級指派,在國民黨軍隊中秘密建立中共地下黨組織,從事兵運工作。
廖運周起義后,蔣介石發(fā)布命令,解除廖運澤國民黨第八綏靖區(qū)暫編第1縱隊司令的職務,調(diào)到后方任閑職(實為人質(zhì))。廖運澤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后沒有赴任,而是帶著家屬去了蘇州親戚家暫時棲身。廖運升率部到達杭州時,廖運澤攜家人趕赴杭州和廖運升會合,參與制訂起義計劃,并和廖運升共同行動,和暫編110師前往義烏。到達義烏后,國民黨第85軍軍長吳求劍派高參李英伯帶人尾隨而至,要暫編110師家屬立即全部集合上車。廖運升始終以錢糧籌措需要時間、自己的家屬去杭州城內(nèi)看病未歸為借口,堅持不集合家屬上車,雙方相持到中午。廖運澤為了使起義能順利進行,挺身而出,帶著全家隨李英伯上了火車。火車到達金華時,暫編110師已經(jīng)起義,廖運澤設法擺脫了看守,率全家下車,改乘汽車前往廣州。
廖運澤到廣州后,被國民黨當局通緝,被迫出走香港。在香港期間,廖運澤在中共華南局地下黨組織領導下,與他人一起成功策動國民黨軍第318師起義,為解放戰(zhàn)爭作出了貢獻。1952年夏,廖運澤從香港到達北京。
(摘自《人民政協(xié)報》徐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