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群
1 引言
錢桿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一項民俗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有不同的別稱,又可稱為打連廂、打花棍、蓮湘舞、金錢棍、霸王鞭舞。“錢桿舞歷史悠久,起源于人們閑暇娛樂的民間活動,具有健身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經(jīng)濟價值”。由于受到當?shù)卣匾?,?019年龍溪錢桿舞被列為貴州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此之前,國家紛紛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gu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無形文化遺產(chǎn)”列入保護清單。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公約》,我國也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公約)的決定》。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提出,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保護得到關注。為了傳承和保護錢桿舞文化,學校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在2019年制定了《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此方案推出后,為了落實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這一活動實施方案,龍溪中學在2019年開始引入錢桿舞這一民族民間文化運動。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2.1 研究目的
本文將對錢桿舞在龍溪中學開展情況進行梳理,從多個角度進行剖析,對民俗體育錢桿舞在龍溪中學的開展進行全面分析及掌握,目的是為了推進民俗體育錢桿舞的傳承與發(fā)展,也為了今后繼續(xù)研究錢桿舞的學者提供相應的理論參考。
2.2 研究意義
2.2.1 理論意義
筆者以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現(xiàn)狀調查分析作為研究對象,并在查閱相關文獻后,發(fā)現(xiàn)關于對錢桿舞領域進行的研究較多,現(xiàn)有文獻基本上集中在對錢桿舞起源、發(fā)展及價值方面的研究,同時也取得了相應的優(yōu)異成績,但是對于余慶縣錢桿舞研究很少,尤其是針對余慶縣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現(xiàn)狀調查分析的研究幾乎空白。本課題的研究將可能填補類似課題研究的空白,完善錢桿舞在龍溪中學開展現(xiàn)狀調查研究領域的不足,為錢桿舞在龍溪中學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2.2.2 現(xiàn)實意義
錢桿舞作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的發(fā)展能夠推動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發(fā)展,為了促進民族傳統(tǒng)體育傳承與發(fā)展,筆者對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了其開展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建議,對傳承及發(fā)展民俗體育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也為龍溪中學錢桿舞的進一步開展提供現(xiàn)實支撐。
3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以余慶縣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現(xiàn)狀調查分析作為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維普、全球學術快報和貴州數(shù)字圖書館,圍繞研究內容進行查閱,分析關于錢桿舞領域的文獻資料,將收集的有用信息加以整理提煉,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依據(jù)。
3.2.2 訪談法
筆者通過與龍溪中學老師進行訪談,進而了解錢桿舞在龍溪中學開展的基本現(xiàn)狀,以確保本課題的科學性。
3.2.3 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制定調查問卷,通過指導老師審核后,再發(fā)放調查問卷,本次抽查女生150人、男生150人,總共發(fā)放了300份問卷,其中回收291份,回收率為97%,其中有效問卷為280份,有效率達到96.2%。
3.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筆者對所收集數(shù)據(jù)通過Excel進行統(tǒng)計處理,獲取有效的數(shù)據(jù)。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余慶錢桿舞的發(fā)展歷程
錢桿舞是一種民間藝術,“它是由清朝時期傳入貴州余慶的,余慶錢桿舞的發(fā)展,距今已經(jīng)有400多年的發(fā)展史”。關于余慶錢桿舞的發(fā)展,起初流傳著一個故事,當時播州(今遵義地區(qū))楊應龍土官謀叛,朝廷派提督陳璘到播州撥亂反正,當士兵途徑狗場(今龍溪),在萬龍崖花洞中休養(yǎng)時,提督為了給士兵打氣,讓士兵在洞中主要以打錢桿來取樂,當?shù)匕傩找彩艿綕撘颇挠绊?,學會了打錢桿這一技藝,打錢桿這一形式在當?shù)亓鱾髦两瘢⑶以谟鄳c、龍溪、白泥、太平、敖溪等幾個地區(qū)不斷的發(fā)展。
4.2 錢桿舞的表演形式
打錢桿起初是一種賣藝乞討手段,當時表演形式主要是乞討者的個人表演。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其表演形式多為單人、雙人、齊打、賽打、穿插打等藝術形式,在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可以單手或者雙手握住錢桿的中段,用錢桿子兩端擊打身體的肩、背、腳、臂、腰、腿等各個部位,敲擊時錢桿時左時右、忽上忽下、有快有慢。錢桿舞的器材主要是由一根長大約1米左右、粗細適當?shù)闹窀椭谱鞫?,其錢桿的直徑大約為3厘米左右,在桿的上下兩段挖空穿洞,串上銅錢而成。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錢桿舞在民間有建立錢桿舞表演團,在平時的婚事、節(jié)假日、重大賽事活動中比較常見,它的主要表演場面比較舒暢,能夠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4.3 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運動的認知調查與分析
4.3.1 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的了解情況
通過表3-1得知,現(xiàn)階段龍溪中學在校生對錢桿舞運動的了解程度總體較低,其中有48.5%的學生對錢桿舞表示不了解,僅有5%的學生非常了解。由此可知,龍溪中學大部分學生對錢桿舞運動的了解情況不樂觀,側面反映出學校對錢桿舞相關知識的傳播較少。為了錢桿舞在校園的開展及發(fā)展,學校應當引起重視,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媒體、廣播等途徑,給學生普及關于錢桿舞的相關知識。
4.3.2 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運動項目的喜歡程度
學生對于錢桿舞運動的態(tài)度,關系到學校未來的錢桿舞運動的發(fā)展。本研究抽取了龍溪中學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3-2所示,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運動的喜歡程度是比較樂觀的,有21.4%的學生表示出對錢桿舞非常喜歡,且有39.8%的學生表示比較喜歡,20.5%的學生對錢桿舞運動表示一般喜歡,僅有18.3%的學生表示不喜歡。數(shù)據(jù)可知,占大部分學生對錢桿舞運動項目表示喜歡,反映出錢桿舞在學校受到學生歡迎,這為錢桿舞運動在校園開展奠定基礎。此外,學校領導及教師適當加大錢桿舞運動在龍溪中學的宣傳力度,通過一些方法、手段,促使學校當中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錢桿舞,推動錢桿舞的開展,培養(yǎng)更多的錢桿舞傳承人。
4.3.3 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運動場地器材的使用情況評價
關于錢桿舞運動對場地器材的使用情況,通過表3-4可以發(fā)現(xiàn),龍溪中學現(xiàn)有的場地器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有44.2%的學生表示供大于求,42.7%的學生表示基本滿足,僅有13.1%的學生認為本校的場地不能滿足,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錢桿舞的場地器材表示滿足,僅極少部分學生表示不滿足,該校錢桿舞場地器材能夠滿足需求,是錢桿舞開展的有利條件。
4.4 余慶縣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現(xiàn)狀與分析
4.4.1 余慶縣龍溪中學錢桿舞師資隊伍情況
教師是錢桿舞技術動作的傳達者。通過與龍溪中學教師訪談了解到,學校聘請了龍溪鎮(zhèn)錢桿舞的傳承者高欽蓮、楊再碧老師教授錢桿舞動作,首先對該校體育老師進行教學,讓該校體育教師掌握錢桿舞基本動作,然后再去教每個學生。在調查的體育教師中,對錢桿舞的專業(yè)性不高,在龍溪中學開展錢桿舞之前,他們并沒有接觸過錢桿舞,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學習。由此可見,錢桿舞教師專業(yè)性較低,專業(yè)教師有限,該校專業(yè)的錢桿舞教師僅有聘請的2名,其余體育教師通過粗略學習后,才開始錢桿舞教授的,學校應當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的錢桿舞教師。
4.4.2 余慶縣龍溪中學錢桿舞運動主要開展途徑
通過表3-5可知,錢桿舞在龍溪中學主要是以大課間及社團的形式存在,并沒有將錢桿舞引入體育課堂,也沒有組織錢桿舞競賽,錢桿舞在校存在形式是比較單一,學校應當多種途徑的開展的錢桿舞運動,重視錢桿舞的存在形式,除了將其引入課間操外,學??山M織不同錢桿舞比賽,將錢桿舞引入體育課堂,讓學校錢桿舞開展途徑多樣化,促進錢桿舞的廣泛開展。
4.4.3 龍溪中學錢桿舞主要表演形式
錢桿舞可以單人、雙人、多人以及不同的隊形變化進行表演。通過表3-6可知,龍溪中學錢桿舞的表演形式主要分為兩種,單打與雙打,表演形式比較單一,反映出錢桿舞在龍溪中學沒有廣泛的開展。
4.4.4 錢桿舞練習頻率
從表3-7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龍溪中學在校生對于錢桿舞的練習情況是不太樂觀的,有39.7%的學生從不練習,每周5次以上的練習頻率最小,僅占9%。從學生練習率來看,學生練習頻率較低的,練習積極性不高,為了培養(yǎng)錢桿舞的新一代傳承人,傳承錢桿舞文化,學校應當重視錢桿舞的練習,多組織競賽,加強錢桿舞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使其錢桿舞能夠較好的在校開展。
4.4.5 錢桿舞動作技術的難易程度
通過表3-8可知,錢桿舞運動的技術動作難度不是很大,有44.2%的學生認為錢桿舞運動的技術動作不難,極少數(shù)學生表示技術動作非常難,僅占6%,有20.2%的學生表示比較難,進而反映了龍溪中學錢桿舞開展的技術動作不是很難,這是錢桿舞開展的有利條件。
5 研究結論
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龍溪中學學生對錢桿舞喜愛程度較好,但學生對錢桿舞運動的了解程度不太樂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錢桿舞開展的深度和廣度;龍溪中學錢桿舞師資配備情況不太樂觀,雖然學校的場地與器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錢桿舞運動的技術動作難度不是很難,但是錢桿舞專業(yè)教師欠缺,制約錢桿舞的開展;龍溪中學錢桿舞的開展途徑較為單一,并沒有開設錢桿舞課程及組織比賽。此外,表演形式和練習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錢桿舞的發(fā)展。為了擴大錢桿舞的發(fā)展途徑,學??梢蚤_設專門的錢桿舞課程,組織班級競賽。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